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金融科技

區塊鏈科技支付系統最新產品金融科技

LINE PAY 與 Visa 合推電子支付卡方案

因通訊應用滲透率高而帶動數碼錢包成功,WeChat Pay 便是一例。而全球擁有 1.87 億每月活躍使用者的 LINE 通訊軟件上的數碼錢包和金融科技服務營運商 LINE Pay,今日亦宣布與 Visa (NYSE: V)建立策略性夥伴關係,合作範疇包括:

  • LINE 用戶將能在 LINE 應用程式中申請電子 Visa 卡。
  • 日後亦可綁定他們現有的 Visa 卡,並透過手機無縫地進行付款。
  • 兩家公司還將為用戶提供額外和優化體驗,例如統一的客戶獎賞計劃和定制優惠,以及用戶出國旅行時的支付功能。
  • 商戶解決方案:透過 Visa 信用卡,LINE Pay 用戶將能在 Visa 全球 5400 萬個合作商戶使用 LINE Pay 應用程式的功能,並享用各種 LINE Pay 的優惠和服務。即使用戶沒有直接使用 LINE Pay 支付,亦可在 LINE Pay 電子錢包中查看交易。
  • 金融技術服務:LINE Pay 和 Visa 將會基於區塊鏈技術開發一種新的用戶體驗技術,以支援 B2B、 跨境支付以及跨貨幣間的交易。
  • 市場營銷:在 2020 年的東京奧運會前,LINE Pay 和 Visa 將合作推出獨家的營銷和推廣活動,以促進日本在奧運會前後加快無現金社會(Cashless society)發展。

繼早前已在台灣及將於日本推行的 LINE Pay Visa 聯名卡,LINE 和 Visa 再下一城,進一步擴展雙方的合作關係。LINE Pay 和 Visa 將通過與 LINE Pay 服務及電子錢包合作,為全球互通支付的持續增長作出支援,進一步推動全球開放互用支付的擴展。

read more
人物專訪專題特寫業界專訪金融科技

資訊科技界及金融服務界議員講下業界點睇虛擬銀行?

金管局發出八張虛擬銀行牌照,銀行產品最快於年底才推出,但市場認為現時實體銀行提供的 e-Banking 服務與虛擬銀行無異。我們 Unwire.Pro 請來立法會資訊科技界及金融服務界的議員分享業界對虛擬銀行的關注及看法。

資訊科技界:可涵蓋更多服務對象

▲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

金管局發出虛擬銀行牌照後,市民最關心網絡安全的問題,但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相信,實體銀行與虛擬銀行的安全程度無異,而且認同兩者可提供的服務內容相若。不過他認為最大分別是虛擬銀行可涵蓋更多服務對象,「可能(實體)銀行都是想追求很多資金的大公司,或者是一些所謂的尊貴客戶,可能一放就放幾千、萬、億元。但基層及中小企,在得到銀行服務方面,反而是遇到很多困難」,他相信虛擬銀行可提供一個更簡便的途徑予基層及中小企開設銀行戶口,方便日常生活及經商交易。

目前發出的八張虛擬銀行牌照,大部分公司擁有內地背景的公司支持,莫乃光指出,聽聞過有公司透露很重視香港的銀行牌照,因為在內地與香港取得的牌照是「不同級數」的,有幾間內地大型企業有興趣利用香港方面作為跳板出去外國市場。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莫乃光預料,虛擬銀行作為一間銀行,未來一定會參與銀行體系聯盟,並與大灣區資本互通及合作。

金融服務界:最關心監管問題

▲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張華峰

至於金融服務界方面,立法會議員張華峰表示,由於虛擬銀行主要客戶為散戶,因此業界最關注虛擬銀行能否提供金融產品,例如幫助客戶買賣股票、買賣期指及買賣期貨等衍生工具。他指出,如果虛擬銀行也可以提供以上服務,業界擔心將會構成競爭及影響。

除了競爭之外,張華峰亦關心虛擬銀行的監管問題,例如:會否受證監監管?如果買賣風險較大的產品,包括新股及科技創新板股份,應如何評估是否合適買入?他指出,雖然現時有大數據的幫助,但大數據不能提供細微的內容分析。

雖然目前虛擬銀行只適用於香港市場,但張華峰指出,大灣區及珠江三角洲亦擁有很大的商機。他認為有些內地資金不容易得到貸款,可能可以利用虛擬銀行的模式,讓內地企業得到新渠道集資,並促進中港金融合作及幫助經商往來。

read more
人物專訪金融科技

陳家強專訪:強調 WeLab 不打價格戰 兩年虧損屬正常

金管局經過兩年籌備工作後,今年先後批出八張虛擬銀行牌照。當中,市場最矚目的是本地初創公司 WeLab,以獨資形式投得牌照。WeLab 虛擬銀行董事局主席陳家強表示,現時進展如火如荼,預期今年內推出產品,主要吸納介乎 25 歲至 35 歲年輕客戶。

陳家強表示,虛擬銀行平台需要讓顧客容易明白產品特性,因此不適合做較為複雜的金融產品。他指出,將會首先推出較簡單的業務,例如借貸及存款服務,之後摸索客群後再推出其他金融服務,包括財富管理業務。他透露,目前主要客群為零售客戶,未來將會考慮會否擴展至中小企市場。

WeLab 虛擬銀行董事局主席陳家強認為未來兩年虧損屬正常,同時透露將不會打價格戰。

虛擬銀行的安全性與傳統銀行無分別

根據金管局的虛擬銀行守則,金融管理專員不預期虛擬銀行設立實體分行,因此預期虛擬銀行的人手及舖租成本將會大減。陳家強表示,WeLab 虛擬銀行將會把資金放在保安方面,預料 IT 及系統將會成為最大投資。雖然市場一直擔心虛擬銀行的網絡安全議題,但陳家強認為傳統銀行所有支付交易都透過網上或電子化,因此強調虛擬銀行的安全性與傳統銀行無分別。

對於金管局要求虛擬銀行遵守適用於傳統銀行的同一套監管規定,陳家強認同金管局做法,他認為虛擬銀行的存款資金充足率、五十萬元存款保證及網絡安全均與傳統銀行無異,將會增強消費者信心。

未來兩年虧損屬正常,不打價格戰

一般展開新業務都需要投入人力物力,投資者最關心回報及回本期。陳家強指出,初期公司會投入不少資金,例如:科技及人才招聘等固定成本,但隨著生意建立,相信會逐步追回成本。他表示不方便透露投入金額,但坦言不介意首兩年虧損,「希望到咁上下可以收支平衡,我認為兩年虧損是正常的。」

金管局表明將關注虛擬銀行於沒有中期獲得盈利的可信計劃之下,在開業最初數年承受巨額虧損以積極擴展市場佔有率。陳家強回應 WeLab 虛擬銀行不會打價格戰,他認為,從市場策略來說,價格戰不會持續,而最好的策略是提供合理及優良的產品、服務及收費給顧客。「有時候顧客心理或我個人心理上,我不介意收費,但我需要透明度,我要知道何時收費,很清楚的,大家也不會有問題的。」

▲短期不考慮分拆虛擬銀行上市

短期內不考慮分拆虛擬銀行上市

去年 WeLab 虛擬銀行母公司金融科技平台 WeLab 向港交所提交 IPO 招股書,惟於今年初上市申請失效狀態。被問到 WeLab 會否重啟上市計劃?陳家強回應現時只擔任 WeLab 虛擬銀行的董事會主席,不代表整個集團說話,因此不便評論。但目前 WeLab 虛擬銀行取得牌照後,將會集中精力做好牌照,遲點才考慮上市的事宜。

而 WeLab 虛擬銀行獲得牌照後,牌照將會成為公司重要的資產,被問到將來會否考慮分拆虛擬銀行業務上市?陳家強認為不會是短期的事,首要工作是做好銀行的品牌、客路及市場定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