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業界消息

專題特寫業界消息

「Instagram Academy」落戶香港  目標培育 300 名年青企業家

Jayne Leung, VP, Head of Greater China at Facebook

其實早於去年,Instagram 便已率先在泰國和印尼開設「Instagram Academy」,並成功培訓了 1500 名青少年企業家。今年,「Instagram Academy」終於落戶香港,並計劃培育300 名 35 歲以下的年青企業家。

Instagram 正式宣布聯同香港青年協會社會創新及青年創業部,推出「Instagram Academy」培訓課程。透過網上授課、KOL 分享和實習計劃,協助年輕企業家提升數碼技能,更有效使用 Instagram 的免費商業和創意工具。

「Instagram Academy」培訓課程分為兩個階段,將招募和培訓大約 300 名 18 至 35 歲的年輕企業家。首階段,Instagram 團隊會透過精心設計的課程,指導年輕企業家使用 Instagram 工具,並透過網上課程,重點教授如何為業務創造吸引的內容,帶學員深入了解 Instagram,學習如何利用平台提升内容影響力、與用戶的互動、建立品牌知名度,以及分享發布帖文及廣告的最佳實例,期望最終能幫助企業家提高追蹤人數。

▲Facebook 大中華區總裁梁幼莓期望透過「Instagram Academy」鼓勵創業精神、激勵和啓發本地年輕企業家。

學以致用助企業轉型

而課程的在第二階段,香港青年協會社會創新及青年創業部將挑選 10 位「Instagram Academy」培訓課程的優秀畢業生,參加為本地傳統企業而設的「傳承傳新」轉型計劃,協助他們把業務拓展數碼化。透過「傳承傳新」轉型計劃,畢業生得以學以致用,向本地傳統企業講解 Instagram 的功能,助傳統商家透過建立自己的平台與客戶聯繫、持續擴展業務、提升業務並實現數碼化,從而把傳統文化「傳承傳新」至下一代。

Facebook 大中華區總裁梁幼莓表示:「消費者的行為模式在疫情下有所改變,更多消費者透過網上平台接觸品牌、搜尋產品及購物,令電子商務近期成為主流。因此期望透過『Instagram Academy』培訓課程,鼓勵創業精神、激勵和啓發年輕企業家。」

課程更邀得 7 位網紅企業家成爲「Instagram Academy」大使,分享他們如何藉 Instagram 創業的自身經歷,以及成爲成功年輕創業家的心得。「Instagram Academy」報名日期由即日起至 2020 年 12 月 11 日,完成後將獲 Facebook 頒發證書

read more
初創企業業界消息

中國移動 OneNET 物聯網創科比賽 促進大灣區 5G 及物聯網生態圈發展

CW_08134_2

物聯網讓我們生活中的各種裝置透過網絡聯繫互動,形成智慧城市的根基;而最新面世的 5G 流動通訊技術則提供了革命性的網絡性能,物聯網應用在 5G 流動網絡上將得到更佳的發揮,為社會帶來更大的正面效益。

中國移動香港(中移香港)舉辦的 2020 年第三屆「OneNET 物聯網創科比賽」大灣區賽區最近舉行四強及最具潛力發展大獎頒授儀式,賽果展示了物聯網和 5G 叠加的巨大潛力,同時也讓人們對大灣區內的創科協作充滿期待。

並駕齊驅同獲最具潛力發展大獎

由於今年是 5G 元年,本屆的 OneNET 比賽以「5G 未來無限可能」為主題,要求參賽作品需圍繞 5G 和物聯網技術,就「區塊鏈、物聯網、邊緣計算、智慧民生、智慧城市、車聯網」六大主題進行技術、產品以及商業模式的競逐。而大灣區賽區的四強優勝隊伍分別為:萬迅科技有限公司、碳世界有限公司、廣州歐米區塊鏈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及庫醇科技有限公司。他們各自運用 5G、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雲端運算等技術,開發了創意和實用效果均一流的產品和服務,因此脫穎而出,除成為四強外更同時獲得中移香港特別設立的「最具潛力發展大獎」殊榮。

▲中國移動香港董事兼行政總裁李帆風對今年的各個獲獎項目印象深刻,認為每個項目的創意和實用性都非常高。

本屆項目創意與實用並重

中國移動香港董事兼行政總裁李帆風表示,本屆比賽得獎項目的創新水平和可行性相當高,而多種技術如攝影和人工智能加上 5G 網絡令項目的表現大幅提升,使人印象深刻。

萬迅科技的獲獎項目是以物業管理行業為主要對象的「IoT Data Platform and Sensor」。它能利用不同傳感器和 NB-IoT 物聯網技術,將環境數據收集到大數據平台,通過分析作即時智能警報,提升客戶的管理水平。

以建立一個「可信、可追蹤及可持續發展的回收平台」的碳世界有限公司,則以「5G 智能回收機」奪獎。該項設備內置攝影機,能透過 5G 網絡在雲端以人工智能分析回收物的影像作出分類判斷,提升回收效果,也有助設備的維護。

顧名思義,廣州歐米區塊鏈科技的「歐米區塊鏈物聯網應用」憑區塊鏈技術脫穎而出。該項目包括區塊鏈軟硬件的結合,以及平行鏈跨鏈技術,以供應鏈貨品流轉及交易為主要應用範圍,提高信息及交易的公開透明度。

而庫醇科技的獲獎項目是「全球首創 5G 人工智能雲端酒窖管理系統」,採用多種技術為家用酒櫃、私人酒窖及商用酒倉,提供存取識別、自動盤點、智能恆溫及智慧安防等功能。該技術除可用於該公司自行開發生產的智能酒櫃,也能透過添置智能 IoT 設備,在上述的場景中應用得到

▲李帆風帶領中移香港管理團隊與 OneNET 獲獎隊伍合照。

首簽署合作協議加強支援

中移香港在獎項頒授儀式中與獲得「最具潛力發展大獎」這四支隊伍簽署合作協議,乃三屆以來首次有此安排。他們除可獲得合共二十萬元現金作為扶植奬勵外,中移香港亦將因應各公司的特點,提供 5G 網絡、軟硬件、資訊、市場推廣等專業和實質的支援。

推動更多第三方 5G 應用面世

李帆風指出有關安排是為了進一步推動 5G 應用的開發和普及。雖然中移香港已經陸續推出了多個 5G 項目或服務如 5G 商場基建、5G 智能大廈及 5G 網聯無人機等,並針對消防及醫療等垂直行業推出應用解決方案,但實際上不可能一力承擔龐大的 5G 開發工作。而透過支持第三方開發商特別是初創公司,中移香港就能展示 5G 科技與我們起居生活的密切聯繫,刺激更多創科人才和企業加入市場,提升用戶的體驗和生活質素。

▲李帆風在傳媒問答環節中認為香港創科企業擁有國際化優勢,有助打入內地 5G 應用市場,並與大灣區產業互補。

看好本港和大灣區 5G 無縫對接並蓬勃發展

李帆風又認為 OneNET 比賽這兩年增設大灣區賽區比賽,反映了香港創科人才的高水平,以及香港與其他大灣區地區在 5G 和物聯網科技方面的合作潛力。他認為香港創科企業可以透過高水平的科技以及本港的國際化優勢,在大灣區的汽車製造、金融及教育等龐大市場取得佳績。同時,他亦看好香港與大灣區智慧科技和應用無縫對接並繁榮發展的趨勢,並強調中移香港將透過 5G 聯合創新中心及大灣區 5G 產業聯盟等營造更完善的生態環境,推動整個大灣區應用 5G 技術及智慧物聯網,為兩地全面邁進 5G 智慧新世代作好準備。

read more
企業趨勢專題特寫業界消息

施耐德電氣舉辦網上創新峰會 行業專家探討如何靈活應對市場變化

01

近年社會加速數碼轉型,加上疫情帶來的挑戰,企業紛紛利用雲端技術增加業務靈活性、提升可持續性及營運效率。施耐德電氣即將於 11 月 26 日舉辦的 Innovation Summit Hong Kong 2020,雲集超過 50 位行業專家探索最新的數碼技術並分享心得,協助企業拓展商機。

read more
人工智能業界消息資訊及通訊科技

思科宣佈收購 BabbleLabs  瞄準 AI 背景噪音消除技術

視像會議可說是疫情下普及得最快的協作工具,不過市面上的視像會議應用選擇繁多,質量良莠不齊,部分除會為企業帶來資訊外洩的隱憂,使用體驗之差亦每每叫人抓狂。

疫情之下,不少與會者均在家工作,以致視像會議不時出現多餘的背景噪音,難免造成干擾。為幫助用戶控制會議中不必要的噪音,例如打字聲、犬叫聲、小孩叫鬧聲等,思科今日宣佈有意收購 BabbleLabs,透過其 AI(人工智能)演算法區分人類語音和多餘的背景雜音,提升通訊和會議應用程式的品質。

有別現行消噪技術

思科資深副總裁兼網絡安全及應用業務總經理 Jeetu Patel 強調,BabbleLabs 的背景噪音消除(noise removal)和現有的消噪技術(noise cancelling)並不一樣。

「背景噪音消除是以 AI 演算法去區分人類語音和背景雜音,更可實時在噪音發生的源頭(於用戶端)消除 100% 噪音,以提高客戶隱私和雲端安全。」

成功收購 BabbleLabs 後,思科將於整個協作產品組合加入降噪功能。首階段將專注於整合 BabbleLabs,務求令 Webex Meetings 何時何地、如何連接 Webex 應用程式(透過會議室或行動裝置),皆可享統一、安全的音訊體驗。Patel 又透露,併購後BabbleLabs 的專業工程師團隊將加入思科協作團隊並組成語音團隊,務求進一步提升思科協作平台的視訊會議體驗。預計是項收購將於思科 2021 財政年度的第一季度完成,視乎成交慣例和所需的監管批准。

read more
業界消息資訊及通訊科技電子商務

WTIA 調查披露疫情對生產力及商業交易構成壓力

WTIA

▲香港無線科技商會主席羅國明(左)及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數碼轉型部總經理陳仲文(右)

疫情之下,全球企業面對各種「新常態」,除了工作模式、企業應用、交易和營運從線下走向線上,顧客和終端使用者的行為亦有突破性轉變。例如企業開始大幅度採用視像會議取代傳統會議或活動;而市民網上購物和透過流動應用程式外賣點餐的比率亦顯著飆升。

流動應用程式的使用率和需求急增,照說對程式開發者和業界而言有利無弊,不過香港無線科技商會(WTIA)最新公布的「香港智能手機應用程式業界調查 2020」就發現,全球爆發疫情後,受訪企業普遍認為對員工生產力及商業交易構成壓力;惟人才短缺問題和營商環境則略見緩和。與此同時,調查亦指出業界對開發使用 iOS 平台、商業類的應用程式的偏好度持續增加。

▲2020 年出爐的本地智能手機應用程式以企業應用為主,佔整體 70%。

該調查於今年 5 月至 6 月期間,成功訪問逾 140 間香港及亞洲地區智能手機應用程式開發商和相關企業,旨在探討業界的市場現況及行業前景,同時亦問及今次疫情對受訪企業的潛在影響。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數碼轉型部總經理陳仲文認為,以下調查結果的要點亦值得業界深入討論:

  • 營運概況:受訪機構本財政年度的年盈收普遍較去年同期下跌,年盈收在 50 萬港元以下的公司比例,從 15%增加到 21%;反觀年盈收在 1,000 萬以上的受訪企業,比例則從 17%降到 13%。不過市場似乎樂觀持平,有 66%報稱虧損的受訪企業預計在 1 至 3 年內可達至收支平衡。
  • 人力資源:管理層與員工的短缺情況略見緩和,整體來說,受訪企業面對技術類型員工短缺的情況,高於管理層與銷售類型員工。不過即使技術類型員工,「非常缺乏」的比例亦從 20%減為 13%,可見人才短缺問題稍有改善。
  • 研發資源配置:2020 年受訪企業平均投資約 160 萬元進行研發,約 80%受訪企業過去一年投入資源在產品研發上,其中有 59%耗費至少 3 個月以上的時間在產品研發;約 56%受訪企業過去一年有投入資源在使用者體驗(User Experience,UX)設計上,但相對產品研發,投資金額較少及時間較短;僅有 26%受訪企業耗費至少 3 個月以上的時間在 UX 設計上。
  • 平台和技術選擇:本來市場以 iOS 和 Android 平分秋,不過今年明顯向 iOS 平台傾斜。今年選擇 iOS 平台的比例微升至 51%,反觀 Android 的比例則從 49%大幅下滑到 32%;另 HTML5 的比重則從 10%增為 15%;至於 Windows Phone 與 Blackberry 的使用者則幾乎銷聲匿跡。
  • 疫情影響:疫情對多數企業都產生負面影響,其中僅經營本地市場的受訪企業中,有 61%表示受到疫情影響,同時經營非本地市場的受訪企業則有 79%表示受到疫情影響。最多受訪企業表示在家工作(work-from-home)的模式導致其員工生產力下滑(59%);另有 41%認為商業交易與洽詢機會受到疫情影響而減少,僅 5%受訪企業表示應用程式下載量在疫情期間有所增加。

▲ 目前,香港最大的競爭對手仍是中國(從去年 98%下跌至 85%),不過印度急起直追,單單一年已超越其他亞太地區成為第二大競爭對手。

宜考慮與亞太地區合作  不宜輕視使用者體驗

香港無線科技商會主席羅國明表示,是次調查為業界提供具參考價值的指標,而調查顯示業界普遍對於前景保持樂觀,不過仍要面對全球疫情對企業生產力及商業洽談機會的衝擊。

「面對中美貿易及制裁威脅,建議企業可多與東南亞鄰近市場合作。例如業界擔心中國製造的程式未來不能在 iOS 及 Google Play 發放,據我所知印度封殺大陸 Apps 暫不影響香港的 Apps,但印度本身亦聲勢凌厲,2020 年升幅達 18%,成為繼中國後第二大的競爭對手;加上各國擔心受制裁牽連,愈來愈多本來在中國開發的 Apps 會轉交印度。香港方面,為避免制裁可多考慮與台灣、越南等地合作。」

羅國明又透露,香港和其他地區的另一分別是企業外來投資,「畢竟香港人投資機會多,可以選擇買樓買股票,未必願意投資開發技術。而政府資助方面,亦相較其他地區少。」

由於調查顯示本地企業對 UX 的重視程度遜於其他亞太地區,羅國明笑言明白香港人重視賺錢,電子商貿講求快,因此必須壓縮開發週期,結果只得犧牲 UX。不過他再三強調,流動應用程式本身是以人為本的設計,UX 設計時間投放不足,勢難與其他地區競爭。

read more
業界消息

投資推廣署正式啟動全球 Fast Track 計劃

IMG_4623

投資推廣署正式啟動全球 Fast Track 計劃,旨在幫助國際及本地金融科技公司促進業務發展和加速創新。獲選的金融科技公司將有機會向金管局、香港交易所,及一眾龍頭機構及企業高層展示創新方案。而最吸引的,莫過於一眾投資者包括 AngelHub、數碼港、香港科技園創投基金、領渢資本、概念資本、QBN Capital 和 Vectr Fintech Partners 等經盡職調查、商業會晤及經個別投資者作出批准的相關規程後,將對其有意發展的每個項目,提供高達 100 萬美元的投資承諾。

一對一商業配對拓集資機遇      

計劃邀請來自九個主要金融科技領域的企業(包括貿易金融、資本市場、零售銀行、商業銀行、保險、監管科技、財富科技、支付及企業資源規劃)由今日起至八月三十一日期間提交申請。每個領域中最突出的約 10 間企業,將會向一眾龍頭機構及企業展示其解決方案,及有機會參與切合雙方需求的一對一商業配對,以進一步討論合作意向。

當中約 10 多間突圍企業將獲邀在十一月二至六日舉行的「香港金融科技周」,進行線上 FintechHK 環球決賽爭奪額外獎項。此外,計劃亦設有中國大陸區加速計劃,以助内地金融科技企業通過香港市場開拓海外商機。

投資推廣署金融科技主管梁瀚璟表示:「計劃以商機效益主導,旨在為金融科技業帶來新機遇。除潛在合作及融資機會外,不論申請計劃成功與否,合資格的公司亦可向香港特區政府申請落地支援,金額由 11.1 萬美元至 260 萬美元不等。」

Fast Track 計劃申請詳情可瀏覽以下網址:

www.fintechweek.hk/hk/fast-track

read more
業界消息電子商務

疫情下採購受阻  消費電子展變陣辦「環球資源在線展會」

疫情持續數月,全球多國仍未開放邊界,國際航空交通幾近停頓,各地 B2B 買家難以採取傳統方法進行採購。供應鏈受阻,線上採購便成為疫情下的新常態。

為回應市場的剛性採購需求,環球資源決定將傳統展覽會轉至線上進行,買家只要通過專門構建的平台即能遙距詢盤、下單,採購不再受地域、時區影響。為提升採購體驗,環球資源首次推出「已核實供應商」體系,讓買家於線上採購時多一分安心。

那麼,「環球資源在線展會」和一般的電商平台如阿里巴巴、eBay 和 Amazon 有何分別?

環球資源首席執行官胡偉指出,環球資源在 B2B 領域擁有 50 年經驗,建立了龐大優質國際買家社群。「此次運用多年實體展會的經驗,開展專業市場推廣,精准匹配買賣需求,為雙方帶來最佳在線展會體驗。我們在剛需採購活動基礎上加入網上洽談、直播等新功能,力爭於短時間促成大量詢盤。」

所謂知己知彼,對買賣雙方來說,是次大會安排的各種線上峰會和研討會,由專家作圓桌討論和買家案例分析,讓買賣雙方可獲取最新的行業資訊和互動交流,相信是「環球資源在線展會」的一大亮點。而是次在線展會更將分別設立「醫療及保健」、「居家辦公學習及休閒」及「家居修繕」三大主題,約 900 家已核實供應商將按三大主題供應熱門產品。

環球資源在線展會包括以下特色:

  • 特色產品展區,讓買家按產品專區,快速瀏覽產品及展商
  • 發佈產品視頻,個性化展示,吸引買家目光
  • 線上詢盤/詢價,可 1 對 1 線上會面,更快跟進買家需求
  • 透過買家專場採購會,對接意向買家
  • 線上聊天,與買家更有效互動,建立信任
  • 虛擬會議室與買家建立更私密的商業關係
  • 各種線上峰會和研討會,邀請專家作圓桌討論、買家案例分析,幫助買家即時捕獲最新的行業資訊和互動交流
  • 邀請專業主播面向在線展會買家主持節目,介紹供應商的焦點產品,工廠/樣品間實地直擊報導等節目,讓買家即使線上上也能親臨其境,全天候獲取優質對口的產品供應商資訊
  • 為在線展會的觀眾度身定制活動,提供現場表演

詳情及報名可參閱以下網址:
https://www.gsos.com/?utm_source=Preshow_Release&utm_medium=PR_PressRelease&utm_campaign=GSOS_PR_HK20&WT.mc_id=8021415

read more
業界消息金融科技

數碼港接手推「抗疫基金金融科技人才計劃」擲 1 億 2 千萬創 1000 職位

雖然近期企業多數聚焦「遙距營商計劃」(D-Biz),但其實 D-Biz 以外尚有其他資助計劃,例如財經事務及庫務局便委託數碼港透過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推出「抗疫基金金融科技人才計劃」,由今日(2 日)起接受合資格金融科技公司申請。

有別 D-Biz 針對遙距服務相關基建系統和方案,今次計劃就以從事金融科技的人才為主,為企業提供為期一年的薪金資助,以開設新的全職職位,為金融及科技專才以及新畢業生提供更多金融科技相關的就業機會。計劃名額 1,000 個,總資助金額為 1 億 2 千萬元,由數碼港負責執行、處理審批及資助發放工作。而每家合資格公司可申請 1 個名額,獲取每月 1 萬元資助,全數用作支薪,資助為期最長 12 個月。

月薪 1 萬聘期須不少於 12 個月

所有在本港從事金融科技相關業務,並於 2020 年 1 月 1 日前已開始營運,在本港設有實體辦公室的香港註冊公司或非牟利組織均合資格申請。而接受資助的職位須為 2020 年 7 月 2 日或以後開設的新增職位,僱員須為 18 歲或以上持有香港身份證的香港居民,取得專上和大專院校的認可證書、文憑和學位,或具有相關工作經驗。至於僱用期則不少於 12 個月,工作性質與公司主要業務直接相關;涵蓋產品開發、業務拓展、資訊科技、法律、合規、風險管理、市場推廣或設計等指定範疇。

數碼港會對相關申請公司及新增職位的資格進行審核,預計在收到申請文件及資料齊全後的六星期內,通知申請公司申請結果。數碼港會在確認申請公司及職位條件以及聘用合約生效後,盡快發放首三個月資助金額,之後會每三個月一次,以預付形式發放資助金額。而參與計劃公司須定期向數碼港提交僱員的支薪記錄及強積金供款證明,而數碼港會在計劃中期及末期,約見相關僱員及其主管進行檢討,以監察聘用情況。

計劃專屬網站(http://fast.cyberport.hk/)於 7 月 2 日中午起開始運作,供金融科技公司直接提交申請及相關證明文件,申請截止日期為 2021 年 7 月 2 日上午 11 時 59 分,額滿即止。

查詢電郵:fast@cyberport.hk

read more
業界消息

D-Biz 加碼至 15 億  資源有限或提早截龍

各行業因應疫情急須部署遙距工作或服務模式,有見及此,創新科技署早前透過「防疫抗疫基金」推出「遙距營商計劃」(D-Biz ) ,由 5 月 18 日起接受申請,計劃透過快速批核資助企業採用資訊科技方案,開拓遙距業務以便在疫情期間仍能繼續營運和提供服務。

惟計劃推出以來,坊間負面傳聞不絕,包括申請企業未獲全額資助、原承諾 10 個工作天內快速批核結果最少要等上一個月等等。就此,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及創新科技署署長潘婷婷今日會見傳媒解畫。

加碼 10 億拒絕鬆手

局長薛永恒透露 D-Biz 計劃反應踴躍,至今已收到逾 14,500 宗申請,為協助更多企業推行數碼轉型,迎接數碼服務和遙距工作趨勢,政府決定加碼 10 億,即由原來的 5 億港元資助額增至 15 億元。惟薛永恒強調資源始終有限,並不會因加碼而鬆手,會繼續做好把關工作;而原來預計的半年申請期限亦有可能提前截止,若落實提前截龍,將於截止前兩星期公布,並承諾截龍前已收妥之申請將完整處理。

據悉,申請企業中約 95%為中小型企業,而 90%申請者為少於 20 人的企業;目前已處理 1,194 宗申請,當中 1,094 宗獲批核,涉及資助金額合共約 4,400 萬元;另 100 宗申請因項目與業務無關或內容不合理而遭拒絕。

「全額」資助須符合市場合理價格

署長潘婷婷表示對未能於 10 日內完成批核感遺憾,但 D-Biz 秘書處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已增加人手處理,期望能加快審批過程。

對於有指不少企業未獲 10 萬元全額資助,潘婷婷認為公眾對「全額」的認知有別,「如有留意創新科技署其他資助計劃,應知過去資助為配對形式,而今次則為全額資助,即申請人無須額外投資仍能完成部署項目。但全額並不代表你申請多少就批多少,要視乎是否符合評審準則,包括建議項目是否與業務相關,即『fit for purpose』、申請金額是否在市場合理價格範圍之內、是否符合經濟原則,同時會考慮服務供應商的技術能力和經驗,以及過去是否有不良記錄。」

潘婷婷透露,今次獲全額資助的最高金額為$123,200 元,於調整金額後全數 3 個項目均獲批核,申請者為一具規模之書店,申請包括採用雲端零售管理系統讓家長學生得以在網上訂購教科書;另設立網上商店銷售電子書,以及遙距存取和管理文件方案。至於目前成功獲批申請的所屬行業,則以進出口、零售、教育及培訓、旅遊業等為主。

薛永恒一再強調會嚴格把關,排除任何不合理元素,因資源若用於不適當的地方等同減少可獲資助的企業數目,故必須小心謹慎和有效利用資源。

read more
業界消息

Uber 擬將亞太地區總部遷至香港  促政府就共乘合法化展開對話

Uber 進入香港市場 6 年半,由最初的投資推廣署推介「成功個案」頓變打擊對象,加上汽車共乘合法化毫無寸進,令本地業務發展困難重重。不過自從 3 月推出 Flash 服務,Uber 本地的士司機夥伴數目按月增長 40%,始在疫情下迎來一線署光。

Uber 早前宣布將於 12 個月內把其亞太地區總部遷出新加坡,今日則正式宣布積極考慮將亞太地區營運據點設置在香港,惟強調前題是港府願意展開對話,落實明確法規,以便展開在港的長遠投資計劃。

明確法規將左右最終決定

「我們希望在這個城市落地生根,以香港為亞太地區的核心據點。但明確的法規將是左右決定的關鍵。香港需要研究立法規管汽車共乘服務,讓我們更有信心在這個城市投資,帶來更多就業機會。我們已準備好將公司亞太地區總部遷至香港,並在香港建立科研和工程的中心,意味著我們將可為港人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匯聚本地人才,長遠加強本地科研技生態系統,同時協助香港走出疫情的陰霾,藉科技創新帶動經濟增長。」Uber 香港區總經理鍾志霆又強調,發展計劃涉及未來數十年的投資策略,像墨爾本的 UberBOAT、UberCHOPPER,公司都很期待能在香港推出服務,但再三重申必須明確立法規管共乘服務才可行。

鍾志霆回憶 90 年代見證香港推出八達通,是全球首個城市全面推行電子支付,因此他相信香港已準備好帶領全球邁向新一代科創,而科技創新亦正正是 Uber 的支柱。

至於若無法與港府達成共識 Uber 會否撤香港市場的回未來投資,鍾志霆就坦言,「在商言商,明確的法規和投資是兩位一體,絕對是 Uber 在港投資計劃的關鍵。若將亞太地區總部遷往香港,我們會同時在港建立科研中心,由香港帶領澳洲、印度、日本、韓國和新西蘭的技術和業務發展。」

Uber 公共政策主管 Richard Willder 透露,過去數月曾與港府有令人鼓舞的私人對話,但就拒絕透露對話內容,僅表明期望能盡快展開有建設性的對話,就共乘服務立法規管。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