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篇文章分享了遠程攻擊(Long Range Attack),並藉此帶出權益證明(Proof of Stake)作為共識機制的局限。今次就和各位談談除了以太坊 2.0 以外,其他區塊鏈的動向。

對於未來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以太坊的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就提出過「安全性—擴展性—去中心化」的三難困境——擴展區塊鏈往往要在當中三項犧牲其中之一。至此,三難困境便成為後起之秀急不及待解決的問題。本文為大家介紹的 Solana(SOL)便是其中之一。

Solana 的創辦人 Anatoly Yakovenko 本來是美國晶片製造企業高通(Qualcomm)的工程師,後來與另外兩人共同改良現有的區塊鏈運作機制,並創立了 Solana。

因此,技術基礎方面,Solana 比其他新興的公鏈更有底蘊。Solana 的革新技術亦引來著名投資者站台,例如加密貨幣交易平台 FTX 的創辦人 Sam Bankman-Fried。在強大光環加持之下,Solana 現時已擁有超過 400 個項目在其生態圈內運行,對只創立了一年多的區塊鏈而言十分驚人。為何 Solana 能如此迅速吸引開發者的注意力?原因在於 Solana 使用了創新的運作方式營運,解決了傳統區塊鏈速度慢、交易手續費高昂的問題。

相對以太坊每秒僅能處理 15 筆交易的處理量(Transaction per second, TPS),Solana 的 TPS 可達 55000 筆!同樣是一階(Layer 1)的公鏈,為何以太坊會和 Solana 相差這麼遠呢?因為 Solana 在權益證明的基礎上加入歷史證明(Proof of History, PoH),令它處理交易的速度能夠大大提升。

其他公鏈 TPS 之所以這樣慢,源自節點之間除了核對新區塊的內容之外,要花大量時間核對區塊生成的時間。不同節點的運算性能、網絡質素不一甚至時差的問題,令這種「對錶」的行為浪費大量時間,令網絡的吞吐量大大降低。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Solana 以 SHA256 的加密算法紀錄節點的本地時間,確保交易在特定的時間發生,免去了節點之間廣播及核對所需的時間。透過這種方式,Solana 能在保障安全及去中心化的前提下為 Solana 剔除緩慢交易速度等嚴重限制區塊鏈發展的問題,令 Solana 的開發者及使用者不會因為交易速度而束手綁腳。

以上原因亦令 Solana 的代幣 —— SOL 成為近期炙手可熱的幣圈新貴,截稿前 SOL 的幣價已在短短一年間升至 151 美元,有人甚至指 Solana 將會成為新一代的「以太坊殺手」。當然,這個名號過往亦曾冠在其他區塊鏈之上,而以太坊至今依舊是「他幣」的代名詞。

Solana 是否可以取代以太坊仍然難以說準:不論是以太坊 2.0 的進度、Solana 的發展速度、以太坊的網路效應,以及其他的「以太坊殺手」如 Algorand(ALGO)、Avalanche(AVAX)、Cardano(ADA)等的發展,都會影響未來 Solana 的市場佔有率。

雖然 Solana 發展迅速,但它理論上仍然處於測試階段,再加上 Solana 在技術層面上仍未成熟,九月初 Solana 網絡更經歷了長達 17 小時的斷線,令號稱去中心化的區塊鏈網絡惹人非議。

根據 Coinmarketcap,Solana 現時市值 400 億,位列第七大加密貨幣。雖然它已經超越了昔日的「以太坊殺手」,如 EOS(EOS)、Stellar(XLM),甚至 Polkadot(DOT),但技術不穩定加上年紀尚輕的 Solana 距離成長至比特幣或以太坊這樣的巨無霸仍然有一段漫長的路。

高瀚

加密高 總經理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能作為投資建議。文章內容僅做參考,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

Tags : blockchain solutions limited
Columnist

The author Column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