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企業趨勢業界消息資訊保安

駭客激戰揭露 73 個零日漏洞: Pwn2Own 愛爾蘭 2025 揭示企業資安新戰場

Pwn2Own Ireland 2025 賽事結束,共發現 73 個零日漏洞,發出逾 102 萬美元獎金。Summoning Team 奪得「黑客大師」稱號。雖然百萬美元 WhatsApp 挑戰撤銷,但賽事突顯企業級裝置如 NAS、路由器已成黑客攻擊新戰場,企業需加強 IoT 及邊緣裝置防禦。
read more
企業趨勢

穩定幣競賽白熱化 日本 JPYC 搶先起跑、香港角色前景未明

東京金融科技公司 JPYC Inc. 於 10 月 27 日正式推出全球首款合規日圓穩定幣 JPYC,標誌著亞洲法定貨幣穩定幣進入新紀元。這款與日圓 1:1 掛鉤的數碼貨幣,由日本公債與銀行存款全額儲備支撐,除了打破美元穩定幣在亞太市場的壟斷,更揭示各國政府正從被動監管轉向主動佈局,企圖在全球穩定幣市場搶佔話語權。
read more
IT 基建人工智能資訊保安

Synology Solution Day 2025 專訪 : 從資料保護到 AI 治理 揭示香港企業三大核心策略

面對勒索軟件威脅與 AI 洩密風險,企業決策者如何確保營運韌性?Synology 提出以資料保護為核心的 AI 治理平台,透過不可竄改備份與混合式 AI 方案,協助企業在擁抱效率同時,符合未來法規,化解 Shadow AI 難處。
read more
IT 基建人工智能企業趨勢資訊保安

Red Hat 解構《保護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條例》國安下港企部署 AI 如何避開「Kill Switch」風險

香港《保護關鍵基礎設施條例》即將生效 ,企業面臨嚴峻合規挑戰。Red Hat 港澳台總經理文志鋒 (Peter Man) 分析指,除網絡威脅外,業界更憂慮地緣政治引發的「Kill Switch」斷供風險 。他建議企業應採納「開源」策略,以保障「營運主權」,確保業務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持續,真正做到「有路可走」。
read more
人工智能

OpenAI 發表日本 AI 經濟藍圖 香港可借鑑三大策略支柱

OpenAI 於 10 月 22 日發表日本經濟藍圖報告,估算人工智能技術可為日本帶來超過 100 兆日圓(約港幣 5 萬億元)經濟增長,相等於國內生產總值增幅達 16.2%。報告提出三大策略支柱,包括建構普及參與型社會基建、推動戰略性基礎設施投資,以及強化全民 AI 教育體系。日本模式強調中小企業參與、地區平衡發展及道德創新框架,對同樣面對人口老化及產業轉型挑戰的香港具參考價值。
read more
人工智能企業趨勢資訊保安

一段影片就能竊取商業機密:3D 列印成為知識財產權盜竊的新戰場

最新研究揭示,僅憑 3D 列印影片便能逆向工程 G 程式碼便能精確複製產品,對製造業智慧財產權構成嚴重威脅。本文深入分析此新型攻擊手法、製造業面臨的網絡安全危機,以及企業應如何平衡創新與資訊保安,建立多層次防禦策略。
read more
企業趨勢

中國「十五五」規劃出爐:聚焦半導體、AI 發展 揭示三大企業關鍵影響

中國共產黨於 2025 年 10 月 23 日發布第 15 個五年計劃(2026-2030 年)綱要,在美中貿易戰持續升溫之際,北京正式將科技自主與擴大內需列為國家核心戰略。這份規劃於四天高層會議後公布,預計中國 2025 年 GDP 將達到約 140 萬億元人民幣(19.65 萬億美元,約 153 萬億港元)。此計劃將重塑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發展路徑,並為企業與投資者帶來三大關鍵影響:先進製造業轉型、國內市場擴張,以及地緣政治風險對沖。
read more
人工智能

OpenAI 推企業知識功能 ChatGPT 連接組織數據生成商業答案

OpenAI 於 10 月 23 日推出 ChatGPT Business、Enterprise 及 Edu 版本的「企業知識」(company knowledge) 新功能。這項功能整合 Slack、SharePoint、Google Drive 及 GitHub 等工作應用程式,將公司內部工具所有背景資料匯集至 ChatGPT,提供針對企業業務的具體答案。企業知識採用經訓練 GPT-5 版本,能跨越多個來源尋找資料,提供更全面準確答案。每個回應均包含引用來源及原始檔案的直接連結,讓團隊能驗證具體細節來源。
read more
IT 基建人工智能資訊及通訊科技

歐洲百億衛星聯盟反擊 Starlink: 歐洲三大航太巨頭簽署「婆羅摩計畫」

歐洲三大航太巨頭 Airbus、Thales 及 Leonardo 宣布合併衛星業務,成立百億歐元合資企業「婆羅摩計畫」,目標是抗衡 SpaceX 的 Starlink。此舉關乎歐洲戰略自主,期望能重組產業,應對全球衛星市場的激烈競爭。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