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T 基建

IT 基建企業趨勢業界專訪

Ricoh 混合式工作間:從數碼轉型走向新世代智能辦公

經過十多年數碼轉型,各行業企業文化正不斷重塑。除了將文件數碼化、流程數碼化、資訊的整合,工作流程優化等,同時亦令辦公室文化不斷升級。經歷全球疫情洗禮,企業由不得已在家中工作(WFH),到員工早已習慣 WFH 或遙距辦公的工作模式,當回到辦公室工作時,如何平衡理順兩極優點是不少公司要面對的效率問題。既然員工可在任何地方工作,大眾對工作、溝通和協作方式要求便隨之改變,企業對於辦公室的應用亦因數碼轉型須更具彈性及要求更有效益。

回歸傳統辦公室效益未必理想

全球在「復常」一年多以來,不少企業因應情況安排部分員工仍 WFH 或遙距工作,而部分則因工作性質必須在辦公室工作(WFO)。 在海外,不少企業讓員工選擇:傾向繼續 WFH 的人可以大部分時間遠程工作;另亦有不少選擇 WFO 的員工,他們則留駐辦公室工作。惟近期不少企業發現當中工作互動情況未如理想,間接影響公司整體生產力。然而若回復傳統辦公室工作方式,員工卻較以往更容易感到困窘乏力。若公司完全放棄辦公室空間,或只租用共同工作間或會所,讓員工團隊只在有需要時聚在一起工作,又有可能令員工對工作缺乏歸屬感,花費成本既浮動亦未必能提升工作效能。至於在網上成立虛擬辦公室 (Virtual workspace),其實並不符合普遍企業及員工的習慣,在目前技術未成熟的階段更屬燒錢選項。

反之,若以「在家遙距工作」、「咖啡店當成辦公室遙距開工」等概念下整合的混合工作模式,其實更符合疫後辦公室空間。員工可以彈性地在辦公室和遙距工作(或 WFH) 之間計劃他們的工作時段,因應情況變更工作場合,更加容易讓員工達至工作與生活平衡 (Work-Life Balance)。因此近年混合工作模式(Hybrid workstyle) 的方案,愈來愈受企業管理層和打工仔雙方歡迎。

 

▲適合 Hybrid Workstyle 的工作間牽涉到大量不同的科技產品互相配搭,並要按照不同行業、公司的工作流程去制定。

Hybrid Workplace 善用空間 提升整體工作效益

企業員工只要登入公司雲端平台系統,無論身處辦公室任何角落,或進入會議室進行演示時,員工即可實時順暢地提取所需工作檔案進行討論。其實在數碼轉型基礎早已扎根的世代,以上方式可因應企業情況分階段部署,公司只要讓員工在自己的工作上盡可能有更多的自主性,並在關鍵工作需要時聚集在一起,為整個團隊來建立聯繫、指導或完成需要集思廣益的事情,相比以往模式更易激發員工的工作創新,成為未來企業發展的增長關鍵。

以 Ricoh 理光(香港)的混合式工作間為例,員工可直接在任何位置工作,由於員工只需以手機 APP 即可以隨時按照工作所需,查看辦公桌閒置狀況或者預訂會議室。當使用會議室時,在預訂的時段內會議室所有控制例如燈光、窗簾及空氣清新機調較,皆可以直接利用手機操控;而需要展示的內容,亦可直接經由公司內部雲端平臺存取,同時可以輕鬆地與遙距工作的同事討論文件。其混合式工作間又設置智能會議艙 SmartPod,方便同事個人進行線上會議或多至 4 位同事在會議艙內進行討論。而辦公室的天花均裝有 IoT 傳感裝置,方便了解辦公室佔用位置使用率等空間數據,令日後可以依據使用率改善辦公室裝潢。

▲辦公室的天花上裝有 IoT 傳感裝置,方便了解辦公室位置使用率。

一個適合混合式工作間的會議室往往牽涉到大量不同的科技產品互相配合,並要按照不同公司的工作流程去制定。只要佈置得當,員工無論身處混合式工作間、在家工作,還是外地公幹其實都可以無縫配合,高效率地溝通和協作。如何讓員工保持連繫和投入、如何保持公司文化,以及如何在變化更急速的時期確保業務持續運作,對於管理層都是新的挑戰。

▲智能會議艙 SmartPod 方便 1 至 4 位同事在隔音會議艙內討論工作,或與客戶作視像通訊。

理光經驗豐富協助企業各階段部署

Ricoh 理光(香港)營運總監莊禮基指出,新世代員工大都是數碼世代,在工作以及生活模式上與以往在職場工作的人頗為不同。在疫情後更著重生活平衡,不希望被固定環境窒礙工作創新和生產力。所以在全世界都「搶人才」的大環境下,企業管理層如何令辦公室更富彈性、更具效率、更有工作氣氛、更吸引?企業管理層提升公司工作文化是否有足夠彈性空間?因此他建議不論公司規模,管理層對企業文化及辦公空間應用皆需要作出改變,以吸引新世代、留住有經驗的人才。

事實上,建設混合式工作間、混合工作模式營運的趨勢,正是由數碼轉型因應社會情況快速回應,所帶來更具彈性及更有工作效益的方案。莊禮基認為數碼轉型可以分為 5 個階段:(1)整理文件數據架構及文件數據化;(2)資料管理系統(DMS); (3)電子工作流程管理(e-workflow);(4)建設知識庫、管理及大數據分析(Knowledge base & Business Intelligence(BI),及(5)企業數據認知(Cognitive &  AI)。他續指,理光(香港) 在協助客戶部署以上首三項已有多年豐富經驗,而在電子工作流程管理方面,理光亦擁各行業有不同的場景應用。此外,理光(香港) 亦已做到第四及第五階段,能藉理光的豐富經驗協助企業各階段的部署,提升客戶企業競爭力。

▲Ricoh 理光(香港)營運總監莊禮基。

提供真正一站式整合服務    解決部署問題

莊禮基強調,理光(香港)的顧問服務非單純提供混合式工作間硬件,還會為客戶提供整體方針設計、整合和支援數碼工作環境,令運作暢順,提升員工參與度,促進更互動的工作方式,並幫助客戶員工發揮最大的生產力。理光(香港)表示,其顧問團隊當中包括室內設計師及工程人員,在混合式工作間方面皆有豐富經驗及專業知識,可確保客戶在部署時,實體團隊或遙距團隊獲得所需的一切。

在寸金尺土的香港,建設混合式工作間可發掘工作空間的潛力,了解如何善用辦公室空間,即可節省更多成本。據了解,以理光的智能工作間能為例,其混合式工作間節省公司約 30% 傳統辦公空間,並將逾 60% 固定工作區域轉化成為共用空間,令辦公室運用更具靈活性。

對如何為客戶設計部署混合式工作間,莊禮基表示理光(香港)並非如市場上部分對手只將現有方案捆綁銷售,理光(香港)由設計到部署混合式工作間管理,能夠從客戶最初應用的問題核心作出專業分析工作流程,真正一站式協助企業由工作流程分析到辦公室應用的效率,因應客戶需求提供最專業意見,更有效益解決混合工作模式時所遇到的問題。

▲智能的混合式工作間分析能為理光(香港)節省約 30% 傳統辦公空間,令辦公室運用更具靈活性。

 

 

read more
IT 基建雲端服務

Pure Storage 推業界首個電力和機架支付承諾

企業自設數據中心費用不菲,除了機櫃伺服器等前期硬件投資,每月的電費、租金和維護成本亦相當可觀。隨著企業愈來愈倚賴大數據和 AI,企業儲存有增無減,如何管理和確保數據完整性和可用性,成了各行業的一大課題。假如市場上的訂閱式服務能免除前置成本,除了按用量計費,更連電費和租金亦可免呢?

Pure Storage 便打破既有服務收費模式,宣布推出業界首個承諾為 Evergreen//One 儲存即服務(Storage as-a-Service,STaaS),及 Evergreen//Flex 訂閱模式的企業用戶支付電費和機架空間費用。世上竟有如此超級優惠?當然,此承諾設有最低消費門檻,如最低區塊容量(block capacity)須大過或等於 500 TiB。

Pure Storage 亞太區及日本副總裁兼首席技術總監 Matt Oostveen 指出,一直以來傳統的儲存即服務(STaaS)供應商以相同的 CapEX 解決方案包裝成 OpEx,卻忽略了提供真正的服務。有見及此,Pure Storage 推出以付費模式提供災難復原的 Pure Protect,由 AI 支援的 Pure1 管理平台可實現獨有的數據韌性評分系統,以及更新 Evergreen 訂閱(包括電力和機架支付承諾),讓企業能採取完整的端對端儲存策略,從 STaaS 獲得所需的服務水平協議(SLA),確保數據韌性、降低人力成本、並可加快可持續發展和得到整體擁有成本(TCO)的優勢。

使用報告一目了然,有助制作 ESG 報告。

料能源緊張國家反應佳 盼起帶頭作用改變業界

「由於各國的電力和租金成本不一,相信 Evergreen 訂閱的電力和機架支付承諾,在能源緊張的歐洲市場反應會更為熱烈。Pure Storage 希望能夠起到帶頭作用,刺激同業跟隨,讓更多企業得以受惠。」Oostveen 續稱,與市場上的產品相比,Pure Storage 可幫助客戶節省高達 85%的能源使用和碳排放,以及減少高達 95%的機架空間。

是次 Pure Storage 推出業界首個為企業用戶支付電費和機架空間之承諾,有助企業消除於管理時不斷上漲的電力成本,和機架空間的挑戰。新服務將根據每小時千瓦時(kWh)和機架單位(RU)的固定比率計算,實際成本則視乎企業的地理位置和合約規模成正比;除設有最低門檻,企業亦須直接以現金或服務積分進行一次性的支付。

零數據外洩保證

會大膽提出如此創新的承諾,足見 Pure Storage 對 Evergreen//Forever 之電費和空間效率信心十足,保證能讓用戶消耗更少電力、使用更少空間儲存更多數據,以達致降低能源成本的成效。

Oostveen 透露,企業更可取得具透

明度,且準確的每太位元組( Watts per tebibyte,TiB)的瓦特測量為基礎的報告。如果保證的瓦特/TiB 或 TiB/機架未能達標,Pure Storage 將負擔相應費用。能源效率保證亦已包括 Evergreen//One SLA 內,供企業選用。

此外,通過 Evergreen//One (SLA) 、 Evergreen//Flex 和 Evergreen//Forever,企業可享全新無數據遷移和零數據外洩保證,可降低因數據外洩事件而產生的成本。其中,零數據外洩保證可確保企業在任何有關硬體,或軟體產品被攻擊的事件中,免費使用進階數據復原服務。而無數據遷移保證則確保無縫更新,且沒有數據遷移,以降低企業的整體風險暴露,減少擁有權成本和電子垃圾。

read more
IT 基建低碳綠色

思科藉新平台助企業實現大灣區數碼轉型及可持續發展

港府近年在多項政策中強調大灣區經濟發展乃其重點策略,疫後商界紛紛響應推出針對大灣區的方案或發展藍圖。思科較早前就以「ALL IN: Expanding Greater Bay Area  Horizons」為題,探討多個大灣區創新科技議題,如:網絡連接、安全韌性、數碼轉型及可持續發展。

思科香港、澳門及華南區總經理封小韵(上圖)認為大灣區發展機遇處處,更笑稱自己是「大灣區人」,鼓勵企業積極探索大灣區的優勢如何助企業走向世界,以及如何利用創新科技。 

「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模式,因此企業必須重新思考 Apps 的使用習慣、支援混合工作模式,以及基建轉型。在混合工作模式下,人們習慣隨時隨地無縫連接;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電……全部動輒數千甚至上萬元。我們手上的設備都價值不菲,可是連接上網用的卻往往只是數百元的廉價路由器,這樣實在說不通。」封小韵續指,AI 近年發展神速,同樣為數碼世界帶來了保安風險。

封小韵透露,思科創新方案旨在貼合企業不斷演變的需要,協助企業拓展海外市場,而推動大灣區發展業務正是其中的重點增長策略。為此,思科將繼續專注軟件、經常性收入業務、服務套件等主要業務,實現持續轉型。同時,思科亦將致力協助企業透過數碼化方案,減低業務對環境的影響。 

▲思科香港及澳門系統工程總監朱錦滔在會上闡釋 Cisco Nexus Dashboard 的全新功能。

2040 前落實淨零碳排放目標

不少跨國企業均承諾在 2050 年前實現淨零碳排放,而思科則更進一步將計劃推前十年,並且將淨零碳排放目標推至囊括整個價值鏈。

思科香港及澳門系統工程總監朱錦滔指出,為實現 2040 年落實淨零碳排放目標,思科除既有可持續發展硬件和軟件方案,亦採用了平台策略,雲端及數據中心網絡專用的 Cisco Nexus Dashboard。

「可持續發展需要清晰可視的數據:企業數據的可視化(visibility)、碳足跡、關鍵可持續發展指標。」朱錦滔又透露,未來思科全線產品加入研發晶片。

Cisco Nexus Dashboard 備有直覺式用戶操作介面,以及能管理所有 Webex 服務及軟件使用數據的中央儀表板 Webex Control Hub,為企業提供實時可視化平台,以監察、完善及保障複雜的網絡環境。透過 Nexus Dashboard,企業可簡易地取得 Cisco Networking  Cloud 的能源使用情況概覽,讓能源管理更集中。

read more
IT 基建人工智能專題特寫數據分析雲端服務

速度就是新規模 NetApp 助龐源加速提供 AI 即服務

假如說混合工作模式是疫後新常態,那麼「Speed Is the New Scale(速度就是新規模)」相信便是企業儲存的新演繹。

據 Gartner 預測,及至 2025 年,40%的基建及營運領袖將部署最少一個混合雲端架構,相較 2020 年僅為 10%,增長相當顯著。

NetApp 大中華區、東盟及南韓區或總監吳福生(上圖)指出,疫情推動各界邁向雲端,對應產生的數據量自然爆發性增長。「不可能所有數據一律上雲,企業要統一處理天上和地上的數據,速度便是致勝關鍵。」

人工智能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ML)正是一個好例子。ML 需要以大數據來訓練才可提升準確度,然而這些不一定是儲存在 SSD 上的熱數據,可能有更多是冷數據。要取得儲存於混合環境的大數據進行實時演算,速度便是關鍵。

「過去,只有大學研究、金融和醫療用得起 AI,但在 AI 即服務的生態下,我們留意到不少初創亦開始涉獵 AI。NetApp 於 2022 年初與龐源(Pong Yuen)合作,為他們提供包括一站式方案,從而讓龐源得以將為客戶構建虛擬世界的能力變得大眾化,好提供AI 即服務。」吳福生透露,龐源的客戶將 ONTAP AI 用於數碼對映(digital twins)並生成合成數據,並以這些數據來訓練他們的機器學習模型。

▲鄧子安接替吳福生出任 NetApp 香港及澳門區總經理。

據知龐源同時在構建元宇宙的領域用上 ONTAP AI。NetApp ONTAP AI 讓龐源利用 NVIDIA 和 NetApp 已認證的架構解決方案構建 AI 叢集,將數據中心級的分析、訓練和推論運算(inference computing)整合至單一的綜合系統。如此一來,客戶無須架設自己的機器學習基礎設施,即可輕鬆啟動和運行他們的 AI 或機器學習工作負載。

吳福生更笑言當時的合作尚未推出 NetApp BlueXP,若龐源採用 BlueXP 則運作管理更快更有效率。NetApp 香港及澳門區總經理鄧子安表示,BlueXP 乃NetApp 去年年底推出,可為本地和雲環境中的儲存及數據服務提供混合多雲體驗的統一控制平台,提供整合、廣泛的數據服務功能,用於部署、自動化、發現、管理、保護、管治和優化數據、基礎架構以及支援其業務流程。

read more
IT 基建專題特寫資訊保安

Linksys HomeWRK Business | Secured by Fortinet 建構在家工作企業級網絡安全環境

持續了兩年多的 COVID-19 疫情,已經令環球企業的工作模式徹底改變。現時很多僱員都是在家工作,即使疫情減弱或者過去,家居都極可能依然是主流的企業工作環境之一,而辧公室和家居兩邊走的混合模式(Hybrid Model)也成為了新常態。

家居成企業網絡攻防最前線

很多僱員對此反應正面,因為家居環境能令他們較為放鬆,甚至更願意超時工作。但企業 IT 管理人員就未必這樣想:家居的 IT 環境較不安全,各種勒索、釣魚、詐騙攻擊都可能順著各種電腦和網絡裝置滲透回企業網絡,可說是防不勝防。而且家居內的消費者級網絡設備種類繁多,又不具備企業級的保安功能,要管理很可能疲於奔命。但無論如何,家居網絡已經成為企業網絡的延伸,是企業網絡安全的邊緣前線,企業必須將其納入保護範圍之內。

五大原則主導安全家居網絡

總的而言,建立安全的家居辦公環境必須根據以下五項原則:

  • 把企業網絡的防護線推展到家居:只靠 VPN 終端加密和終端防護並不足夠,企業必須能有效管理家居中的路由器和防火牆等裝置,把威脅拒之門外;
  • 中央管控:企業必須能對家居網絡裝置的狀態瞭如指掌,並且能隨時更新靱件和更改設定,降低黑客透過破解家居網絡再入侵企業網絡的可能性;
  • 統一家居和企業網絡的保安標準:企業都會有一套有關實體進出、身份認證、資料存取、事件管理、終端保安等的網絡保安政策,在家居網絡中同樣實施這套政策,有助降低風險;
  • 讓僱員容易使用:有關設備要能讓僱員簡單地安裝和設定,之後也不需要頻繁地管理;而且有關設備能把公務的網絡流量和私人的分開,以保障僱員的私隱。
  • 環球一致的保安流程:不論企業規模大小和地理覆蓋,都應該採用相同的規章和流程來處理網絡安全事宜。

在去年展開戰略性合作的網絡設備供應商 Linksys 和網絡安全方案供應商 Fortinet,就試圖捕捉隨著在家工作以及在家學習而來的網絡安全商機。他們已經宣佈,將會推出 Linksys HomeWRK Business | Secured by Fortinet 方案,把 Linksys 的硬件與 Fortinet 的防火牆、虛擬私人網絡(VPN)、入侵偵測系統(IPS)、應用程式控制、URL 過濾、防毒、防垃圾電郵以及全盤管控功能結合起來,讓家居網絡也受到企業級的網絡安全機制保護。

高速網絡結合安全防護及傳輸優化功能

據悉,該方案的產品和 Linksys 的 Velop 系列無線路由器一樣,同樣具備了 Wi-Fi 6 高速無線網絡連接以及 Mesh WiFi 功能,能透過連接多台路由器,覆蓋高達 500 平方米(即 5,400 平方呎)的樓面,數據傳統速度高達 4Gbps。而除了上述來自 Fortinet 的保安功能外,該系列還具備無接觸安裝(Zero-Touch Provisioning)以及傳輸流量優化等特長。僱員在家中收到裝置時只須按指示接上網絡,無須設定就能如同身處企業網絡內一般開始工作。

Linksys HomeWRK Business | Secured by Fortinet 方案預計將於 2022 年下半年在香港推出。企業到時應該可以無痛苦無煩惱又安全地推展在家工作和混合工作模式,全面提升商界新常態之下的生產力。這全新的市場環境,值得期待。

read more
IT 基建業界消息

「世界備份日」喚醒企業關注數據備份

3 月 31 日乃「世界備份日」,企業是時候檢視和研究相關安全措施,尤其在新常態下,員工每每在辦公室與遙距工作之間轉換,數據備份比甚麼時候都重要。你的企業可有為數據落實完善的備份策略,減輕數據遺失或被盜所帶來的風險?

第五波疫情下,不少上班族奉行遙距工作,大大增加了攻擊和數據遺失的潛在危機,加上常見漏洞和暴露於攻擊中的次數增加,以及不同程度的勒索軟件,公司復原的能力令人擔心,有效的備份策略至關重要。

3-2-1 備份策略 

「世界備份日」喚醒大家數據備份的重要,這往往是個人和企業能夠真正減低網絡攻擊影響的唯一方法。 Kroll 建議採用「3-2-1 備份策略」:

  • 3個數據備份 ── 包括原始數據和至少兩個備份。
  • 2種不同媒介 ── 數據的兩個備份應儲存於不同的媒介。
  • 1份離線備份 ── 應至少將一份數據備份以離線方式儲存,方便在災難時進行復原。

 企業還應該測試備份,以清楚了解實際備份的流程,以及在緊急情況下從備份中恢復數據需時多久。

3-2-1備份策略」獲信息安全專業人員和政府機構公認為最佳實踐,這不能保證所有數據都不會受到損害,但有助於減輕數據遺失時帶來的大多數風險。借助分層保護和更靈活地存取數據,即使技術出現故障或損壞、發生勒索軟件等網絡事故或自然災害時,企業也可以迅速復原數據。

read more
IT 基建資訊保安

網絡安全及靈活性:混合辦公時代的關鍵考慮因素

疫情對大眾的工作模式產生了重大改變,混合辦公模式已成常態,部分員工根據需要決定在辦公室或遙距工作,然而,有許多企業發現在實施混合辦公上有不少技術上的限制,因此加重在數碼化方面的投資以持續營運。為了支援長線發展,企業需要加強關注網絡安全和連接能力,以及如何提升最終用戶的滿意度。

新辦公模式網絡連接能力及安全性

疫情發生前,企業層面的數碼轉型比較關注於提供先進的應用程式來爲公司帶來利益。而人工智能(AI)、區塊鏈(Blockchain)、虛擬和擴增實境(VR/AR),以及邊緣運算的潛力更是核心元素。

現在對很多香港企業而言,能夠保持商業及營運韌性是轉型的新焦點,令網絡連接能力成為企業的首要考慮因素。香港互聯網註冊管理有限公司(HKIRC)的《香港遙距工作網絡安全應用調查》報告顯示,現有 64%的企業已經採用了遙距工作模式,與去年相比增加了 20%。據估計,遙距工作模式的趨勢即使在疫情過後也會延續下去。而 80%的受訪者都認為遙距工作模式在未來會變得更加流行,並希望在他們的公司能夠見證有效的遙距工作和數碼轉型。然而,調查亦顯示企業十分重視遙距工作所帶來的網絡安全挑戰(32%)和數據洩露風險(27%)。可見,遙距工作模式已經喚起企業對網絡安全和靈活性的關注。

SASE(安全存取服務邊緣)確保混合辦公環境安全靈活

隨著越來越多人在混合辦公模式下工作,確保遙距工作員工的網絡質素尤其重要。僱主和員工應該共同努力實現優質的網絡連接能力,就如同自攜裝置(BYOD)到工作場所般,保持穩定和高效的網絡。不過事實上,這已經不再是單單自攜裝置,稱為「自攜網絡存取」可能更為貼切。在購買網絡相關的產品或服務時,亦不可只以價錢為先決條件。

SASE 能夠提供整合的 SD-WAN(軟件定義廣域網絡)和網絡安全產品,並涵蓋辦公室、數據中心、雲端服務和遙距網絡。該技術旨在提升企業網絡的能見度和安全性,因此也引起了很多企業的關注。據國際數據公司 IDG稱,現已有 71%的企業正在積極研究或在生產過程中使用 SD-WAN。在未來,網絡將對業務營運上變得更加重要。

儘管如此,網絡是現今社會的關鍵基礎,並將繼續成為混合辦公模式的重要元素。SD-WAN 為企業帶來靈活性、敏捷性、成本效益和優化網絡資源控制等利益,更能夠因應數據流量和應用程式類別自行選擇使用私有或公共互聯網,而且該技術更可以改善應用程式的性能和提升網絡韌性。公司應考慮採用端點對點的方法,將安全性和 SD-WAN 整合到廣泛的 SASE 解決方案中,實現混合工作時代所需的連接能力,同時提升網絡架構的可擴展性、安全性和高效性能,即使數據流量發生突變也可持續營運。

混合工作模成將成為新時代的大趨勢,而要確保在實體及遙距工作能夠無縫連接,公司就必定有有合適的網絡基礎設施,為未來做好準備。

撰文:Orange Business Services 香港及台灣總經理易頌銘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