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物專訪初創企業

反傳統先創業後升學 23 歲已先後建兩初創 

成立初創實現自己的好主意,是近年一個新興的潮流,資金門檻亦相對以前下降不少。數年前,仍是本地中學生的岑俊穎(Anson Sham)就看準保險市場的需要,創業製作網上保險平台,最近更轉型數碼營銷平台,為初創企業帶來協助。

今年只有 23 歲的 Anson 早在 2015 年剛剛考完 DSE,剛好在購買旅遊保險時遇上不少阻礙,發現香港並沒有一個平台讓消費者了解各種保險的細節,讓消費者選得最適合的產品。於是放棄升讀大學的機會,無懼挑戰與幾位中學同學一同創業開發網上保險比較平台 Wingboo。平台更在上年以 800 萬賣出。而他今年再挑戰創業,除了自家的數碼營銷平台,亦發展金融科技平台。今次 unwire.pro 就邀請到 Anson 與讀者分享他的創業和發展的經驗。

金融初創市場近年變化大

Anson Sham 的首次創業為金融科技產品,時隔五年金融科技市場亦有了很大變化。他表示,因為五年前金融科技這個題材不是很熱門,投資者當年最常問的問題是如何令用戶付費使用,相信你的品牌,因為安全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香港當時環境不是很流行金融科技,他憶述當年很多投資者都會懷疑他的產品潛力,是否只為了幫助保險經紀找客戶,直到一批付費客戶出現後,才得到不少投資者的興趣及注資。但現在他發現很多金融科技應用程式陸續登場,投資者與不同用戶都開始聽過甚至使用過這類產品。因為內地的金融科技發展相當成熟,通訊軟件都能夠交易,亦來到香港發展,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特別是一些微型的交易有很大潛力,很多投資者都在發掘具潛力的項目。而他亦相信香港終會有一家金融科技公司能夠上市。

▲Anson(左一)當年與幾位中學同學成立 WingBoo,一同參與不同展覽會,向客戶及投資者介紹產品。(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外國創業氣氛大不同

Anson 當年帶着第一個產品到過世界各地例如美國、奧地利參加創業比賽和交流,現時就在德國一家知名商科學院修讀大學。過程中他見識過很多不同地方的創業者,覺得他們的特質和香港人也有不同之處。他認爲,香港的人經常覺得得到資金才動手,但他們會自掏荷包,有齊計劃便開始。這是因為當地要營運一家初創的成本不像香港般低,需要很高的人力成本及開發成本,所以很多都是自己一人完成所有事,例如自己學習剪片、應用相片處理軟件、開發應用程式、編寫業務計劃書、不斷結識朋友,都是一人完成。

他表示看到香港很多人都想自己一人完成,但經常覺得很難很難。但外國人很有機動性,真的可以很專注在一件事,因為他們追求成功的慾望真的可以用誇張來形容,加上之前在美國見識過,他發現德國的創業風氣及潛力分分鐘相比美國更高。

▲當年因為年紀輕輕,經常被挑戰他們團隊的能力。但 Anson 表示,以成績說服投資者。(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Anson(右)到過世界各地與不同的年輕創業者交流,讓他更了解各地初創文化。(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忠告後輩創業需做好功課

接下來很快就有一群應屆文憑試考生放榜,對於希望放棄升學而投身創業的師弟師妹,Anson 表示,其實之前都有收過這類私人訊息,而忠告則是要創業,首先是要先研究好市場。就算是行外人,也可以多讀相關的書本,不要害羞。寄封信到大機構,告訴他們自己想發展這個金融科技的計劃。他相信計劃總會有被人拒絕的情況,但是也會有回覆。

Anson 指,自己當時也是這樣捱過來,覺得後輩可以學好如何編寫網站,還有要學懂申請香港的創業支援基金,與行內不同的人交流。他認爲跟多些行內不同的人交流非常重要,特別是跟有經驗的人交流,所獲得的意見相當有價值。

作為一個創業者,Anson 覺得最重要的特質是令到身邊的同事和夥伴都成功,這是領導的特質。他以自己為例,當時和他一起創業的兄弟有些是基層,不是很富有,但當他們最後有很豐厚的收入,他都會分給所有夥伴,因為重點是要告訴同事,為何要幫助自己成功。他覺得,自己有多能幹沒有用,要讓人知道為何要協助自己成功,別人要有益處才會幫助自己。

 

▲Anson(右)認為現時香港的金融科技產品仍有很多缺口,發展機會甚多。

Tags : local startup
Antony Shum

The author Antony Sh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