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區塊鏈科技

區塊鏈科技科技專欄

挖礦:本來無一物,勞動力結晶

mining

區塊鏈的世界有很多容易引起誤解的用語,「挖礦」是其中之一。我嘗試從幾個層面,去講清楚挖礦到底甚麼意思。

物理挖礦:用鏟子尋找價值

第零個層面,挖礦是拿個鏟子去挖泥,找出裡面的礦物,也就是有價值的部分。

你一定以為我在開玩笑,這個誰不知道呢,不理解的是區塊鏈用語裡面的「挖礦」而已。但我卻是認真的,先回看這詞語在傳統世界的原意,有助了解它在區塊鏈世界的新解。

挖礦所得的回報,對社會來說是全新創造的,本來並不存在,是從無到有的過程;礦工能賺錢,是因為提供了新的資源,產生了新的價值。當然現實上,賺錢的是礦場老闆而礦工的薪資可能只夠糊口,甚至工業安全都沒有保障,但這裡就不展開資本階級和無產階級的討論了。

相對於挖礦創造出全新的價值,提供商品和服務則是增值的過程。無論是把貨品送到府上,優良的設計,還是貼心的服務,都是建基於現有的產品或服務提供額外的價值。

比特幣挖礦:用算力記賬

理解了以上的解釋,就能體會中本聰為甚麼把架起伺服器幫助社群記帳這種行為稱為「挖礦」。因為在比特幣區塊鏈,伴隨著每個新區塊都會產生出全新的、生態中本來並不存在的比特幣回報礦工。幫助社群記帳這行為是為區塊鏈提供的公共服務,因此挖礦回報不是個別任何人為獲得的服務埋單,而是整個群體的所有人為新產生的價值埋單。

中本聰的記賬設計,是讓礦工破解一條只能透過不斷試錯,很花時間和算力的數學題。試錯就像挖沙子,成功解開數學題就是在沙子中找到礦物,過程中所消耗的時間、電力和算力就是礦工的工作,因此這個機制稱為「工作證明」(Proof of Work,PoW)。

每當有一個區塊被「挖出」,系統會新鑄造一定數量的比特幣,獎勵第一個找出答案,又得到其他人確認答案正確的礦工。整個過程跟物理挖礦非常相似,礦工除了付出勞力,還需要帶點運氣才能挖到礦產,不過關鍵還是勞力。運氣的數學名稱不過就是「機率」,長線而言自然會扯平,在勞力達到一定水平的前提下,礦工的回報理應接近。

區塊鏈挖礦新典範:權益證明

比特幣的發明,無疑是人類儲存和交換價值的一大突破。然而作為第一代可用的分散式帳本,也有著交易時間長、容量低、大量耗電等各種缺點。

因此新一代的區塊鏈一般都使用改良的挖礦機制,其中最主流的是權益證明(Proof of Stake,PoS),第二大區塊鏈以太坊也正從工作證明過渡往權益證明。

權益證明,用淺白但非常粗疏的說法,就是用錢投票。解釋清楚一點,是所有負責記賬的礦工,需要押進一定數量的幣,如果賬目跟大部分人不同,會被視為不正確;無論是蓄意作弊,還是技術故障,輕則得不到報酬,重則被扣除押下的權益,以此驅使所有人正確記帳,又或者反過來說,防範有人出錯或作弊。

從勞力到算力,現在又到財力,類比開始扯遠,因此業界通常不把為權益證明區塊鏈記賬的人稱為礦工,而會稱為驗證人(validator),或者更中性地稱為節點(node);而相關行為也不一定稱為挖礦。

聽過有人堅稱權益證明並非使用算力,因此不該稱為挖礦;但我認為產生出社會上本不存在的新價值,才是挖礦這個類比的關鍵。再說,按照以上邏輯,豈不是傳統社會也該因為比特幣節點並非使用鏟子,而堅持那不該稱為挖礦?

跟「錢包」、「鑰匙」、「簽名」等一樣,「挖礦」只是一個透過舊有概念認識區塊鏈的類比而已,貼切就可,實在沒必要堅持始祖比特幣的方式才配得上這個說法。

X-to-earn:種瓜得瓜

除了 PoW 和 PoS,透過做 X 而獲得對應的通證這個邏輯,還有很多不同的演繹,幾年下來,這種做法已經很少稱為挖礦了,改成近期流行使用的 X-to-earn。比如當下最流行的 STEPN 的 move-to-earn,用戶走路和跑步可賺取通證;Axie Infinity 等眾多遊戲的 play-to-earn 等。套用這個邏輯,我在 2017 年共同創立的 LikeCoin,也可以稱為 write-to-earn,只是當時還不存在這種說法而已,因此白皮書中我用了「創造力證明」,Proof of Creativity 的論述,來描述透過創作為社會提供價值,同時賺取 LikeCoin 這個概念。

跟工作證明及權益證明不同,X-to-earn 的 X 並非協助記帳。另外,相對於前者每產生一個區塊均會生成新的通證給礦工,X-to-earn 模式向提供價值的使用者所發的通證,一般是預先鑄造(pre-mint),託管在項目方的錢包。基於這個區別,業界漸漸使用挖礦以外的另一個說法,也確實有助說明概念。

空投:意料之內的意外之財

把概念繼續延伸下去,跟 X-to-earn 很接近的還有空投,兩者都是提供通證予做了某些被視為有價值的行為的使用者。

區塊鏈產業中,空投多數為一次性,出發點一般是推廣及獎勵早期參與者,而 X-to-earn 則通常是個持續的核心設計。另外,相對於 X-to-earn 模式中的「明碼實價」,空投的條件一般不會提前公開,反而會在毫無先兆的情況下宣布,並以過往的鏈上行為作空投條件的判斷;很多時,連有空投這回事都不在用戶的預期,甚至不在項目方本身的預期,而是發展到某一點才想到的部署。

就空投的出發點而言,用戶不知就裡是個優點,因為空投是為了獎勵早期參與者,越是對空投及相關條件沒有預期,用戶的行為越大機會出於真心。不過,當空投的手法被不同項目反覆使用,偶爾有些額度還非常高,就出現了越來越多「空投獵人」,預估某些潛力項目日後會空投,投機參與這些項目,並因此作出五花八門的鏈上參與,從執行一個簡單交易到社群治理都有。

空投獵人本來無可厚非,不過也讓空投的驚喜感與威力大大降低,用戶得到空投變得理所當然之餘,項目方也再難以分清真心假意,透過「忽然空投」獎勵真心的早期用戶這一招,已經開到荼蘼。

儘管如此,只要避免太過抱著投機的心態,或者不切實際,忽然會獲得一大筆空投的期望,慎選新項目,學習、試用、參與或以其他各種方法支持,持之以恆,總能得到意外驚喜。

Learn to earn 這個「挖礦機制」,從來不騙人。

高重建

read more
加密貨幣專題特寫

Play to earn 鏈遊逆市增長 僅佔遊戲產業百分之一

Seoul Stars

一直以來,日以繼夜玩手機 game 打餐死,不外乎想爭取高排名,又或者儲齊所有寶物同道具,但除了過程中遊戲給予的快感外,實際上沒有什麼特別得着。近月開始火紅的區塊鏈遊戲(鏈遊),提出邊玩邊賺(play ro earn)模式,瞬即吸納大批玩家,有人甚至以此每月賺取收入,比起以往純粹從遊戲中贏得滿足感,如今有錢落袋當然實際得多。

成立九個月吸 4.3 億資金

鏈遊吸引一眾玩家的同時,也令不少遊戲開發商轉投鏈遊懷抱,甚至有人創業開發鏈遊,吳晨曦(William)是其中之一。曾在顧問公司麥肯錫及資產管理公司工作的他,一直沒有踏足過遊戲行業,去年卻毅然成立 Catheon Gaming,開發多款鏈遊推出市場,「我的職業生涯做過很多不同行業,卻從未見過有像鏈遊般增長得那麼快。鏈遊可說是顛覆整個遊戲行業,遊戲行業本來已是一門大生意,市場規模高達三千億美元,目前鏈遊只佔當中不夠 1%,增長空間可說十分大。」

目前 Catheon Gaming 已推出接近三十款鏈遊,公司也由最初得 William 一人,擴充至 260 人,公司首部作品 SolChicks 人氣極高,而最近夥拍南韓 K-pop 藝人公司合作推出的 Seoul Stars,更嶄新地以邊唱歌邊賺為玩法,成功掀起話題,因此公司由去年九月成立至今的短短九個月,已成功融資 5500 萬美元,「道理顯而易見,如果有兩款遊戲放在眼前,一款可以賺錢而另一款不能,相信大多數人也會選擇可以賺錢的那款。事實上我還在積極請人,希望可以加大團隊規模,令遊戲以更短時間推出市場。」

Catheon Gaming 去年推出的 Solona 鏈遊 SolChick,玩家可以養殖小雞並跟他人對戰

「遊戲有質素才能留低」

Catheon Gaming 的鏈遊種類範圍很廣,由 MMORPG、DJ、社交到消閒的遊戲均有涉獵,William 解 釋是暫時看不到有任何一類遊戲,能夠獨霸鏈遊市場,「能夠吸引玩家的原因,往往並非因為它屬於哪種遊戲,反而是取決於遊戲的質素,維持高質量最為關鍵。因此我的工作之一是物色質素好的遊戲,然後與他們結成合作夥伴,將遊戲帶到區塊鏈上。」

近月的幣災令虛幣前景蒙上陰霾,但卻無阻 William 繼續發展鏈遊事業的決心,「以往在資產管理公司工作時學到的,就是如何在市況低迷時,以超低價格買入優質資產,換取未來的升幅。目前虛幣市場也是一樣,正好讓我們搜羅值得購買的遊戲,為未來鋪路;我也相信今次加密幣熊市正好將產品欠佳的鏈遊公司淘汰,只有擁有高質素遊戲的才能留下,這正是我特別關注遊戲質素的最大原因。」

吳晨曦預計鏈遊行業將有整合,明年開始部分質素參差的遊戲或將陸續淘汰

17 歲加入賽車圈至今

同樣關注遊戲質素的,還有 Godzpeed 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羅賢(Tristan),他與團隊開發的超像真賽車遊戲,不單為賽車迷提供娛樂,更可以訓練玩家成為真正賽車手,可想而知遊戲對畫面要求有多高,「我早年在外國讀書,有幸接觸到一班賽車前輩,17 歲已有機會落場玩賽車,後來輾轉去到西班牙參加寶馬方程式青訓,成功成為車手及教練,又因大學主修電腦的關係,後來成為了車廠的工程師,至今在賽車圏工作超過廿年。」

後來由歐洲回到香港工作,有感於當時眼見的賽車遊戲畫面質素較差,因此 2016 年決定與友人成立 Godzpeed,將自己的賽車知識貫注到遊戲中,「在車廠負責工程部分多年,手中已掌握大量準確數據,時常有個想法如何善用未能落場的時間,在家透過模擬遊戲(simulator)來進行訓練,所以才有開發遊戲的想法,而事實上,真的有玩家透過迫真的賽車模擬遊戲,成功訓練並成為真正的賽車手,證明我的想法可行,更堅定我開發模擬遊戲的決心。」

疫情下經濟增速驟減,羅賢決定放棄經營實體遊戲中心,全速開發像真度極高的區塊鏈賽車遊戲

「有創新元素至能留住玩家」

雖然創業之時並未有元宇宙或鏈遊的概念,但 Tristan 卻說最初傾產品方向時,已有 plan to earn 的想法,「公餘時間很愛打機,一直也覺得如果遊戲好玩,內裡的道具及寶物就很有價值,甚至可以建立起一套獨立的生態系統,讓玩家透過打機賺取資產。不過大概這個概念也太新,那時與投資者談起時,總以為打機賺錢是痴人說夢,但想不到今時今日這個概念終於成真。」

未來 Godzpeed 將全力把遊戲帶進元宇宙,除了可以讓玩家在其中競賽外,所有零部件更可透過區塊鏈化成 NFT,在系統中交易。不過 Tristan 認為不是將所有遊戲變成鏈遊便成事,「一定要在內容上夠吸引,並且具備獨特性,有創新的元素才能留住玩家,所以一切也以質素行先,沒有質素很難成為成功的鏈遊。」

Godzpeed 能夠透過賽車模擬器,訓練出真正的賽車選手,亦有成立車隊出戰一些亞洲電競賽事

訪問內容

 

編採:尹思哲

read more
區塊鏈科技

GameFi 顛覆傳統遊戲生態 Guild 22 致力推廣遊戲化金融

P1040703

電競在港府大力推動下曾帶起一片邊玩邊賺 (Play-to-Earn,P2E)熱潮,尤其近年 NFT 大行其道,港產區塊鏈獨角獸 Animoca Brands 亦力推主打邊玩邊賺的區塊鏈遊戲。不過 NFT 門檻不低,即使有志在電競業發展的玩家亦未必能輕易進場,這正是本港首個區塊鏈遊戲公會「Guild 22」成立的契機。

雖然全球電競業冒起,區塊鏈遊戲亦愈來愈受歡迎,但由於 Animoca Brands 旗下受 F1 官方授權的遊戲「F1 Delta Time」於今年 3 月時,在無預警下突然宣佈停運,令遊戲虛擬貨幣暴跌,亦有玩家因未及將遊戲虛寶變現,手持的 NFT 在遊戲停運的狀態下變得毫無價值。由於部分玩家單筆交易便已花費近 30 萬美元,官方事後已提出多項替補方案作為對 NFT 生態系統的承諾,奈何無改玩家信心大減,令市場對此類遊戲的投資價值有所保留。

可持續遊戲社群生態

就此,Guild 22 創辦人趙朗 (Ronald,上圖右) 表示凡遊戲皆有生命週期,「通常每隻遊戲的壽命平均為兩至三年,沒有遊戲可以永恆不滅。不過這正正是區塊鏈遊戲和傳統遊戲的區別,傳統遊戲停伺服器就是完了;區塊鏈遊戲停運,遊戲所建立的社群仍健在,手持相關代幣的玩家仍可在新一隻同類型遊戲再聚,甚至以所持 NFT 兌換成新遊戲的資產。這種可持續的生態在傳統遊戲內不可能發生。」

Ronald 續指,玩傳統遊戲本來純粹為了娛樂,但區塊鏈遊戲則讓玩家在娛樂的同時可以邊玩邊賺。玩家購入遊戲 NFT,除可在市場上自由買賣數碼資產,亦好比持有他們所支持的遊戲開發商的股票,即使一隻遊戲停運了,數碼資產亦可兌換成開發商的代幣,用來支持下一隻遊戲。

他相信,雖然本港的 GameFi 發展非常初步,但Ronald 和拍檔 Roy(上圖左)均預期區塊鏈遊戲未來將取代超過九成傳統遊戲,因此兩人相信市場前景看俏,尤其在菲律賓等東南亞市場,當地不少玩家甚至賺得比正職收入高出兩三倍的收益。不過礙於入場門檻對菲律賓電競手而言偏高,加入公會透過租用 NFT 的方式來進行遊戲即有助消除門檻。

目前,Guild 22 已投資超過近千萬港元於程式開發及數碼資產,涵蓋多款遊戲包括:Axie Infinity、Pegaxy、Cyball、CEBG、DefiLand、Splinterlands、STEPN 等。

NFT 交易下挫無損 GameFi 前景

NFT 每週交易額由今年 2 月中的 39 億美元下挫至 3 月初的 9.6 億美元;來到 5 月,受全球加密幣下跌帶動影響進一步下跌,較去年同期銳減 92%。在這樣的大環境下,Ronald 不諱言多少會影響投資心態。

「我們的確留意到 NFT 明顯下跌,其中一個原因是 NFT 太氾濫,難免失去市場吸引力。但 NFT 不止是profile pic(頭像)或會籍,更是一項數碼資產。GameFi 顛覆傳統遊戲生態,透明度高,同時讓玩家擁有 NFT 的 Ownership(擁有權)可自由交易,這些都是傳統遊戲所不能的。

Ronald 強調,區塊鏈遊戲和傳統遊戲最大差別在於前者能賦予玩家絕對的擁有權,可自由買賣遊戲內的數碼資產。即使發行平台如 Steam 表明不會插足區塊鏈遊戲市場,但亦無法阻止遊戲玩家在交易所上買賣數碼資產,當愈來愈遊戲轉投區塊鏈生態,發行平台改變策略亦是遲早的事。他又透露,Guild 22 未來將主力遊戲測試、遊戲化金融推廣、遊戲玩家社區維繫等,期望香港玩家可透過 Guild 22 了解更多遊戲化金融及區塊鏈遊戲的演變和發展。

2021 年的區塊鏈遊戲的市場規模為 195 億港元,Ronald 預計及至 2023 年,市場可能增長至 780 億港元。以區塊鏈遊戲 STEPN 為例子,以邊行或邊跑邊賺的方式,玩家只須先購買一對數字資產波鞋(約$1,000-1,200 美元),每日便可賺取約$60 美元,月賺近$1,860 美元(根據每日玩家的體力及遊戲數字貨幣而異)。

read more
加密貨幣科技專欄

無常損失經典教材:我的 OSMO 如何跟 LUNA 陪葬

Screenshot 2022-05-27 at 14.38.27

〈在 Terra 事件虧掉過半資產後,對自己的嚴厲拷問〉[1] 一文中,我打趣說自己賺到了「5mil LUNA,高位時相當於 5 億美元」。沒想到對 DeFi 完全陌生的朋友沒看懂全文,卻只因著這兩句戲言譁然,用螢光筆圈起來在群組傳閱,讓我啼笑皆非。也太看得起我了吧。

不過說起來,對於沒接觸過 DeFi 的麻瓜,也確實難以搞懂。Terra 事件讓我一下子失去過半資產的,是兩重因素加起來的結果,一是 Terra 的幾近歸零,二是讓同等價值的 OSMO 也「動態清零」的「無常損失」。

死得如此轟烈,最適合用來做無常損失的教材。

去中心交易所與自動造市商

無常損失翻譯自英文 impermanent loss,無論是中文還是英文,都詞不達意,讓人摸不著頭腦。要理解它,就要理解去中心交易所(DEX,decentralized exchange)自動造市商(AMM,automated market make)的基本原理。

兩種資產要能自由兌換,傳統金融體系需要「莊家」,比如街頭的找換店,讓人以 1 港元換取 0.89 人民幣,或反方向以 0.91 人民幣換取 1 港元,中間的差價就是找換店的利潤。至於 DEX 則沒有莊家,本錢是集腋成裘的流動性池(LP,liquidity pool)。

Apple 幣 A 跟 Banana 幣 B 需要在 DEX 自由兌換,需要先設立「A/B LP」。假設 A 跟 B 的現價相同,而 A/B LP 裡面有 10 A 和 10 B,那麼,當 Alice 想要以 A 兌換 B ,就可以把 A 放到 A/B LP,同時從 A/B LP 拿出 B;反之亦然。

一般人會以為,既然 A、B 的現價相同,放入 1 A,就能拿出 1 B,實際不然。基本經濟學告訴我們,需求上升會帶動價格上升;供應上升會帶動價格下跌。當 Alice 拿出 1 A 去換 1 B 的那一刻,A 的供應增加而 B 的需求增加,因此 A 的價格會跌,B 的價格會漲,以程式碼和 LP 自動實現以上供求與價格的關係,就是 AMM。

恆積函數:A x B = K

當然,我們在街頭的找換店拿港元兌換人民幣,不會影響到兩者的價格,但那只是交易量太小而被忽略掉而已,情況就好像你用力踏地,理論上會推地球一把,實際上你不是 Superman,地球應該還好。港美元之間的聯繫匯率也是同樣道理,我傾家蕩產去賣出港元都動不了匯率分毫,但當市場真正大手賣出港元,的確會像 Superman 推動地球一般,牽動港美元之間的匯率,假如港府拿不出相應的錢接貨,匯價就會脫鈎。

第一代 DEX 使用一條極度簡單的公式去反映這種關係,A x B = K,亦稱為恆積函數;即當 A 或 B 其中一方改變時,另一方需要同時改變,以讓兩者相乘的積 K 保持不變。

承以上例子,10 x 10 = 100,Alice 加入 1 A,A = 11,要維持 K = 100,B 就得變成 100 / 11 = 9.09。換言之,Alice 付出 1 A,得到 10 – 9.09 = 0.91 B,而這時候,A/B LP 的組成變成 11 A 和 9.09 B,以市場價格算,維持各佔 50%。

再舉一例,假如 Alice 付出的不只 1 A 而是 6 A,得到的將是 10 – 100 / 16 = 3.75 B,而 A/B LP 的組成則變成 16 A 和 6.25 B。

What explains the rise of AMMs?

更多例子可參考這個 Google 試算表 [2],甚至複製一份,改動數字來觀察變化。

無常損失計算機

如上所述,流動性池是集腋成裘的,而大眾願意投入資產,主要是基於經濟誘因。讓我們簡單假設,A/B LP 建池時其中 5 A 和 5 B 來自 Carol,佔 LP 的 50%。

在以上例子的交易完成後,Carol 的資產變成了 16 A 和 6.25 B 的 50%,即 8 A 和 3.125 B。問題來了,經過市場變化後,Carol 多了較不值錢的 A,少了相對值錢的 B,兩者相加,Carol 的總資產價格會較投入 LP 時下跌。這,就是無常損失。

為免變成無聊的數學課——我知道你在說,上兩段已經很無聊了——就此打住,不再挖下去。讓看到算式就怕的我們,一起使用「無常損失計算機」[3] 去觀察在兩種資產各種價格變化的組合下,所產生的無常損失:

  1. A 和 B 的市場價以同等幅度上升,無常損失為 0。
  2. A 和 B 的市場價以同等幅度下跌,無常損失亦是 0。
  3. A 價格下跌 10%,B 不變,無常損失為 0.11%。
  4. A 價格下跌 50%,B 不變,無常損失為 5.72%。
  5. A 價格下跌 90%,B 不變,無常損失為 42.5%。
  6. 最後,來一個極端例子:A 價格下跌 99%,B 不變,無常損失為 80.2%。

LUNA:比極端還極端 10,000 倍

上完無聊的數學課,是時候放到 LUNA/OSMO LP 的例子實際應用了。

假設——強調以下是為求計算方便的假設數字,不要再胡亂推算我的資產了,我不特別富有,總之剛好「財務自由」就是——我投入 LUNA/OSMO LP 時,LUNA 100 鎂,OSMO 10 鎂,於是 1,000 LUNA 需要對應 10,000 OSMO,讓兩邊等值 10 萬美元,以符合 LP 的需求。

提供流動性給 LUNA/OSMO LP,每天可收取 OSMO 回報,而上月的年回報(APY,annual percentage yield),換算下來約 100%,這就是流動性挖礦,戲稱「務農」。回報是以 OSMO 派發,不看好的,也可每天自行轉成其他幣種。

參考上面我以為足夠極端的例子 6,假如 LUNA 下跌 99%,OSMO 帶來的 100% 回報依然可以蓋過 80.2% 的無常損失,這是我這個投資決定背後的安全網;從結果看我雖然敗得一塌糊塗,但過程倒也不是亂來的。

現在回看當然知道,我那設在 LUNA 下跌 99% 的安全網,就像拿個氣墊去救 99 樓跳下來的人一樣,杯水車薪。LUNA 的現價約 0.0001 鎂,相對 100 鎂的高位,跌幅為 99.9999%。換言之,LUNA 的跌幅,比起我那極端的假設,還要再極端 10,000 倍。別以為那一堆 0 字和 9 字是隨便打而已,那都是認真算過的,我已再三覆核,雖然還是不敢確定沒多了或者少了,畢竟極端得我眼都花了。大家有興趣大可覆核一下。

Uniswap: A Good Deal for Liquidity Providers? [4]
在這情況下,OSMO 的價格變化忽略不考慮,我在 LUNA/OSMO LP 裡的資產,從原來的 1,000 LUNA 和 10,000 OSMO,變成了 1,000,000 LUNA 和 10 OSMO,市場價從原來的 20 萬美元,下跌 99.9%,剩 2 百美元。5mil x 100 = 5 億美元,這就是賺到了「5mil LUNA,高位時相當於 5 億美元」的真正意思。

如果以上還是不夠簡單,這樣理解好了。我把 5 A 和 5 B 投放到 LP,讓人可在 Apple 和 Banana 之間自由兌換,也從中賺取手續費等回報;沒想到全世界 70 億人都以 A 兌換 B,結果我的 5B 幾乎全被換光光,卻得到極大量的 A,但這時的 A 已經一文不值了。

我以為「無常損失」詞不達意,卻原來只是我一直沒有搞懂它的奧義——世事無常,你可能招致全額損失

無常損失是個新概念,並不存在於傳統金融,而是 DeFi 典範才出現;說穿了,所有人都在邊做邊學。我們固然不應忽視它,卻也不必對它過於恐懼;最理想的是像解剖般,把它看過一清二楚,作出理性判斷。

延伸閱讀

  1. 在 Terra 事件虧掉過半資產後,對自己的嚴厲拷問
  2. 〈區塊鏈社會學.財務自由篇.三.交易〉試算表
  3. WhiteboardCrypto – Impermanent loss calculator
  4. Uniswap: A Good Deal for Liquidity Providers?
  5. 士多啤梨蘋果橙 以物易物現代版
  6. liquidity 到底是甚麼?用人話談「流動性」的常識

高重建

read more
區塊鏈科技科技專欄

區塊鏈的密碼學

Blockchain cryptography_270522_1

區塊鏈作為比特幣的基礎技術,隨著應用開始廣泛,市場已經了解到它是由密碼學與共識機制等技術建立與儲存交易資料的區塊串鏈,當中共識機制部份己有不少文章提及,但密碼學部份則較複雜,較少文章談及。

在落筆暢論區塊鏈的加密演算法之前,先簡短介紹密碼學的歷史。目前已知最早的密碼是在公元前 1900 年,在 20 世紀 70 年代之前密碼學大部分都是國防安全範疇;被譽為電腦科學與人工智能之父的 Alan Turing,這位數學家同時亦是密碼分析家,在二次大戰時協助英國海軍進行密碼分析,期間他設計加速破解德國密碼機 Enigma 的技術,成功破解截獲的編碼訊息,助盟軍在二次大戰中擊敗德軍。而他提出的 Turing machine 就是現代電腦的基礎。

密碼學直至美國國家標準局在 70 年代制定數碼加密標準,同時公開 RSA 加密演算法,學術界才開始作出大量研究,使密碼學在公眾領域廣泛使用。

區塊鏈所採的密碼學,就是現代應用密碼學。區塊鏈廣為人知的應用是比特幣,所採用的加密演算法是 SHA-256,是 SHASecure Hash Algorithm)家族的其中一員,這個演算法是由美國國家安全局設計,並由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發佈,是美國的政府標準。這個家族於 1993 年首次發佈,而比特幣所採用的 SHA-256 則在 2001 年發佈。屬於密碼散列函數(cryptographic hash functions)。

掘礦的朋友應該對這個 hash functions 不會陌生,掘礦的原理是將一堆比特幣交易歸為一個區塊,然後反覆執行 Hash 幾十億次,直至有人找到一個目標 Hash 值,令該區塊被開採成為比特幣區塊鏈的一部份。

SHA-256 是將任何訊息轉化為 64 個字母,而這個轉化是單向的。例如將「blockchainsolutions」轉化為 hash 將會是一串 64 個字母,但將同一串字母再作轉化,只會是另一串 64 個字母,而不會取回「blockchainsolutions」。而將「Blockchainsolutions」作轉化,雖然分別只有 B 是大楷,但 Hash 則會完全不同,這亦是這套算法的安全所在。

雖然 SHA 家族相對安全,但也不是沒有被破解過,在 1995 年發佈的 SHA1,在 2005 年被密碼學家發現漏洞,而 Google 蘭數學及電腦研究機構 CWI Amsterdam 在 2017 年宣佈成功破解 SHA1,不過要執行破解運算需要進行 9 quintillion(10 的 18 次方 a.k.a 9,000,000,000,000,000,000)次的 SHA 運算,若是用暴力破解,需要 1200 萬個 GPU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 才能完成。

不過,以 SHA-256 計,有人大概計算過約有 115 quattuorvigintillion (10 的 75 次方)個 hash,這是一個十進制中達到 78 位的數字,加上 SHA-2 目前尚沒有出現明顯的漏洞,所以至今尚未有對 SHA-2 的有效破解方法,故被視為最安全的加密演算法之一。

SHA-2 的應用除比特幣之外,Debian 軟件認證及 DomainKeys Identified Mail(DKIM)電子郵件認證機制亦是採用上述演算法,而 SHA-2 亦非唯一加密演算法,例如以太幣所採用的演算法是較 SHA-2 再新一代的 SHA-3,而 Litecoin、Dogecoin 則用 Scrypt 算法。

梁永熹

區塊鏈科研創辦人及行政總裁

read more
加密貨幣科技專欄

在 Terra 事件虧掉一半資產後,對自己的嚴厲拷問

when-i-was-small

最近 UST depeg 和 Terra 歸零事件中,從美元的角度,我在短時間內虧掉一半資產。

我努力坦誠面對自己,深刻反省之餘,也對事件定性,希望藉此提醒未來的自己以及其他人,避免重蹈覆轍。


Cosmos 族是活火山的原住民

很多評論假設在 UST 損手的人是因為 Anchor 的 19% 年利率,卻沒想過對於一眾處身於 Cosmos 生態的項目和用戶,UST 是唯一的原生「穩定幣」。這就好像,某地的火山爆發了,評論指很多人不理會風險去看火山景色,結果出事,卻忽略了有些人本來就是當地的原住民。他們錯就錯在,沒有離開自己的家。

Anchor 的年利率並非我使用 UST 的考量,不是否認貪心,而是我更加貪心,19% 根本不足以吸引我,我寧願長 hodl BTC。我真正貪的不是利息,而是一個生態內的原生穩定幣,讓我平日可以完全不使用中心化交易所去處理各種開銷。

沒太多人關注到,USDC 的發行商 Centre 曾於去年 6 月宣布 [1],會於 Cosmos 的其中一條鏈 Kava 發行 USDC,但卻一直只聞樓梯響,結果一年以來,Cosmos 生態只有 UST,也的確讓我和一眾 Cosmos 居民隨心所欲地在 Osmosis 等 DEX 管理資產了一陣子。

Cosmos 生態也並不打算長期完全依賴 UST,比如 Osmosis 早前已著手整合 Ethereum bridge,並在多場社群討論後,於上月投票選定使用 Axelar 作為預設橋 [2],引進 USDC、ETH 等資產,沒想到橋剛搭好,還來不及讓穩定幣多元化,就馬上發生地震。

儘管如此,我接受,以上都不足以成為危機意識不足,風險管理不善的藉口。我明明知道 UST 的系統性風險,卻貪圖避開中心化交易所之便而使用,這是我在事件中所犯的第一個錯誤。由於我以比特幣本位,且個人物質生活簡單,主要是透過 Crypto.com 卡花費,需要時就換出一點 BTC,沒持有太多穩定幣,因此在 UST 方面的損失,並不算慘烈。

話雖如此,我支持的專案開銷卻不少,且項目都是以美元花費,Terra 事件後從美元本位看我的資產值一下子大跌一半,雖然不至於影響我的簡單生活,卻讓我預算盡失,被逼馬上賣出 BTC 去確保能繼續支持專案,這是我犯的第二個錯誤:沒有嚴守紀律,長期維持足夠的美元去應付未來至少一年開支,包括生活以及其他開銷。更離譜的是,美元便宜時我不去買來應付一年開支,反而美元急升才被迫買入,而我已經不是第一次犯這個錯了。

不自覺進入衍生產品市場而不自知

至於 LUNA,我於 2020.08.15 首次買入 2,000 枚,當時幣價 0.5 鎂;其後再於同年 9-10 月以均價 0.32 鎂買入 3,000 枚。

2021.05.24,LUNA 漲到 4.37 鎂,我再買入 5,000 枚。同年 9 月,我退出很喜歡的項目 Aragon,賣掉 ANT 以換取 574 LUNA,均價 35.7 鎂,成為我在 ETH 以外,第二個分別在三個數量級買過的幣。那是我最後一次以「真金白銀」高價買入 LUNA。是的,0.5 鎂也是高價,比現價高 3719 倍(苦中作樂:)

我有個原則,只持有我使用其相關產品的幣,而且只要持有,就會關注項目的發展,因為要付出時間,持有成本(cost of ownership)十分高昂。放下很喜歡的 ANT,因為已經沒有在用;持有更多 LUNA,除了幣價看好,更是因為我日常用得越來越多。沒想到這個原則,埋下了日後在 LUNA 虧大錢的伏線。不過,我並不把這個原則視為錯誤,反而認為該把它捉得更緊,更加嚴選資產,同時更深刻理解持倉。

真正的錯,也是我在事件中的第三個錯,是把 LUNA 全數放在 LUNA/OSMO 的 LP(流動性池)。我那打不響的如意算盤是這樣的:我本身很喜歡 Osmosis,產品非常流暢,社群極度活躍,更難得的是,治理無比認真。我依然持有空投的 UNI,也偶爾使用 Uniswap,兩者功能各有優點,但 Uniswap 於社群治理的活躍程度,跟 Osmosis 完全沒法比。基於這個前提,相對於漲了 200 倍但有點看不透的 LUNA,我更願意累積 OSMO,因此利用 LUNA/OSMO LP 賺取 OSMO 收益。

結果是災難性的。我投入池中的 OSMO,因為極端 impermanent loss,損失掉 99.9%,賺到的是對 impermanent loss 威力更深刻的理解,以及 5mil LUNA,高位時相當於 5 億美元(繼續以自我踐踏作樂:)

我一直嚴守不貸款,不槓桿的原則(對於香港人,按揭不算槓桿:),也因此不至於在地震中傾家蕩產。然而,我懷疑自己是否已經失守另一個原則,不碰衍生產品。在傳統金融領域,衍生產品比較容易理解,或者反過來說,但凡沒法理解的,大概就是衍生產品,雖不科學亦不遠矣。可是經此一役,我忽然醒覺, LUNA/OSMO LP 會不會也是衍生產品?要不然,我為甚麼不只賠光 LUNA,還要同等價值的 OSMO 陪葬?在 DeFi 的世界,應該怎樣定義衍生產品?對此,我還在迷茫當中。

傳播力越大,責任越大

然而,相比起個人虧損,我更在意的是自己有沒有給過甚麼不恰當的建議,連累其他人賠錢。我不是,也從來不想成為 KOL,但畢竟身為作者,也兼職教學,有責任對人帶來正面的影響,斷不能誤導別人。為此我反覆思量,有沒有甚麼做錯的地方。

寫作方面,我相信,沒有。雖然我每週發文,又是 Cosmos 居民兼鐵粉,但我從來沒寫過 Terra。不用翻查我都能清楚記得自己沒寫過,原因很簡單,我從來都不會追逐潮流和話題,去寫不夠熟悉的事,更不可能推介認識不深的幣。

至於教學,財務自由課的單元二 DeFi,第一個話題就是穩定幣,當中我提到穩定幣的三個類型,一個比一個難理解,也提到自己很喜歡 DAI(MKR),但就沒有提醒和強調演算法「穩定幣」的風險很高;關於這點,我需要改善。另外,整個課程的 16 個工作坊,沒有用到 UST,也沒有牽涉 LUNA。

區塊鏈社會學.財務自由篇.單元二.DeFi

參與過的人會知道,財務自由課著重的其實並非傳統意義的投資,在唯一以投資為題的單元五,我再三強調「非常主觀,極高風險」後,分享了個人的主要持倉,除了最主流的 BTC、ETH,當時還小的 SOL 以外,還有比較不主流,以上提到的 ATOM(Cosmos Hub)、ANT 和 MKR 等,並沒有 LUNA。我再三思量,自問沒有帶著同學誤入歧途,但還是覺得可以做得更好,用更大力氣提醒新鮮人各種潛在風險。

Terra 事件後,有人歸咎 KOL 亂教人 Anchor 收息之類。我沒看過任何相關文章或影片,沒法評論,但傾向覺得,畢竟每個人需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話雖如此,還是建議一眾 KOL 做更多功課,更少影片,這世界的內容已經很多,我們沒必要追著話題,事事評論。另外,也希望 KOL 不要只是徒具形式地說「非投資建議」;聽過一些節目,明明從頭到尾在推薦產品,卻在最後唸口簧快速讀出提醒,除了自保免責,根本沒有意義。

Terra: 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

我並無寫過 Terra 的相關文章,唯一一次評論,是回應個多月前的一位讀者留言,問我對 Terra 和 UST 的看法。當時我第一句就強調自己不算很懂 Terra,只能勉強回應,並指不認為 Terra 是騙局,而是個「很大規模、大膽的貨幣實驗」。

Terra 事件後,專家很多,紛紛說早就知道它必死無疑,但我認為把它視為必敗機制或者龐氏騙局,未免過度簡化,只是在它失敗而我賠大錢後,以結果反過來證明推論。Terra 失敗已成既定事實,但不代表它從沒可能成功,假如項目執行不是過於急進,比如 UST 的發行設有參考儲備資產市值的上限,基金會更早引入更多 BTC 作儲備,或者 UST 有更多如南韓 CHAI 的應用場景,Terra 就有可能 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讓 UST 和 LUNA 踏上成功之路。

我雖然賠得很慘,而整個部署也有很多改善空間,但不後悔買了 LUNA,也不後悔並未在升值 200 倍後賣出(迷之聲:如果…… 就好了)。我願意以真金白銀支持對人類社會有正面作用的實驗,儘管它可能成功率很低。

畢竟,要是缺乏創新與冒險精神,面對一時間看不懂的機制就予以否定,世界就不會有今天的比特幣,以及整個區塊鏈產業。

與所有在 Terra 事件虧大錢,以及獨具慧眼逃過一劫的生還者,共勉。

p.s. 回封面圖的小朋友:可用來支持更多創作者、記者以及有意義的專案

高重建

read more
加密貨幣區塊鏈科技專題特寫

「去中心化」偽命題抑或真革命? 初創冀優化 Web3 用戶體驗

matrix-red-pill-blue-pill

「Web1 是去中心化的,Web2 將一切都集中到平台上,而 Web3 將再把一切去中心化。 Web3 應該給我們 Web2 的豐富性,但去中心化。」加密通訊軟件 Signal 的創辦人曾這樣說過。問題是,撇開投資賺錢以外(但最近也不行了),Web3 將能帶來有意義的、去中心化又媲美 Web2 的豐富應用嗎?

每次跟沒有太多技術背景的人提及 Web3,總要花費很多功夫,尤其 Web3 世界涉及大量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的知識,當中更衍生出另一套生態系統及語言,普羅大眾一時三刻很難完全理解。有本地初創見到這個問題,想辦法開發不同方案,希望能將入場門檻調低,令更多想進入 Web3 世界的人,可以一償所願。

以 WordPress 降入場門檻

要數將 Web 3 用戶體驗化為最容易的切入點,Likecoin 必定是代表者之一,創辦時已想到將大家習慣在 Fb 俾 Like 玩法,每次點讚就化成加密貨幣犒賞作者創辦團隊成員 Phoebe Poon 表示,這是一個教育過程,「潮流興 NFT,但你與身邊人談起,九成人也不完全明白 NFT 是什麼一回事,其實這不難理解,正如互聯網剛剛流行時,大家要開立電郵戶口也不是易事,但到今天我想應該沒人不懂用電郵了吧!所以 Likecoin 成立時,特別設立一個教育基金,將當中的 Likecoin 平均分配給被點讚的作者,無論讀者及作者均毋須對區塊鏈有任何認識,已無痛進入 Web3 世界,這是降低門檻的第一步。」

Signal 創辦人堅信人們不想運行自己的伺服器,而且永遠也不會,而 Likecoin 則「擇善固執」,開發 WordPress 外掛程式,大幅降低運行伺服器的門檻

早前 Likecoin 將行動升級,推出專為 WordPress 而設的外掛程式,安裝後即可享受將內容出版至區塊鏈的功能,簡單兼方便。Phoebe 解釋選擇 WordPress 有特別原因,「向來覺得 WordPress 是個被忽視的平台,每日也有好多好作品在這裡誕生,而最重要是寫文的人,在這裡能夠慢慢凝聚支持者,有自己的粉絲群。我們認為這些好內容不應免費,於是將外掛程式簡化到一個按鈕,就是希望粉絲可以直接回饋作者,不用什麼繁複步驟,甚至可以選擇按月贊助,長期支持喜愛的作者,令每位創作者也有自己的價值。」

「Web3 應將選擇權交還用戶」

此外掛程式還在不斷完善中,未來將加入 NFT 功能,令創作人可以輕易將文章化為 NFT,供給讀者收藏,Phoebe 表示與坊間 NFT 不同之處,是通過他們的外掛程式,作者可自行定價及決定分成,而且可以決定推出多少個版本,「因為有些作者最初寫文時,未必想即時轉為 NFT,可能等時機成熟才出版;另一方面,我們也會幫忙處理所有元資料(metadata)的儲存問題,甚至將作者不同平台文章組合在一起,盡量令創作人毋須花時間處理技術上的繁瑣問題。」

作為 Likecoin 創始團隊的成員,Phoebe 認為 Web3 至少為用戶提供多一個選擇,並透露團隊正在研究「讀者也可以選擇 mint 某篇 WordPress 及為其定價」的設計和可能性

面對 NFT 熱潮,Phoebe 概嘆 2017 年時,曾舉辦一個 NFT 會議,可惜只得少數人參與,估不到如今已成為熱門話題,「我認為要令 Web3 的應用普及,某程度上有部分功能難免要中心化,但這跟 Web2 截然不同的地方,是給予用家選擇權,有權選擇是否使用中心化的服務。事實上,一旦進入 Web3 的世界,體驗過它有多方便,就難以返轉頭;正如 Payme 及 FPS 一樣,身邊十個朋友十個也在用,你很難不參與其中,而且用了後就很難抽離,所以改善 Web3 的用戶體驗,令更多人享受當中的方便是最重要的。」

「任何開放平台難逃大公司進駐」

被問到 Web3,Innopage 創辦人李勁華(Keith)也跟 Phoebe 的看法一致,「去中心化就等於沒有了銀行這個角色,以前認證機構就只有銀行一個,所有交易很直接及容易,但在加密幣的世界,要分散在各處的礦工一齊驗證,速度及複雜程度自然加倍,這是享受去中心化好處的代價。不過從科技歷史可見,任何開放式平台,最後都難逃大公司進駐的命運,你看 Linux 就是個好例子;我向來對人性抱悲觀想法,為了方便,用戶願意犧牲自由去擁抱中心化,正如買股票也甚少有人買一張張紙本股票放在家中,股票行作為中間人有它的價值存在,凡事總有兩面,中心化也未必是壞事。」

Innopage 開發了一套專為 Web3 而設的雲端系統,希望改善 WEb3 服務的 UI/UX,李勁華同時希望,他日毋須使用加密幣,都可以買到 NFT。

作為手機程式開發者,向來重視用家體驗的 Keith,也坦承 Web3 的應用對用家不太友善,「很多朋友想參與其中,但單是開錢包已難倒他們,更不要說鏈與鏈之間的轉換,資訊成本很高,如果沒有決心及時間,實情有點難去參與。這就像互聯網早期,不要說未有瀏覽器及搜索引擎,大家還在看 newsgroups 的年代,連群組連結也不知如何入手搜尋,那有現在這麼方便,入 Google 就找到所有東西。這其實有違科技發展,科技理應令人生活更為便利,因此我相信物極必反,Web 3 最終也會慢慢走上中心化路線,由傳統大機構入主。」

未來屬於 Web3 區塊鏈

未走到中心化的一步前,Keith 也希望以一己之力盡量完善 Web3,「就像電影《哈利波特》,麻瓜(編按:電影中對不懂魔法的人的統稱)永遠不能進入魔法世界,我就想移除這個門檻,例如有想過建立方案,容許 NFT 買家以現金支付,毋須規定要用加密幣;又例如見到 Web3 的網頁由於要處理大量訊息,導致介面速度很慢,我們就開發了一套專為 Web3 服務而設的雲端系統,價錢更比坊間便宜約五分一至十分一,希望透過不同方案改善 Web3 的 UI/UX,令更多人可以參與。」

Innopage 創辦人李勁華基於昔日互聯網發展軌跡,預測未來的 Web3 應用勢將「分久必合」,在邁向普及的同時,開始鐘擺回到「中心化」結構

如果過去十年的科技推手是手機,Keith 深信未來十年必定是區塊鏈,「不論最終是中心化或是去中心化,也不會改變 Web3 的本質,就是有充足的透明度,錢包也好區塊鏈本身也好,所有編碼都是開放性的,你完全可以看到裡面發生什麼事,交易卡在哪裡也清晰見到,這在傳統互聯網是不可能出現的,愈早投入 Web3,也就愈能及早享受它的好處。」

訪問片段

編採:尹思哲

read more
加密貨幣科技專欄

加密貨幣與其他資產的關係

photo3

每逢資產價格下跌,「原因」總會滿天飛,今次加密貨幣下跌,有說是受 UST 拖累,亦有人認為是因為通脹高企,各國加息引發各類資產格動盪。經常有人將加密貨幣與不同資產作比較,希望找出加密貨幣與其他資產的關係,從而推算其走勢,究竟那一種說法較為站得住腳?

說到加密貨幣與其他資產價格的關係,首先要界定加密貨幣的資產屬性,雖然陸續有商戶接受加密貨幣作交易結算,但有別於傳統貨幣,加密貨幣欠缺各國央行支持;加上價格表現波動,故難以將加密貨幣與傳統貨幣直接比較。

在烏俄戰爭期間,亦有人將加密貨幣與避險資產如黃金作比較,甚至稱之為數碼黃金,認為加密貨幣與黃金和其他自然資源一樣具有實物稀少性,因此可以對沖通脹和央行對美元等法定貨幣的政策。

不過,大多數投資者並不是這樣看待它,反而將加密貨幣看做一項風險投資,會跟著其他風險資產一樣拋售。這主要原因是加密貨幣資金池太小,以比特幣為例,雖然其總量是 2100 萬個,根據 CoinMarketCap 數據,目前市場供應量約 1900 萬個,截至本周二,總市值約 6664 億美元;當日(24 小時)成交量約 826 億美元。

以太幣的情況亦相若,截至本周二其總量為 1.2 億個,總市值約 2880 億美元;當日(24 小時)成交量 459.91 億美元。與美股科技巨頭比較,一間蘋果市就已經 2.5 萬億美元;亞馬遜市值則約 1.1 萬億美元。

資金池小、貨源歸邊,再加上價格波動性大,所以引來不少投資者憧憬投資加密貨幣致富,相反黃金則是保守,長期以及與通脹對沖的一種投資。市場上另一種立論,就是將加密貨幣走勢與股市掛鈎,這代表與息口、經濟指標以及投資者情緒相關。

先談息口,以聯儲局加息為例,此舉會將帶動美元貸息上升,令企業借貸成本上升,這亦是各國央行放水及收水的主要手段,而加密貨幣並不是借貸貨幣基礎,亦不是依賴央行支持的貨幣,所以加息或減息理論上對加密貨幣走勢不會有影響。

不過,央行透過息口控制經濟指標(如通脹),成為今次股市大跌的主要因素,加上投資者情緒趨向負面,似乎對今次股市及加密貨幣下跌均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過去一年(由 2021 年 5 月 7 日至 2022 年 5 月 11 日),標普 500 指數下跌 5.47%;納指下跌 10%;恒指下跌 30%;至於加密貨幣方面,比特幣下跌 47%,而以太幣(coinbase)則下跌 32%。而上述五項市場指標中,只有兩種加密貨幣在去年底走勢較為偏離(見圖)。

資料來源:koyfin

若將五項指標比較時期收窄至由年初至今,五項指數雖然跌幅不同,比特幣及以太幣分別下跌 34%及 36%;標普 500、納指及恆指分別跌 16%、24%以及 14%(見圖),但走勢確實傾向一致。

資料來源:koyfin

當然市場上對今次加密貨幣下跌原因仍有不同的說法,包括穩定幣 UST 下跌,諸如此類。而上述加密貨幣走勢傾向與股市走勢一致的立論亦是相對較短期的比較,長遠仍需要視乎未來加密貨幣的發展及投資者如何將其性質下定義。

高瀚

加密高總經理

 

read more
加密貨幣科技專欄

全「宇宙」最具爭議的議案 —— Cosmos Hub #69

budda

Cosmos Hub 正在審理議案 #69,建議在下一個版本加入智能合約 CosmWasm 模組,社群激烈爭辯,名副其實是全「宇宙」最具爭議的議案。

這既然是個關於技術的議案,要作出判斷無可避免要討論技術,沒法講得非常淺白,但我儘管試試(謎之聲:其實你也懂得不深所以才會寫得簡單…)

CosmWasm:圖靈完備虛擬機

先提供一些背景知識。相對於 Ethereum、Solana、Avalanche 等有著圖靈完備(Turing complete)智能合約的區塊鏈,Cosmos 生態有著很不一樣的世界觀,不求每一條鏈甚麼都能做到,而是主張「app chain」,即每條鏈針對一個垂直應用場景,比如 Osmosis 是交易所、Terra 是穩定幣、Akash 是雲、LikeCoin 是出版等等。

Wasm 即 WebAssembly,理論上是比 JavaScript 優秀的程式語言,而 CosmWasm 則是 Cosmos 版的 Wasm,2019 年由基金會支持開發,並在月前推出穩定版,Juno、Osmosis、Desmos 等都先後加入 CosmWasm,而市值大佬 Terra 更不用說,一直都在用。至於 LikeCoin,一方面希望能加入 CosmWasm 以支持 CW721 NFT 標準,另方面又希望保持程式碼精簡,暫時還沒定論。

類似的考量,正是反對 Hub 整合 CosmWasm 的主要原因,畢竟增加虛擬機會大幅提高複雜程度,增加軟件出錯機會和被攻擊的「面積」。技術上,要鑽得非常深的程序員才能判斷問題有多嚴重,不過傳統智慧告訴我們「多隻香爐多隻鬼」,同樣適用於區塊鏈。事實上,較早前 Juno 更新當機兩天,問題正是出於 CosmWasm 模塊。

順帶一提,現時最為廣泛使用的智能合約當然是以太坊的 Solidity,不過其實,在我入行不久的 2017 年,在台灣出席以太坊聚會時,Vitalik 已經在講 Ethereum 2.0,亦表示不久將來會轉用 Wasm;五年過去,2.0 終於近了,但 Wasm 卻沒再聽人提起了。大概,情況跟 JavaScript 差不多,即使很多人都覺得問題多多,及不上新一代的技術,但使用層面實在太廣,程式員最多,造成「劣語驅逐良語」。

Cosmos Hub 的無用之用

CosmWasm 是個優秀的工程專案,它的存在對 Cosmos 社群有用,這些都沒太多懸念。然而是否該整合到 Hub,考慮則沒那麼單純。

基於 app chain 的設計理念,「Internet of blockchains」的世界觀,各種垂直應用由不同的鏈各自負責,而 Hub 則是一個特別的存在,最大功能是——沒有功能。

「無用之用」也實在太難接受,尤其是一直指 ATOM 沒做好「價值捕獲」(翻譯:價格不漲)的人。有意見認為有些核心功能如 DEX,還是應該由 Cosmos Hub 提供,於是核心團隊 Tendermint 收購 B-harvert,將其 Gravity DEX 整合到 Cosmos Hub,再以 Emeris 做前端推出市面。

結果相當災難性。主張 Hub 應該維持純淨,DEX 應該抽離的 Osmosis,跟整合於 Cosmos Hub 的 Emeris 差不多同時間推出市場,後者一直被拋離,而且差距越來越大,直至 Osmosis 奠定了 Cosmos 生態第一 DEX 的位置;另一邊廂 Cosmos Hub 蹉跎大半年,最後還是得重新抽離 Gravity DEX,以獨立鏈 Crescent 捲土重來。

流動質押的利與弊

當然,在 Hub 加入 CosmWasm 也有好處,否則根本就不會有這個提案吧。

理論上,有了圖靈完備的虛擬機,甚麼功能都能加上。而為了貫徹 app chain 的理念,好些整合 CosmWasm 的鏈不會使用像以太坊那種完全開放,只要願意給汽油費就能執行合約的模式,而是需要社群事先通過提案才能執行特定合約。換言之,雖然 CosmWasm 是萬能的,但個別 app chain 只使用它實現與自己相關的特定功能,而不是任由用戶發揮。

對於 Cosmos Hub,比較清晰需要這個功能的是流動質押(liquid staking)。在 ETH 流動質押市場領先的 Lido,明確表示 Cosmos Hub 加入 CosmWasm 後,就能提供 ATOM 的流動質押服務。假如能夠成事,質押 ATOM 雖然會被鎖著 21 天,但會獲得質押衍生品(staking derivative)stATOM,因此能一邊質押,一邊做各種操作,幣盡其用。

彷彿嫌事情還不夠複雜似的,社群並非一面倒認為流動質押是好事。在 ATOM 的權益證明機制下作惡會被扣 ATOM,有人擔心質押衍生品 stATOM 的出現,反而會幫助作惡者在東窗事發前就透過出售 stATOM 套利,逃之夭夭。

議案 #69 程咬金

以上談及的多重考慮,不過是簡化的版本,可見社群要理解議案 #69、討論、取得共識,非常辣手。偏偏,這時候卻殺出「程咬金」,不是別人,正是早已退出項目日常運作的 Cosmos 創始人,Jae Kwon。

Jae Kwon 強烈反對議案不特以,更以空投作為推動社群反對的經濟誘因 [2],表示支持議案的錢包,將不會獲得他的新項目 Gno.land 的空投,反之從不投票、棄權、反對、到否決,越是反對所得空投越多。

如此行為,當然引起極大爭議,但卻又非常奏效,執筆之時,Yes 票只有 13.84%,No 卻整整 67.12%,還沒算進 No with veto。

高重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