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業界消息

業界消息

環電到菲律賓發展電纜基建 利好本港電訊行業

螢幕截圖 2024-05-27 下午8.35.56

紅海局勢不穩  網絡「去中化」

紅海局勢持續緊張,早前 4 條海底電纜因不明原因受損。環球全域電訊有限公司(HGC 環電)已即時採取應變措施,並表示是次受損對本港網絡並未造成重大影響。但無可否認的是,紅海不穩定因素仍成為電訊公司一大隱憂慮。事隔 2 個月,受損電纜仍未能全面修復。

另一個更令人擔心的問題,便是有關中美海底冷戰的發展。美國前國務卿 Mike Pompeo 於 2020 年時曾提出「Clean Network」(淨網行動),其目的是為了保護美國本土公民隱私,以及防止美國公司敏感訊息外洩,近年中美關係緊張持續升溫,中國因而被納入不信任對象。除此之外,不少大型公司和國家亦緊隨其後加入「淨網計劃」,此舉動除了影響中國與國際交流的機會外,亦影響到海底電纜的發展。

儘管「淨網行動」在美國前總統 Donald Trump 卸任後,好像較少提及,但中美暗中角力仍是常態。淨網行動背後對本港最明顯的影響,莫過於海底電纜的興建量明顯減少,不少預計鋪設的海底電纜都決定繞過中國。當中 Google 和 Facebook 雖曾計劃與於香港興建海底電纜並連接到美國,但最後因國家安全問題而取消計劃,地點轉移到台灣與菲律賓。

新加坡急起直追 香港何去何從?

被喻為香港最大競爭對手的新加坡,更成為「大贏家」。截至目前為止,新加坡連接 1000 公里或以上的電纜數目,足足比香港高出一倍,未來更有不少計劃預計會坐落於新加坡。

在講求數碼化的世代下,擁有越多網絡,無疑有更多優勢。

HGC 環電行政總裁郭詠邦表示:「現時 AI 發展很快,對公司而言是好事,皆因使用寬頻的機會上升了。」

但是面對以上局面,香港又能夠把握機會嗎?HGC 環電就透露,早在 2 年前便已經到菲律賓發展電纜基建項目。目前 P1、P2 階段已經完工,P3 預計今年內完成,未來亦會與當地數據中心進行連接。敦對於使用東南亞電纜基建利好本港電訊行業有一定信心。

中小企安全問題

本港另外需要關注的問題便是中小企,網絡發展迅速,網絡攻擊同樣也是。而 HGC 環電就考慮到中小企的需要,推出了價格較為實惠的網絡保護服務。

郭詠邦表示:「我們不能夠只關注大公司的表現,若中小企倒下,我們同樣也會受到影響。」

由去年 4 月至本年 4 月為止,該網絡保護服務已經一共為中小企攔截,超過 100 萬網絡攻擊。

read more
企業趨勢業界消息

生產力局成港首間入選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籌建機構

hkpc_building

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成功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局及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共同確認的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TISC)籌建機構。生產力局將積極展開籌建工作,目標在 2025 年底前完成籌建,促進香港成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注入動力。

生產力局將按照 TISC 籌建要求,從場地、硬件設施、知識產權信息資源、人力建設、制度建設等多方面積極開展籌建工作。在籌建期間,生產力局將開展 TISC 相關服務及宣傳推廣活動,以便香港創科界與中小企更好了解 TISC 服務内容及知識產權相關資訊,培育兼備專利知識的創科人才。

TISC 是 WIPO 發展議程框架下的重要項目,旨在協助技術創新主體,提升技術信息檢索能力,更快掌握行業動態和新技術信息,增強創新技術。香港特區政府於今年 4 月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推薦生產力局在香港籌建第一家 TISC 機構,以便更聚焦地向本地初創企業、中小企業和企業家提供優質的知識產權資訊及服務,協助業界開發創新潛力,並創造、保護、管理和商品化其知識產權,更好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

生產力局首席營運總監林芷君表示,堅持創新、把握知識產權貿易機遇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確保香港經濟持續朝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很榮幸成為香港首間入選的 TISC 籌建機構,為香港知識產權發展添磚加瓦。生產力局在全力配合政府發展香港成爲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外,積極保護創新智慧成果。我們樂見政府持續完善本港的知識產權制度,並期望通過與內地在知識產權領域的合作、廣深港科技集群等優勢,發揮好十四五規劃下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的定位,配合國家建設知識產權強國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策略。」

read more
業界消息資訊及通訊科技

2023 年港研發開支達 330 億 資訊及通訊業佔比最大

cap
香港的本地研究及發展總開支在 2023 年達 330.06 億元。
香港的本地研究及發展總開支在 2023 年達 330.06 億元。

政府統計處日前公布 2023 年香港創新活動統計數字,香港的本地研究及發展總開支(本地研發總開支)在 2023 年達 330.06 億元,較 2022 年的 301.38 億元上升 10%。2023 年的本地研發總開支相對本地生產總值的比率為 1.11%。按進行研究及發展(研發)活動的機構類別分析,在 2023 年由工商機構、高等教育機構及政府機構進行的研發活動所涉及的開支分別為 129.76 億元、183.28 億元及 17.02 億元。

統計數字顯示,在 2023 年香港本地研發總開支為 330.06 億元,較對上一年上升 10%,其中本地研發總開支相對本地生產總值的比率為 1.11%。按進行研發活動的機構類別分析,2023 年工商機構、高等教育機構和政府機構的研發活動開支,分別佔本地研發總開支的 39%、56%和 5%;按資金來源分析,則分別 55%及 39%的本地研發總開支由政府及本地工商機構出資。

2023 年研發人員總數(以相當於全日制的人數計算)為 43,403 人,較對上一年上升 9%,按進行研發活動的機構類別分析,大部分的研發人員從事高等教育機構和工商機構,分別佔 2023 年研發人員總數(以相當於全日制的人數計算)的 65%和 32%。

工商機構的創新活動總開支為 292.93 億元,較對上一年下跌 2%。工商機構的創新活動總開支中,資訊及通訊業的佔比最大(34%),其次是金融及保險、地產、專業及商用服務業(31%);和進出口貿易、批發及零售以及住宿及膳食服務業(26%)。按創新活動類別作分析,2023 年工商機構的創新活動總開支主要涉及為機構單位本身進行的內部研發活動(35%),其次是軟件開發和數據庫活動(22%),以及外判予其他機構進行的研發活動(15%)。

政府對研發活動與創新活動的支援方面,創新科技署在 2023-24 財政年度共撥款 63.69 億元支持應用研發及創新活動,其中最多是應用研發項目的 39.183 億(61.5%)、科技應用的 8.158 億(12.8%)和公營科技支援機構的營運的 6.447 億元(10.1%)。獲創新科技署撥款資助的進行中及獲批應用研發項目的數目則有 20,430 個,比去年上升約 9.7%。

read more
業界消息

新修訂電氣和電子廢物進出口條例將於元旦起生效

cap
電影《焚城》劇照。
電影《焚城》劇照。

電影《焚城》再令港人關注電子廢物進出口香港的問題。而在 11 月三讀通過的《2024 年廢物處置(修訂)條例》,亦將於明年 1 月 1 日起生效,以在香港實施《控制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及其處置巴塞爾公約》中有關管制電氣和電子廢物的越境轉移及妥善處理該等廢物的相關修正案。

中國是公約的締約國,因此公約亦適用於香港特別行政區。新修訂的條例按照公約修正案的要求,將所有電氣和電子廢物納入現有的進出口許可證制度監管,令香港特區與國家一同履行《公約》下的責任。《公約》修正案將於 2025 年 1 月 1 日起在國際上實施,屆時任何電氣和電子廢物在出口前,必須事先取得進口國和過境國(如有)的同意,以確保越境轉移的電氣和電子廢物將在進口國獲妥善處理,保護進口國的環境和保障當地公眾的健康。

環境保護署發言人表示,立法會已在今年 11 月 20 日三讀通過《2024 年廢物處置(修訂)條例草案》,將所有電氣和電子廢物納入《廢物處置條例》(第 354 章)下現有的進出口許可證制度監管。新管制在 2025 年 1 月 1 日生效後,任何人士在香港進出口電氣和電子廢物前均須先向環保署申領許可證。」

發言人續指,回收業界過往常有安排進出口的廢電氣和電子設備(如廢機頂盒、廢路由器、廢電源供應器、廢硬盤、廢固網電話和廢鍵盤),均屬受管制的電氣和電子廢物,須事先領有許可證方可進出口香港。為協助相關業界適應新的管制要求,環保署已透過不同渠道向回收業、航運業和空運業界解說新管制的具體執行詳情,並走訪本地的電氣和電子廢物回收設施,向營辦商作進一步宣傳。相關指引和資料包括懶人包和一圖看清等簡單易明的資訊亦已上載至環保署網頁

read more
業界消息

調查指資科及創意媒體業僱主未來將更重視軟技能

01
何柏濤表示市場對高質素的畢業生需求增大,也顯示擁有合適技能和高水平的高級文憑畢業生如今在就業市場更具競爭力。
何柏濤表示市場對高質素的畢業生需求增大,也顯示擁有合適技能和高水平的高級文憑畢業生如今在就業市場更具競爭力。

隨著 AI 及科技發展,有調查指資訊與通訊科技及創意媒體業僱主將愈趨看重軟技能,高級文憑與傳統大學學位畢業生的起薪點、招聘期等待遇將日益收窄。由香港浸會大學統籌、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賽馬會多元出路計劃「鼓掌—創新教育歷程」(CLAP-TECH)日前發表一項市場調查,結果顯示兩行業的僱主對高級文憑畢業生能力的評價有所提升,在人工智能時代下僱主愈趨看重軟技能,更認同職業專才教育有助培育更多擁有市場渴求技能的人才。

調查發現近六成受訪僱主認同高級文憑畢業生,擁有和學士學位畢業生相若、甚至擁有更好的軟、硬技能,僱主對高級文憑畢業生軟、硬技能的認可較去年分別上升 8.8 個百分點及 17.1 個百分點。認可反映於其起薪點上,創意媒體業 77.2%高級文憑畢業生及 66.8%學士學位畢業生的起薪點,為港幣 17,000 至 23,000 元,而起薪點達到港幣 20,000 至 23,000 的高級文憑畢業生,更比去年增加 9.7 個百分點。資訊與通訊科技業方面,68%高級文憑畢業生起薪點為港幣 17,000 至 23,000 元,比例與去年 64.7%相若;同等起薪點的學士學位畢業生今年佔超過一半(56.4%)。

「鼓掌 – 創新教育歷程」中心總監何柏濤表示樂見僱主對高級文憑畢業生軟硬技能的認可按年顯著增加;高級文憑畢業生起薪點亦較去年有所提升,尤其在創意媒體業更為顯著。可見市場對高質素的畢業生需求增大,也顯示擁有合適技能和高水平的高級文憑畢業生如今在就業市場更具競爭力。

近年人工智能正衝擊職場,調查顯示,54.6%受訪僱主「已經」、及 37.4%「正考慮」將人工智能及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先進科技,完全或部分融入日常營運;然而當企業廣泛應用先進科技,僱主卻認為員工的「好奇心及終身學習」、「分析思維」及「韌性、靈活性和敏捷性」等軟技能,在未來五至十年更為重要,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知識與技能僅排行第五。

譚家強表示,數碼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僱主愈來愈需要團隊成員「軟硬兼備」。
譚家強表示,數碼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僱主愈來愈需要團隊成員「軟硬兼備」。

面試時,僱主以往重視求職者的實習或實踐經驗,但如今他們更看重求職者在面試時展現的溝通能力(81.7%) 、解難能力(81.5%)及領袖潛質(57.1%)等軟技能。值得留意的是,被問及對求職者技能的期望時,重視領袖潛質的資訊與通訊科技業及創意媒體業僱主比例按年分別大幅增加近 1 倍 及逾 1.7 倍,更有超過 24.2% 資訊與通訊科技業及 17.2% 的創意媒體業僱主認為目前求職者缺乏該技能;而兩行業的僱主均表示,學業成績與資歷則為較低的考量。

「鼓掌—創新教育歷程」業界夥伴譚家強表示,數碼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僱主愈來愈需要團隊成員「軟硬兼備」:員工掌握行業技術固然重要,但更希望大家能保持好奇心,持續學習以提升技能;當日常工作裡愈來愈多使用人工智能,僱主更希望員工能運用其分析思維、解難能力和決策能力,確保負責任地使用 AI 技術。「員工的韌性、靈活性和敏捷性亦將令他們成為現代職場中不可或缺的人才。」

read more
中小企專題人工智能低碳綠色初創企業業界消息

《施政報告》創科及銀行業界回應逐一看

550104-Policy_Address_2.jpg

施政報告提出多項鞏固提升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地位的措施,同時亦由政府牽頭鼓勵創新投資。就上述《施政報告》內容,我們找來業界人士與專家,和 Unwire Pro 讀者分享他們的見解。

香港貿發局主席林建岳博士歡迎特區政府再推「還息不還本」、向「BUD 專項基金」注資 10 億元、增撥 5 億元推出「定期展覽獎勵計劃 2.0」等措施,認為有助支援中小企持續發展,及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會展和盛事之都的角色。

除於明年 8 月再度舉辦「香港好物節」,助港商旗下品牌利用電商平台和社交電商開拓商機,林博士亦透露貿發局每年均在港舉辦約 40 個國際展覽和會議,亦會在更多內地及海外的重要展覽設立香港館,並且加強商貿配對安排,全方位推動香港中小企及品牌發展。

數碼港全力支援加快中小企數碼轉型 

數碼港創業學會聯合會長麥騫譽博士認為,在科技浪潮下,施政報告在增加創科產業投資、提升初創生態圈建設、支持策略性新興和未來產業、人才培育等各方面提出 一系列新舉措,將有助科創企業壯大發展。

特區政府重視人工智能技術及應用,例如「數字政策辦公室」將生成式人工智能文書輔助應用程式,整合到政府行政流程中,學會認為,此舉將有助加速政府不同資金審批程序,惠及數碼港的初創企業。

數碼港主席陳細明則表示:「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擴大對創科產業的資源投入,強化本地創科生態圈,並加強發展新質生產力。數碼港亦將繼續配合特區政府策略,積極發揮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重要角色。數碼港將繼續培育創新創業人才,推動科技產業化發展,加速創科成果轉化及普及應用。」

他又透露,特區政府去年撥款 5 億港元通過數碼港推行先導計劃,提供以 5 萬元為上限的配對資助,協助中小企應用現成數碼科技方案。至今,數碼港收到超過 3,400 宗中小企申請。而目前,通過數碼港投資創業基金(CMF),投資初創企業並為其引資,連同共同投資的融資總額達到 19.4 億港元;數碼港投資者網絡(CIN)則促成融資達 25.9 億港元。

數碼港將一如既往配合特區政府相關措施,透過各項培育、加速器及支援計劃,為初創企業在不同階段的發展需要提供全面支援。 

▲港深創科園首批大樓將於今年年底開始陸續落成。

港深創科園回應生命健康科技產業發展

政長官昨日透露將於年底前公布《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發展綱要》,提出促進兩地園區互通的創新政策。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共佔地 87.7 公頃,與對岸的深圳科創園區以「一河兩岸」、「一區兩園」的理念組成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

據悉,港深創科園首批大樓將於今年年底開始陸續落成,當中包括兩座濕實驗室大樓,各樓高八層,總面積約 32,000 平方米,料將提供 87 個研發用途的單位。每座濕實驗室大樓均配備三級生物安全等級或 P3 實驗室配套,中和化學廢物中央處理系統等,能夠滿足本港在生命健康科技產業的發展步伐,以應對濕實驗室的龐大需求。

港深創新及科技園行政總裁馬惟善表示:「行政長官宣佈成立『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督導委員會』,親自帶領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的發展規劃,充分體現香港為國家培育新質生產力重要策源地的決心。」

馬惟善相信,在特區政府大力支持下,港深創科園將充分發揮科研橋頭堡的優勢,匯聚本地、國際和内地的人才、資金和資源,協助提升香港科研產業的經濟價值。

阿里巴巴看好 100 億「創科產業引導基金」

至於同樣大力支持初創發展的阿里巴巴香港創業者基金,其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周駱美琪深信,是次政府計劃設立的 100 億元「創科產業引導基金」,將可進一步帶動一些關鍵領域的發展。 

 「自 2015 年創科局成立以來,整體初創生態系統不斷演變,本地初創企業對資金的需求日益增加。雖然優化「創科創投基金」的具體細節尚未公布,但相信重新調撥的 15 億元,將幫助填補目前的資金缺口。 」周駱美琪表示將繼續利用阿里巴巴生態系統,推動科技和創新的環境。

戴德梁行倡持續提升「互聯互通」機制

今年的《施政報告》增加了不少針對銀行金融業的發展政策,就此,戴德梁行大中華區副總裁及大中華區策略發展顧問部主管陶汝鴻有以下回應。 

戴德梁行樂見政府考慮加入產業發展方面,以創新科技產業、教育醫研作為經濟引擎的都會區。此外,本行建議政府同時考慮將低空經濟產業引入北部都會區。

陶汝鴻亦盛讚政府持續提升「互聯互通」機制,強化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是次主要措施能夠有效響應國家發展改革委,於 2023 年年尾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

除持續右強基礎建設,升級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以便利國際投資者以不同幣種結算各類資產;亦提升固定收益市場的基建,例如為人民幣計價的回購交易,建立中央清算系統,使在港發行的國債,於離岸市場成為更受歡迎的抵押品;及繼續研究提升「跨境理財通」。

他相信,政府能夠配合三年行動計劃,以吸引外來企業和資金,營造合作共藏的開放環境,加強互通以及加快推動灣區通工程。 

銀行學會關注人才短缺問題

《施政報告》提出一系列新措施,以進一步發揮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香港銀行學會行政總裁梁嘉麗表示,樂見施政報告再一次以「國際金融中心」,和「培育人才」為重點,正視人才短缺問題。

梁嘉麗同意正如報告所述,各行業未來五年人力短缺估算約 18 萬人,銀行及金融服務業亦不能獨善其身。政府成立「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將有助聚集及培訓多元人才,銀行及金融服務業亦會隨之受惠。

在鞏固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方面,學會也十分關注有關推動本地銀行及金融市場發展的措施,包括持續優化「互聯互通」機制、促進人民幣國際化、提升綠色金融生態系統,和強化國際資產及財富管理中心地位等。

學會將因應相關的發展方向和焦點,為業界提供和加強相關的培訓課程和專業資歷認證,並會持續審視目前「銀行專業會士」(Certified Banker),及「銀行專業資歷架構」(Enhanced Competency Framework)的專業資格課程內容。

此外,學會將配合政府整體人才發展策略,並與業界及監管機構合作,強化相關專業資歷培訓工作,確保香港在全球金融市場中的領先地位。

read more
業界消息

《施政報告》:IT 懶人包

CEO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發表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聚焦改革、民生及發展關鍵措施。至於 IT 方面,則繼續重點推動科技創新,同時支持新質生產力;而四個新成立,由司長及副司長領導的跨政策統籌機制當中,就有「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

新一份《施政報告》重點發展新質生產力,而新質生產力重視人的創造性與機器的效能結合,與工業 5.0 的理念不謀而合。行政長官表示,香港正發展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推動傳統產業升級轉型,同時將因地制宜,致力發展新質生產力。重點 IT 政策包括:

一)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 制訂香港新型工業中長期發展方案,推動成立「香港新型工業發展聯盟」,促進「政、產、學、研、投」協作,構建香港新型工業合作平台、提供融資機會、促進新來港上市企業與本地大學開展創科合作等。
  • 推進第三個「InnoHK 創新香港研發平台」,聚焦先進製造、材料、能源及可持續發展。
  • 推出新一輪 15 億元的「研究配對補助金計劃」,鼓勵更多機構資助院校研究。

二)加大創科產業投資

革新政府投資創科產業的思路,包括擴大研究和創科產業投資:

  • 設立 100 億元「創科產業引導基金」,成立母基金,加強引導市場資金投資策略性新興和未來產業,包括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機械人、半導體與智能設備、先進材料和新能源等,系統性建設創科產業生態圈。
  • 提升「創科創投基金」,調撥 15 億元成立聯合基金,投資策略性產業的初創企業。
  • 推出 15 億元「研究配對補助金計劃」,擴大研究資助。

三)吸引國際初創加速器落戶香港

政府將推出「創科加速器先導計劃」,並撥款 1.8 億元以 1(政府):2(機構)的配對比例,資助上限為 3,000 萬元,吸引海內外具豐富經驗的專業初創企業服務機構,在香港建立加速器基地,促成初創企業壯大。

四)推動數碼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碼經濟融合制度,是新質生產力的重點之一。政府會加速發展數碼經濟,包括加快產業數碼轉型、加強數碼基礎建設、研究促進數據交易生態,並以大灣區作試點,探討便利數據跨境流動安排。

五)發展數碼貿易

港府將積極推動企業貿易數碼化改革,促進數碼貿易和跨境電商發展。目前,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正提供一站式電子平台,方便業界提交進出口貿易文件報關及清關。金管局亦已成立工作小組,對未來供應鏈的趨勢變化作深入研究,包括如何從人才、金融基建及科技、法例等方面促進貿易電子化,減低貿易成本及提升貿易生態圈。

檢視現行跨境電商物流配送流程,提升跨境貨物配送的效率。

此外,律政司會設立「推動法律科技發展諮詢小組」制訂政策措施,並推動業界應用法律科技。

六)低空經濟發展策略

今年首次於《施政報告》內提及低空經濟,到底甚麼是低空經濟?低空經濟是指一般於 1,000 米以下空域進行的低空經濟活動,主要針對開拓無人機應用,包括無人機配送、測量、建築保養、航拍、匯演和搜救等。

「發展低空經濟工作組」將由財政司副司長任組長,制訂發展策略和跨部門行動計劃,包括:

  • 開拓低空飛行應用場景;
  • 修訂相關法規,如放寬「超視距飛行」和無人機重量和載貨限制,推動市場加大研發投入,促進技術試驗,發展空中遊覽;
  • 與內地商討共同建設低空跨境航線、出入境及清關安排和基礎設施配套等;及
  • 研究部署高效智能化和數碼化的低空基礎建設,就建設低空活動配套設施、通信網絡、航路網絡和管理等方面展開技術研究及規劃。

支援中小企

經濟低迷,市民消費意欲疲弱,相信本地中小企最關心的,是政府將會推出甚麼支援措施助本地中小企迎接挑戰。

《施政報告》提出了以下多項支援措施:

  • 再推「還息不還本」,容許「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的借款企業(包括就現有在八成、九成和百分百特別擔保產品下已批出的貸款,以及在八成和九成信貸擔保產品下新造貸款)申請最多 12 個月「還息不還本」,並將八成和九成信貸擔保產品的最長貸款擔保期分別延長至十年和八年,同時向兩種擔保產品下新造貸款提供「部分本金還款」選項。金管局亦正積極考慮就銀行資本要求提供彈性,促進銀行為中小企提供融資;
  • 向「BUD 專項基金」注資 10 億元,協助中小企升級轉型和拓展新市場,包括擴大「電商易」的地域資助範圍至東盟十國,並針對性資助企業推行綠色轉型項目;
  • 擴大「數碼轉型支援先導計劃」至旅遊及個人服務界,一對一形式資助中小企數碼轉型。未來兩年繼續舉辦「香港好物節」,並適時在東盟市場舉行「香港好物節」;
  • 於內地和海外展覽會設立更多香港館,加強推廣香港品牌。工業貿易署和貿發局亦會加強支援中小企,發展品牌和拓展電商銷售網絡;
  • 重組香港設計中心架構和職能,加強與初創企業和在港內地企業合作對接;
  • 增撥 5 億元推出「定期展覽獎勵計劃 2.0」,支持新設及國際性大型展覽;
  • 「香港建築科技研究院」將促進建築科技研發與應用,對接國際與本港標準。

此外,行政長官亦透露將於年底前公布《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發展綱要》,提出促進兩地園區互通的創新政策,業界人士不妨拭目以待。

read more
業界消息雲端服務

Deel 收購設備及器材供應商 Hofy 助企業跨區域招聘擴展

image006

隨著遙距辦公和數碼遊牧(Digital Nomad)愈趨普及,部分面對人才短缺問題的企業開始招攬海外專才。聘用海外員工除了在物流、財務和安全方面都有挑戰,各地稅制和法規亦有別,若缺乏當地會計師及人力資源管理,往往難以確保能合規地讓外地僱員順利上任、準時支薪和享用各項福利。

一站式全球團隊管理及支薪平台 Deel 的團隊遍佈 107 個國家,非常了解這些挑戰,因此於數月前成功收購設備及器材供應商 Hofy,並將其內部基礎設施,和 24/7 的 IT 服務整合到自家平台,創建了 Deel IT。此舉讓客戶可以在 Deel 平台上存取端到端的 IT 服務,與薪金、人力資源、移民和人員發展工具合併使用。

Deel IT 綜合解決方案可確保全球設備交付,IT 流程標準化,並統一 IT 與人力資源及支薪系統,讓企業能夠輕鬆地在全球各地僱用和支援外地員工。

無痛跨區域擴展

由於各國的法規和物流不同,如哥倫比亞的關稅與菲律賓的物流合作夥伴就與香港截然不同,管理多國設備可說甚具挑戰性。Deel 可處理從本地合規到 130 個國家的運輸供應,對有意跨區域擴展分公司的企業無疑有一定吸引力。

企業若採用 Deel 處理海外的繁瑣事務,無須自行聯絡供應商處理物流運輸,亦可安心在十天內簽收員工所需設備,成功率達 99.5%。

簡化端到端設備管理

通過完整管控針對不同團隊或個人的許可權、審核和政策執行,Deel IT 可有效簡化企業的全球設備管理。只需簡單的數次點擊,即可為企業的支援和工程團隊設置自定義的津貼,並通過個性化的商店存取所有必要的設備,讓他們從數百種設備和顯示器中選擇所需。

假如企業已擁有一批設備,或團隊成員在遠程或辦公室工作,則可將全球 IT 服務集中於單一平台上,並提供 24/7 的支援。

Deel IT 不僅負責交付設備,同時亦涵蓋從採購、設置到持續維護的整個流程,讓企業無須擔心物流或停機時間。假如團隊成員遇到問題,Deel 會為任何設備提供 24/7 全球支援,負責管理維修、更換和退貨,簡化操作並減少人力資源和 IT 的工作量。

通過整合內部系統並自動化配置、監控和維護等任務,Deel IT 可為 IT 和人力資源團隊的策略舉措騰出更多時間,減少手動入職需時,並允許團隊在整個員工生命周期中有效管理庫存。例如,當有新員工準備入職,系統會從 Deel HR 或其他 HRIS 同步他們的開始日期,並且不論何時何地,均會在他們第一天上任之前自動將設備運送至新員工手上,並提供所有預設配置的應用程式和訪問權限,令整個上任過程得以順暢完成。

read more
人工智能初創企業業界消息

生產力局「新質生產力展館」揭幕倡智能微工廠

HKPC

(左起)生產力局總裁畢堅文、香港特別行政區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生產力局主席陳祖恒主持全新「新質生產力展館」開幕典禮。

香港生產力局為響應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今日在全港首個「新質生產力展館」(Future Manufacturing Hall)正式開幕。展館展示了革命性的「智能微工廠」概念、先進製造技術及新質生產力的形成過程,並通過成功案例突顯香港在創新技術,和新型工業化方面的優勢。

香港特別行政區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生產力局主席陳祖恒及總裁畢堅文等,於出席開幕典禮上共同探索,並展示香港如何在「新質生產力」發展戰略下注入新動能。

「智能微工廠」創新理念

新展館展示了國際領先的智能生產線成功案例,融合了「智能微工廠」的創新理念,通過高端智能生產技術實現高度靈活的生產模式,提升生產彈性和空間使用效率。展館匯聚了眾多成功案例,突顯香港工業發展的獨特優勢,成為推動香港、內地與國際各界加強合作的展示平台。

特區政府於今年 1 月推出「新型工業化資助計劃」優化措施,提供高達 4,500 萬港元資助企業在港開設智能生產線,利用創新科技令業務升級轉型。生產力局主席陳祖恒表示,新展館開幕為生產力局慶祝香港回歸 27 周年活動之一,展示了生產力局配合政府協助企業設立智能生產綫,特別是「新型工業化資助計劃」的成果。

孫東教授於致辭中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是國家的重要政策方向,推動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香港須充分發揮自身獨特優勢,推動「新型工業化」,支撐新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局長同時指出,新質生產力已經成為推動香港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詞,「新質生產力」展館的成立,突顯香港發展創科及「新型工業化」的優勢和潛力,提供平台促進香港與海內外政、產、學、研、投的跨領域交流合作,亦將起到很好的推廣和教育作用。 

藉 AI 助新型工業化發展

人工智能(AI) 是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及實現新型工業化的關鍵。生產力局在「新質生產力展館」的基礎上,推出「人工智能應用展館」(AI Applications Hall),旨在展示 AI 技術 如何協助智能製造,提升產業價值鏈及生產效率。展館内包含 AI 在不同行業的工業應用,中小企、初創企業可在展館内展示其自主研發的尖端 AI 創科產品。這將有助於加強與產、學、 研各界交流合作,促進更多 AI 科研成果落地應用。

促進與國際間合作

生產力局持續深化與本地、內地及國際科研機構及院校的合作,引進頂尖創科資源,包括香港科技大學、中科院、北京清華大學等。生產力局亦積極探索與國際科技公司合作,例如與 HP 達成合作協議,在港建立「生產力局 – HP 3D 打印技術中心」,推動高增值戰略產業鏈的發展,加速香港智能微工廠和新型工業化的發展。

而開幕典禮當日,生產力局與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浦東)、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簽署合作協議,並舉辦「香港—長三角聯合創新中心」揭牌儀式,加強長三角區域與香港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合作。聯合創新中心將通過合作開展聯合研發、引入國內外先進技術成果,促進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協助企業技術源頭創新,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助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