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機械人科技

機械人科技

理大研發智能軟體機械人防護衣保障高溫環境工作安全

圖片一

全球暖化持續加劇,高溫天氣不單令戶外工作環境變得難熬,更可能讓體力勞動工作增加中暑風險。對建築工程或消防等工種而言,保持人體熱舒適度尤其重要。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2000 年至 2019 年期間,全球每年約 48.9 萬人因高溫相關原因死亡,在亞洲個案佔 45%。維持合適體溫是促進工作效率的關鍵之一。高溫環境會增加熱壓力,加重身體能量消耗,為健康帶來威脅,包括加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精神健康和氣喘問題,同時亦增加傳染病傳播風險。

有見及此,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利民先進紡織科技青年學者、時裝及紡織學院副教授壽大華博士帶領的研究團隊,便成功研發首款採用軟體機械人紡織物料,可適應環境溫度變化,而自動調溫的智能防護衣。該款物料同時有效隔熱透氣,保障高溫環境下的工作安全。研究結果已於知名國際跨學科綜合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發表。

熱防護衣是保護極端高溫下工作人士的重要裝備,尤其是身處火災現場的消防員和長期在戶外工作的建築工人。然而,傳統防護衣的熱阻固定不變,在常溫環境下穿著容易因過熱造成不適。若用於火災現場和極端高溫環境,其隔熱效能又未必足夠。為此,壽博士及其團隊研發的智能軟體機械人防護衣,可根據用家身處的環境溫度自動調節隔熱效能,在不同溫度下提供熱防護和熱舒適度。

靈感採自仿生學

研究靈感源於自然界的仿生學,例如鴿子主要基於結構變化的自適應熱調節機制。鴿子常利用羽毛在皮膚附近形成一層空氣間隙,減少熱量流失於環境中。而當溫度下降時,鴿子會豎起羽毛使其變厚且蓬鬆,以積蓄大量靜止空氣,增加熱阻來提高保暖效果。

團隊開發的防護衣採用自動調節熱溫度的軟體機械人紡織布,借鑑人體外骨骼排列和分布的網狀結構,將軟體驅動器置於防護衣內相應支撐區域。其熱適應原理是在軟體驅動器中封裝無毒不燃的低沸點液體,在環境溫度升高時,封裝的液體由水態變成氣態,令軟體驅動器膨脹,並使紡織物料結構變厚,靜止空氣層因此擴大,使熱阻提升一倍多(從 0.23 Km²/W 提升至 0.48Km²/W)。當防護衣的外表面溫度達到攝氏 120 度,相比於傳統熱防護衣,這種低成本的智能防護衣內表面溫度可降低攝氏 10 度以上。 

另外,這種基於聚氨酯的軟體機械人紡織物料擁有柔軟、堅韌及耐用的特點,相比形狀記憶合金熱敏防護衣,質感更貼膚舒適,亦可任意調整形狀,有助廣泛應用於不同類型的防護衣;即使經過嚴格洗滌測試,也不會出現滲漏情況。這款紡織物料的多孔間隔針織結構,亦可顯著減少對流熱傳導,令防護衣保持高透濕度。

此外,這款防護衣既輕巧,亦無須熱電晶片或循環液冷卻系統進行冷卻或加熱,即在不消耗任何能量的情況下,仍能有效調節溫度。

技術或廣泛應用於其他領域

壽博士表示:「穿著厚重的消防服會感到非常悶熱,當消防員離開火場脫下裝備後,靴子有時候甚至可倒出近一磅汗水。這激發了我去開發一種能適應不同環境溫度、同時具備良好透氣性的防護衣。我們研發的智能軟體機械人防護衣能適應不同季節和氣候、各種工作和生活條件,以及室內外環境溫差等,令用家在高溫及極端環境下獲得持續的熱舒適體感。」

展望未來,壽博士認為這項創新技術有望廣泛應用於運動服、醫療保健服、戶外裝備等領域,以及作為建築用熱適應紡織隔熱材料,達致節能效果。其團隊亦擴展軟體機械人服裝技術的應用層面,在創新科技署和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資助下,研發出適用於低溫環境,或氣溫驟降的高透濕充氣外套和保暖服,有望幫助野外遇困人士在惡劣環境中維持正常體溫。

read more
業界消息機械人科技

科技園公司與香港電台促成為期三年的合作計劃

Photo 1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宣布與香港電台(港台)促成為期三年的合作計劃,以壯大本地以數據主導的生態圈。雙方合作以提升香港競爭優勢為目標,當中涵蓋三大範疇:主辦國際賽事「亞太廣播聯盟機械 人大賽 2026」(ABU Robocon 2026);將港台歷年的數據資料檔案與科技園的 Digital Living Lab 結合;推動跨行業科技創新。

主辦亞太廣播聯盟機械人大賽 2026

亞太廣播聯盟機械人大賽,是由亞太廣播聯盟主辦的一年一度的機械人比賽。而去年 8 月,香港中文大學的「環掃千軍」隊更在「亞太廣播聯盟機械人大賽 2023」中,擊敗 13 隊勇奪亞軍及最佳設計獎。

而未來亞太廣播聯盟機械人大賽 2026,就會由科技園與香港電台主辦區域性國際賽事,以培育各大專院校的跨學科相關技術專才,並鼓勵本地及海外新一代創科人才,在香港實現其人工智能夢想。

廣播處長張國財表示:「港台與科技園共同主辦『亞太廣播聯盟機械人大賽 2026』,目的是向大眾傳遞清晰訊息,香港正廣泛應用人工智能和機械人技術等新技術,同時十分重視創新。」

▲(後排左起)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暫任院長曾漢奇教授、香港科技園公司首席企業發展總監姚慶良博士工程師、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廣播處長張國財、副廣播處長施金獎、助理廣播處長(電視及機構業務)陳俊樂,及香港科技園公司 STP Platform 總監霍露明博士向優勝隊伍頒發獎盃。

分享過往數據資料以提升本港數碼生態圈

港台將透過科技園的 Digital Living Lab,與園區創科公司分享其在過去的歷史數據資料,當中包括電視和電台節目檔案的文字、語音和影像等豐富的數據資源,從而推動跨行業的數據共享。合資格的科技園園區公司將可申請使用有關數據以進一步訓練其人工智能模型或研發其他頂尖技術。

是次數據分享可為業界在人工智能、光學字元辨識(OCR)、自然語言處理(NLP)、即時翻譯、手語等技術領域加快實現突破。同時促進跨產業創新,特別是藝術、文化及娛樂等有待充分開發的領域。

香港科技園公司STP Platform總監霍露明博士表示:「數據是現今數碼創新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但便利的數據存取和協作更是創科生態圈成功發的重心。透過科技園的Digital Living Lab來分享港台的豐富數據資料,我們將能協助科技企業探索創新解決方案和價值,以促進業務和產業轉型。」

探索並配對創新方案以加速數碼應用與產業轉型

此外,港台亦會與科技園分享在業務及營運方面遇到的具體挑戰,藉此向科技企業尋求業務合作機會。同時,透過科技園以應用場景為本的創科方案驗證服務,以及其本地及海外園區公司網絡,協助港台識別潛在的技術方案,以及尋找共同創建概念驗證(PoC) 項目的機會。協助企業與創科公司進行商業配對、協作及創新。

read more
專題特寫機械人科技

初創開拓海外市場絕不簡單 VisionNav 任娜:不適應文化差異做不到生意

Kiki
VisionNav 日本區銷售總裁任娜說,目前在日本汽車、食品及物流等行業較為大型的企業,也有採用他們的無人叉車。

做得多初創訪問,十居其九都話香港市場太細,如果要將生意做大,一定要開拓海外市場。但講就容易,去到其他市場仲有無優勢,當地人又是否接受香港初創及技術?還未計處理招聘、洽商代理、言語不通甚或文化差異等海量問題!最近跟 VisionNav 日本區銷售總裁任娜(Kiki)聊起,她早於 2021 年開始協助公司開拓日本市場,這兩年的經歷一點也不簡單,作為過來人,她的經驗絕對值得其他初創參考。

2016 年成立的 VisionNav,最初源自中文大學的研究項目,由現任 InnoHK 旗下香港物流機械人研究中心主任劉雲輝教授領軍,研究為機械人賦予視覺及認知,結果部分技術應用到倉庫常見的叉車上,經科學園創科培育計劃(Incu-Tech)孵化後,VisionNav 成功開發無人叉車,結果短短幾年已交付逾 1500 台無人叉車,覆蓋汽車零配件、輪胎、石油化工、煙草、食品、製藥、3C 電子製造、電商物流、協力廠商物流、紡織、印刷、造紙等眾多行業,去年更完成了 8000 萬美元 C 輪融資,成爲全球無人工業車輛領域融資次數最多、單筆融資規模又最大的公司。

在北京郵電大學畢業後赴日深造新聞學的 Kiki 任娜,本來跟機械人扯不上關係,碩士畢業後加入日本最大型家品店 Nitori 工作,對尖端科技及軟件算法有點興趣的她,卻一直想加入創科公司,終於 2021 年迎來一個機會,「當時 VisionNav 有開拓日本市場的需求,見到我在日本有四年多的工作經驗,對於當地市場有一定認知度,所以請了我來負責這邊的營銷工作。」

正所謂萬事起頭難,起初的工作並非十分順利,「對於日本企業來說,VisionNav 是海外品牌,就算我們團隊中所有銷售人員均是日本人,部分工程師也是日本人,他們仍是會有一種不信賴的感覺。尤其是日本企業極度重視機械人的維修及保養,他們會擔心我們公司是否留在日本長久發展,一直提供維修及保養服務,雖然日本在科技上很發達,但企業普遍偏向保守,就算知道我們的無人叉車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也沒有人願意當第一位率先使用,結果等了很長時間,也做不成第一單生意。」

終於遇上第一個客人

倉庫內會有多架無人叉車同時運作,VisionNav 成功的地方是為叉車加入「視覺」,讓它「見到」其他叉車及障礙物,懂得避開。

為了解決信心不足問題,Kiki 即時聯絡上日本較大型的代理商,與他們商討合作,由代理商來負責進行銷售,陸續有客戶對 VisionNav 的方案感興趣,查詢的確是增多了,但始終未有第一張訂單,最後才找到一間規模很大的當地企業願意成為第一個客戶,「其實他們眼前並沒有要即時解決的難題,也不是出現什麼招聘困難、不夠工人用等問題,而是作為擁有龐大現金流及生意的企業,他們的目光放得很遠,聚焦是三至五年後的發展,管理層覺得無人化必定是未來趨勢,所以公司運作上一定要改革,於是看中 VisionNav 的方案,預視一下引入無人叉車的效果。」

作為在日本工作已有點時間的 Kiki,她跟團隊早有心理準備,知道日本客戶並不容易應對,但卻沒想過處理首個客戶會比想像中更為艱難,「因為他根本不急於需要我們的方案,純粹想看我們到底可以交什麼出來,測試我們公司的實力,於是給我們定下了難度極高的方案。而且整個項目進行的過程中,客戶要求彙報的細緻程度,遠比想像中還要高,中間雖然經歷了一段比較痛苦的時間,但慶幸讓我們團隊有很大的成長,從中也有不少收穫,累積這次經驗後,讓我們面對日後其他客戶時會更從容。」幸好用了很大力氣去招呼第一個客人後,努力是有回報的,「正如剛才所說,大家也不想成為第一位試用的人,但是有人做成功之後,他們就會爭相去觀摩,發現原來無人叉車可以這樣用,於是慢慢進行推廣和滲透,陸續有客戶跟我們聯繫。」

成功挑戰日本機械人

結果 VisionNav 在日本發展短短接近三年時間,已經榮登當地無人叉車市場銷售第二位。印象中日本機械人科技在區內數一數二,從事機械人生產的公司也多不勝數,部分歷史也很悠久,作為從海外而來的新丁,到底是如何做到此成績?Kiki 說原因是夠靈活變通,「以往生產機械人看重的是硬件,強調它可以做到什麼功能,企業買回去再想如何使用;但現代機械人最大的區別,是它的柔性化及可應用的範圍,即是說客戶有什麼需求,通過軟件及算法來盡力滿足,而非依靠硬件上的優勢,這方面可說是 VisionNav 的強項。」

VisionNav 無人叉車的另一個賣點,是針對各類場景所使用的各種規格載具,如料箱、蝴蝶籠、框架,以及無載具的物料,包括超寬、超重等超大尺寸的物料,無人叉車都可以去做相應的訂製和匹配。

不過最令人奇怪的是,日本人很多範疇也熱愛使用機械人,但無人叉車卻沒有這個現象;Kiki 說現時日本每年人工叉車賣出約七至八萬台,無人叉車銷量卻只有寥寥二、三百台,所佔份額還未到 0.5%,她剖析當中有三大原因,「VisionNav 抵達日本之前,也有本地廠商在做無人叉車,但一來他們的無人叉車能做的事情範圍很小,人工叉車可以做的工作,它很多也做不來;二是即使可以做到的工作,無人叉車的效率也偏低,尤其是日本工人出名工時長、專業及快手,無人叉車即時給比下去;最後一個原因是貴,客戶盤算下來的話,就算明知無人化有需求,也先忍一忍先用人工叉車。直到給企業展示我們的方案,原來無人叉車可以做那麼多的工作,然後發現無人叉車也沒有那麼慢,也沒有那麼貴,就改變了整個局面。」

做足研究考量不同市場及文化

對於初創想進軍海外市場,Kiki 的忠告是要做充足的「調研」,「正如我們進軍日本之前,事先知道無人叉車在當地市場不受歡迎的原因,我們才可衡量自己的產品有多高勝算。事實上 VisionNav 也在其他國家設有分部,偶爾也會與他們溝通,看看是否有可以借鑒的部分,但結果發現能夠借鑒的不多,每個市場都有不同的特點,比如說美國客戶的倉庫面積很大,要大批量的機械人來滿足他們的需求,反而日本土地面積也比較小,客戶的場地也比較小,需要的功能也不一樣,因此還是要根據每個市場不同的情況,訂立非常不同的策略,包括考慮一些當地文化,才能成功。」

至於想打入日本市場,除了上面提到的各點,Kiki 說還要多留意兩點:「一是日本公司對風險的容忍度相對低,例如在香港及內地,客戶大多會要求先交付機械人,用後有任何問題才慢慢調整,但日本人卻不可以這樣,這個民族的計劃性是非常強的,不單做一張訂單要一年前甚至更長時間取得預算,而且要確知所有會出現的風險,並且對於所有風險也要有應對方案,整個流程非常嚴謹及保守,中間需要極為緊密的溝通,並且沒法子加快整個流程,要有一定的耐性。另一樣要留意的,是日本人工資不算太高,但獵頭費用卻十分驚人,主要原因是依然有日本人終身也會在同一間公司工作,人才流動極少,因此在招聘方面,一定要留意需預留這個成本。」

撰文:張康靜

編輯:尹思哲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