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區塊鏈科技

加密貨幣科技專欄

去中心化與安全性的兩難選擇 – Proof of Stake

ethereum-coin-blue-candlesticks_viaQuoteInspector
Photo credit: QuoteInspector

早前,以太幣因為倫敦硬分叉、以太坊 2.0 的消息而一度摸近歷史高位,再加上權益證明 Proof of Stake(PoS,權益證明)一直被區塊鏈社群譽為最有效解決 Proof of Work(PoW)耗能問題的共識機制。可是,媒體及圈內人對 PoS 的興奮情緒早已蓋過了針對 PoS 這項機制本身的討論。

若要討論下去,不妨先簡述 PoS 的原理:透過要求節點以加密貨幣作為抵押寫入智慧合約當中,以換取新區塊的記帳權,假若節點寫入有問題的區塊,被用以抵押的加密貨幣便會被銷毀,促使節點寫入正確區塊。可是,PoS 乍眼看來很安全,卻存在著至今仍未能解決的問題。

每個參與區塊鏈網路的節點,都會得到創世區塊(Genesis Block)的資料並開始維持網絡運作。由創世區塊開始參與的節點很容易可以辨別哪一條才是主鏈(Main Chain),但新加入的節點,或長時間下線後重新上線的節點,要在現存的大量分支鏈中尋找正確的主鏈並不簡單。駭客會試圖以自製的分支鏈來冒認主鏈,此行為便被稱為遠程攻擊(Long Range Attack)。

對此,PoW 的解決方法簡單而直接 —— 網絡只會承認最長及最快的版本。原因很簡單,因為 PoW 的運作需要大量的運算力,「礦工」只能把有限的算力投入一條鏈之中,因此網絡的大多數(51%)會自然趨向最長的主鏈(Longest chain rule)。駭客若要入侵網絡便要奪取過半數的算力,對他們來說是經濟上及算力上不可能的事。PoS 除了難以辨別主鏈外,「礦工」由於不需要電力、運算力等外部成本來爭奪記帳權,他們有著很大的動機去承認所有現存的分支以獲得最大的加密貨幣獎勵。

可是,PoS 區塊鏈令節點難以透過尋找最長的區塊鏈來辨別主鏈,駭客理論上可以在短時間內製造出比主鏈更長更快的分支。亦因如此,PoS 下的主鏈未必會是眾多分支鏈之中最長或最快的一條。究竟如何幫助節點判別主鏈,提防遠程攻擊呢?

從上文看來 PoS 破綻百出,但仍有補救辦法。以太坊的創辦人維塔利克(Vitalik Buterin)就曾提出幾個初步的思考方向:例如當「礦工」處理了錯誤的或多於一條的分支鏈時即作出懲罰 —— 銷毀他們的抵押品;透過特定節點定期「廣播」哪一條才是主鏈等等。

當然,上述提到的遠程攻擊也只是理論上可行,實行上其實並不容易。所以 PoS 依然是現存的共識機制當中比較可靠的選擇。可是,這個問題令大眾對於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有更深一層次的思考。假若由特定節點去「廣播」哪一條才是主鏈,特定的節點又由誰去選擇?這樣還算是去中心化嗎?在去中心化與安全性之間又如何選擇?或許每個人都會給出不同的答案。

從技術度而言,共識機制仍然有待開發,不少圈內人亦提出過採用混合式的共識機制等方向。羅馬亦非一日建成,技術只會愈來愈成熟。相對而言,從投資者的角度而言,正進行 2.0 更新的以太坊亦會成為最佳的指標,以測試市場的反應。投資者亦應在投資前親自瞭解相關改動及產品。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能作為投資建議。文章內容僅做參考,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

蔡樂東

區塊鏈科研 市場部

read more
加密貨幣科技專欄

錢從天降不是夢 密碼貨幣空投好康

airdrop

如果我說,單是過往各種密碼貨幣專案贈送的幣,就夠我吃好幾年,你能不能答應不要揍死我?因為,那是事實。

這是所謂的「空投」,airdrop。區塊鏈產業牽涉很多新概念,命名往往類比傳統生活上的概念,比如挖礦(mining)、油價(gas fee)等,因此也把這種向陌生人大灑金錢的手法稱為空投,典故是二戰時以運輸機由空中投下食物等補給品給士兵和難民等。

很多人誤會空投只是如我城的幣少般,在深水埗某大廈的天台投下鈔票,旨在吸引途人注意和媒體報導,炒作一番;卻其實,區塊鏈的空投大有學問,執行得宜,不但收到空投的大賺一筆,專案本身也能因此擴大用戶量,鞏固社群,加強持份者之間的互動,做到各方多贏。

以下我以親身參與的實例,解釋幾種空投的邏輯。無可避免夾帶小量術語,但不懂技術無阻理解。

Osmosis

Osmosis 是首個基於 Cosmos 的無大台交易所,讓用戶自由兌換各種 Cosmos 生態幣。

Osmosis 不靠風險投資,甚至也沒有眾籌,只是以精幹的團隊寫出 MVP(「最小可用產品」)推出社群,同步把原生通證 OSMO 空投給 ATOM 的持有人,即 Cosmos Hub 的所有持份者,一下子激活了整個生態。

OSMO 的空投很有創意,滲入遊戲元素,讓 ATOM 持有人先得到 1/5 的空投金額,再透過完成另外 4 項簡單任務,一方面參與進 Osmosis 的生態,一方面領取餘下的 4/5 金額。

不單如此,為讓空投更公平(用「公義」會更精準),因此個別用戶 OSMO 空投數目並非單純跟 ATOM 的持分成正比,而是取其平方根,拉近貧富懸殊,再乘上有否把 ATOM 委託出去(可以理解為有否盡投票的「區塊鏈公民責任」)的加權因子。Osmosis 團隊還很有心思地以一個 f 字首,為次空投起了個我沒法翻譯的新名字:fairdrop

透過乾淨利落的產品和一次過接觸大部分潛在用戶群的 fairdrop,Osmosis 推出還不到三個月,OSMO 市值已經晉身百大,超過 10 億美元,對應 ATOM 90 多億美元市值,粗略換算,平均每持有 10 美元等值 ATOM,可得 1 美元以上 OSMO 空投。

https://app.osmosis.zone

Uniswap

同樣是無大台交易所,基於以太坊,鎖倉、交易額、功能等各方面都冠絕同儕,現市值 130 億美元,排名 13。

然而,以上的介紹的是今天的情況,2018 年底推出的時候,誰能預料?但還是有一班人,比較願意冒險——其實也沒有多險——在服務還不成熟,發展還不明朗的時期,就一頭栽進去試用,主動的更會反映意見,甚至提交修正。

也因此,當推出近兩年的 Uniswap 取得巨大成功,在 2020 年下旬發行 UNI 通證時,撥出 15% 配額空投給首 22 月的用戶,除了給用過一次或以上的每個錢包劃一 400 UNI,另外再給更多 UNI 提供過流動性的用戶(只需要理解是進階功能即可)。UNI 當前幣價 26 美元,即每個錢包至少空投 10,000 美元,還沒考慮,一個用戶使用多個錢包相當普遍。

關於 UNI 空投,有段小插曲。我在前年推廣 Argent 錢包和穩定幣,自掏腰包給安裝者每人 1 美元穩定幣 USDC,製造了幾百用戶,當中有一位,用這 1 美元試這試那,後來得到 Uniswap 和另一個項目 PoolTogether 的空投。前陣子我們在 #decentralizehk 電報公海聊起,說他把那 1 美元翻了 1000 倍,他笑說:「點只?」(台:怎會只有那麼少)。現在算一下,才知道我少算了一個數量級。

如此大手筆的空投,絕對不是亂來。這批早期用戶,是一個產品最珍貴的資產,尤其是區塊鏈產品的核心就是社群,尤其是,當你的產品沒有推廣預算,沒賣廣告,沒有迎新禮遇,來的人,不但是貨真價實的目標用戶,往往也向其他人介紹,是產品最真心的推廣大使。讓這批早期參與者成為產品的持份者,產生的價值遠遠超過付出的空投。

UNI 的分配,當中 60% 裡面的 15%,用來空投給早起用戶

待續

關於空投,例子還有很多,下周回來,除了再介紹一兩個案例,我還會為大家整理一個未來的空投列表,讓大家不會錯過這種區塊鏈獨有的多贏好康。

高重建

read more
加密貨幣科技專欄

讓 NFT 為社會帶來「共同富裕」

etherrock

上月看了黃秋生、陳淑儀、朱栢康演出的劇場《ART 呃》。本文並非劇評。不過說不定,算是另類藝評。

Art 呃

《ART 呃》原著出自法國名編劇 Yasmina Reza 手筆,獲獎無數,1994 年在巴黎香榭麗舍大街首映,其後再於倫敦、百老匯上演。香港也多番上演該劇,包括 2008 年黃子華主演的版本;今次因可能是黃秋生最後一次在香港的演出,較受藝術素人如我的關注。

《ART 呃》。神戲劇場提供

故事很簡單,只有 Serge、Marc、Yvan 三個角色,劇情全部在兩個場景由三位好友的連串對話帶出。話說 Serge 以百萬高價買得一幅白色底、上有白色斜紋的名畫(圖),鍾愛傳統藝術的 Marc 不認同,直言作品是垃圾,二人產生矛盾。性格隨和、正籌備婚禮的 Yvan 夾在兩人中間嘗試調停,引起連串何謂藝術的辯論,也爆出連串笑料。

黃秋生受訪時表示希望上演喜劇,令觀眾入場看得開心,「我會令你笑得出來,這就是做藝術的責任和專業」。的確,劇中主角 Serge 一秀出他那幅高價投得,全白的名畫,引起哄堂大笑,我前面那位女士更是人仰馬翻,儀態放兩邊。可惜我卻是「認真便輸了」,誤入思考模式,認真想著藝術收藏、現代藝術為何物,輸掉輕鬆笑一場的機會。

《Art 呃》的台前幕後成員請別怪我,畢竟比起現實,劇本只是小菜一碟。

瘋狂的石頭

是這樣的。劇場當天,碰巧就在進場前不久,我讀到孫宇晨的Twitter 訊息,曬出豪花 50 萬美元買的一塊石頭。石頭指的不是鑽石,而是一張漫畫石頭 png 圖,具體賣價是 187 ETH,按當時美元兌換價約為 60 萬。你說,如果劇中 Serge 高價買入一幅名家筆下白色的作品叫荒謬,那天價競拍 EtherRock 這種行為又該叫甚麼?

這就是 NFT「藝術」收藏。坊間關於 NFT 科普已經很多,這裡不贅,有興趣可以參考我的前文〈LF2 念念不忘 NFT 必有迴響〉,或者公視的短片〈7 分鐘帶你了解加密藝術投資熱〉。

EtherRock 的概念很簡單,如果以下你看不懂,恐怕是因為它太簡單,而不是太複雜。EtherRock 的創作者使用以太坊的智能合約,把 100 件顏色各有不同——如果你能看出的話——的石頭編上唯一的 ID,由 0 到 99,發行 100 個 NFT。基於區塊鏈的特性,每人都能查詢和證明這些石頭由誰持有,也能證明買家在何時,付出過多少錢去買入。

EtherRock 的官網如是說:

These virtual rocks serve NO PURPOSE beyond being able to be brought and sold, and giving you a strong sense of pride in being an owner of 1 of the only 100 rocks in the game 🙂

NO PURPOSE,就是 purpose。

「我拿得出 50 萬美元來買一幅 NO PURPOSE,也不漂亮(correct me if i’m wrong)的石頭 png」——這是買家可以給出的,強烈的訊息。如果這張 png 有點甚麼實用價值,或者更漂亮一點,恐怕以上訊息只會減弱,而不是加強。

這也是為甚麼 NFT 可能比傳統藝術品更能賣錢的原因,畢竟就算你家裡掛了一幅白色的畫作,要證明它是真跡,要證明你真的高價投得,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透過區塊鏈,NFT 卻可以輕鬆做到。

這還不只。買家投得 NFT 後要是持有,可以繼續保有「我付得起」這份社交資本;要是更高價賣出,賺一大筆之餘,又可再贏得「眼光獨到,懂得以錢賺錢」的聲譽。只要你付得起,又不在乎那點錢,買 NFT 可說是立於不敗之地。

甚至,懂得玩社交媒體的買家,還能再走上另一個境界,比如孫宇晨就正在進一步策展事件,表示響應以太坊創辦人 Vitalik 的呼籲,為石頭標價 799.99 ETH 尋找買家,將所得款項捐贈與 V 神指定的機構云云。事件持續發酵,產生的媒體報導和群眾關注,價值恐怕也不止 50 萬。

NFT

不,我不是在鞭撻有錢人炫富。

這樣說不是怕得罪誰,而是我真正相信 NFT 的價值。事實是,我自己 2018 年就在買 NFT,這陣子也在買更多去支持創作者和機構,比如老朋友小熊的 LF2 角色,和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的調查報告

站在創作者的立場,我自己也為拙作《區塊鏈社會學:金錢、媒體與民主的再想像發行過 NFT,得到金額高於版稅的支持;甚至承諾讀者完成全書工作坊後,可獲得 NFT 證書,而那是遠早於 NFT 風潮的事了。

有趣的是,雖然人人都說技術從業者不應該使用常人聽不懂火星術語,偏偏 NFT 這個差得很的名字,正是它成功的關鍵之一。我在《區》中並無明言證書是以 NFT 鑄造,少了「聽不懂」的潮流元素,就落得幾乎沒有讀者索取。

相對於鄙視炒作和炫富,我更願意深刻弄懂 NFT 的機制,包括正宗和「邪派」,以及當中包含的消費者心理和人性,從而把區塊鏈科技用得其所,讓 NFT 為社會帶來「共同富裕」。

如果《Art 呃》的 Serge 高價買入一幅名家筆下白色的作品叫荒謬,那天價競拍 EtherRock 這種行為又該叫甚麼?

理智。

高重建

(本文標題由編輯擬定,原作標題《Art 呃・瘋狂的石頭・NFT》)

read more
加密貨幣區塊鏈科技科技專欄

DePub 教室:示範區塊鏈出版

keplr

「出版」是個古早詞彙,我們都知道在傳統世界出版一本書是甚麼意思,然而隨著互聯網以至智能手機普及,任何人一個點擊就能發表作品,在這個新世界,出版到底意味著甚麼?

我們不會把臉書帖文理解為出版物,主因不是帖文很短,更多是因為作者的動機。雖然資訊科技模糊了出版的概念,但用心創作,希望作品廣泛傳播,流芳百世這個動機,並無改變。具體而言,在無大台出版的生態中,是否為作品註冊 ISCN 可以理解為是否「出版」,有如在傳統世界,出書需要 ISBN

以下,我一步一步,示範把作品出版到區塊鏈,透過實作去理解無大台出版的意義。雖然例子只是簡單的一張照片,但出版整本書甚至整齣電影,原理相同。畢竟 Matrix 眼中,都是 0 與 1 而已。

0、請像其他 10 多萬 LikeCoin 的社群成員,安裝 Chrome/Brave 的外掛 Keplr 錢包;然後訪問 stake.like.co,允許 Keplr 加入 LikeCoin chain,並存入小量 LikeCoin。詳細步驟可參考 LikeCoin 百科全書: doc.like.co

獲得 LikeCoin 的方法很多,很多作者會為作品加上 LikeCoin button,有人按讚,你就能獲得 LikeCoin;不想創作的,在交易所購買也行;實在不行,就算是找我要一點點也沒關係。出版一份作品,一般只需不足 1 LikeCoin,換算下來不到台幣 1 毛錢,非常便宜。

Keplr Chrome extension

1、以安裝了 Keplr 的電腦版 Chrome/Brave 瀏覽器訪問 app.like.co
點擊右上角 [Keplr] 以錢包登錄,點擊 [Register ISCN] 以出版作品。

app.like.co

2、點擊 [Select a file] 以上傳照片,點擊 [Publish to IPFS] 把照片上傳到「無大台硬盤」。

3、填上標題、描述、關鍵字、URL 等資料。大部分資料為可選,但寫得清楚將有助內容發現與用戶查核。

照片的 exif 元資料包括位置,將隨出版公諸於世,請注意私隱。

4、填上作者的資料。共同創作的情況,可填上多作者。

5、[Confirm] 後,Keplr 會彈出小窗要求確認及付費。這例子費用為 0.18 LIKE,換算下來不足 0.005 USD。

6、一般只需幾秒鐘,作品即可出版到區塊鏈。

這例子中,作品的 ISCN 為:
iscn://likecoin-chain/MyHJ_UH-M_VNnTSvxn46yOFUjLdVFcglTgex0FKM7yo/1

7、回到 app.like.co 主頁,點擊 [Your Publishing],列出你的所有出版物,選作品可查看所有元資料及作品本身。

app.like.co/view/

把作品出版到區塊鏈,無需獲得中央許可,不可竄改,作品點對點存放,避免因單一服務關門大吉或者伺服器被封作品就不見天日。不但如此,註冊 ISCN,也為把作品鑄造成 NFT 打好基礎。下期,我們會就以上幾點進一步解釋。

現在,先來試試區塊鏈出版,為自己的作品註冊第一個 ISCN 吧。

高重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