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雲端服務

IT 基建企業趨勢雲端服務

智慧生活 (十三):智慧出行帶動數碼經濟

為促成智慧出行,政府在 2017 年底公布《香港智慧城市藍圖》中,便提出多個推動智慧出行的方案,例如在主要幹道裝置探測器以提供實時交通資訊、安裝車內感應器以遙距方式繳交隧道費、在路口設可感應行人及車輛的智能交通燈系統等。

其實,運輸署早已設立了先進的「智能道路網」(IRN),以地理資訊系統連結道路的多重數據,以提供最新行車方向、路口轉向限制、路邊停車限制等資訊。運輸署把這些資訊連合交通流量、意外、公共交通服務等相關數據,組成動態的 IRN,不但可供內部運用,還能方便私營機構如電訊公司、車隊及貨運營辦商、物流及資訊科技機構等使用,以發展智能出行應用系統,例如汽車導航、車隊管理系統,以及各種便民的資訊服務,有助數據共享。

然而,目前該署還沒有全面充分使用 IRN 系統,內部仍有不少部門沿用簡單的地圖或影像地圖,所以當局無法在單一平台上整合所有資訊作規劃及管理。 為配合本港的數碼發展,運輸署應全方位運用 IRN,提升交通管理效率。同時,有關當局需全面開放道路數據,以充實日後「空間數據共享平台」(CSDI)的資訊,並和其他公共數據結合,衍生新的資訊,以方便程式開發人員發展便民服務的程式,這樣,不但促進創新,還能夠完善「智慧出行」,共同帶動本地數碼經濟發展。

作者: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及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客席教授鄧淑明博士

read more
企業趨勢應用方案雲端服務

Veeam:選用雲端數據管理服務供應商的四大好處

在過去十年,雲端和物聯網的出現和成功是毋庸置疑的。除此之外,雲端數據管理服務供應商(MCSP)的角色亦不容忽視,事實上,MCSP 對絕大多數 IT 公司來說甚至是更好的選擇。

公有雲基礎設施需要特定專業知識

Gartner 報告顯示,近 8 成企業將於 2025 年前關閉數據中心。很多企業會錯誤地以為他們可以直接將在地(on-prem)的基礎設施遷移到大規模的公有雲。雖然兩者的整體基礎設施相似,但事實上無論是控制介面、網絡連接或保安等基本元素都不同,導致很多公司於遷移後很快就遇上數據管理上的挑戰。雲端數據管理服務供應商能透過不同方式支援客戶,例如託管服務環境可以做到與在地環境極為相似,託管服務亦可有效地管理公有雲,以及提供專業知識協助合併兩個不同環境雲端,為公司帶來更高效率的服務。而 MCSP 很可能發展成為超大規模的公有雲管理商,協助數據遷移和管理混合環境。

雲端經濟需有效管理

雲端透過其分層的能力產生利潤。雖然公有雲對於多變的彈性工作負載非常有效,但由於它於遠端或利用預先配置服務控制工作負載,它會因此顯著降低一些工作負載的成本效益,例如擁有可預測基礎設施需求的穩定工作負載。不同的公有雲都在爭奪市場主導地位,加上客戶都選擇最能利用公有雲優勢的工作負載,而 MCSP 可有效減少公有雲的工作負載,同時密切監察成本特徵,並根據客戶的 ROI 轉移數據和服務。大多數客戶都做不到這一點,這亦是 MCSP 的重要性。

▲雲端數據管理服務供應商(MCSP)對大多數 IT 公司來說是更好選擇

大部份服務都透過分散管理模型提供卓越的用戶體驗

網絡對 IT 生態系統很重要,而頻寬及延遲很多時都是企業所面對的兩個限制。業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更特地創造了一整個新技術類別,如內容傳遞網路(CDNs),由於網絡的重要性,CDNs 亦因而急速發展,以分散管理模型提供優越的用戶體驗。雖然 CDNs 有助企業提升服務水平,但由於分散管理模型嘗試利用規模經濟來降低價格,導致使用超大型公有雲的商業模型不一。而這正正為 MCSP 提供機會,可以從鬆散連接的中央公有雲服務與分散管理模型中添加基礎架構。

客戶可更專注於他們的核心業務

最後,很多企業往往都因為不夠專注而落後競爭對手,主因是它們嘗試同時管理和執行太多不同範疇的工作。與 MCSP 合作,它們可透過服務級別協定(SLA)達到 IT 成果,從而分配寶貴的內部資源到核心業務上。不同行業正採用雲端進行轉型是不爭的事實。但是,企業絕對對能只依賴公有雲供應商,相反,可靠和了解客戶業務的 MCSP 合作夥伴有時是更明智的選擇。

作者:Veeam 產品策略副總裁 Danny Allan 及 Veeam 香港、澳門及台灣區域總監陳超成

read more
雲端服務

Dell Technologies Forum 2019:從邊緣運算到核心再到雲端

「Dell Technologies Forum 2019」(DTF 2019)論壇主題由去年的「Make IT Real」過渡到今年的「Real Transformation」,意味着企業數碼轉型正逐步演進。而今年論壇亦針對探討 IT 解決方案如何有效協助企業從邊緣運算到核心再到雲端,透過物聯網數據的力量,獲取當中的商業價值。

Dell Technologies 全球副總裁,香港市場及中國全球大客戶總經理譚仲良在歡迎辭中表示:「數碼轉型已成現實,各行各業的企業機構均大力推動科技應用為業務轉型。他們並無他選,實現數碼轉型成為提升競爭優勢的關鍵,並在許多情況下是企業的生存之道。」

Dell EMC 系統工程部總監葉永康指出,本地企業大多屬多雲環境。「企業上雲初期未必預期到公共雲或混合雲的管理如此複雜,本地企業普遍擁有 2 至 8 個不同網雲,因此極需要一個統一的管理平台,而 VMware 正正可以助企業完善地整合不同網雲,甚至簡化從自建(On-Premise)私人網雲遷移到 AWS 再復原到私人網雲的過程,做到真正的『上天落地』。」

▲ Dell Technologies 香港及澳門企業解決方案總監鄒以倫。

在論壇上午的「Seeing is Believing: Customers Stories the Real Treasure」行政人員訪問環節中,Dell Technologies 邀請客戶探討企業及 IT 管理人員在其轉型之旅中所面對的重大挑戰,並重點分享成功案例,闡析 Dell 解決方案如何協助客戶應對業務挑戰,並在現今環球市場中取得競爭優勢。

另一環節以「Women In Tech: Digital Society Observation」為主題,由多位本地科技業界的女性領袖討論如何促進女性在 STEM 領域的職業發展,並分享她們如何把握機會,運用新興科技促進業務增長,以及推動社會蓬勃發展,帶來安定繁榮。

下午環節則包括 18 場分組會議,探討多個炙手可熱的 IT 趨勢及嶄​新數碼轉型科技。此外,論壇亦設有展示區,亮點之一乃由 Dell EMC 頂尖基建解決方案支援的無人駕駛車示範,旨在推動先進駕駛輔助系統/無人駕駛(ADAS / AD)汽車及高效能運算(HPC)解決方案的發展。

read more
企業趨勢資訊保安開放數據雲端服務

IEEE 訂立「物聯網成熟度指數」量化績效 最快兩年內推出

香港科技園舉行 「智慧城市傳感器及物聯網(SIoT)標準會議」,活動邀請全球逾 200 名業界專家出席,目標為推動業界廣泛採用 SIoT 技術及加速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在香港的發展。於活動中,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亦公布國際 IEEE P2668 標準「物聯網成熟度指數」 (IDex) 。

IEEE P2668 物聯網成熟度指數主席曾劍鋒(上圖左)形容 IDex 為「物聯網米芝蓮」,主要為物聯網裝置和傳感器的表現評分,包括時延、探頭及管理過程等範疇,最高為五分,旨在量化物聯網裝置的績效,以及用劃一標準提升安全度,降低黑客入侵的機會,同時幫助採購及探索研發方向。

曾劍鋒指出,目前已成立超過 20 個專家組,為不同行業訂立機制及標準,預期樓宇、運輸、製造及通訊業的機制及標準將會率先推出,但健康相關行業的標準的推出時間較久。另外,曾劍鋒表示,目前已經有政府部門及超過十間機構參與試驗,由於 IDex 仍於測試階段,他希望 IDex 可於兩年內正式推出。

香港科技園公司電子、信息及通訊科技群組及智慧城市科技平台高級總監楊天寵工程師(上圖右)表示,科技園一直推動 SIoT 的發展及落地應用,目前共有超過 100 間園區公司從事相關設備和方案的研發工作。他又說,科學園會提供真實的環境,讓參與公司可透過傳感器測試平台(Sensor Hub)測試其研發技術及加快科研成果商品化。

read more
企業趨勢應用方案雲端服務

HGC 冀三年內解決方案業務佔總收入三成

環球全域電訊(HGC)公布正式收購高威電信,高威電信為本港 IT 基礎架構及數碼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專門設計、實施和管理企業網絡架構、資訊安全和多雲端的解決方案。該公司的客戶包括有跨國公司、金融和銀行、零售、電信服務供應商及政府機構。

▲HGC 行政總裁郭詠邦(下排中間位置)

併購業務冀成第六大支柱

HGC 行政總裁郭詠邦於記者會上表示,集團主要業務包括有:企業客戶、消費者業務(例如:寬頻及話音)、數據中心業務、本地營運商業務及國際業務。雖然郭詠邦未有透露今次的收購作價,但他認為收購高威電訊後,將成為集團第六大支柱,並加快 HGC 轉型成為領先 ICT 解決方案供應商,將業務拓展至全球,包括大灣區。他又說,期望未來三年解決方案業務佔集團總收入 30%。

5G 業務方面,郭詠邦指出,已經有三間本港電訊營運商嘗試透過 HGC 光纖網絡連接 5G,未來集團會致力縮短時延及提高傳輸速度,並承諾投入更多資源提供世界頂級固網服務及支持 5G 發展。另外,郭詠邦透露,目前集團擁有數十萬名客戶,客戶人數按年升近 10%。他說,由於集團的服務及收費合符表現,因此客戶流失率很低。

至於被問到 HGC 會否上市,郭詠邦就回應指 HGC 是否上市應由投資者 I Square Capital 決定,而上市亦並非唯一選擇,強調 I Square Capital 擁有足夠金錢支持集團業務。

read more
企業趨勢雲端服務

Red Hat:六成半機構計劃未來兩年內採用至少兩個雲端平台

數碼轉型為營商環境帶來急劇的轉變,不少企業迎接前所未有的新局面。現在業務增長的關鍵不再傾重於長線策略規劃和執行,而在於一間機構能否迅速應變,只知道如何和及時調整自身的業務。

越來越多企業採用雲端作為業務部署的策略,並且在混合雲或多重雲之間作出選擇。據 2019 年紅帽公司全球客戶技術展望報告結果顯示,有 45%的受訪機構正採用至少兩個雲端平台來支援業務,主要是由於單一方案並不足以應對急促轉變的客戶和市場需求。與此同時,有 65%的受訪機構表示,正計劃在未來一至兩年內採用兩個或以上的雲端平台。混合雲藉著提供各種基礎架構選項(on-premises、公共雲 public cloud 或私有雲 private cloud),可為任何應用程式提供所需的支援,無論存放於何地均可確保平台運作無誤。儘管靈活性十分重要,任何機構都不能犧牲現有營運能力來換取靈活度。因此,混合雲不僅講求安全和成本效益,還要迎合目前以至未來的變化。

▲ 六成半受訪機構計劃未來一至兩年採用兩個或以上雲端平台

正如大廈是否穩固在於其根基,混合雲的效用性則取決於其底層平台,即操作系統。因此,假如要徹底發揮混合雲的潛力,便要確保混合雲建基於一個開放平台之上,從而提供以下功能:

  • 控制其資訊科技基礎架構
    儘管採用新技術有助滿足新業務需求,不過此舉亦會令資訊科技環境更複雜,並增加資訊科技運營的負荷。 由於投放了更多時間和來管理其安全性和規範化,資訊科技團隊貢獻於商業價值的時間會更少。為解決這情況,企業需要確保混合雲能在更安全的操作系統上運作,並能夠藉由整合管理資源分配如中央身份管理。混合雲也應能夠支援跨系統及系統容器內的自動規範化和安全性配置修復。作為混合雲兼容的基礎架構,這個平台還需要提供內置的可管理性和整合工具,來簡化不同處境的資訊科技管理,例如允許資訊科技團隊在易於使用的網絡介面上,控制各個獨立系統,以便對儲存、網絡、容器等領域作出日常管理。另外,亦能提供 Patch Management、以及異常狀況識別和修復功能,以防止技術問題影響公司營運。
  • 操作信心
    數碼化轉型的趨勢正席捲亞太地區,據最新一期美國 Computer Weekly/Tech Target IT Priorities 的調查顯示,區內有 42%的受訪決策者希望將其資訊科技基建升級,以支援數碼化轉型計劃。隨著業務越趨數碼化,這些機構必須確保有充足時間和彈性,來應對主要工作負荷、否則承擔收入損失的風險,以及對客戶所產生的負面影響。根據 Ruckus Networks 一項研究,亞太地區的機構去年就由於無法連線,因而導致了合共 5100 萬美元的損失。為了將意外停機對營運和收入的影響減至最小,混合雲需要在通過驗證、可靠、高性能的基礎架構上運行,而這個基礎架構需要配置了高規格硬件和具備可靠性、可用性、可維護性的雲端,從而提供高達 999%的正常運行時間;同時負載比傳統應用程式需要更多的頻寛和儲存量,從而更有效地支援今天的商業運作。
  • 自由的創新
    一個基於一致性基礎架構的操作系統所驅動的混合雲,能協助企業創新,提升業務靈活性,並能夠為應用程式開發、部署和維護提供穩定的工具。一旦機構掌握了這個平台,就可以根據業務需求來設計和構建應用程式,而不受底層硬件或雲架構的限制。此外,這個平台的靈活性和可靠性還有助為現代的雲原生企業應用程式,解決開發靈活性和生產穩定性之間的衝突。

Red Hat 亞太區技術部組合管理總監 Brendan Paget

開源推動雲端

一個有效的混合雲可以支援目前和未來的業務需求,因此將其建構在一個已為未來準備就緒的平台或操作系統上,對營運尤關重要。不少亞太區機構都意識到這個需要,根據調查報告,有 52%的亞太區受訪機構表示,他們正計劃在未來 12 個月採用更多企業開源解決方案,同時有 48%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打算以企業開源工具去改善自己的雲端管理。

星展銀行是其中一個以開源解決方案來建立混合雲的機構。這家來自新加坡的銀行藉著採用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和其他紅帽的解決方案,將其傳統基礎架構整合到一個統一的雲端平台,從而促進了公司的擴充性和靈活性。這種新世代架構也讓該公司能夠以更快速度開發新的解決方案和服務,並通過附加功能來增強其應用程式。

為迎接千變萬化的市場環境,若各大機構要保持競爭力,就需要倚重一個能夠支援現有基礎架構的混合雲,好讓自己同樣能以迅速創新來迎接挑戰。企業所需要的,正是一個現代化和開放式的操作系統,並提供安全可靠一致性的跨混合雲,更省時省力的工具來處理日常運作和業務,並且無論何時何地都適用於任何程式,來迎接數碼轉型的大趨勢。

撰文:Red Hat 亞太區技術部組合管理總監 Brendan Paget

read more
最新產品雲端服務

Red Hat 推 Enterprise Linux 8 及 OpenShift4  強調收購後維持獨立營運

IBM 去年 10 月宣布以天價 340 億美元(約 2667 億港元)收購開源軟件企業 Red Hat,並於 2 星期前完成收購。Red Hat 香港、台灣暨澳門區總經理文志鋒表示,併購完成後 Red Hat 仍會保持獨立營運,雖正式歸入 IBM 麾下,但關係更似策略合作夥伴。

「Red Hat 今後仍是獨立運作,客戶如欲選購 IBM 產品須向 IBM 查詢;同樣地,如需 Red Hat 產品得來找我們而不是 IBM。」文志鋒強調:「Red Hat 必須保留 Red Hat 原來的樣子,必須保持其中立性,否則便會失去其開源開發商的價值。」

▲(左起)Red Hat 亞太區技術部組合管理總監Brendan Paget、香港、台灣暨澳門區總經理文志鋒,以及亞太區企業應用平台產品管理總監Vishal Ghariwala。

OpenShift 4 全自動開源

Red Hat 乘勢推出 Red Hat  ,前者較上一版本更容易部署、有助開發過程更暢順快速;能在裸機、虛擬、公共及混合雲環境下提供一致的體驗;同時提供由社群驅動的全新容器(container)管理工具;此外,所有版本之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均配備  Red Hat Insights,助開發人員自動偵測及發現未知問題。

而 OpenShift 4 屬完全整合和自動化架構,可無縫部署 Kubernetes 於任何網雲或自建數據中心環境。除了由雲架構到操作系統到應用服務均可做到全自動安裝,OpenShift 4 更提供一鍵平台及應用更新,並且能自動擴展雲端資源。

混合雲市場可觀

亞太區技術部組合管理總監 Brendan Paget 指出,Multicloud(多雲)架構下應用無法互相溝通,而混合雲則可視作一個大的資源池(resource pool),應用可以在不同的網雲之間遷移。因此 Paget 看好混合雲市場,加上目前仍有約八成企業尚未完全上雲,市場空間和潛力均非常龐大。

read more
初創企業市場營銷業界專訪雲端服務

本地初創針對美容中小企需求 結合社交媒體後台管理助市場推廣

後台管理系統在餐飲業相當普遍,事實上其他行業也可以應用到類似系統來提升營運效率。有香港初創公司就為美容美髮美甲中小企製作後台系統,讓他們可以減輕市場推廣和管理上花費的時間和精神,專心做好服務。
(繼續閱讀…)

read more
雲端服務

AWS 香港高峰會首辦 AWS DeepRacer League  探索自動駕駛與機器學習

AWS 高峰會每年於 25 個國家共 35 個城市舉辦,而香港區的 AWS 高峰會則剛剛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由於 AWS 亞太地區(香港)區域 4 月正式面世,是次議題焦點之一亦自然而然落在 AWS 香港區域投入服務後的反應如何。AWS 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執行董事容永康透露,選擇落戶香港全因深信香港過去成功從亞太區貿易中心轉型為全球金融中心,未來亦必將可成為數據交換中心。而新 AWS 區域投入服務後,本地用戶現可將數據存於香港,於本地平台上執行其應用程式,進一步降低延遲。

▲ AWS 亞太地區(香港)區域 4 月正式面世,本地用戶現可將數據存於香港,於本地平台上執行其應用程式,進一步降低延遲。

▲ AWS 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執行董事容永康透露目前已有兩家虛擬銀行「all in」AWS,未來將以虛擬銀行的成功案例向傳統銀行推薦公共網雲。

「AWS 香港區域共有 3 個數據中心叢集,彼此之間距離約 20 至 30 公里,採用的供電亦不同,因此在災難復原方面相信會比其他供應商更可靠穩健,即使其中一個數據中心出現事故亦不會導致運作停頓。目前已有兩家虛擬銀行『all in』AWS,計劃將所有應用及工作負載放於 AWS 上,只須數週即可推出新服務產品,相對傳統系統要快得多。」容永康又表示,未來定會將虛擬銀行的成功作為案例,向傳統銀行推薦公共網雲服務。

「我們已與各監管機構溝通,同時取得多方面的認證,以確保能滿足包括美國、歐盟各地的規管要求。但我們不會申請(監管機構認可),那是虛擬銀行的工作,不過他們要求我們提供各項認證時我們會全力配合,助他們盡量縮短申請時間。」

▲ 2019 AWS 高峰會設有國際主題演講、最新雲端科技解決方案分場演說、AWS 技術專家分享和實際操作學習以及不同的工作坊。

此外,今年高峰會邀請了超過 40 家 AWS 合作夥伴網絡(APN)的夥伴參與展出,包括: VMware、Rackspace 及滙港電訊(WTT),預計吸引超過 2,700 名參觀者。高峰會設有國際主題演講、最新雲端科技解決方案分場演說、AWS 技術專家分享、實際操作學習及行業交流的機會,讓與會者加深了解 AWS 的最新雲端服務,包括機器學習(ML)、人工智能(AI)、 安全、企業雲端遷移及建立數據湖等議題。其中,分場演說更會就香港區域之最新服務提供難得的學習課堂,並分享如何利用雲端服務來提高企業效益,同時提供有關企業雲端轉移的最佳典範和用例。 

今年的 AWS 香港高峰會舉辦了全球首個全自動駕駛賽車聯盟 AWS DeepRacer League,為開發人員提供探索機器學習的機會,並讓他們利用適合訓練自動車的強化學習(Reinforcement Learning)來驅動 1/18 比例的 AWS DeepRacer 賽車作賽,讓開發人員更熟習機器學習分支下的強化學習技術。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