close

應用方案

企業趨勢應用方案支付系統雲端服務

思科:2021 六大技術趨勢

cisco

疫情促使科技應用火速增長,網絡、雲端、保安、協作及其他數碼科技,均成為企業無間斷營運的重要支柱。踏入 2021 年,科技勢將更進一步推動企業持續營運。思科香港及澳門區系統工程總監朱錦滔近日便分享六大科技趨勢預測。

5G 以及 Wi-Fi 6 解決數碼鴻溝

疫情之下,缺乏互聯網連接導致全球一半人口無法把握學習、商業發展及醫療保健的機會。幾乎每個國家,數碼鴻溝(digital divide)對鄉郊社區及貧窮人口均造成不合比例的影響。

新一代無線科技,包括 5G 及 Wi-Fi 6 可大幅收窄鴻溝。這些科技將提升頻寬、速度及延緩的標準,並令網絡覆蓋光纖價格極為高昂的地區,包括由非洲村落以至美國原住民保育地區等鄉郊社區。

前線的流動員工、遙距醫療、製造業和教育界,均可從新一代無線電通訊科技中獲益。思科相信,愈趨普及的無線網絡連接將有效消除數碼鴻溝,由於這些嶄新科技可以推動業務增長及創新,為數以百萬計的數碼鴻溝受害者帶來機會。

感應器的興起

隨着創新技術如網絡技術、新一代無線技術,以及人工智能等的進步,物聯網的願景逐漸成真。

以工作場所為例,感應器收集大量以數據為本的見解,結合 Wi-Fi 及定位技術,以及同步至協作平台如 Webex 的話,這些數據將有助識別未被充分使用或過於擠迫的空間,同時可監控房間溫度、濕度、空氣質數及光線等。

不過感應器的潛力並不上於此。例如,運動感應器可向用戶發出腦震盪跡象的警報;而疲勞感應器,可在具潛在危險的環境中監察用戶的警覺性。這些數據將被收集起來,並轉化為可行實時的見解;而人工智能的角色亦愈趨重要,能更有效協助人們獲取更深入的資訊,以作出更明智決策。

無須密碼的保安

2020 年,企業正常運作全賴靈活性,而雲端及流動性對可謂賦予企業靈活性的支柱。但由於遙距工作的員工和設備分佈在不同雲端,安全範圍的概念變得模糊,能夠快速回應安全威脅的環境尤其重要。

這需要整合、自動化及易於使用和監控的保安系統。根據思科《2021 年安全成果研究》,全面整合的科技堆疊是成功的關鍵。而最大的保安挑戰之一,是在複雜的環境下洞悉事實及威脅。

零信任(Zero Trust)保安架構,確保任何行為及人員都必須通過驗證,只有合適的用戶或設備才能存取網絡。《2021 年安全成果研究》結果顯示,39%受訪者表示他們全力支持零信任保安架構,另有 38%表示正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同時,由於如生物辨識技術等相關支援科技在消費者和企業間日趨普及,無須輸入密碼的未來亦快將實現。

只支付實際需要的科技

一直以來,企業方案大多數以一刀切方式進行投資,意味著企業可能會為尚未需要使用的功能而額外付費。如今,SaaS 軟件即服務讓企業可按實際需要的及功能付費,並可更快更靈活地擴展至其他服務。

消費模式將不斷改變,尤其是愈來愈多特性及功能可透過軟件即時從網站或雲端取用,這種按需付費的模式所帶來的彈性,以及可節省的成本,為用戶帶來無可抗拒的最佳選擇。新趨勢有助管理企業 IT 支出,思科的 2021 年 CIO 及 ITDM 趨勢指標報告便指出,約 85%的 CIO 及 IT 決策者均同意這種模式對其業務重要,當中更有 43%認為是非常重要。

應用程式支援的靈敏度及彈性

疫情初期,企業須於短時間內適應並應付各種極難預測的變化,而雲端技術正是全新業務彈性的關鍵推手。對不少企業而言,撇除成本考慮因素,這是回應客戶及員工新需求的唯一方法。

十個月後,業務核心應用程式變得高度分散,員工亦較以往更具流動性,而對系統的要求亦前所未有。展望未來,IT 團隊將需要更大靈活性。憑藉升級的監察解決方案,團隊可從全面的監控改為集中監控重要的數據及見解。深入見解和自動化功能對未來業務增長、維持競爭力及彈性至關重要。

由服務客戶以至取悅客戶

時至今日,手機應用程式可支援日常生活各方面需要,由購物、銀行服務、學習,甚至協助追蹤確診個案。同時,手機應用程式亦讓公營及私人機構,能以數年前難以想像的形式與客戶接觸。除大部分業務流程可透過應用程式進行,先進的應用程式亦可與用戶建立更個人化的關係,並作出即時回應,但這需要將網上大量實時資訊快速轉化為可行見解的能力。

憑藉這些功能,企業可在客戶報告問題或其需要前預先作出回應,帶來沉浸式、以智能為基礎的個人化體驗,將基本客戶滿意度轉化至深度的互動和忠誠度。

思科預期,隨著科技創新急劇加速,應用各項嶄新科技為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大大提高業務的靈活性、回應速度及彈性。同時,相信更大的目標是利用科技改善生活。

read more
應用方案業界消息

電子針卡料一月完備 「安心出行」或加入自動感應器

20210104

《香港智慧城市藍圖 2.0》早前正式公布,當中超過 130 多個項目,包括新增的專章,針對利用科技抗疫。抗疫科技方面,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表示電子針卡和預約系統將於一月完備,以便利市民同時預約接種第一和第二針疫苗。另當局正考慮於預約程序中,幫老人家包括家人預約時間,並容許長者在家人陪同下一起接種疫苗。

薛永恒又透露,會於衞生署及醫管局將設中央記錄系統,以儲存電子針卡的相關資料,如記錄市民接種甚麼疫苗及何時接種。他期望能連結系統與電子健康申報系統,從而協助市民妥善管理健康記錄。另外,據悉創新及科技局正研發更新「安心出行」應用程式,計劃加入自動感應器,讓市民不用掃瞄二維碼,亦可自動記錄行蹤,惟暫時未有披露詳情。

至於新推出的「智方便」數碼身分認證,則囊括多項政府及公用事業服務,包括電力及煤氣公司,讓市民未來可透過單一程式使用服務。預計現階段約提供 20 多項政府及公用事業服務;料至 2021 年年中,將增至 110 項服務。市民可透過單一程式「智方便」數碼身分認證平台,直接取用服務。

read more
應用方案

收緊社交距離措施  或硬推「安心出行」

covid

第四波疫情爆發,除再度收緊社交距離措施,政府今日(24 日)亦要求所有開放營業的餐飲業務和表列處所,於下星期四(12 月 3 日)前向政府申請「安心出行」場所二維碼,並在收到有關二維碼後兩個工作天內,在入口當眼位置展示。

由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統籌開發的「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由本月 16 日起可供下載使用,目前近一萬個公私營場所已張貼了「安心出行」二維碼,另全港 18,000 多部的士均可直接使用「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

相信不少市民均對「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有私隱方面的疑慮,政府發言人表示,「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不會使用定位功能,無須實名登記,而所有記錄亦只會儲存於市民自己的手機,不會備份到政府或其他系統;而儲存於應用程式內的出行記錄,亦會於 31 天後自動刪除。

▲市民進入場所時可透過掃描「安心出行」場所二維碼,記錄到達時間,離開時只要按應用程式內的「離開」按鈕,相關記錄便會儲存在用戶流動電話的應用程式內。

既然數據不會上傳作中央處理,那又如何能達致防疫效果?據了解,該程式旨在透過出行記錄檢視有沒有市民曾與確診者於同一時段出現在同一場所,以便通知該批市民跟進檢疫。例如市民乘坐的士,可以「安心出行」程式掃描車內的凸字車牌號碼牌,再於下車時按「離開」按鈕做記錄。若不幸曾與確診者於同日乘搭同一部的士,便會收到應用程式的提醒通知。

雖然目前「安心出行」屬自願參與性質,惟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出席行政會議前透露,若反應不理想,不排除未來或考慮要求市民必須使用應用程式。

read more
企業趨勢專題特寫應用方案雲端服務

善用 AWS 夥伴資源 創造新市場價值

AWS_Partner_site_contact_us_marketo_banner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雖然仍然起伏不定,但很多企業已將之視為會長期於經營環境中存在的風險。他們的決策衡量重點,已從減少損失,逐步改變為在控制風險之下推動業務增長。而敏捷又高成本效益的雲端平台,無疑能令企業更有效實施策略並達到目標。

借助夥伴擴闊方案陣容

Amazon Web Servicves (AWS)多年來協助世界各地眾多企業邁向雲端世界,形成了龐大的生態系統。到了現在,這個生態系統中除了包括 AWS 本身的服務組合外,還包括來自 AWS Partner Network (APN)中多家合作夥伴的獨家商業解決方案。企業因此能簡化業務運作,例如加強既有客戶關係並加快發展新客戶網絡,了解市場動向,還有令 IT 環境更加安全。



APN 優惠方案分三類

APN 共有三大類優惠方案,分別由 APN Consulting Partner、APN Technology Partner 以及即將推出的 Industry APN Partner 提供。

APN Consulting Partner 是專業的服務供應商,能協助不同種類和規模的企業透過 AWS 設計、建構、製造、轉移和管理各種業務負載及應用程式,加速全面過渡到雲端平台的進程。APN Technology Partner 則是提供寄存在雲端中或者與雲端整合的各類硬件、網絡連結和軟件。這兩類方案可能會互相結合,例如 APN Consulting Partner 會透過他們的專業服務採用 APN Technology Partner 的產品,形成一條龍服務。

優化 Windows 支援方案

譬如伊雲谷(eCloudvalley)就是一家能提供多方面服務如託管、雲端諮詢、系統遷移、DevOps、容器,及無伺服器方案的 APN 高級諮詢合作夥伴(Premier Consulting Partner),營運範圍覆蓋香港、台灣、中國大陸、菲律賓和新加坡等地。由於兩款相當普遍的網絡操作系統 Windows Server 2008/2008 R2 和 SQL Server 2008 的官方支援服務即將終止,現時該公司透過 APN 特別提供免費重新裝載工作負載(re-host)或轉換平台(re-platform)服務,企業就無須再擔心失去支援的網絡操作系統會影響業務運作。該優惠從現在起至 2020 年 12 月 15 日為止。

聊天機械人多方面效益

另一方面,Sanuker 則是一家專門研發聊天機械人(Chatbot)的 APN Technology Partner。該公司的 Chatbot Stella 在 AWS Lambda 上運行,能在不同社交平台上與顧客作個人化交談,以及按照他們的心情和偏好調整對話流程,有助加強客戶溝通、增進品牌價值甚至促進銷售。現時 Stella 亦於 APN 推出優惠,企業只要訂用該 Chatbot 服務最少 12 個月,就可免費參與實踐培訓工作坊,讓其發揮最佳效用。

APN 的其他主要 Consulting Partner 包括:CloudHUB、IVC、Nextlink、Rackspace Technology,至於 Technology Partner 則還有 Druva、Motherapp、Nutanix、Onepage、Quikec 等,這些供應商現時均透過 APN 提供各種不同優惠。

結語

很多企業都已認識到雲端平台以至 AWS 對業務的好處,不過要從何入手卻往往花多眼亂。現在 APN 提供的這些優惠,正好有誘因讓企業加快步伐,全面享受雲端科技的效益。

有意進一步了解 AWS Partner Network 的優惠企業解決方案,可瀏覽以下網址:

https://amzn.to/3jloMr8

eCloudvalley 的優化 Windows 支援解決方案:

https://bit.ly/2Tfi0Zl

Sanuker 的聊天機械人解決方案:

https://bit.ly/3klocuP

read more
人工智能應用方案雲端服務

微軟富士施樂合推 AI 創新方案  利用機器學習加速文件數碼化

Style2_03

疫情之下為確保業務運作無間,不少企業不得不於短時間內積極推動業務數碼轉型,借助科技應付疫情下的新常態。

對不少中小企而言,要將過去堆積如山的文件及工作程序電子化,並以數碼及遙距形式管理並非易事。有見及此,Microsoft 遂以雲端結合人工智能(AI)技術,與合作夥伴開發創新技術方案,協助企業盡早實現企業數碼化。 

Microsoft 香港合作夥伴暨商務事業部總監謝佳文(上圖)強調,「由於今次對象為中小型企業,故必須確保 AI 不會太複雜,任何規模的企業皆可應用,例如將文件化為文字以便進行 AI 搜尋,讓機器學習得以進行培訓學習。」

▲ 「Capture and Flow Service」人工智能檔案分析平台利用 AI 配合知識發掘,自動分類文件,不同文檔採集的資料不同,如公司名、銀碼、名稱、收數日期等,無須人手逐項輸入。數據匯入系統後,更會顯示辨識準確率,據悉目前準確率約 80%,餘下不準確的 20% 可靠機器學習培訓改善調整,大概進行 2 次訓練即可達 100%準繩。

 

 

以 AI 加速處理非結構性數據

是次推出的方案主要於 Microsoft Azure 平台上,發揮 AI 及知識發掘(Knowledge Mining)技術,如富士施樂(香港)最新的「Capture and Flow Service」人工智能檔案分析平台,建基於 Microsoft 的 Azure 雲基礎架構,配合 AI 及 光學字元辨識(OCR)技術,利用機器學習技能來加速協助企業處理財務文件,例如系統自動偵測文件類型,然後按程序自動處理。比方說,將發票轉發給會計部進行存檔,再將數據匯集到概要之中,供管理層了解公司的財務狀況等。

▲富士施樂(香港)市場部總監陳偉明表示,「Capture and Flow Service」人工智能檔案分析平台採取 SaaS 預付費形式,入門門檻極低。相比數十萬至一百萬元的項目,中小企只須每月付低至數千元即可享用服務,額外處理文件也不過 4 至 5 元一份。他又透露首階段集中處理企業財務文件,下一階段則有意擴展至其他類型文檔。

「富士施樂具多年文件管理經驗,深明中小企面對數碼化轉型的挑戰,尤其在處理非結構性數據時,經常遇到『garbage in, garbage out』的難題,要確保數據可用性。而富士施樂則有經驗如何能有效率有系統地,助企業持續改善積儲已久的非結構性數據,讓中小企等以騰空人手開拓未來商機。」富士施樂(香港)市場部總監陳偉明續指,該方案免除了人手輸入財務文件耗時之餘,更能有效避免人為失誤,同時可為企業取得深入的業務分析。

read more
VR/AR/MR應用方案

擴增實境 DataHOUSE AR 疫情下確保託管服務運作無間

P1020809

不少人對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技術,仍停留在電競遊戲的層面。事實上,疫情期間,倫敦帝國學院保健國民保健署信托旗下多家醫院便採用了 Microsoft HoloLens 的 AR 方案協助前線醫護日常抗疫工作。此前,英、美多家醫院亦已應用 AR 技術進行手術模擬、現場輔助及實時教學等。AR 技術顛覆了不少常規,除常見於醫療保健,亦適用於建築、地盤、設計、博物館導賞等,而中信國際電訊 CPC 與應科院去年六月就已推出了名為「DataHOUSE AR 千里眼」的 AR 遠程維護服務(AR Remote Hand)方案。

 本來這項共同研發的擴增實境方案,志在藉 AR 的顛覆性技術,令前線工程師的操作及維護流程更順暢高效。豈料一場疫情,竟令「DataHOUSE AR 千里眼」 遠程維護服務成為了數據中心和不少託管服務客戶的救星。

「疫情之下,數據中心可說是最忙碌的,因為所有人都急於將業務遷移到網上平台,許多應用趕着部署。而大陸防疫十分嚴謹,一旦有人染疫即須關閉十四日。試問數據中心豈能停止運作十四日?幸而我們在北京數據中心有駐場工程師,能透過 AR 和客戶協作。」中信國際電訊 CPC 行政總裁李炳智(上圖左二)表示千里眼服務並非針對疫情推出,但在疫情之下現場服務(Field Service)和跨境服務的挑戰大增,AR 方案確實大派用場。

▲DataHOUSE AR 千里眼的可穿戴式 AR 技術可大幅減省現場服務交付的時間與成本,顯著提升服務能力。

該方案透過 AR 智能眼鏡,從後台系統把實時訊息、故障排除記錄、圖像及加密數據,串流傳送給前線工程師及系統維護人員,甚至穿戴式 AR 技術一邊和客戶進行視像會議,一邊按客戶指示更新系統。此舉不但讓客戶在疫情下無法踏足數據中心時,仍能持續更新維護系統,更讓前線人員無須放下手頭上的工作來聯絡後勤支援人員,或是翻閱操作手冊和諮詢文件,據知生產力躍升高達五成,李炳智透露公司正計劃稍後將服務擴展至其他行業範疇。

應科院行政總裁周憲本(合照右二)則表示:「作為創新及科技的橋樑,應科院將繼續透過技術轉移和商業化,創造經濟效益和改善民生。」 

據了解,應科院現階段已有八百幾個項目以民用形式推出部署,例如在屯門輕鐵部署預防交通意外的方案。而應科院亦積極與商企合作,研發推動智慧城市、金融科技等領域的技術。至於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新上任有否影響應科院未來發展方向,周憲本則回應指大方向不變,仍以便民利民為技術研發的方針。

read more
應用方案資訊及通訊科技

中國移動香港流動辦公 App「WorkMate」 助企業建立流動辦公優勢

workmate_borchure_22072020_A4_TC

疫情令生活習慣及辦公模式改變,流動辦公逐漸成為一種新常態,相關的資訊及通訊科技產品及服務需求激增,但並非所有 ICT 方案都是容易部署、方便使用和管理,不少中小企業更因此而增添一重壓力。最近中國移動香港推出全新流動辦公 App 「WorkMate」,冀能滿足企業多方面的辦公應用需求。

「WorkMate」是一款基於統一通訊概念的流動辦公 App,三大優勢包括:強大核心通訊服務、辦公協同及數據加密,滿足企業多方面的辦公應用需求,助力提升內外溝通效率。

▲「WorkMate」介面簡單,方便管理

強大通訊功能 減省營運開支

MateCall 支援企業團隊透過 Wi-Fi 或流動網絡進行跨境 IDD 電話會議,適用於在中國內地及香港有辦事處或合作夥伴的企業,質素高又方便使用,大大減低漫遊成本開支。

▲「WorkMate」的核心通訊功能之一,MateCall 電話會議。

▲可以 App 撥打中國內地及香港的手機或固網電話以進行電話會議,亦能支援全球多個國家/地區的 IDD 電話,避免產生昂貴漫遊費用。

▲另一主要功能是多達百人的視像會議,還具備螢幕共享和會議錄製等功能,方便講解和事後重溫。

「WorkMate」的企業通訊錄也值得一提,它能按照企業內部架構把聯絡人分類及進行搜尋,大大節省用戶查找時間,增加溝通效率。它也能對特定手機號碼進行加密,不怕洩漏企業機密資料。另外還有一項「企業群聊」功能,其實就等同企業版的即時通訊程式,能讓企業人員建立群組並發布及接收企業最新資訊,支援多達百人的視像會議,提升會議溝通效率。

協同辦公 減少行政費用提升效率

▲「WorkMate」的雲端辦公系統(OA),可讓員工脫離辦公室,告別傳統辦公模式。

其 OA 系統涵蓋公司日常行政及人事管理等功能,優化企業流程,提高企業效率。辦公協同服務採用雲端平台技術,重點幫助提升企業人員之間的協作效率。

此系統更提供項目管理、審批工作、公告等功能。企業團隊能在多人、跨地域的情況下,建立清晰一致的目標,讓成員長期在外工作亦能與團隊保持聯繫及掌握項目進度,並處理必要的行政工作;部門以至公司的管理層,皆能在辦公室以外根據流程,靈活審批員工申請,減少延誤的情況。

▲人事管理(HRM)功能,採用基站定位及流動認證技術,可讓員工在外工作時用手機打卡簽到,以便作為考勤的根據,讓僱主準確掌握工作進度。

數據加密安全可靠

除了一站式的方便,安全可靠亦是現今用家另一考慮,而「WorkMate」當中的亮點,是數據通訊採用國際領先的 DES/3DES、Base64、MD5 等數據加密技術,重點針對敏感資料進行加密,防止數據洩露,各個流程都需數碼簽署,避免非法使用。高規格的保安系統以保障用戶私隱及數據安全,讓客戶安心使用。

中國移動香港現為企業提供 「WorkMate」的線上線下全方位支援服務,包括安裝、培訓、諮詢、技術支援等,第一時間為企業提供解決方案。如有意了解更多,可以瀏覽:
WorkMate

致電企業銷售熱線:9204 7777

配合一站式中小企解決方案  助企業輕鬆掌握新機遇

為滿足一眾中小企客戶對業務發展的多方面需要,中國移動香港亦提供多種全方位的中小企解決方案,包括推出彈性實惠的「中小企服務計劃」及「商業寬頻計劃」。「中小企服務計劃」提供貫通中國內地、香港及澳門三地數據及話音通訊服務,協助中小企可隨時隨地處理公務,時刻通訊無間,安心無憂來往三地拓展業務;「商業寬頻計劃」則提供高達 1000M 的極速流暢商業光纖寬頻服務,全天候連接香港至各地主要網絡商及資訊內容供應商,滿足企業對互聯網或電子商務應用上瞬息萬變的需求。

如欲了解更多服務計劃及解決方案詳情,請瀏覽以下網站:
中小企服務計劃:詳情按此
企業解決方案:詳情按此

 

read more
IT 基建中小企專題應用方案

四大功能組建遙距工作平台 助中小企應對營商新挑戰

HOME_2082

這半年來的疫情令很多企業的營運模式都發生了徹底的改變,遙距工作更成為新常態。早前 Cisco 委託 IDC 進行的研究就指出,94%的亞太區中小企表示在疫情期間越來越依賴科技來令業務持續運行。但對於佔香港企業數目九成以上的中小企業來說,要在有限的預算、人手、時間、知識下作出安全又可靠的轉變,始終不是容易的事。雖然政府和各種公私營機構都推出了計劃,為企業進行數碼轉型提供資金等支援,但中小企需要的是更簡單直接並能馬上發揮效用的方案。

Cisco 為中小企精選了四大產品 —— 視像會議、電郵保安、網絡安全、企業防火牆,構成了實惠、簡便、可靠的解決方案,並提供限時優惠,可讓中小企快速設立遙距工作的平台,解決燃眉之急。

視像會議高效又安全

首先,即使在疫情之中,企業人員仍然需要透過團隊協作來完成任務,所以網絡會議是遙距工作模式的必備應用。Cisco Webex Meetings 除了提供有如身歷其中的高質素網絡會議體驗外,還具有企業級別的保安功能,數據經過端對端加密並儲存在 Cisco 的數據中心內,中小企無須擔心會議內容會被黑客竊取。該方案亦被市場研究機構 Gartner 列為 2019 年會議方案魔力象限(Gartner Magic Quadrant for Meeting Solutions)中的市場領導者,可見獲得專業的認可。

▲Cisco 的全面保安功能令中小企能安心讓員工進行遙距工作。

電郵保安謝絕滋擾攻擊

至於電郵,目前仍然是商業市場中的正規通訊方法,而當企業人員在辦公室以外收發電郵時,受釣魚、勒索電郵、垃圾電郵等滋擾和攻擊的可能性也大增。Cloud Email Security 就能有效阻截各種電郵攻擊,並且提升主流辦公室應用 Office 365 中的電郵保安水平,讓企業員工進行遙距通訊時免除後顧之憂。而該電郵保安方案亦被市場研究機構 Forrester 的報告《Forrester Wave 2019》列為電郵保安供應商中的領導者。

雲端檢測威脅避免網絡勒索

Umbrella 則是一項主力檢測互聯網威脅的雲端工具,能保護企業人員上網時免受 WannaCry 等多種類型的勒索軟件惡意程式或攻擊的入侵。它擁有龐大而且經常更新的惡意程式資料庫以及實時偵測功能,配合機器學習分析,能有效識別未知的惡意程式,阻截入侵網絡終端設備和系統的行動。專業研究機構 AV-TEST 就認為,Umbrella 擁有網絡保安方案中首屈一指的效能。

▲Cisco Umbrella 提供了讓企業對網絡用戶、設備及應用程式一覽無遺的保安監控工具。

雲端防火牆構成智能防護網

至於 Meraki MX68 則是新一代的企業防火牆設備,能提供應用程式層面的全面雲端管理保安能力。中小企能夠透過雲端介面,將各種接入企業網絡的應用程式、使用者、裝置等分門別類,以既定的政策和設定進行監控。由於 Meraki MX68 採用智能管理架構,所以能自動因應網絡環境進行配置,中小企決策者無需專業網絡也能管理,有效免除了遙距工作時種類繁多的裝置接入企業網絡的後顧之憂。

中小企正面對前所未有的營商挑戰,若停下腳步,稍一不慎即會遭到淘汰。文首的 IDC 研究亦提到,60%香港中小企指出他們正積極尋求數碼轉型,反映了它們自救的積極性。Cisco 作為世界知名的 IT 供應商,其解決方案可作為中小企開展遙距工作模式的堅實基礎平台,讓香港的中小企保持競爭力,在逆境中力爭上游。

另外 Cisco 將於 2020 年 10 月 15 日在網上舉辧 Cisco Connect 思科創新峰會,峰會中將分享最新的中小企產品和方案,立即登記免費參與:報名按此

有關 Cisco 中小企遙距工作方案優惠詳情,請參閱:查看詳情

read more
企業趨勢應用方案

Fujitsu 披露業務持續營運規畫關鍵走勢

adrian-swancar-NfPAO4IspSg-unsplash

疫情之下,在家工作(WFH)成為了不少本港企業的新常態。微軟 CEO 就留意到疫情期間,僅兩個月便出現了原應兩年合計才有的數碼化轉型項目;而 IDC 亞太區服務與安全研究副總監 Cathy Huang 亦指出,疫情期間雖然 GDP 普遍下滑,令不少公司削減 IT 開支,唯雲端相關及保安方案的預算持續強勢,足見企業為確保數據安全和營運無間,仍會將針對性的 IT 項目放優先位置。

部署 BCP 首重應用程式現代化

事實上,據 IDC 調查顯示,接近六成企業均認為營運模式須能支援數碼化;另 45.8%企業表示將會加入或擴展在家工作(WFH)至其人力資源政策,可見遙距營運和工作已逐步發展為業務持續營運的重要支柱,一旦遇上疫情或重大事故,亦有能力即時啟動緊急應變機制。

既然遙距營運乃實現業務持續營運規畫(Business Continuity Planning,BCP)的關鍵,那麼企業首要審視既有網絡架構,能否支援基於雲端的應用和協作。當然,應用程式本身能否進行遠端存取亦是個問題。若既有應用僅支援公司內部存取,想落實遙距營運,先要部署應用程式現代化。

▲ 2015 年至 2021 年間,將應用程式現代化視為當務之急的受訪者比例

未來應用程式傾向雲端原生

由 Fujitsu 委託進行的 IDC InfoBrief 研究報告指出,應用程式是當今企業業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近年應用程式現代化的重要性,於亞太地區企業亦有所提高。截至 2021 年,將應用程式現代化視為當務之急的受訪者比例,預計將超過 85%(2015 年比例為 33%);IDC 並預期,及至 2025 年,亞洲 2,000 強企業中超過 90%的新應用程式為雲端原生,意味着未來的應用程式傾向雲端原生,以便隨時隨地均可存取。

至於傳統企業部署應用現代化應從何入手,不妨參考受訪亞太地區企業的應用程式現代化策略排行榜:

  1. 將舊版應用程式現代化,包括基礎架構(17%)
  2. 升級舊版應用程式以在當前基礎架構中運行(14%)
  3. 將客戶服務和後端應用程式遷移至雲端(14%)
  4. 將自動化和智能融入應用程式中(11%)
  5. 圍繞容器和微服務構建功能(10%)

▲亞太地區企業的應用程式現代化策略排行榜

本地企業轉型迎接「新常態」

就香港而言,富士通香港行政總裁吳少偉(Leo)表示公司今年的盈收是過去幾年中取得最大突破的一年。雖然市首欠佳,但不少 IT 企業仍在逆市中靠推動數碼轉型賺大錢

面對受疫情催化而產生的「新常態」,吳少偉就透露客戶普遍集中加強在家工作、自動化應用、雲端/託管服務和可信企業等方面,而業務需求則主要專注於三個領域:

  1. 復原力:業務營運、供應鏈、財務穩定性
  2. 勞動力調整:再培訓、流動性、員工投入度
  3. 信任:網絡、數據、人員

 

read more
企業趨勢應用方案

施耐德推出開放式 API 系統簡化邊緣管理

6-1 (1)

近年大眾對綠色能源更趨關注,利用科技及數據更善用資源,提升效率亦是重點議題之一。近日施耐德電氣宣布,雲端軟件 EcoStruxure IT Expert 推出開放式應用程式介面(API),為管理分散式 IT 基建的 IT 解决方案供應商及終端用戶簡化邊緣管理,例如 IT 解决方案供應商及終端用戶能夠將能源及關鍵基建監控平台,無縫整合至任何其優先選用的管理系統中。

施耐德表示,該系統已於全球應用,並獨立於任何供應商,主要是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推動的雲端監控平台,用戶可透過管理本地數據庫及建立個人化應用程式來應付任何轉變,例如用戶亦可得到能源消耗及基建資源的數據,並更改設定,以提升效率及可持續性。另外,透過新增的開放式 API,IT 解決方案供應商能夠將 EcoStruxure IT 平台整合至其客戶優先選用的系統中,更可為其產品組合加入能源及關鍵基建遙距監控功能。

新增 API 加入能源及關鍵基建遙距監控

施耐德指出,主要是在能源供應出現任何中斷時,其他的裝置及設備均有機會失效。此時,用戶的電力及冷卻系統必須要繼續運行,以保障最重要的 IT 資產。後備電源為 IT 基礎設施提供獨立電源,避免停機時間 (Downtime)。而用戶通過開放式並獨立於任何供應商的平台,可主動監控電力及 IT 基礎設施,減低並提前預知風險,以降低營運成本。

至於有利用開放式 API,相比於沒有利用開放式 API 又有何分別呢?施耐德回應,利用開放式API用戶可以維護其本地數據資料庫並建立個人化程式,對可能發生的事故作出即時反應,例如當用戶整合EcoStruxure IT平台至其已建立的現有系統後,一旦電力出現問題或遇上IT 設備發生故障時,用戶可通過他們一貫使用的系統及程序去處理警報及通知。

公司又指,透過 EcoStruxure IT Expert API 存取數據,可以令業務有增長機會及提升效率。而系統的主要優勢,包括將第三方整合,把 EcoStruxure IT 平台整合至客戶的現有系統中,透過監控能源及關鍵基建,減低系統故障風險;同時,系統可提高即時可視性,例如透過客戶的首選系統存取關鍵基建數據,迅速檢視其目前狀態,以確定是否需要發出警報;另外,系統可更智能化、以數據主導的決策,例如利用警報、庫存、感應器及定位系統所獲取的數據作出關鍵決策,並協助合作夥伴向客戶提出預先建議;以及升級報告功能,從能源及關鍵裝置中擷取相關數據,並加入至現有或全新儀表板中,從而能夠新增更詳細的指標。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