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加密貨幣

企業趨勢加密貨幣區塊鏈科技

LINE 也躋身發行加密幣?「LINK」謝絕 ICO 炒賣

LINK

儘管加密貨幣市值大上大落,加入 ICO 行列的初創依然前仆後繼,炒賣者繼續虎視眈眈。不過最叫人訝異的,是近日竟傳出連 LINE 也要發行電子代幣,還大玩區塊鏈網絡(blockchain network)「LINK Chain」的消息。難道日後可以在加密貨幣市場上炒賣熊大?

非也。

Not all cryptocurrencies are created equal。加密貨幣也不一定全用來炒賣,LINE 便明言不會進行首次代幣發行(ICO),用戶暫時亦不可進行任何 LINK Point 的兌換或交易。

LINE Corporation 既不放眼 ICO 炒賣,又不缺錢無須融資,發行首個電子代幣 「LINK」 (link.network)再配合同樣由 LINE 獨立研發的首個區塊鏈網絡「LINK Chain」推出,似乎是為了拓展並鞏固 LINE 生態圈、提升用戶忠誠度,同時透過消費及獎賞的雙贏關係,拉攏各大營運商將各類 dApp 服務加入 LINK Chain。

日本未通過監管審批

LINK 將於 9 月於 BITBOX 電子資產交易所獨家上市,但確實日期暫未有披露。據悉,LINE 將發行 10 億個 LINK 電子代幣,當中 8 億將作用戶獎賞之用,其餘 2 億則會由 LINK 的發行者 LINE Tech Plus 管理並作儲備之用。另 LINK 雖全球同步發行,惟日本方面礙於暫未取得相關監管機構的正式審批,因此在通過審批前,LINK 將暫時以 LINK Point 形式運作和使用。日本居民在使用 dApp 服務中所獲取的 LINK Point,可選擇於 dApp 服務中使用,或兌換為 LINE Points。

日本用戶雖然落後一步,且用戶暫時不可在任何加密貨幣交易所(包括BITBOX) 進行 LINK Point 的存款、提款、轉帳、交易或兌換,不過用戶某程度上可說是因禍得福。皆因目前 LINK 是以邀請 LINE 用戶透過使用 LINE 生態圈內的一系列指定服務而獲取 LINK 作為獎賞,而透過此途徑獲取的 LINK 將可在快將推出的 dApp 服務內作支付或獎賞用途,或用作支付 LINE 生態圈內的各類服務,如內容、商貿、社交(Social)、遊戲、交易等。不過有關方面表示,LINK 並不可用作於 LINE STORE 購買貼圖之用;惟因日本用戶所賺取的 LINK Point 暫時可兌換成 LINE Point,屆時便可以 LINE Point 購買貼圖,香港用戶就只有羨慕的份兒。▲LINK 將於 9 月於 BITBOX 電子資產交易所上市,首發 10 億 LINK 電子代幣,當中 8 億將作用戶獎賞之用。

推動區塊鏈生態圈發展

LINK 在 BITBOX 上市後將分發給交易所的註冊用戶,連同快將推出的一系列 dApps,BITBOX 將會成為用戶購買 LINK 及以 LINK 與其他電子資產進行交易的指定平台。舉例說,如果某用戶曾加入並參與其中一項與 LINK 相關的 dApp 服務,便可獲得某數值的 LINK 作為獎賞。此外,BITBOX 亦會提供獨家優惠予 LINK 持有人,例如支付優惠或交易費用折扣,以及眾多促銷活動等。

LINK 是透過由 LINE 構建的 LINK Chain(主網)運作。LINK Chain 是一個以服務為主的區塊鏈網絡,讓 dApps 可直接應用於 LINE 的通訊平台。由於 LINE 本身已具備構建平台基礎設施和大規模擴展網絡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即使系統擁有大量用戶,亦能確保系統的穩定性,並將用戶的等候時間縮至最短,這些目前仍是分散式區塊鏈的弱點。LINE行政總裁出澤剛期望,隨著 LINK 的推出可建立一個便利及互惠的獎賞系統,以回饋一眾用戶。為推動區塊鏈生態圈的發展,LINE 將鼓勵並支援不同營運商的各類 dApp 服務加入至 LINK Chain,透過消費及獎賞進一步促進代幣經濟發展。

LINK 電子代幣小百科:

官方網站:link.network

名稱:LINK (日本地區為 LINK Point)

發行者:LINE Tech Plus (總部設於新加坡)

總發行額:隨著生態圈的發展總發行 10 億 (8 億為用戶獎賞;2 億為 LINE Tech Plus 管理並作儲備之用)

發行方法:LINK 只免費作為用戶獎賞

單位:LINK 為基本單位,cony 則為最小單位 (1,000,000 cony = 1 LINK);實際幣值則視乎上市後市場價格

LINK 可在以下服務類別使用:

1)    内容:支付音樂,影片和網絡漫畫

2)    商貿:支付產品/服務,折扣優惠和回贈

3)    社交:App 内付款系統和用戶間的電子轉帳

4)    遊戲:在遊戲內進行交易和改善遊戲角色

5)    交易:繳付佣金、費用折扣和 BITBOX 上的加密貨幣交易

read more
加密貨幣科技專欄

從「 USDC 之亂」看潛在骨牌效應及可能的終局

DALL·E 2023-03-13 17.25.55 – Create an image that conveys the instability of the USDC stablecoin and the risks of holding it. Incorporate elements that suggest potential conspirac

(原文寫於香港時間 3 月 11 日中午,當時 USDC 價格在 $0.92 左右。在香港時間 3 月 12 日早上,Circle 對事態作出回應,令 USDC 價格回升至 $0.97, 但我認為我原文的意義沒有改變,所以仍決定發佈。本文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請大家自行判斷加密貨幣市場涉及的巨大風險。

穩定幣不再穩定?這次終於輪到 USDC 這本來應該是最合規的穩定幣出事,相信幣圈很多人包括我都持有 USDC,我在本文中用了幾個角度說明我的看法,包括強調保命第一,USDC 事件背後的潛在陰謀論劇本,骨牌效應的可能性等等。

沽 USDC,買 BTC/ETH?

矽谷銀行 Silicon Valley Bank (SVB) 出事,或會影響 Circle 用於支持 USDC 的美元資產儲備,令 USDC 出現脫鉤。執筆時 USDC 價格 $0.92,代表約 8% 的折讓,它之後會怎樣,只能事後才知,以我多年在資本市場的經驗,我們無法知悉「Big Brother」在安排甚麽劇本。USDC 之亂是否只是 FUD(Fear, uncertainty, and doubt)?之後會否重回 $1?我不能準確預測,正因如此,保命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認為就算有折該,仍應該換走 USDC,換至甚麽呢?若沒有途徑換回法定貨幣,不妨考慮換至 BTC 或 ETH 。若 USDC 之亂結束,市場回復正常,BTC 及 ETH 又何只升 8%?若 USDC 崩盤,成為 UST 的翻版,USDC 清零,但我大膽斷言 BTC 及 ETH 亦不會清零。

就算不考慮 BTC 及 ETH,以 8% 折讓賣掉 USDC 後,最終若真的只是另一場 FUD,風暴轉眼結束,就當這 8% 是付出了的保險費。你買意外保險,都不是想真的會發生意外。

以前不少穩定幣都試過脫鉤,有些是 FUD,有些是真的徹底崩盤。下一步會是怎樣,其實可以設想很多不同的故事線,我們要知的是:「what if I’m wrong?」。若穩定幣是作為儲備之用,理應不容有失,若穩定幣不穩定,就失去了它的功能,所以我認為寧願安全至上,應該將所有 USDC 換走,因為它已不能發揮我本來想它提供的功能。

主流以外的陰謀論?

在 Crypto Twitter 上,不少專家分析事態,主流意見是 USDC 的風險有限,的確是有機會產生損失,但並不會清零,因為 Circle 絕大部份美元資產仍然非常安全,FUD 過後,市場就會回復正常。但我想指出的並不是 USDC 自身的問題,而是這背後是否有更大的陰謀論?

首先,從 SVB 波及至 Circle,純屬意外?還是另有故事 –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Circle 會否亦是被 Big Brother 看上的機構?若連獲美國政府發牌認可的 Circle 都可能被盯上,另一隻更大市值的穩定幣 USDT 背後的 BitFinex 又會否獨善其身?我對此非常懷疑。

另外,不少人有用 Kraken 進行加密貨幣及法定貨幣之間的交易,如果想在 Kraken 換回 USD,又會有另一個話題:美國政府會否連 Kraken 都想打死?君不見早些日子美國已禁止 Kraken 做質押挖礦 (staking) 業務,更罰了巨款?Kraken 之前正尋求取得銀行牌照。

又想想 Binance 較早前已持續被美國監管機構針對,其穩定幣 BUSD 亦差不多可以說是壽終正寢,正慢慢退出舞台。

潛在骨牌效應

本來我認為 Circle 是美國政府的「契兒子」,是最受政府認可的穩定幣發行商,若 USDC 面對這一局面,再加上 SVB 的危機,我並不會完全排除這次 USDC 之亂是有機會較之前的 FTX 及 Terra 更嚴重,那怕這機會似乎非常小,但風暴的構成,往往就是市場在早期低估了其嚴重性。若一些以矽谷為基地的 crypto 公司及基金因為 SVB 事件而產生虧損,它們又需要沽出其他幣來增加流動性,骨牌效應就是這樣產生。

骨牌效應亦不一定是現在立即馬上出現,例如若 USDC 回升至 $0.95,甚至 $1, 並不代表事態已完結,因為有可能只是空頭回補,回過神來又會再跌過,當時 UST 就是這樣,輾轉搞了幾個月才正式出現不能逆轉的崩盤。尤其這次 USDC 開始嚴重脫鉤又是發生在週末,耐人尋味。

可能的終局

事實上,「穩定幣」本來就是偽命題,所以另一條可能的故事線,就是最終所有基於法定貨幣的穩定幣都會消失,幣圈只會餘下兩大陣營:(i)去中心化的幣,例如 BTC 和 ETH vs (ii) 中心化的 CBDC,即央行數字貨幣。像 USDC 及 USDT 這類民營的「穩定幣」,將會是各國政府頭號打擊的對象,因為這已涉及國家安全層面。無論如何,USDC 若出事,可能標誌著美國政府要完全取締 USD 穩定幣,我不知道這可能性有多大,但一定可能性一定是 non-zero,而美帝這樣做,亦代表它會聯合其盟友一起做。

不太題外的題外話,中國有跡象將香港打造成 web3 天堂,我一介草民看來,或許有一盤更大佈局的棋,這又會否與美國近期持續鞭打幣圈公司有關呢?又或許因果關係是顛倒了?這一切就交由你評斷。

風暴過後,我相信 BTC 作為去中心化的儲備貨幣的地位將會進一步加強,問題是這風暴會演得有多壯烈,我真的不知道,亦不認為自己能猜透。我只能想像不同的情景,分析其潛在回報及風險,並作出最平衡的策略,永遠要問自己「what if I’m wrong?」。

Forbole x Web3 Festival

香港全速進軍 web3,希望成為全球的 web3 樞紐,重點活動就是由行內知外的萬向區塊鏈籌辦的 Web3 Festival。Web3 Festival 將會在 2023 年 4 月 12 至 15 日在香港會展舉行,我們 Forbole 很榮幸成為 Web3 Festival 的金贊助商,我們來自全球各地的團隊成員都會來到香港,為大家介紹 Forbole Staking,Desmos Network,Big Dipper 及 Forbole Ventures 等我們的全面的 web3 產品及服務,希望屈時能與各位愉快交流。

另外,在活動期間的 4 月 14 日晚上,我們亦會在灣仔 Garage Society 搞一場輕鬆聚會,暫名為 Web3 wtf,為了辦得更好,希望你能在此表格提供意見,感謝各位幫忙。

Terence Lam

(本文標題為編輯所擬,原文標題 Terence 點評:「USDC 之亂」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