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金融科技

企業趨勢資訊保安金融科技開放數據雲端服務

2019 年十大科技新聞(上集)

2019 年快將完結,讓我們為大家回顧一下今年的十大科技新聞,排名不分先後,現在先與大家重溫五宗要聞。

智慧燈柱私隱存疑

為配合《智慧城市藍圖》,政府分階段安裝約 400 支多功能智慧燈柱。隨著今年六月社會運動升溫,智慧燈柱的攝影機引起巿民對私隱的關注,遊行期間有市民強行打開燈柱電箱查看零件製造商背景,亦有人質疑智慧燈柱向中國政府傳送資料,以及用作監控用途。最終諮詢專責委員會決定以雷達或熱能探測取代鏡頭,從而釋除市民疑慮。

誠哥極快速派錢全賴AI

下半年受到社會運動影響,整體消費氣氛及經濟環境比上半年明顯轉差,李嘉誠基金會宣布捐資十億元「應急錢」支援中小企,最終逾 2.8 萬間公司受惠。「應急錢」可以透過手機提交申請,平均每宗申請在 8 分鐘內完成,由於透過 Google 雲端人工智能技術審批申請,因此基金會僅需三星期便能處理超過 4.3 萬宗的申請,讓合資格中小企短時間內獲得資助。

八間虛擬銀行出爐

今年三月起,金管局先後共發出八張虛擬銀行牌照,當中七間獲牌公司有中資背景,虛擬銀行不設置最低存款要求,亦不需設有實體分行,主要透過線上完成所有銀行服務,預計最快明年第一季推出產品。

明年有5G用?

5G 蓄勢待發,今年通訊局先後以行政指配及拍賣形式,向多間本地電訊商發放 5G 頻譜,市場預計明年有大量 5G 設備推出應付需求。另外,部分電訊商表示正加建基站及測試相關技術,預期最快明年第二季推出 5G 服務。

DDoS攻擊Telegram+連登

今年 6 月香港開始出現社會運動, 部分示威者使用 Telegram 及連登作為通訊工具,但兩者均受到 DDoS 攻擊。當中,Telegram 表示系統遭受強勁的 DDoS 網絡攻擊,全球多國用戶出現連線問題,創辦人表示伺服器傳送大量流量干擾服務的 IP 地址,主要來自中國,規模與 Telegram 過往遭到由國家發動的 DDoS 攻擊相近,而攻擊時機正好與香港的示威活動時間吻合。

科技可以改善生活,但不當使用科技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我們之後會與大家回顧其餘五宗要聞,請大家繼續收看。

read more
初創企業業界專訪金融科技

本地初創 FinMonster 推人工智能貸款配對平台

金融初創公司多如雨後春筍,不過其實金融市場仍然有不少潛在空間有待發掘。本地初創公司 FinMonster 就看準了銀行和中小企之間的貸款配對需求,推出配對平台,讓兩邊的供求可以更有效結合。unwire.pro 今次邀請了兩位創辦人,與讀者分享發展計劃。
(繼續閱讀…)

read more
業界專訪金融科技

香港數間虛擬銀行料於明年初開業 尚乘擬申請新加坡數碼銀行牌照

今年內金管局共發出八張虛擬銀行牌照,當中,WeLab 是唯一一間以自資形式獲得牌照的公司,因此未來發展前景備受市場關注。WeLab 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龍沛智出席 Hong Kong FinTech Week 2019 後表示,預期 WeLab 於明年初開業。他相信初期大多虛擬銀行先以試業形式推出服務及首推定存產品,之後數季市場才推出其他產品。

▲龍沛智預期 WeLab 於明年初開業

龍沛智指出,雖然公司以自資形式取得虛擬銀行牌照,但好處是更靈活地按顧客需要而隨時轉變決策。他強調不會拒絕與其他夥伴合作,目前希望與擁有龐大零售客戶群及零售和支付相關的公司合作。另外,他透露現時招聘工作已達到年初計劃的八成至九成,年底前員工數目可達 200 人,未來會按規模再增加員工。

▲尚乘集團計劃申請新加坡數碼銀行牌照

尚乘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蔡志堅(上圖)表示,早前由尚乘及小米合資投得的虛擬銀行,已命名為「天星銀行」,初期投資 15 億元,現在籌備在香港開業的工作,最快今年底試業,現在會集中於市場推廣部署工作。另外,集團夥拍新加坡當地金融及非金融企業,計劃以合資形式向新加坡金管局申請數碼銀行(Digital Bank)牌照,他希望於兩地擁有數碼銀行牌照後,可以捕捉兩地跨境投資及貿易資金雙向流動商機,同時可將業務輻射至大灣區及東南亞。

▲渣打牽頭成立的 SC Digital Solutions 計劃明年初開業

由渣打銀行、電盈、香港電訊及攜程金融合營的虛擬銀行「SC Digital Solutions Limited」亦有公布最新進展,公司行政總裁顧海(上圖)表示公司的業務仍是籌建階段,只透露該行計劃於明年初開業,目前團隊擁有 150 人,期望可推出安全、穩定及良好客戶服務體驗的虛擬銀行服務給客戶。

▲友信證券於未來 3 年投資至少 5 億元於 APP 業務

而友信證券董事洪桃李(上圖右一)認為,政府亦可考慮開放香港券商在大灣區設立辦事處,方便內地投資者開設戶口和投資港股,促進股票市場的良性發展。他又指,大灣區內各地區應強化區內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循序漸進地推動大灣區內證券、基金等金融產品跨境交易,希望為大灣區的投資者帶來不同類型的投資產品。至於友信證券的發展方面,洪桃李預計,未來 3 年投資至少 5 億元,開發及營運「uSMART 友信智投」手機程式平台,他透露,公司主要收入並非佣金,增值服務為收入的關鍵,並相信公司利用人工智能及大數據等金融科技技術可吸引更多用戶。

read more
企業趨勢金融科技

匯豐:運用新數據源及人工智能技術預測客戶需求

數碼銀行服務已逐漸成為主流,可提供更多金錢交易和人類互動間的數據供分析,滙豐指出,全球 87% 的零售銀行 交易均透過數碼方式進行。

近日金融科技專家 Markos Zachariadis 教授為滙豐撰寫《未來銀行 – 數 碼金融時代》報告,報告指出, 客戶會開始透過數碼身份檔案加強管理他們的個人數據。而銀行將成為「信託代理人」以管理、發展和保護客戶的數碼身份,以及與公用事業或零售商等金融業以外的第三方服務之接觸。

報告分為三個關鍵範疇,1) 科技與數據賦能方面,預料未來十年金融科技公司與銀行之間的合作關係極有可能會倍增;有資產支持的加密資產(例如穩定幣)或央行數碼貨幣 (CBDCs)可能更加普及,相反缺乏任何資產支持和發行人的「原生」加密貨幣將無法普及等。2) 風險管理優勢方面,預料未來十年監管科技企業的投資會繼續蓬勃,將某些合規類別商品化 ;網絡安全是銀行日益重要的首要任務並成為投資重點;以及預料監管會繼續加強,將來會有更多非傳統金融參與者落入監管範圍。3) 消費者行為革命方面,預料未來十年,現金和「塑膠貨幣」都不會在未來 10 年消失,因為新的數碼支付方式必須先得到消費者測試、調整和信任;以及銀行再不限於按揭、貸款、儲蓄等產品,可以根據客戶當時的動態需求為其定制服務等。

▲Andrew Connell 料未來銀行將在十年內大幅加快步伐

滙豐零售銀行與財富管理全球合作創新與合作總監 Andrew Connell 出席記者會時表示,未來銀行的步伐將在十年內大幅加快,而亞洲市場(包括香港)已運用科技促使繳款和理財服務變得方便快捷,很多理財應用程式、解決方案和平台已獲得廣泛使用。他又說,在十年內,科技創新將令消費者更易獲得所需的銀行服務。

Andrew Connell 又指,數碼語音啟動或會成為與客戶交流的預設方式,擴增實境技術在現實生活情境出現,而顧客亦可 選擇與真人顧問交談以解決更複雜的金融問題。相較於尋找個別產品類別,例如儲蓄,借款及投資產品,銀行將可根據客戶的數據檔案作出最合適的建議。

▲Andrew Eldon 認為「未來銀行」營運模式取決於能否在創新與風險管理找平衡

另外,滙豐香港區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業務電子服務平台主管 Andrew Eldon 指出,香港的零售客戶對儲蓄和投資都較為積極進取,希望透過更多個人化的工具推出市場,為香港人提供符合期望的儲蓄和財富增值服務。 不過,他認為「未來銀行」的營運模式取決於銀行能否在創新與風險管理之間找到平衡,以及用合適的監管框架維持消費者信任和信心。

Andrew Eldon 又說,透過掌握新的數據來源和分析技術,銀行可以更了解客戶需要, 但要令未來個人化銀行服務成真,銀行和監管機構將需要積極應對關乎客戶利益的風險,並保障整個金融體系。

read more
企業趨勢金融科技

MoneySQ:藉 AI 辨認銀行對帳單真偽

本地網上貸款平台 MoneySQ 將會逐漸商業轉型,由著重於個人貸款,轉為中小企貸款。公司金融科技總監楊偉強(上圖右)表示,於本季下旬開始,MoneySQ 將利用人工智能 AI 程式辨認銀行對帳單的真偽及內容。他指出,MoneySQ 主要透過各項新金融科技硬件,例如: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為本地中小企設計網上生意配對及借貸平台,而目前平均每月已有數百個貸款個案。

楊偉強認為,經過多次環球金融海嘯及最近的社會運動影響,香港經濟前景不明朗,傳統借貸公司會陸續收緊融資標準,中小企面臨信貸申請被拒絕的機會增加,或者可選擇的融資方案有限。他說,在 MoneySQ 推出新計劃之下,即使中小企無抵押品、欠良好信貸記錄、或是財務記錄未經審核,只要通過風險評估,即可決定是否批核款項,他又強調公司不會因現時的經濟狀況而增加借貸批核的門檻。

另外,楊偉強透露, MoneySQ 與銷售時點情報系統 (POS) 公司、會計硬件供應商 、數碼營銷公司等合作,從而推廣公司的借貸服務。同時合作伙伴提供大數據後,MoneySQ 再作出數據分析,評估借貸申請人的業務狀況、營運開支收入,以及推測擴充或倒閉的可能性。

read more
企業趨勢金融科技

虛擬保險 Avo 首推電子錢包保險 料最快三年收支平衡

由亞洲保險與高瓴資本合資成立的「安我保險」(Avo Insurance),上周獲保監局發出首個虛擬一般保險牌照並已正式開業,公司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黃子遜於記者會上表示,公司籌備時間約兩年後,首階段推出三種類型的保險,包括:旅行保障、癌症保障和電子錢包保障,主要針對客戶為年輕人及 B2C 客戶。

▲黃子遜期望「安我保險」最快 3 至 4 年收支平衡

黃子遜指出,安我保險推出的旅遊保障的保費低至 39 元;而癌症保障主要針對八種常見疾病,包括:腦癌、膽癌、胰癌、肺癌、肝癌、胃癌、腎癌、大腸癌,年保費 125 元起,最高賠償額(終身保障限額)為 300 萬港元,續保後的保障可持續到 85 歲;至於本港首推的電子錢包保障計劃、年保費低至 79 元。黃子遜表示,目前公司約 40 名員工,未來會增聘人手,並將會推出更多創新保險產品,她期望最快 3 至 4 年收支平衡。

▲張雲正透露,正審批至少兩個虛擬保險牌照申請

保監局行政總裁張雲正表示,近年內地訪客新造保單保費佔比持續下跌,由過去高峰期 40%跌至今年上半年 26%,而近月受到香港社會情況影響,預料第三季內地訪客新造保單保費將下跌雙位數字。

另外,他透露,目前保監局正審批至少兩個經「快速通道」申請的虛擬保險牌照,審批階段成熟,過程審慎樂觀,他強不會將審批標準降低,並預料未來數月有結果。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