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T 基建

IT 基建中小企雲端專區企業趨勢業界專訪雲端服務

嘉民荃灣西數據中心年內落成 多方協調電力工程加快竣工

P1060099

 

▲嘉民集團項目管理總監黃達之(左)及中華電力輸電部總監黃偉強早前在將近完工的嘉民荃灣西數據中心園區介紹發展進度。

嘉民集團項目管理總監黃達之(Gary)表示,為配合嘉民集團於全球設置 5000 兆瓦 (MW)數據中心的未來發展策略,嘉民早年收購了荃灣沙咀道一塊舊紡織廠用地 (即前中央紗廠位置),將其轉型為數據中心園區,以滿足香港及亞太地區的數據中心不斷增長的需求。他指出,由於荃灣位處市區核心地帶,亦與工商業及住宅區緊密連接,對於科網以至新興 AI 服務而言,在物理時延 (latency)上亦有優勢。因此規劃發展荃灣西數據中心園區,為香港發展先進數據中心,更有效率配合市場與政策對科網及新興數字經濟發展。

 

▲黃達之表示,嘉民集團對準香港及亞太地區的數據中心不斷增長的需求,協助各數據商加快部署。

嘉民全球佈局 滿足香港數據中心需求

Gary 表示,嘉民計劃興建四棟數據中心,定位高質量數據中心,並為每座大樓配備獨立的高壓客戶變電站,總建築面積達 160 萬平方尺,主供電設備裝置容量高達 225 兆伏安 (MVA),迎合先進數據中心、資訊科技、通訊及工業行業需要。因此,嘉民在建築規劃之初便與中電接觸,就數據中心的用電需求進行研究和規劃,並參考相關的國際標準及要求,共同探討及開發合適的設計方案,例如建設高壓客戶變電站,並配合緊急發電機和備用發電設施配置等,確保數據中心的電力具高度的穩定和可靠性,同時確保在施工和客戶變電站的交接過程安全順利進行。

▲嘉民與中電團隊緊密協作,就數據中心的用電需求共同探討合適的設計方案。

地理位置受限   後移建造位置成功破局

不知道大家有否留意,一般置於商廈的中小型客戶配電房多數位於二樓或較高的樓層,方便騰出地方用盡商用空間。但對於需要更大電量的數據中心而言,在他們的大型客戶變電站中,高壓電力裝置的體積和重量皆較為龐大,最大一組電力裝置組件更重達 70 噸。為了配合組件運輸和安裝,以及符合樓面承重限制,組件置於地面更為穩妥安全。沙咀道位於荃灣舊區,周邊街道繁忙且狹窄,項目旁邊更有一條 20 米高架空天橋,大幅增加建設過程的挑戰。因此嘉民的項目團隊向中電「取經」,透過技術研討會和參觀中電的高壓變電站,了解 132 千伏高壓變電站的配置要求,以便在建築設計的前期階段,盡早規劃數據中心園區分階段發展的佈局。

▲項目旁有一條 20 米高架空天橋 (圖左側),園區建造時需往後移 (圖右),以騰出更多空間便利工程進行。

中華電力輸電部總監黃偉強(Alex)表示,由於與嘉民預早溝通,建築前已發現地理限制,中電遂建議將數據中心園區的建造位置往後移,同時將擺放高壓電力及重型設備的房間設置在地面,既突破原有的場地限制,亦在園區與架空天橋之間騰出了更多空間,有利運送各種高電壓及重型的電力設備,更大幅減低因工程可能會帶來封路的不便。

▲中電與嘉民團隊調整園區設計以騰出空間,有利運送各種重型的電力設備。

▲其中一組電力裝置組件重達 70 噸,為配合安裝及符合樓面承重限制,組件置於地面更為穩妥安全。

Alex 亦透露,中電按數據中心園區的電力需求和分階段發展的規劃,為嘉民度身設計短、中期的供電方案,例如 11 千伏的配電網絡作為短期供電安排,滿足園區在運作初期發展所需;又提供專門的備用供電方案等,應付園區在中、後期營運階段的電力需求,令園區可以靈活發展。

聯繫數字辦 加快推進發展先進數據園區

▲黃偉強指中電發揮「超級聯繫人」角色,協助嘉民透過數字辦助力與相關政府部門協調,加快園區項目發展。

Alex 補充,中電除了提供技術支援,更協助嘉民聯繫數字政策辦公室 (數字辦)、投資推廣署等,了解在香港發展數據中心的便利措施,同時透過數字辦幫忙與相關政府部門聯繫和協調,有利項目加快發展。

Unwire.pro 翻查新聞資料,其實該數據中心園區在規劃初期,原本預計要至 2026 年才陸續完工,現時園區進度加快,更可在今年內完成,其中一個高壓客戶變電站的電力工程,更比嘉民之前規劃的時間提前半年以上完成,對於世界各地建設先進數據中心經常出現工程延誤的常態而言,也是一項鮮有的佳績。香港數據中心協會主席李松德指:「數據中心對電力需求一般都要經過一段『爬坡期』,電力公司提供不同階段的供電方案,亦有助數據中心發展更具彈性,能夠盡早投運。」

 

 

read more
IT 基建業界消息

中電源動加快商用車充電網絡部署 夥領展拓展至 250 充電位 力推電動的士普及

IMG_20250402_152034

中電源動集團擴大商用電動車充電服務,計劃今年內在全港設立超過 250 個充電位,當中大部分設於領展旗下停車場,支援的士車隊、客貨車及豪華客車使用快充與超快充設備,以配合政府推動電動的士政策。新方案亦包括手機應用程式與網上平台,協助車隊即時掌握充電情況及營運成本,冀能提升整體使用效率與管理水平。

根據《公共巴士和的士綠色轉型路線圖》,香港計劃在 2027 年底前引入約 3000 輛電動的士。中電源動瞄準此市場,推出多元充電方案,並已率先在黃大仙、觀塘、將軍澳、青衣及沙田設置逾 100 個充電位,全部以快速充電(60kW)和超快速充電(120W)為主,亦提供適合過夜車輛使用的中速充電設施,吸引車隊以優惠價格於夜間進行充電。

中電源動正與多間已獲牌的士車隊,包括 Big Boss Taxi Company Limited(Big Boss)、CMG Fleet Management Limited(Amigo)、新科發展(國際)有限公司(Big Bee)、星群的士服務有限公司(SynCab)及泰和管理有限公司(Joie)洽商合作,計劃提供針對個別車隊營運需要的充電支援。配合業務擴展,中電源動推出「CLPe Charging」手機應用程式和網上車隊管理平台,車主可根據定位功能搜尋最近充電站、查閱即時狀態與充電紀錄,並可即場繳費。管理平台亦支援查看車隊整體能源使用狀況與帳戶資料,協助企業優化資源分配。

Mercedes Benz eVito 的士登場!

中電源動表示,計劃於 2025 年進一步擴充至柴灣、深水埗、元朗及東涌等地,期望能廣泛覆蓋全港更多地區,為不同業務類型車隊提供靈活支援。中電源動集團總裁吳永豪(下圖)表示,香港各區對電動車充電需求正不斷上升,公司與領展合作有助快速擴展市區充電網絡,未來會繼續探討擴點及技術改良,以支援更多電動商用車使用。

Big Boss Taxi Company Limited 首席營運官趙晉豪(左一)指出,該公司十分重視車隊管理與服務效率,選址鄰近餐飲設施的中電源動充電站有助司機在充電同時進行休息,有效配合日常運作。星群的士服務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鄭敏怡(右二)指出,該車隊八成以上車輛已轉用電動車,管理充電成本與時間極為重要,能透過網上平台即時獲取資訊,有助提升營運靈活度。而主打高階商務市場的京時豪華汽車有限公司管理合伙人鄭耀權(左二)則提到,公司客戶越來越關注可持續發展,他們亦採購更多電動車,市中心具備快速充電能力成為其重點考量。

領展香港物業及停車場管理董事總經理黎漢明表示,領展會持續與多方合作,配合智慧城市與低碳發展政策方向,提升香港整體電動車充電網絡質素與使用體驗。

read more
IT 基建人工智能資訊及通訊科技

HGC 投資海外光纖鞏固香港樞紐地位

IMG_6795

近年, 香港的亞太區樞紐地位屢受挑戰。環電集團行政總裁郭詠邦(上圖)即表示集團的信念與策略,正是鞏固香港在區內的樞紐地位。

「我們的第一個 belief(信念)是繼續在海外投資 Fiber(光纖)。我們花了兩年半時間投資 Fiber,而這些基建全都連接回來香港,這是鞏固香港在區內的樞紐地位的其中一個策略。而第二個信念,是將全球最先進的 ICT 技術引入香港,並持續進行技術提升和創新。」

香港製造橫向擴展

郭詠邦表示公司不會只做一些大型項目來謀利,因他認為這樣並不會讓香港和公司穩步上揚。他多次強調環電乃香港公司「made in Hong Kong for Hong Kong」,因此他的信念是橫向擴展,不僅僅關注最有利可圖的業務,而是全面擴展,像平面般輻射出去,包括家居服務、中小企業、大型企業及國際業務。

國際業務方面,環電近年最大筆的投資非東南亞市場,投資逾 10 億港幣,在菲律賓建設長達1500 公里的海底電纜。目的是以香港作為樞紐,確保香港能連接到全球數據中心而不會與外界失聯,尤其在南中國海的挑戰中,保持穩定的國際連接,從而鞏固香港在亞洲區的數據中心地位。

郭氏又透露,除了菲律賓外,環電還計劃在馬來西亞進行重大投資,作為連接到東南亞其他國家的樞紐。

「馬來西亞是個甚麼角色呢?它連接包括:越南、柬埔寨、泰國、緬甸、遼國這些國家,都是經馬來西亞到新加坡而連接到國際出口。雖然不能透露詳情,但我們有信心在不久的將來,大約兩三個月之內,我們會落實在馬來西亞的不同投資,以馬來西亞連接上述國家,最終回香港做樞紐。」

寧選長期投資不插足 AI 項目

為此,環電未來將繼續致力引進全球最先進的 ICT 技術到香港,並每年舉辦一次「Partner Day」,邀請全球技術合作夥伴,共同探討技術發展。郭氏續形容,香港作為技術交融的地方,必須對各種技術持開放態度,維持東西方技術的平衡,並促進技術交流。

他坦言,光纖基建不比 AI,並非那種會立即帶來巨大的財富的項目,但作為長期投資,收益卻是穩定的,環電就錄得穩定的個位數百分比年增長額。

「現在最熱門的討論不是 AI 可以做些甚麼,而是不讓 AI 做些甚麼,也就是我們所謂的 Line of Authority ── 如何限制 AI 不要越權,這是第一個題目。第二個題目是它的 Ethical Compliance,它的道德規範是怎樣,像多年前有部電影《智能叛變》,就曾描繪過AI 可能對人類有甚麼負面影響。」

郭詠邦形容環電的目標,是保持數字穩定和持續成長,故不會追求短期暴利。但同時他亦看好AI 的發展,相信 AI 將有助本港甚至全球技術提升的重點項目,而環電的角色將保持不變,確保光纖基建能支持現時與未來的科技發展和網絡需求。

read more
IT 基建企業趨勢儲存技術

企業數據主命脈 Synology 全方位助數據保護

InnoEX-synology-02

數碼轉型持續,但在客觀環境較以往波動的市況,中小企以至大型企業都要找尋更實際的方案。而且在疫情後不少企業都已慣行混合辦工模式,但是在企業數據分散至不同儲存平台及雲端的情況下,亦可能為企業帶來網絡保安隱憂,潛藏的數據儲存痛點和挑戰亦會浮現。因此混合雲的儲存方案是不少企業選擇部署的方向。

在今年四月的 InnoEX 展覽中,Synology 展示了多款最新的商業解決方案,其中包括安全資料儲存和管理、資料保護解決方案以及一站式監控解決方案。

數據成本須考量  部署彈性方案更合

在本港不少人認識 Synology 一向都以家庭及 Studio 式微小型企業備份為主。其實作為業界資料管理及儲存方案專家,企業級 NAS 及儲存系統和混合雲儲存方案多年來亦是 Synology 主打強項。

資料保護是企業當前最為重要的管理目標,在展覽當中,Synology 就展出多款企業儲存方案,為初創的微小規模公司到更大集團企業,提供災備與資料保護方案需求,並達成營運不中斷,更可滿足各行業不同合規需求,切合不同企業各式場景需要,方便部署混合雲儲存。

具彈性的 Synology 的備份解決方案包括大部分企業常用平台,使用 Synology 自家的 DSM(Disk Station Manager)管理系統中的套件 “Active Backup Suite”,可讓用戶透過單一介面,集中管理不同平台上的所有備份任務,徹底簡化部署和管理流程。除了常見 PC、File server、Virtual Machine (Hyper V, VMware),其中更可支援 Microsft 365 和 Google Workspace,降低企業 TCO (Total Cost of Ownership)支出。

▲Synology 的 DSM(Disk Station Manager)管理讓用戶以單一介面,集中管理不同平台上的所有任務,徹底簡化部署和管理。

▲Synology 在 InnoEX 中展示一系列產品,切合各企業彈性需要。

Synology 提供的一站式監控解決方案包括從監控攝影機、Video Management System (VMS)、Centralized Management System (CMS)、深度智慧影像監控系統(DVA),到雲端同步錄影的一站式完整解決方案。
去年更搭配新推出的 AI 智能攝影機(BC500/TC500),具有高質量、穩定、全天候錄製和內建 AI 辨識功能。企業可以透過這些功能檢測人員、車輛(People and vehicle detection)和區域入侵(Intrusion detection)。此外,利用 Synology 的集中式視頻管理系統 Surveillance Station,輕鬆實現智能監控和多地點管理的便捷操作。

 

混合雲成趨勢   Synology 彈性方案助企業增長

▲Synology 國際商務業務經理邱少玲指,部署混合雲時企業需要為系統找尋提供具彈性的儲存系統方案。

 

長久以來不少專家倡議的 3-2-1 備份原則已成 IT 業界基礎:資料要保存三副備份、使用兩種不同形式、其中一個備份須存放於異地。企業在不同工作流程 IT 系統數據在數碼世代更重要,保護公司的各種數據亦即保護企業的「數碼命脈」。企業若要達到零死角的企業數據保護,備份絕不能僅此一份,這意味著巨大的管理和費用成本會跟隨企業酬增長。而混合雲環境在儲存企業數據上不論安全、發展彈性、成本上皆有一定優勢。

Synology 國際商務業務經理邱少玲指出,隨著混合雲環境對企業的 IT 基礎架構愈見重要,Synology 藉如企業級 NAS、儲存系統,配合安全可靠的 Synology C2 雲解決方案,幫助各行業企業可融合公有雲資源與私有雲基礎設施,將安全性和控制之間差距拉近,快速部署混合雲環境,以實現各式企業儲存如:文件管理、文件共用、身份及密碼和存取管理等,簡化公司工作流程。Synology 也不斷增強數據安全措施。通過整合最新版本的 DiskStation Manager 7.2,企業能夠利用一系列先進工具,例如不可變快照,透過一次寫入多次讀取(WORM)技術。這些功能允許組織通過創建不可更改的數據副本來保護其數據,防範惡意攻擊、篡改以及意外刪除。

 

各儲存系列產品  滿足大小企業需求

▲Synology HD6500 採用 4U 機架式機箱,備 60 個硬碟槽,可依擴充至 300 顆硬碟。

 

在 InnoEX 展覽中 Synology 展示了其 HD 系列最新 HD6500 ,採用 4U 機架式機箱,備 60 個硬碟槽,可依擴充至 300 顆硬碟,適合如全系統備份、影像後製和大型監控等大型儲存應用部署;亦可加上擴充單元即可支援最高 4.8PB 的數據存放。

此外 Synology 亦有適用於延遲敏感型工作負載的 FS 系列超高效能全快閃儲存解決方案。專為中小企業打造的經濟型全快閃儲存解決方案 FlashStation FS3410,搭配 Intel Xeon D-1541 核心處理器、DDR4 ECC RDIMM 記憶體,可擴充至 128GB,支援超過 356,500/129,400 iSCSI 4K 隨機讀取/寫入 IOPS,能輕鬆處理各種力求高可用性、可靠性和先進存技術的資料應用,例如:虛擬機儲存和保護、高效能檔案 服務與同步、企業級資料管理。此外邱少玲又透露其硬碟產品可靠度獲得市場肯定,令不少企業在選配 HDD 及 SSD 時,皆直接選配該公司產品,令產品近年銷售有不少增長。

 

▲近年 Synology 硬碟產品可靠度獲得市場肯定,不少企業皆直接選配。

近年,香港企業都非常重視效率、成本效益,所以一個容易管理、可以做到一機多用的儲存設備是各企業都在尋找的方案。Synology 是國際 field-proven 的商用品牌,超過 50% 的 Fortune 500 都有用 Synology 的解決方案例如知名企業 Toyota, Audi, 聯合利華(Unilever)。Synology 在港澳發展數年,也累積許多客戶在不同產業包括商用、教育、公家機構像是澳門自來水廠和香港大學等。Synology 以其獨特的生態系統整合軟硬體和解決方案而脫穎而出。當企業在尋找解決方案時,不妨考慮將 Synology 納入選擇名單中,以獲得更全面的選擇。

如有疑問可向 Synology 的解決方案專家查詢,獲得個人化的部署建議和產品推薦: https://sy.to/bikcs

read more
IT 基建人工智能低碳綠色業界消息

《財政預算案》業界反響支持綠色科研

pexels-tara-winstead-8386440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在納稅人之間反應平平,不過企業方面則反響較大。由於近年企業紛紛推動 ESG 項目,故《財政預算案》中針對綠色政策的措施,亦廣受業界歡迎。

其中,煤氣公司表示已於內蒙古展開一個環保甲醇項目,利用廢舊輪胎及生物質生產綠色甲醇,為本港航運業界提供綠色能源,望可支持《財政預算案》中的綠色航運及航空政策。至於可持續航空燃料(SAF)方面,煤氣公司認為《財政預算案》提出研究簡化運送,及儲存 SAF 的審批程序,有利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航運樞紐的角色。

煤氣公司亦樂見《財政預算案》投入資源,推展不同新能源公共交通工具的試驗,表示將會全力配合政府落實及推行有關試驗,包括氫能試驗項目。煤氣公司商務總監香港公用業務鄭曉光表示,煤氣公司生產的人工煤氣,當中一半的成份為氫氣,透過貫通全港的煤氣管網輸送氫氣,僅需在用戶端裝設氫氣提取設施,便可抽取高純度氫氣,避免路面運輸氫氣的潛在風險,節省運輸成本,可以為氫能巴士、重型車、垃圾車、船隻等提供安全高效的氫能供應方案。

煤氣公司認為,政府致力發展綠色甲醇、SAF 和氫能應用,將有效推動香港邁向綠色未來,實現零碳願景。

邁向綠色金融中心

《財政預算案》強調香港正邁向綠色未來,而綠色金融科技也會繼續是重點發展項目之一。對此,香港銀行學會表示將全力支持一切有助推動綠色金融的配套和措施,並會著力加強相關的專業培訓工作,以配合國際綠色金融中心的發展方針。

 香港銀行學會行政總裁梁嘉麗表示:「香港銀行學會將繼續協助本地銀行業,擴大和深化綠色金融人才庫的發展,透過提供相關培訓課程及專業資歷認證,加深銀行從業員對環球綠色金融發展趨勢、國際間信息披露準則,和氣候風險管理等方面的知識,提升本港綠色金融人才的整體水平,與國際接軌。」

《財政預算案》中提出了多項推動人工智能生態圈發展,加快創新及科技應用的措施。其中,預算案將撥款 30 億元資助大學、研發機構及企業等,運用數碼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算力,加強超算中心的網絡安全和數據保護,及進行推廣和教育活動等。

香港數碼港主席陳細明表示︰「今年的《財政預算案》具前瞻性佈局,推出多項措施繼續聚 焦創新科技發展。其中,人工智能對推動香港發展前沿科技及相關產業發展至關重要。數碼 港將全力建設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強化本港的創科基礎設施的競爭優勢,吸引更多海外及內 地科技龍頭企業落戶香港。數碼港與社群企業將繼續發揮所長,配合特區政府發展策略,專注發展包括人工智能、綠色科技及金融等科技的研發及轉化應用,並繼續引進不同科技領域的重點企業,及推動社會及企業數碼化升級。」 

建設人工智能超算中心 

為配合特區政府施政,數碼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首階段設施,最快於今年內投入服務。預計中心最快可於2026 年初,提供每秒浮點運算 3,000 千萬億次的算力,相當於一小時可完成近 100 億張圖像處理。有關設施將提升香港在不同科研及應用領域,包括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等的研發能力。 

建設國際綠色科技及金融中心

綠色科技及金融產業發展蘊含龐大機遇,數碼港將於上半年推出「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科技概念 驗證測試資助計劃」,為具有潛力的綠色金融科技提供前期資助,促進他們的商業化發展; 另撥款推動和促進金融服務持續發展,包括綠色和可持續金融。

促進綠色科研

香港科技園公司則回應指,科學園目前有超過 100 間從事綠色科技的公司。科技園公司鼓勵研發及展示本地最新的可持續發展方案,包括參與「香港綠色周」(Hong Kong Green Week)、合辦香港綠色科技論壇,以及去年首度派出代表團,前往杜拜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COP 28),期望通過發展創新綠色科技,支持香港成為國際綠色科技和綠色金融中心。

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博士表示:「《財政預算案》加速社會高質量發展,全方位支援創新科技企業和人才,有助驅動多元經濟,我們感到十分鼓舞。」

多管齊下吸人才壯大生態圈

人才是創科發展的重要元素,作為本地科創搖籃,科技園公司一直積極配合政府「搶企業、搶人才」的策略,去年便有約 10 家從事新能源汽車、微電子、網絡安全,及生物科技等業務的重點企業宣布落戶科學園,成立國際總部或研發中心。科技園並將於 3 月 8 日舉辦大型創科職業博覽,提供超過 3,000 個職位空缺。同時透過環球實習計劃以及一系列推廣活動,吸引人才投身創科行業。

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博士表示:「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加速社會高質量發展,全方位支援創新科技企業和人才,有助驅動多元經濟,我們感到十分鼓舞。國家及特區政府的支持,不但匯聚企業、資金和人才,對帶動整個創科產業鏈起著積極作用。創科是推動經濟的主要引擎,科技園會全力配合政府的政策方針,積極與各界緊密合作,壯大香港的創科生態圈和人才庫,讓香港的創科優勢持續擴大。」

預算案推出「新型工業加速計劃」,以配對形式協助指定行業實現高增值製造。為支持新型工業化的願景,科技園於將軍澳「創新園」,設立由概念到打造產品的專用設施 ProShop,以協助租戶進行小批量生產,預計於今年第三季投入服務,實現由研發到創新製造。

推動創科投資加速成長 

預算案亦提及科技園公司將推出「共同企業加速計劃」,旨在結合業界力量,為創科企業提供更深更廣的增值支援服務,協助更多創業家在全球取得成功。現時,科技企業投資基金的資金額達 10 億港元,至今已投資於 31 間科技公司;科技園公司每投資 1 元可帶動私人資金投資 19 元,支持不同融資階段的本地創科初創企業。

此外,科技園正在元朗「創新園」興建微電子中心,配合政府將於今年成立的「香港微電子研發院」,為業界提供基礎設施,在量產前作中試,加速科研成果商品化及產業化。

read more
IT 基建應用方案最新產品

佳能全新 imageFORMULA DR-M140II 到港 纖巧掃描器增強影像快速管理文件

IMG_0915

▲佳能桌上輕巧型文件掃描器 imageFORMULA DR-M140II 文件掃描器助企業開展電子化及優化工作流程。

更具彈性的工作模式盛行,不論是哪個行業或公司規模皆屬近年熱話,而工作流程亦不斷向更流動的方式改進。加上在不少公司已採用更具彈性的混合工作模式,員工不一定在辦公室工作。如何在協作方式急劇轉變的時期確保業務持續運作,對管理層而言可謂全新的挑戰。不少中小企以至大型機構,透過掃描器將單據、文件等快速轉換成數碼檔案,便利日後處理和實現文件電子化。

另外,在派遣員工外出處理工作時,又或要上門到客戶地點處理工作,每日要處理大量不同類型的文件存檔,需花費時間來回公司處理,一則缺乏效率、耗費成本,同時又令公司專業形象在客戶前大打折扣,因此不少企業面對需大量掃描文件工作時仍經常感到困擾。如何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其實只要選購合適便攜式文件掃描器,以簡易設定作為基本的文件管理系統,已能夠解決不少問題,令工作流程更簡便暢順。

▲佳能的 imageFORMULA DR-M140II 文件掃描器機身細小,僅重 2.6 kg,方便攜帶出外工作。

最近,佳能香港在港推出新一代的 imageFORMULA DR-M140II 文件掃描器正為混合工作模式而生。Unwire.pro 早前率先試用了解新產品如何配合本港企業不同應用場景。它機身纖細如糖果盒高度 (313 × 181 × 93 mm),採用佳能先進的 imageFORMULA 技術,可進行高速又高質素的文件掃描;掃描速度最快更可達 40 ppm / 80 ipm,掃描功能快速。

機內上下兩組彩色掃描元件,影像解析度輸出可達 1,200 dpi,比以往市面上文件掃描器解析度更高,更有自動相片微調功能。即使文件包含相片,例如律師事務所需要將客戶拍攝相片及單據一併轉存為數碼檔案保存,也可以快速輕易穩妥處理。

快速掃描文件解析度更高    可雙面掃描合成 A3

Canon imageFORMULA DR-M140II 文件掃描器細小又符合人體工學的設計,可直接在機身前方舒適地送紙,無須站起來或伸手將文件放入掃描器中,而其輕巧設計令掃描器背部可以平貼牆上,方便用家即使帶往細小的工作位置也可使用。此外,它包括兩個多功能進紙路徑:適用於一般文件預設「U 型轉彎」路徑,又可選擇以水平進紙路徑,將前後進出紙位置打開,可直接掃描 A4 闊度,長達 5.5 米的文件。另外  imageFORMULA DR-M140II 文件掃描器更可以雙面掃描方式,將掃描的兩面 A4 自動將對開掃描整合成為 A3 文件;又設雙頁進紙釋放 (Double Feed Release) 功能,如在掃描時發現有兩張紙重疊,如文件上貼了便利貼,掃描器會發出提示,用家可選擇釋放或移除便利貼後作重新掃描,令使用者掃描時更富彈性。

▲有兩組解析度可達 1,200 dpi 掃描元件,可以雙面掃描方式,將掃描的兩面 A4 自動整合成為 A3 文件。

▲可直接掃描 A4 闊度、長達 5.5 米長的文件。

輕巧便攜具彈性    多場景合用

而佳能 imageFORMULA DR-M140II 文件掃描器更具備智能全自動模式,用戶可在電腦利用 CaptureOnTouch Pro,預先設定多個處理工序,用戶日後只要在機面直接選擇事前設定最多 9 個設定檔快捷鍵,便可一按即掃文件,直接完成所需的掃描存檔分類等工作。

而最為方便的,是新一代 imageFORMULA DR-M140II 文件掃描器更支援 2D/QR Code 條碼掃描 Barcode,用戶只須設置好辨認掃描位置,即可藉文件內部的欄位,自動依據內容將檔案分類,無須事後再以人手輸入,減省繁複分檔步驟,加快工作流程。

▲機面右側配備實體鍵,用戶可直接一按即掃描分類及存檔至指定位置,最多可以設定 9 個工作設定檔快捷鍵,令工作流程極為方便快捷。

 

▲用戶可在電腦利用 CaptureOnTouch Pro,預先設定多個處理工序,用戶日後只要在機面直接選擇設定檔快捷鍵,便可一按即掃文件。

 

▲ IRISPowerscan 與 imageFORMULA DR-M140II 文件掃描器配合,進一步整合成為完善的一站式便攜掃描方案,簡化文件數據擷取流程。

用戶可使用隨機附贈最新的 CaptureOnTouch Pro 軟體進行以上操作外,又可另購買 IRISPowerscan 與 imageFORMULA DR-M140II 文件掃描器配合,作高速掃描、編制索引,及文字辨識功能的優異解決方案。

軟件相容於佳能的掃描器,不僅快速、可靠和容易從掃描的文檔中提取數據,更可配合後端各種文件儲存系統作日後文件管理,並進一步整合成為完善的一站式便攜掃描方案,簡化文件數據擷取流程。令它面對不同行業的工作也可加快數碼記錄流程,例如:律師事務所記錄客戶文件、工程檢收報告記錄,或會計出外對客戶進行審計工作、貿易整理單據、醫務所處理病歷診斷報告等等,也有明顯幫助。

▲ imageFORMULA DR-M140II 文件掃描器可加快數碼記錄流程,適合不同行業應用。

如欲更了解 imageFORMULA DR-M140II 文件掃描器性能及使用的實際情況,可致電查詢熱線 3191-2388 或瀏覽網址 https://hk.canon/business,或預約前往佳能商務體驗中心。

read more
IT 基建企業趨勢業界專訪

Ricoh 混合式工作間:從數碼轉型走向新世代智能辦公

Ricky Chong (5)

經過十多年數碼轉型,各行業企業文化正不斷重塑。除了將文件數碼化、流程數碼化、資訊的整合,工作流程優化等,同時亦令辦公室文化不斷升級。經歷全球疫情洗禮,企業由不得已在家中工作(WFH),到員工早已習慣 WFH 或遙距辦公的工作模式,當回到辦公室工作時,如何平衡理順兩極優點是不少公司要面對的效率問題。既然員工可在任何地方工作,大眾對工作、溝通和協作方式要求便隨之改變,企業對於辦公室的應用亦因數碼轉型須更具彈性及要求更有效益。

回歸傳統辦公室效益未必理想

全球在「復常」一年多以來,不少企業因應情況安排部分員工仍 WFH 或遙距工作,而部分則因工作性質必須在辦公室工作(WFO)。 在海外,不少企業讓員工選擇:傾向繼續 WFH 的人可以大部分時間遠程工作;另亦有不少選擇 WFO 的員工,他們則留駐辦公室工作。惟近期不少企業發現當中工作互動情況未如理想,間接影響公司整體生產力。然而若回復傳統辦公室工作方式,員工卻較以往更容易感到困窘乏力。若公司完全放棄辦公室空間,或只租用共同工作間或會所,讓員工團隊只在有需要時聚在一起工作,又有可能令員工對工作缺乏歸屬感,花費成本既浮動亦未必能提升工作效能。至於在網上成立虛擬辦公室 (Virtual workspace),其實並不符合普遍企業及員工的習慣,在目前技術未成熟的階段更屬燒錢選項。

反之,若以「在家遙距工作」、「咖啡店當成辦公室遙距開工」等概念下整合的混合工作模式,其實更符合疫後辦公室空間。員工可以彈性地在辦公室和遙距工作(或 WFH) 之間計劃他們的工作時段,因應情況變更工作場合,更加容易讓員工達至工作與生活平衡 (Work-Life Balance)。因此近年混合工作模式(Hybrid workstyle) 的方案,愈來愈受企業管理層和打工仔雙方歡迎。

 

▲適合 Hybrid Workstyle 的工作間牽涉到大量不同的科技產品互相配搭,並要按照不同行業、公司的工作流程去制定。

Hybrid Workplace 善用空間 提升整體工作效益

企業員工只要登入公司雲端平台系統,無論身處辦公室任何角落,或進入會議室進行演示時,員工即可實時順暢地提取所需工作檔案進行討論。其實在數碼轉型基礎早已扎根的世代,以上方式可因應企業情況分階段部署,公司只要讓員工在自己的工作上盡可能有更多的自主性,並在關鍵工作需要時聚集在一起,為整個團隊來建立聯繫、指導或完成需要集思廣益的事情,相比以往模式更易激發員工的工作創新,成為未來企業發展的增長關鍵。

以 Ricoh 理光(香港)的混合式工作間為例,員工可直接在任何位置工作,由於員工只需以手機 APP 即可以隨時按照工作所需,查看辦公桌閒置狀況或者預訂會議室。當使用會議室時,在預訂的時段內會議室所有控制例如燈光、窗簾及空氣清新機調較,皆可以直接利用手機操控;而需要展示的內容,亦可直接經由公司內部雲端平臺存取,同時可以輕鬆地與遙距工作的同事討論文件。其混合式工作間又設置智能會議艙 SmartPod,方便同事個人進行線上會議或多至 4 位同事在會議艙內進行討論。而辦公室的天花均裝有 IoT 傳感裝置,方便了解辦公室佔用位置使用率等空間數據,令日後可以依據使用率改善辦公室裝潢。

▲辦公室的天花上裝有 IoT 傳感裝置,方便了解辦公室位置使用率。

一個適合混合式工作間的會議室往往牽涉到大量不同的科技產品互相配合,並要按照不同公司的工作流程去制定。只要佈置得當,員工無論身處混合式工作間、在家工作,還是外地公幹其實都可以無縫配合,高效率地溝通和協作。如何讓員工保持連繫和投入、如何保持公司文化,以及如何在變化更急速的時期確保業務持續運作,對於管理層都是新的挑戰。

▲智能會議艙 SmartPod 方便 1 至 4 位同事在隔音會議艙內討論工作,或與客戶作視像通訊。

理光經驗豐富協助企業各階段部署

Ricoh 理光(香港)營運總監莊禮基指出,新世代員工大都是數碼世代,在工作以及生活模式上與以往在職場工作的人頗為不同。在疫情後更著重生活平衡,不希望被固定環境窒礙工作創新和生產力。所以在全世界都「搶人才」的大環境下,企業管理層如何令辦公室更富彈性、更具效率、更有工作氣氛、更吸引?企業管理層提升公司工作文化是否有足夠彈性空間?因此他建議不論公司規模,管理層對企業文化及辦公空間應用皆需要作出改變,以吸引新世代、留住有經驗的人才。

事實上,建設混合式工作間、混合工作模式營運的趨勢,正是由數碼轉型因應社會情況快速回應,所帶來更具彈性及更有工作效益的方案。莊禮基認為數碼轉型可以分為 5 個階段:(1)整理文件數據架構及文件數據化;(2)資料管理系統(DMS); (3)電子工作流程管理(e-workflow);(4)建設知識庫、管理及大數據分析(Knowledge base & Business Intelligence(BI),及(5)企業數據認知(Cognitive &  AI)。他續指,理光(香港) 在協助客戶部署以上首三項已有多年豐富經驗,而在電子工作流程管理方面,理光亦擁各行業有不同的場景應用。此外,理光(香港) 亦已做到第四及第五階段,能藉理光的豐富經驗協助企業各階段的部署,提升客戶企業競爭力。

▲Ricoh 理光(香港)營運總監莊禮基。

提供真正一站式整合服務    解決部署問題

莊禮基強調,理光(香港)的顧問服務非單純提供混合式工作間硬件,還會為客戶提供整體方針設計、整合和支援數碼工作環境,令運作暢順,提升員工參與度,促進更互動的工作方式,並幫助客戶員工發揮最大的生產力。理光(香港)表示,其顧問團隊當中包括室內設計師及工程人員,在混合式工作間方面皆有豐富經驗及專業知識,可確保客戶在部署時,實體團隊或遙距團隊獲得所需的一切。

在寸金尺土的香港,建設混合式工作間可發掘工作空間的潛力,了解如何善用辦公室空間,即可節省更多成本。據了解,以理光的智能工作間能為例,其混合式工作間節省公司約 30% 傳統辦公空間,並將逾 60% 固定工作區域轉化成為共用空間,令辦公室運用更具靈活性。

對如何為客戶設計部署混合式工作間,莊禮基表示理光(香港)並非如市場上部分對手只將現有方案捆綁銷售,理光(香港)由設計到部署混合式工作間管理,能夠從客戶最初應用的問題核心作出專業分析工作流程,真正一站式協助企業由工作流程分析到辦公室應用的效率,因應客戶需求提供最專業意見,更有效益解決混合工作模式時所遇到的問題。

▲智能的混合式工作間分析能為理光(香港)節省約 30% 傳統辦公空間,令辦公室運用更具靈活性。

 

 

read more
IT 基建雲端服務

Pure Storage 推業界首個電力和機架支付承諾

Matt Oostveen_Pure APJ_VP _ CTO_1

企業自設數據中心費用不菲,除了機櫃伺服器等前期硬件投資,每月的電費、租金和維護成本亦相當可觀。隨著企業愈來愈倚賴大數據和 AI,企業儲存有增無減,如何管理和確保數據完整性和可用性,成了各行業的一大課題。假如市場上的訂閱式服務能免除前置成本,除了按用量計費,更連電費和租金亦可免呢?

Pure Storage 便打破既有服務收費模式,宣布推出業界首個承諾為 Evergreen//One 儲存即服務(Storage as-a-Service,STaaS),及 Evergreen//Flex 訂閱模式的企業用戶支付電費和機架空間費用。世上竟有如此超級優惠?當然,此承諾設有最低消費門檻,如最低區塊容量(block capacity)須大過或等於 500 TiB。

Pure Storage 亞太區及日本副總裁兼首席技術總監 Matt Oostveen 指出,一直以來傳統的儲存即服務(STaaS)供應商以相同的 CapEX 解決方案包裝成 OpEx,卻忽略了提供真正的服務。有見及此,Pure Storage 推出以付費模式提供災難復原的 Pure Protect,由 AI 支援的 Pure1 管理平台可實現獨有的數據韌性評分系統,以及更新 Evergreen 訂閱(包括電力和機架支付承諾),讓企業能採取完整的端對端儲存策略,從 STaaS 獲得所需的服務水平協議(SLA),確保數據韌性、降低人力成本、並可加快可持續發展和得到整體擁有成本(TCO)的優勢。

使用報告一目了然,有助制作 ESG 報告。

料能源緊張國家反應佳 盼起帶頭作用改變業界

「由於各國的電力和租金成本不一,相信 Evergreen 訂閱的電力和機架支付承諾,在能源緊張的歐洲市場反應會更為熱烈。Pure Storage 希望能夠起到帶頭作用,刺激同業跟隨,讓更多企業得以受惠。」Oostveen 續稱,與市場上的產品相比,Pure Storage 可幫助客戶節省高達 85%的能源使用和碳排放,以及減少高達 95%的機架空間。

是次 Pure Storage 推出業界首個為企業用戶支付電費和機架空間之承諾,有助企業消除於管理時不斷上漲的電力成本,和機架空間的挑戰。新服務將根據每小時千瓦時(kWh)和機架單位(RU)的固定比率計算,實際成本則視乎企業的地理位置和合約規模成正比;除設有最低門檻,企業亦須直接以現金或服務積分進行一次性的支付。

零數據外洩保證

會大膽提出如此創新的承諾,足見 Pure Storage 對 Evergreen//Forever 之電費和空間效率信心十足,保證能讓用戶消耗更少電力、使用更少空間儲存更多數據,以達致降低能源成本的成效。

Oostveen 透露,企業更可取得具透

明度,且準確的每太位元組( Watts per tebibyte,TiB)的瓦特測量為基礎的報告。如果保證的瓦特/TiB 或 TiB/機架未能達標,Pure Storage 將負擔相應費用。能源效率保證亦已包括 Evergreen//One SLA 內,供企業選用。

此外,通過 Evergreen//One (SLA) 、 Evergreen//Flex 和 Evergreen//Forever,企業可享全新無數據遷移和零數據外洩保證,可降低因數據外洩事件而產生的成本。其中,零數據外洩保證可確保企業在任何有關硬體,或軟體產品被攻擊的事件中,免費使用進階數據復原服務。而無數據遷移保證則確保無縫更新,且沒有數據遷移,以降低企業的整體風險暴露,減少擁有權成本和電子垃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