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Antony Shum

人工智能

袁征:AI 可實現 3-4 天工作週 數碼分身技術重塑職場協作模式

Zoom 創辦人兼行政總裁袁征最近在一個活動上,預測人工智能助理將於 5 年內令每週工作天數減至 3 至 4 天。袁征展示 Zoom 的「數碼分身」功能,讓人工智能化身代表用戶發言及出席會議。業界專家估計,McKinsey 研究顯示人工智能可自動化高達 45% 的付費工作活動,為縮短工時提供技術基礎。
read more
人工智能

OpenAI 發表日本 AI 經濟藍圖 香港可借鑑三大策略支柱

OpenAI 於 10 月 22 日發表日本經濟藍圖報告,估算人工智能技術可為日本帶來超過 100 兆日圓(約港幣 5 萬億元)經濟增長,相等於國內生產總值增幅達 16.2%。報告提出三大策略支柱,包括建構普及參與型社會基建、推動戰略性基礎設施投資,以及強化全民 AI 教育體系。日本模式強調中小企業參與、地區平衡發展及道德創新框架,對同樣面對人口老化及產業轉型挑戰的香港具參考價值。
read more
人工智能

OpenAI 推企業知識功能 ChatGPT 連接組織數據生成商業答案

OpenAI 於 10 月 23 日推出 ChatGPT Business、Enterprise 及 Edu 版本的「企業知識」(company knowledge) 新功能。這項功能整合 Slack、SharePoint、Google Drive 及 GitHub 等工作應用程式,將公司內部工具所有背景資料匯集至 ChatGPT,提供針對企業業務的具體答案。企業知識採用經訓練 GPT-5 版本,能跨越多個來源尋找資料,提供更全面準確答案。每個回應均包含引用來源及原始檔案的直接連結,讓團隊能驗證具體細節來源。
read more
人工智能

Tesla 繼續自研車載和機械人晶片 Elon Musk: 並非取代 NVIDIA 市場地位

Tesla 行政總裁 Elon Musk 在 10 月 23 日第三季度業績電話會議上宣布,新一代 AI5 晶片將由 Samsung 德州廠房及 TSMC 亞利桑那州廠房共同生產。Elon Musk 表示 Tesla 目標是實現 AI5 晶片供應過剩,多餘晶片可用於數據中心。AI5 晶片將於兩家廠商的美國廠房進行製造,Elon Musk 指出 Samsung 德州廠房擁有略為先進的裝置。今年 7 月 Tesla 已與 Samsung 簽訂價值 165 億美元(約港幣 1,287 億元)合約,生產 AI6 晶片。
read more
雲端服務

AWS 故障揭示雲端服務脆弱性 全球企業損失料達數十億美元

Amazon Web Services 位於美國維珍尼亞州北部的 US-EAST-1 數據中心於 2025 年 10 月 20 日發生重大故障,全球超過 1,000 個網站及應用程式服務中斷超過 12 小時。DynamoDB 域名系統解析問題觸發連鎖效應,影響 EC2 虛擬伺服器啟動及網絡負載平衡器健康檢查系統。網絡監測公司 Catchpoint 行政總裁估計,事故造成的財務損失將達數十億美元(折合約數百億港元)。
read more
人工智能

OpenAI 聲稱破解數學難題遭踢爆 業界專家嚴厲批評引發業界信任危機

OpenAI 高層聲稱 GPT-5 解決了 10 個未解決的數學問題,但又數學家隨即揭穿這項聲稱,事實證明該模型只是找到了現有的學術文獻。競爭對手 Meta 和 Google DeepMind 的領導人公開嘲諷這項錯誤聲明,OpenAI 因此面對嚴重的信譽問題,也反映出人工智能行業過度宣傳的危機。
read more
人工智能

Firefox 推出 Perplexity AI 搜尋選項 桌面版率先開放用戶自選人工智能引擎

Mozilla 旗下 Firefox 瀏覽器宣布向全球桌面用戶開放 Perplexity AI 搜尋引擎選項,用戶可自行決定是否採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網上搜尋。瀏覽器營運商於 10 月 14 日公布這項決定,標誌著主流瀏覽器在整合人工智能技術方面採取新方向。Mozilla 選擇讓用戶保留傳統搜尋引擎使用權,同時提供人工智能搜尋作為額外選項,而非如部分科技公司般推出完全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全新瀏覽器。
read more
人工智能

Google 斥資 150 億設印度 AI 中心 創美國以外最大規模投資

Google 昨日宣佈未來 5 年將投資 150 億美元(約港幣 1,170 億元),在印度南部安德拉邦維沙卡帕特南市,建立 Google 在美國以外最大型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中心。該項投資涵蓋吉瓦級數據中心營運、國際海底電纜登陸站及潔淨能源系統,預計於 2026 年至 2030 年間分階段落實。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