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企業趨勢

OpenAI 簽約 AMD 採購大量晶片 同時獲得認股證 可入股 AMD 最多 10%

人工智能企業 OpenAI 正式宣布與晶片製造商 AMD 簽訂大規模合作協議,將採購總耗電量達 6 吉瓦處理器,同時獲得認股權證可按每股 0.01 美元價格購入最多 1.6 億股 AMD 股份,相當於該公司約 10% 股權。業界預計這項協議總值達數十億美元,OpenAI 行政總裁 Sam Altman 形容合作能加快建設運算能力,滿足人工智能發展所需。
read more
IT 基建數據分析

AI 引爆全球記憶體荒:專家警告十年內都供不應求 售價不停漲

AI 數據中心對記憶體需求急增,引發全球 NAND、DRAM 及硬碟供應鏈危機。自 2025 年第四季起價格預計大幅上漲,交貨期延長至一年以上。本文深入分析 OpenAI 等巨頭如何耗盡全球產能,HBM 記憶體如何擠壓傳統產能,以及企業決策者在「定價末日」下的應對策略,助您掌握重塑科技產業格局的關鍵趨勢。
read more
人工智能

Sam Altman 旋風訪亞啟動「星際之門」 5,000 億美元掀全球 AI 算力爭奪戰

OpenAI 行政總裁 Sam Altman 訪亞,為其 5,000 億美元的「星際之門」AI 基建計劃鋪路,與台、韓、日科技巨頭達成合作。此舉旨在確保 HBM 記憶體與先進晶片供應,應對 AI 算力龐大需求。文章深入分析 OpenAI 在全球供應鏈的佈局、與 Anthropic 及 Microsoft 的白熱化競爭,以及這場算力爭奪戰對台灣等亞洲科技經濟體的深遠影響。
read more
人工智能科技專欄

量產人形機械人仍有阻力 軟硬件磨合、商業模式與電池續航待突破

人口老化問題加劇,人形機械人被視為潛在解決方案,但要實現量產與普及仍面對多重挑戰。首先,AI 大模型雖提升了自主學習,但「大腦」與「小腦」未能完全協調,機械人在複雜環境下行走仍易失衡。其次,商業模式尚未成熟,缺乏統一測試平台及零部件標準,令大規模生產受阻。最後,電池續航是最大難題,北京人形機械人半程馬拉松中,多台機械人需頻繁更換電池。要突破困境,必須依靠政府、業界、學界與投資界協力推進。
read more
人工智能人物專訪

OpenAI CEO :「當我都被 AI 取代時 我想去當農夫」Sam Altman 揭示未來五年職場巨變

OpenAI 行政總裁 Sam Altman 預言,當 AI 足以取代其職位時,他將轉行務農。這番言論突顯 AI 正以前所未見的速度發展。隨著 OpenAI 估值達 $5,000 億美元,Altman 預測未來五年內四成工作或被 AI 取代,並指出人類的價值將回歸到關懷與人際連結等無法被演算法複製的特質。企業決策者必須為這場職場變革做好準備。
read more
人工智能

Microsoft 計劃大規模採用自家 AI 晶片 冀減少數據中心對 NVIDIA 及 AMD 依賴

Microsoft 科技總監 Kevin Scott 在意大利科技週的爐邊談話中表明,公司長遠目標是在數據中心主要使用自家研發的 AI 晶片,以減少對 NVIDIA 及 AMD GPU 的依賴。當被問及長遠構想是否主要在數據中心使用 Microsoft 自家晶片時,Kevin Scott 回應「是的,絕對是」。Kevin Scott 表示,推動這次轉型的核心因素是每美元的性能表現,對超大規模雲端供應商而言,这可說是唯一真正重要的指標。
read more
人工智能企業趨勢資訊保安

Cisco Webex One 2025 : 企業 AI 轉型隱形殺手 如何拆解「信任赤字」無聲炸彈

2025 年企業採用 AI 的最大挑戰並非技術,而是「信任赤字」。Cisco 和 AWS 指出,缺乏情境理解、安全漏洞及數據私隱是核心問題。本文深入探討企業如何在生產力與安全性之間取得平衡,並剖析 Cisco Webex One 大會揭示的 AI 治理框架與開放生態策略,助您將 AI 潛力轉化為可持續業務價值。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