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中心除了耗電之外,耗水量其實也不容小覷。最近美國俄勒岡州 The Dalles 市的媒體要求市政府公開當地 Google 數據中心的用水數據,結果發現它耗水量佔了全市的 25% 之多。
數據中心除了耗電之外,耗水量其實也不容小覷。最近美國俄勒岡州 The Dalles 市的媒體要求市政府公開當地 Google 數據中心的用水數據,結果發現它耗水量佔了全市的 25% 之多。
日本電訊商 NTT Docomo 最近表示,他們正式推出了世界首個商用 5G SA 網絡,可以讓用家同時使用 sub-6 GHz 和 mmWave 頻率連接,為世界首個 5G NR-DC 網絡。
持續了兩年多的 COVID-19 疫情,已經令環球企業的工作模式徹底改變。現時很多僱員都是在家工作,即使疫情減弱或者過去,家居都極可能依然是主流的企業工作環境之一,而辧公室和家居兩邊走的混合模式(Hybrid Model)也成為了新常態。
很多僱員對此反應正面,因為家居環境能令他們較為放鬆,甚至更願意超時工作。但企業 IT 管理人員就未必這樣想:家居的 IT 環境較不安全,各種勒索、釣魚、詐騙攻擊都可能順著各種電腦和網絡裝置滲透回企業網絡,可說是防不勝防。而且家居內的消費者級網絡設備種類繁多,又不具備企業級的保安功能,要管理很可能疲於奔命。但無論如何,家居網絡已經成為企業網絡的延伸,是企業網絡安全的邊緣前線,企業必須將其納入保護範圍之內。
總的而言,建立安全的家居辦公環境必須根據以下五項原則:
在去年展開戰略性合作的網絡設備供應商 Linksys 和網絡安全方案供應商 Fortinet,就試圖捕捉隨著在家工作以及在家學習而來的網絡安全商機。他們已經宣佈,將會推出 Linksys HomeWRK Business | Secured by Fortinet 方案,把 Linksys 的硬件與 Fortinet 的防火牆、虛擬私人網絡(VPN)、入侵偵測系統(IPS)、應用程式控制、URL 過濾、防毒、防垃圾電郵以及全盤管控功能結合起來,讓家居網絡也受到企業級的網絡安全機制保護。
據悉,該方案的產品和 Linksys 的 Velop 系列無線路由器一樣,同樣具備了 Wi-Fi 6 高速無線網絡連接以及 Mesh WiFi 功能,能透過連接多台路由器,覆蓋高達 500 平方米(即 5,400 平方呎)的樓面,數據傳統速度高達 4Gbps。而除了上述來自 Fortinet 的保安功能外,該系列還具備無接觸安裝(Zero-Touch Provisioning)以及傳輸流量優化等特長。僱員在家中收到裝置時只須按指示接上網絡,無須設定就能如同身處企業網絡內一般開始工作。
Linksys HomeWRK Business | Secured by Fortinet 方案預計將於 2022 年下半年在香港推出。企業到時應該可以無痛苦無煩惱又安全地推展在家工作和混合工作模式,全面提升商界新常態之下的生產力。這全新的市場環境,值得期待。
3 月 31 日乃「世界備份日」,企業是時候檢視和研究相關安全措施,尤其在新常態下,員工每每在辦公室與遙距工作之間轉換,數據備份比甚麼時候都重要。你的企業可有為數據落實完善的備份策略,減輕數據遺失或被盜所帶來的風險?
第五波疫情下,不少上班族奉行遙距工作,大大增加了攻擊和數據遺失的潛在危機,加上常見漏洞和暴露於攻擊中的次數增加,以及不同程度的勒索軟件,公司復原的能力令人擔心,有效的備份策略至關重要。
「世界備份日」喚醒大家數據備份的重要,這往往是個人和企業能夠真正減低網絡攻擊影響的唯一方法。 Kroll 建議採用「3-2-1 備份策略」:
企業還應該測試備份,以清楚了解實際備份的流程,以及在緊急情況下從備份中恢復數據需時多久。
「3-2-1備份策略」獲信息安全專業人員和政府機構公認為最佳實踐,這不能保證所有數據都不會受到損害,但有助於減輕數據遺失時帶來的大多數風險。借助分層保護和更靈活地存取數據,即使技術出現故障或損壞、發生勒索軟件等網絡事故或自然災害時,企業也可以迅速復原數據。
疫情對大眾的工作模式產生了重大改變,混合辦公模式已成常態,部分員工根據需要決定在辦公室或遙距工作,然而,有許多企業發現在實施混合辦公上有不少技術上的限制,因此加重在數碼化方面的投資以持續營運。為了支援長線發展,企業需要加強關注網絡安全和連接能力,以及如何提升最終用戶的滿意度。
疫情發生前,企業層面的數碼轉型比較關注於提供先進的應用程式來爲公司帶來利益。而人工智能(AI)、區塊鏈(Blockchain)、虛擬和擴增實境(VR/AR),以及邊緣運算的潛力更是核心元素。
現在對很多香港企業而言,能夠保持商業及營運韌性是轉型的新焦點,令網絡連接能力成為企業的首要考慮因素。香港互聯網註冊管理有限公司(HKIRC)的《香港遙距工作網絡安全應用調查》報告顯示,現有 64%的企業已經採用了遙距工作模式,與去年相比增加了 20%。據估計,遙距工作模式的趨勢即使在疫情過後也會延續下去。而 80%的受訪者都認為遙距工作模式在未來會變得更加流行,並希望在他們的公司能夠見證有效的遙距工作和數碼轉型。然而,調查亦顯示企業十分重視遙距工作所帶來的網絡安全挑戰(32%)和數據洩露風險(27%)。可見,遙距工作模式已經喚起企業對網絡安全和靈活性的關注。
隨著越來越多人在混合辦公模式下工作,確保遙距工作員工的網絡質素尤其重要。僱主和員工應該共同努力實現優質的網絡連接能力,就如同自攜裝置(BYOD)到工作場所般,保持穩定和高效的網絡。不過事實上,這已經不再是單單自攜裝置,稱為「自攜網絡存取」可能更為貼切。在購買網絡相關的產品或服務時,亦不可只以價錢為先決條件。
SASE 能夠提供整合的 SD-WAN(軟件定義廣域網絡)和網絡安全產品,並涵蓋辦公室、數據中心、雲端服務和遙距網絡。該技術旨在提升企業網絡的能見度和安全性,因此也引起了很多企業的關注。據國際數據公司 IDG稱,現已有 71%的企業正在積極研究或在生產過程中使用 SD-WAN。在未來,網絡將對業務營運上變得更加重要。
儘管如此,網絡是現今社會的關鍵基礎,並將繼續成為混合辦公模式的重要元素。SD-WAN 為企業帶來靈活性、敏捷性、成本效益和優化網絡資源控制等利益,更能夠因應數據流量和應用程式類別自行選擇使用私有或公共互聯網,而且該技術更可以改善應用程式的性能和提升網絡韌性。公司應考慮採用端點對點的方法,將安全性和 SD-WAN 整合到廣泛的 SASE 解決方案中,實現混合工作時代所需的連接能力,同時提升網絡架構的可擴展性、安全性和高效性能,即使數據流量發生突變也可持續營運。
混合工作模成將成為新時代的大趨勢,而要確保在實體及遙距工作能夠無縫連接,公司就必定有有合適的網絡基礎設施,為未來做好準備。
撰文:Orange Business Services 香港及台灣總經理易頌銘
現代經濟和社會越來越倚賴互聯網和數碼科技,網絡基建因此越來越重要。有研究預計全球的環球數據中心(IDC)市場規模在 2027 年將達到 1,434 億美元,中國的 IDC 市場規模在 2022 年則將超過 3200.5 億元人民幣。香港作為國際網絡樞紐,近年中外電訊商和跨國企業也紛紛在此加碼投資各類基建。
中國移動的全資子公司中國移動國際(CMI)去年斥巨資投得火炭工業地皮,以興建「中國移動粵港澳大灣區香港火炭數據中心」(下稱火炭數據中心),本週(12 月 8 日)就舉行了動土儀式,預計可於 2025 年投入服務。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中國移動國際有限公司及中國移動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鋒博士,及中國移動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兼行政總裁李帆風等嘉賓出席動土儀式。行政長官致辭時指出,火炭數據中心反映了通訊業界尤其是中國移動,對香港發展數據中心的積極投資和巨大信心,香港創科及通訊行業將繼續快速發展。
▲行政長官歡迎中國移動在香港投資興建新數據中心,並指出是對香港創科有信心的表現。
火炭數據中心是繼位於將軍澳的中國移動環球網絡中心後,CMI 在香港自建自營的第二個數據中心。該設施在中國移動的規劃中,將成為大灣區核心數據中心體系中 6 大數據中心之一;而這個體系連結了 5 條國際海纜及 5 個粵港骨幹跨境陸纜系統,形成中國移動「自有數據中心+跨境國際傳輸+本地 5G 及光纖網絡」的獨有基建優勢。中國以外,中國移動還在新加坡、倫敦、法蘭克福擁有自建自營的數據中心,全球海陸纜資源超過 70 條、傳輸總帶寬逾 100T、網絡服務提供點(PoP)超過 180 個,讓該電訊商在環球網絡流量的匯聚和調度方面均擁有相當實力。
▲中國移動國際有限公司及中國移動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鋒博士表示火炭數據中心將進一步提升中國移動的網絡基建優勢。
火炭數據中心將達到 Tier III 的建造標準,建築面積為 103,660 平方米,共 19 層的大樓內可容納約 9,000 架機櫃。除了各種先進設備和高規格的保安措施外,CMI 還計劃採用綠色低碳技術從高效設備、建造節能、可再生能源、綠色種植、人工智能,及綠色認證六大層面展開營運,預計平均電力使用效率低於 1.3 PUE 值,又將申請 BEAM Plus 及 LEED Gold 兩項綠色認證,令該設施成為安全又綠色的領先數據中心。
▲中國移動國際有限公司董事兼行政副總裁林二維博士表示多種行業和應用都將受惠於火炭數據中心所提供的網絡服務。
CMI 董事兼行政副總裁林二維預計,以金融、商貿、創科為首各種行業的數據都有可能透過火炭數據中心傳輸到世界各地,其中大數據、雲運算、5G 流動、人工智能等會是主要應用。CMI 數據中心的租戶包括了香港、中國內地以及環球各地的企業,而由於企業持續進行數碼轉型及創新科技應用的普及是大勢所趨,數據中心的數據流量正以每年 46-50%的速度增加。他指出,將軍澳中國移動環球網絡中心的 5,000 個機架已基本上全部投入服務,所以火炭數據中心的興建有其必要性。
▲動土儀式場內也展示了中國移動的 5G 服務布局和生態系統架構。
今屆東京奧運因疫情關係須閉門作賽,觀眾全賴直播方可參與盛事,奧林匹克廣播服務公司(OBS)的壓力自然大增。而今次 OBS 便與阿里巴巴合作,推出雲端解決方案奧林匹克轉播雲,於京奧期間首次為持權轉播機構(RHB)提供服務支援。
阿里雲智能國際總經理袁千表示:「相信奧林匹克轉播雲可推動奧運轉播方式的數碼化轉型。雲基礎設施所具備的敏捷性,令傳媒機構可以更少的現場轉播設施作更快部署,而雲端平台的靈活性,保障他們在任何有網絡連接的地方,以更快的速度完成遙距轉播和後期剪輯。」
該方案建基於阿里雲平台,並採用了全新內容分發模式。此外,OBS 的內容分發平台 Content+已完全遷移到雲端,並可提供賽事片段內容分發、賽事內容管理和製作服務。據了解,東京奧運期間,OBS Content+預計將製作 7,000 至 9,000 條精簡賽事片 段。現已訂閱賽事片段內容分發的 17 家 RHB 和四家通訊社,可透過簡單易用的網頁介面,在全球任何地方接入平台,以獲取數以千計的賽事片段。
透過 Content+平台,RHB 可獲取由 OBS 製作的所有奧運賽事內容,包括直播中的比賽實況。31 家已訂閱賽事內容素材管理的 RHB 可以接近實時的速度,瀏覽低解像度的賽事片段。透過實時轉播渠道,RHB 可在賽事進行的同時,標記並下載適合的直播內容,用於後期製作。
至於後期製作環節,OBS 將在 Content+平台上,進行遙距剪輯及視頻格式轉換。此功能將在今後的奧運會中延伸成為一項服務,供 RHB 使用。此外,兩家 RHB 將於東京奧運期間接收實時超清直播(UHD)、高範圍動態(HDR)內容,以及音視頻傳輸協議組合,為觀眾帶來 4K 超高清賽事轉播。
▲宏宗建築採用 Sangfor 的 HCI 方案代替了日漸臃腫的舊有基建,獲得多重效益。圖為宏宗建築助理 IT 經理 Eddie Wong(中)、Sangfor 的高級渠道經理 Jade Chan (右)及售前顧問劉少杰。
超融合架構(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簡稱 HCI)把虛擬化(Virtualization)技術和高效能硬件結合起來,令資訊科技資源得到更有效的運用,有助企業節省樓面、電力、管理人手等方面的消耗和成本,因此得以在不同規模的企業間快速普及。
宏宗建築有限公司是業務性質比較傳統的本地中小企,最近也透過深信服科技(香港)(Sangfor)的 HCI 取代多台功能單一的伺服器,達到更有效運用空間和人手等多種效益,再度證明了該類產品的價值。
宏宗建築助理 IT 經理 Eddie 表示,該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協助各類機構和政府部門維護運動場館、宿舍、公共廁所、學校、政府合署等設施和建築物。以主要客戶之一的政府建築署為例,宏宗建築需要透過專屬應用程式與對方保持聯繫,接收各種維護和管理工作的數據資訊如影片和圖像,並且報告和確認工作的進度和狀況。在某些個案中,該公司會有員工被外派到客戶的設施中,因此需要透過 VPN 為這些同事提供專屬的遙距工作環境。
▲西九龍法院大樓是宏宗建築負責維護的其中一個政府場地。
一直以來,宏宗建築都是以一台伺服器服務一位客戶的方法來擴展 IT 基建。因此每多一位客戶就會多一台系統,多年下來該公司已有十台伺服器,以及附設的儲存系統在同步運作中。在此情況下,以 CPU 核心來計算的各種應用程式,如虛擬化軟件的授權費用,漸漸已成為宏宗建築營運的一筆顯眼開支;而 Eddie 所在的 IT 部門也要肩負日漸增加的管理責任。
宏宗建築意識到革新的時機已經到來。透過某集成商的推介,以及本身自行測試比較後,宏宗建築拍板決定部署三台 Sangfor 的 HCI 系統,用虛擬化的系統和儲存區網絡(Virtual SAN),完全代替上述的傳統伺服器以及儲存資源。Eddie 表示,Sangfor 的產品除了擁有一般 HCI 的優點,其架構和控制軟件都比較有效率和精簡,所以用較少的系統就能處理更多其他廠商同級系統才能應付的工作量,成本效益更高。
另外,Sangfor 也容許客戶進行較詳盡的實機測試,並且有專門的售前服務人員解答各種問題,宏宗建築因此可以獲取較可靠詳盡的表現數據後,才決定採購。
▲Eddie 表示,Sangfor HCI 較其他廠商的產品精簡和高效率,支援也較全面,因此令該公司放心採用。
到目前為止,宏宗建築對 Sangfor HCI 的投資回報相當滿意。Eddie 透露,作為支援業務的 IT 人員,他感受到和以前最明顯的分別是管理系統的負荷有所減輕,現時只需較少的人手就能處理各類支援工作;而 HCI 作為一種採用高性能固態硬碟(SSD),而且運算與儲存資源緊密契合的系統,也讓他們能進行更高效率的災難回復(Disaster Recovery)工作。
▲Sangfor HCI 的管理軟件讓用戶可以對系統狀態一覽無遺,並且靈活調配硬件資源。
早前,該公司有疑似勒索軟件入侵的個案,他們只需以鏡像檔案將相關虛擬化系統回復至正常狀態,就能在兩三個小時內讓同事重新如常工作。在以前,他們要逐個系統檢查和選擇合適的備份檔案,更無法估計回復正常所需時間,過程中難以向同事及管理層交代。當然,精簡後的 IT 基建還有其他附帶效益,例如機房的空間較以前寬廣,每月的電費也有某程度的減少,這些都有助印證當初的投資決定是正確無誤。
▲宏宗建築可透過 Sangfor HCI 內建立的虛擬機器處理不同工作負載,並在有需要時透過載入鏡像檔案快速重啟應用程式。
Sangfor 售前顧問劉少杰指出,宏宗建築所面對的問題和很多香港中小企相似,都是 IT 基建在多年積累之下導致成本上升。而 HCI 高度集成運算、儲存、網絡通訊以至保安功能的特點,則能有效協助這些企業紓緩當務之急。HCI 還具備整合公有雲服務等能力,雖然本港中小企一時未必用得著全部,卻也為他們打下了基礎,當未來有需要時即可快速開啟及投入應用。
▲劉少杰指出,Sangfor HCI 除了可讓中小企快速解決當前面對的問題,還為未來業務升級拓展提供了空間。
未來,宏宗建築就會進一步研究 HCI 的應用價值,包括虛擬桌面基建(VDI)以及網絡防火牆的範疇。Eddie 表示,雖然該公司沒有因為 COVID-19 而產生明顯的在家或遙距工作需求,但 VDI 方案可提升管理員工電腦環境的效率,因此值得嘗試;而網絡防火牆則是用來提高對各種惡意程式和攻擊的防禦能力。由於有了 HCI ,宏宗建築就可以把這些應用整合進現有基建中,在相對穩定的資源下提供更多功能、更高效能和更完善的管理能力。
了解更多 HCI: 按此
近年愈來愈多科企聚焦基於雲端的即服務策略,從 Dell 和 Cisco 的方案發佈可見一斑。疫情之下,各大企業均以雲端為基礎的數碼轉型為先,早幾年便已提倡 Everything-as-a-service 的 HPE,自然就更看重此策略。
因此今年的 HPE Discover 大會,焦點落在 HPE GreenLake 之上。HPE GreenLake 除作出重點強化,推出一系列可用於數據中心、託管設施及邊緣的創新項目,同時亦宣佈擴展 HPE GreenLake 合作夥伴體系,支援 Microsoft Azure Stack HCI 和 Microsoft SQL Server,為用戶提供企業內部雲端體驗。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CEO 兼主席 Antonio Neri (上圖)坦言:「大家可以將 HPE GreenLake 視為 Everything-as-a-service 的核心,由此伸展至不同的服務方案,從邊緣以至雲端平台,讓機構得以善用存於任何地方的所有數據。」
HPE GreenLake 邊緣至雲端平台創新項目,分別涵蓋了應用程式、網絡保 安、晶片和軟件範疇,具備自動化、雲端原生功能,可於統一的平台上輕易應用和管理,讓企業轉型和現代化工作負載至雲端操作模式,達致最佳表現,同時保障邊緣至雲端的應用程式, 在未來得以運用存放於各處且形式不一的數據。
HPE 另宣佈推出全新的 HPE GreenLake 雲端服務,以支援不同關鍵應用程式如 5G、電子病歷、金融服務、數據和風險分析、高性能運算(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 HPC)和人工智能等。
HPE GreenLake Lighthouse:構建於 HPE Ezmeral 軟件的雲原生平台,讓用戶可於數分鐘內透過 HPE GreenLake Central 輕易新增並即時運作雲端服務,省卻訂購流程和等待新配置等步驟。
Project Aurora:建基於 HPE 的晶片信任根(silicon root of trust)技術,針對網絡安全威脅而推出的零信任網絡安全架構基礎,為 HPE 的邊緣至雲端架構提供雲原生、零信任的安全保障。將自動、持續地驗證硬件、韌體、作業系統、平台和工作負載(包括保安工作負載)的完整性,同時可讓 DevOps 和 SecDevOps 團隊根據持續驗證的硬件,互相認證彼此工作負載身份。
按需使用晶片:由 HPE 與 Intel 共同開發,運用 Intel Optane 技術在處理器內核和持續性記憶體層面增加處理能力,並採取「按使用量定價」模式,使計量更精確、緩衝時間更短、部署更迅速。
疫情之下不少技術方案突然跑出,例如存在多年卻一直因成本和技術門檻高等問題而不被重視的視像會議,在疫情期間便成為企業遙距協作不可或缺的工具。本地企業紛紛加快數碼轉型的腳步,不過 Lenovo 香港及澳門區總經理何一凡則強調,Lenovo 早於兩、三年前便已擬訂覆及整個機構層面的數碼轉型政策,並非因疫情才投入數碼轉型。
IDC 針對全球數碼轉型進行預測,揭示 2022 年前,全球 65% GDP 將已實現數碼化;而在 2020 年至 2023 年間,此趨勢將吸引超過 6.8 兆美元與數碼體驗直接相關的投資。而據 Equinix 最新發佈的《全球科技趨勢調查》結果顯示,66%香港企業已重新構建其 IT 基礎設施,以滿足遙距和混合式工作的新需求,另科技方面的預算亦相應增加, 以進一步加速數碼化轉型;而 49%數碼領袖認為,其員工的工作方式和地點將出現長期轉變。
事實上,那些早年便已著手推行數碼轉型的企業,在疫情爆發之初展現出明顯的優勢。以 Lenovo 為例,較早前便為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信義中學提供 EdVision 計劃,透過智能科技創新及轉型,為學校實現混合教學模式,讓選擇遙距上課的學生亦能得享面授課程的學習體驗。
何一凡承認疫情為各行各業帶來極大轉變:「人們迫於無奈 WFH(在家工作),因此無論企業機構或個人用家對新產品服務都有更多新嘗試。從前的商業世界,會基於成本考量採用 desktop(桌面電腦),但 desktop 不符合 WFH 這個使用場景,因此我們會見到 endpoint device(終端設備)轉型。」
她又舉例指從前部署新設備,大部分企業會派同事專門負責簽收和處理各項相關的行政工作,往往要花上半天至一日時間去處理升級遷移。公司服務轉型後,因可提供不同類型工具軟件、設備出廠時已做妥操作系統的預設配置,甚至將客戶的企業儲存快照預先載入到系統,令整個數據遷移過程簡單快捷得多。而疫情之下,亦會為企業提供遙距支援,確保數碼轉型不受疫情阻礙。
科技是為了讓工作變得更簡便,同時亦會按場景所需而轉變。例如ThinkSmart Hub 除了可充當一站式會議室自助kiosk,疫情下亦可善用其內置智能社交距離偵測功能,更可加入熱感探測,為疫後工作環境作出全面的應變措施。何一凡指出,逆市求存不單是縮減成本,亦要顧及疫後的發展,籲企業不宜收慢數碼轉型的腳步,而是審慎計劃部署逐步升級,認清業務上的痛點,同時也切記不要忽略網絡保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