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業界消息

業界消息電子商務

疫情下採購受阻  消費電子展變陣辦「環球資源在線展會」

疫情持續數月,全球多國仍未開放邊界,國際航空交通幾近停頓,各地 B2B 買家難以採取傳統方法進行採購。供應鏈受阻,線上採購便成為疫情下的新常態。

為回應市場的剛性採購需求,環球資源決定將傳統展覽會轉至線上進行,買家只要通過專門構建的平台即能遙距詢盤、下單,採購不再受地域、時區影響。為提升採購體驗,環球資源首次推出「已核實供應商」體系,讓買家於線上採購時多一分安心。

那麼,「環球資源在線展會」和一般的電商平台如阿里巴巴、eBay 和 Amazon 有何分別?

環球資源首席執行官胡偉指出,環球資源在 B2B 領域擁有 50 年經驗,建立了龐大優質國際買家社群。「此次運用多年實體展會的經驗,開展專業市場推廣,精准匹配買賣需求,為雙方帶來最佳在線展會體驗。我們在剛需採購活動基礎上加入網上洽談、直播等新功能,力爭於短時間促成大量詢盤。」

所謂知己知彼,對買賣雙方來說,是次大會安排的各種線上峰會和研討會,由專家作圓桌討論和買家案例分析,讓買賣雙方可獲取最新的行業資訊和互動交流,相信是「環球資源在線展會」的一大亮點。而是次在線展會更將分別設立「醫療及保健」、「居家辦公學習及休閒」及「家居修繕」三大主題,約 900 家已核實供應商將按三大主題供應熱門產品。

環球資源在線展會包括以下特色:

  • 特色產品展區,讓買家按產品專區,快速瀏覽產品及展商
  • 發佈產品視頻,個性化展示,吸引買家目光
  • 線上詢盤/詢價,可 1 對 1 線上會面,更快跟進買家需求
  • 透過買家專場採購會,對接意向買家
  • 線上聊天,與買家更有效互動,建立信任
  • 虛擬會議室與買家建立更私密的商業關係
  • 各種線上峰會和研討會,邀請專家作圓桌討論、買家案例分析,幫助買家即時捕獲最新的行業資訊和互動交流
  • 邀請專業主播面向在線展會買家主持節目,介紹供應商的焦點產品,工廠/樣品間實地直擊報導等節目,讓買家即使線上上也能親臨其境,全天候獲取優質對口的產品供應商資訊
  • 為在線展會的觀眾度身定制活動,提供現場表演

詳情及報名可參閱以下網址:
https://www.gsos.com/?utm_source=Preshow_Release&utm_medium=PR_PressRelease&utm_campaign=GSOS_PR_HK20&WT.mc_id=8021415

read more
業界消息金融科技

數碼港接手推「抗疫基金金融科技人才計劃」擲 1 億 2 千萬創 1000 職位

雖然近期企業多數聚焦「遙距營商計劃」(D-Biz),但其實 D-Biz 以外尚有其他資助計劃,例如財經事務及庫務局便委託數碼港透過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推出「抗疫基金金融科技人才計劃」,由今日(2 日)起接受合資格金融科技公司申請。

有別 D-Biz 針對遙距服務相關基建系統和方案,今次計劃就以從事金融科技的人才為主,為企業提供為期一年的薪金資助,以開設新的全職職位,為金融及科技專才以及新畢業生提供更多金融科技相關的就業機會。計劃名額 1,000 個,總資助金額為 1 億 2 千萬元,由數碼港負責執行、處理審批及資助發放工作。而每家合資格公司可申請 1 個名額,獲取每月 1 萬元資助,全數用作支薪,資助為期最長 12 個月。

月薪 1 萬聘期須不少於 12 個月

所有在本港從事金融科技相關業務,並於 2020 年 1 月 1 日前已開始營運,在本港設有實體辦公室的香港註冊公司或非牟利組織均合資格申請。而接受資助的職位須為 2020 年 7 月 2 日或以後開設的新增職位,僱員須為 18 歲或以上持有香港身份證的香港居民,取得專上和大專院校的認可證書、文憑和學位,或具有相關工作經驗。至於僱用期則不少於 12 個月,工作性質與公司主要業務直接相關;涵蓋產品開發、業務拓展、資訊科技、法律、合規、風險管理、市場推廣或設計等指定範疇。

數碼港會對相關申請公司及新增職位的資格進行審核,預計在收到申請文件及資料齊全後的六星期內,通知申請公司申請結果。數碼港會在確認申請公司及職位條件以及聘用合約生效後,盡快發放首三個月資助金額,之後會每三個月一次,以預付形式發放資助金額。而參與計劃公司須定期向數碼港提交僱員的支薪記錄及強積金供款證明,而數碼港會在計劃中期及末期,約見相關僱員及其主管進行檢討,以監察聘用情況。

計劃專屬網站(http://fast.cyberport.hk/)於 7 月 2 日中午起開始運作,供金融科技公司直接提交申請及相關證明文件,申請截止日期為 2021 年 7 月 2 日上午 11 時 59 分,額滿即止。

查詢電郵:fast@cyberport.hk

read more
業界消息

D-Biz 加碼至 15 億  資源有限或提早截龍

各行業因應疫情急須部署遙距工作或服務模式,有見及此,創新科技署早前透過「防疫抗疫基金」推出「遙距營商計劃」(D-Biz ) ,由 5 月 18 日起接受申請,計劃透過快速批核資助企業採用資訊科技方案,開拓遙距業務以便在疫情期間仍能繼續營運和提供服務。

惟計劃推出以來,坊間負面傳聞不絕,包括申請企業未獲全額資助、原承諾 10 個工作天內快速批核結果最少要等上一個月等等。就此,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及創新科技署署長潘婷婷今日會見傳媒解畫。

加碼 10 億拒絕鬆手

局長薛永恒透露 D-Biz 計劃反應踴躍,至今已收到逾 14,500 宗申請,為協助更多企業推行數碼轉型,迎接數碼服務和遙距工作趨勢,政府決定加碼 10 億,即由原來的 5 億港元資助額增至 15 億元。惟薛永恒強調資源始終有限,並不會因加碼而鬆手,會繼續做好把關工作;而原來預計的半年申請期限亦有可能提前截止,若落實提前截龍,將於截止前兩星期公布,並承諾截龍前已收妥之申請將完整處理。

據悉,申請企業中約 95%為中小型企業,而 90%申請者為少於 20 人的企業;目前已處理 1,194 宗申請,當中 1,094 宗獲批核,涉及資助金額合共約 4,400 萬元;另 100 宗申請因項目與業務無關或內容不合理而遭拒絕。

「全額」資助須符合市場合理價格

署長潘婷婷表示對未能於 10 日內完成批核感遺憾,但 D-Biz 秘書處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已增加人手處理,期望能加快審批過程。

對於有指不少企業未獲 10 萬元全額資助,潘婷婷認為公眾對「全額」的認知有別,「如有留意創新科技署其他資助計劃,應知過去資助為配對形式,而今次則為全額資助,即申請人無須額外投資仍能完成部署項目。但全額並不代表你申請多少就批多少,要視乎是否符合評審準則,包括建議項目是否與業務相關,即『fit for purpose』、申請金額是否在市場合理價格範圍之內、是否符合經濟原則,同時會考慮服務供應商的技術能力和經驗,以及過去是否有不良記錄。」

潘婷婷透露,今次獲全額資助的最高金額為$123,200 元,於調整金額後全數 3 個項目均獲批核,申請者為一具規模之書店,申請包括採用雲端零售管理系統讓家長學生得以在網上訂購教科書;另設立網上商店銷售電子書,以及遙距存取和管理文件方案。至於目前成功獲批申請的所屬行業,則以進出口、零售、教育及培訓、旅遊業等為主。

薛永恒一再強調會嚴格把關,排除任何不合理元素,因資源若用於不適當的地方等同減少可獲資助的企業數目,故必須小心謹慎和有效利用資源。

read more
業界消息

Uber 擬將亞太地區總部遷至香港  促政府就共乘合法化展開對話

Uber 進入香港市場 6 年半,由最初的投資推廣署推介「成功個案」頓變打擊對象,加上汽車共乘合法化毫無寸進,令本地業務發展困難重重。不過自從 3 月推出 Flash 服務,Uber 本地的士司機夥伴數目按月增長 40%,始在疫情下迎來一線署光。

Uber 早前宣布將於 12 個月內把其亞太地區總部遷出新加坡,今日則正式宣布積極考慮將亞太地區營運據點設置在香港,惟強調前題是港府願意展開對話,落實明確法規,以便展開在港的長遠投資計劃。

明確法規將左右最終決定

「我們希望在這個城市落地生根,以香港為亞太地區的核心據點。但明確的法規將是左右決定的關鍵。香港需要研究立法規管汽車共乘服務,讓我們更有信心在這個城市投資,帶來更多就業機會。我們已準備好將公司亞太地區總部遷至香港,並在香港建立科研和工程的中心,意味著我們將可為港人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匯聚本地人才,長遠加強本地科研技生態系統,同時協助香港走出疫情的陰霾,藉科技創新帶動經濟增長。」Uber 香港區總經理鍾志霆又強調,發展計劃涉及未來數十年的投資策略,像墨爾本的 UberBOAT、UberCHOPPER,公司都很期待能在香港推出服務,但再三重申必須明確立法規管共乘服務才可行。

鍾志霆回憶 90 年代見證香港推出八達通,是全球首個城市全面推行電子支付,因此他相信香港已準備好帶領全球邁向新一代科創,而科技創新亦正正是 Uber 的支柱。

至於若無法與港府達成共識 Uber 會否撤香港市場的回未來投資,鍾志霆就坦言,「在商言商,明確的法規和投資是兩位一體,絕對是 Uber 在港投資計劃的關鍵。若將亞太地區總部遷往香港,我們會同時在港建立科研中心,由香港帶領澳洲、印度、日本、韓國和新西蘭的技術和業務發展。」

Uber 公共政策主管 Richard Willder 透露,過去數月曾與港府有令人鼓舞的私人對話,但就拒絕透露對話內容,僅表明期望能盡快展開有建設性的對話,就共乘服務立法規管。

read more
應用方案業界消息電子商務

【懶人包】「遙距營商計劃」(D-Biz)快速批核 10 個工作天內有結果

雖然創新及科技基金設立早就推出科技券計劃(Technology Voucher Programme,TVP),惟不少中小企於申請過程中碰壁,未能提交所需文件,或嫌手續和審批過程繁複,往往未能成功通過申請。不過受疫情影響,不少企業都得採用遙距工作或服務模式。為支援企業在疫情期間繼續營運和提供服務,創新科技署便透過「防疫抗疫基金」推出 5 億元資助「遙距營商計劃」(D-Biz),旨在透過快速批核資助企業採用資訊科技方案,開拓遙距業務。

到底誰合符資格申請 D-Biz?資助範圍包括甚麼?如何挑選服務供應商?就讓 Unwire Pro 為大家逐一解答吧。

1. 甚麼是 D-Biz?

  • 「遙距營商計劃」(D-Biz)由創新科技署推出,而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則為計劃的秘書處。計劃旨在為支援企業在疫情期間繼續營運和提供服務,透過快速批核的方式資助企業採用資訊科技方案,開拓遙距業務。

2. 誰合資格申請 D-Biz?

  • 所有私營企業(不包括上市公司、法定機構和接受公帑資助的非政府機構)如持有有效商業登記證、在今年 1 月 1 日前已經開業,並於提交申請時仍在與申請項目相關的行業有實質業務運作,即符合申請資格。舉例:
  • a) 今年 3 月 1 日開業的網店不能申請;
  • b) 去年 12 月開業但未曾領有商業登記證的 Instagram 網店不能申請;
  • c) 2018 年已開業並且領有商業登記證的 facebook 網店打算部署電子支付系統及智能聊天機械人,可以申請。

3. 資助範圍

  • 網上營商;
  • 網上接單和送遞、智能自助服務系統;
  • 網上客戶服務和推廣;
  • 客戶數碼體驗升級;
  • 數碼支付/流動裝置零售管理系統;
  • 線上/雲端財務管理系統;
  • 線上/雲端人力資源管理系統;
  • 遙距文件管理、雲端儲存及遠端存取服務;
  • 網上會議工具;
  • 虛擬團隊管理和溝通;
  • 網絡安全方案;及
  • 其他線上/度身訂造/雲端業務支援系統。

4. 我是網店店主,又具備商業登記證,可以申請嗎?

  • 網店的既有服務不可申請,但如計劃新增上述 12 個資訊科技項目,例如部署智能自助服務系統或與電子物流提供商平台整合,則符合申請資格。

5. 資助金額

  • 此計劃為全數資助項目,每個資訊科技方案連同僱員培訓開支的最高資助額為 10 萬元,最高可獲 30 萬元總額資助,進行為期最長 6 個月的資助項目。
  • 而申請獲批後,企業可獲發放 30%的資助金額。當項目完成及證明文件獲接納後,企業將可獲發放餘下資助金額。留意申請項目必須於資助申請獲批後方可開展。

6. 計劃已申請了科技券,還可以申請遙距營商計劃嗎?

  • 不可以。

7. 申請日期

  • 計劃將於 5 月 18 日開始接受企業申請資助。只需填妥申請表格和所需文件齊備,約 10 個工作天即可得知能否獲得資助。

8. 如何下載申請表格?

計劃將提供「資訊科技服務供應商參考名單」,為企業提供相關的市場資訊作參考之用。擬申請列入參考名單的服務供應商須持有有效商業登記證,並具備與上述資訊科技類別有關的技術能力和經驗。申請人選擇採用或不採用「資訊科技服務供應商參考名單」上的服務供應商並不會影響審批結果。

read more
支付系統業界消息金融科技

港人金融科技接受程度高  僅 17%自認對應用程式有良好理解

近年電子支付在港迅速普及,而網上理財手機 App 的使用率更節節上升。Visa 委託進行的一項最新研究即發現,金融科技(Fintech)應用正成為香港消費者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惟許多人認為自己對相關的知識及應用缺乏足夠的理解及教育,以致未能充分利用有關技術。

研究顯示,每 10 名港人便有 9 名(93%)有使用金融科技應用程式進行個人理財,當中 22%受訪者聲稱他們的使用時間達 80%或以上;而使用比例最高的是 25 歲至 34 歲的專業人士(34%)。不過儘管金融科技應日益普及,當中僅 17%港人相信自己對此有良好的了解及掌握。

Fintech 靈活便利有助推動開放銀行

金融科技確能為用戶帶來不少便利,除了不必親赴分行處理財務,亦往往有助降低交易成本。研究指出,67% 受訪者認同新的金融科技有助他們更妥善管理個人財務。受訪者認為,金融科技具備速度及靈活性的優勢,其次可為消費者提供成本較低或較划算的交易;另一方面,更可借助開放應用程式介面(API)推動的開放銀行,更便捷地獲取綜合財務數據。 

不過開放數據有利有弊,畢竟涉及財務等個人敏感資料,數據保護必須穩健可靠。就個人資料保障而言,消費者本身是第一道防線。然而,調查顯示用戶在過去 12 個月未有積極採取多重安全措施以保障其個人資料私隱;例如,僅 39%受訪者在輸入個人資料時檢查網址是否真確可靠,亦只有 29%至少每年重設密碼一次。

Visa 香港及澳門區董事總經理 Maaike Steinebach 認為,推動金融教育是支付網絡、企業、商戶、政府以及消費者的共同責任。有見及此,Visa 今年將繼續支持「全港通識理財問答比賽」。疫情之下,這項為期三週的全港網上問答比賽旨在協助學生更好掌握實際理財技能,同時重點關注金融科技領域的知識如虛擬銀行、開放數據,及個人資料保護等。 

有關比賽詳情,請瀏覽網站:

有關「實用生活理財技巧」網站,請請瀏覽以下網址:

 

read more
業界消息

防疫抗疫基金推「鼓勵及早使用 5G 技術資助計劃」

港府先後批出 300 億元及 1,375 億元的「防疫抗疫基金」措施,加上《2020-21 年度財政預算案》共 1,200 億元的紓緩措施,相信不少市民均十分關心這筆金額的去向。數碼港今日表示,樂見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OFCA)透過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推出「鼓勵及早使用 5G 技術資助計劃」,並將支持數碼港初創參與計劃,與企業合作推動 5G 技術應用,促進數碼轉型。 

數碼港公眾使命總監陳思源表示:「5G 技術在傳輸速度及穩定性方面,都較 4G 有大幅提升,為數碼科技應用帶來更多的可能性。數碼港重點推動的科技範疇,包括金融科技、智慧生活以及數碼娛樂等,都可以受惠於 5G 技術,而衍生出更多應用方案,提供更佳的用戶體驗。今次資助計劃提供誘因,鼓勵公共及私營機構與科技企業及初創公司合作,在不同行業及領域採納 5G 科技方案,不但有利 5G 技術普及化,同時促進企業數碼轉型,提升競爭力。」 

政府將於計劃下資助獲批項目中與使用 5G 技術直接相關開支的百分之五十,上限為 50 萬元,預計約 100 個合資格項目將會受惠。 

read more
業界消息

國務院免去五名局長職務 薛永恒出任創新及科技局局長

IMG_2849

政府放風一日後,國務院根據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的提名及建議,公布特區政府官員任免安排。當局任命原本為機電工程署署長的薛永恒(上圖)出任創新及科技局局長,取代楊偉雄職務。薛永恒於 1984 年加入政府擔任助理機電工程師,2007 年升為政府機電工程師,2011 年 9 月起出任機電工程署副署長,其後 2017 年林鄭月娥上任特首後接替陳帆出任機電署署長。今次薛永恒出任創新及科技局局長後,人工將由首長級薪級表第 5 點(D5)頂點月薪 25.88 萬元,大增 35%至增至 34.81 萬元。

▲新上任的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

薛永恒於中午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在過去逾十年的公務生涯,感受到香港有一班好心有能力的創科人才,他們需要各界協助整個產業件週邊個市場配合。他指出,上任後將會推動香港創科發展,做好「創科之橋」,「創科之橋」分為三部分:第一為「創科之橋」,培養創科人才,連同各界協助組成產業鏈,成為協作之橋;第二為「溝通之橋」,以創科及經濟推動發展,未來會加強溝通,令大家理解並落實措施;第三是「人才之橋」,過去政府投放資源及心力於創科已初見成效,未來會加強人才培訓,引入海外專家加入香港人才庫,他說之後會與大家增加溝通,促成推廣工作。

另外,國務院任命聶德權出任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徐英偉出任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國衞出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以及許正宇任命為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原本聶德權為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徐英偉為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曾國衞為入境處處長及許正宇為金融發展局行政總監。

國務院亦免去羅智光的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職務、劉江華的民政事務局局長職務、聶德權的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職務、劉怡翔的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職務、楊偉雄的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職務及曾國衛的入境事務處處長職務。

read more
業界消息資訊及通訊科技

Verizon Business 收購 BlueJeans 進軍視像會議平台

全球大小企業為了抗疫爭相採用視像會議,市場需求激增,讓不少規模較小的供應商乘勢崛起,不過自從較早前屢傳出保安漏洞,隨即掀起新一輪洗牌。Verizon Business 亦決意分一杯羹,今日宣布已就收購企業級視像會議及活動平台 BlueJeans Network 達成最終協議,進一步擴展 Verizon 的沉浸式整合通訊(immersive unified communications)產品組合。

是次收購將結合 BlueJeans 的會議平台至 Verizon 的整合通訊產品,即時服務客戶。至於 BlueJeans 創辦人及主要管理團隊將會加入 Verizon,而其員工則將於收購完成後即時成為 Verizon 員工,預計計劃將於第二季度完成。Verizon Business 透露,BlueJeans 平台將全面整合至 Verizon 的 5G 產品路線圖,為遙距醫療、遙距學習、現場服務(field service)等高成長領域提供安全、實時的接觸解決方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