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業界消息

業界消息

環電到菲律賓發展電纜基建 利好本港電訊行業

螢幕截圖 2024-05-27 下午8.35.56

紅海局勢不穩  網絡「去中化」

紅海局勢持續緊張,早前 4 條海底電纜因不明原因受損。環球全域電訊有限公司(HGC 環電)已即時採取應變措施,並表示是次受損對本港網絡並未造成重大影響。但無可否認的是,紅海不穩定因素仍成為電訊公司一大隱憂慮。事隔 2 個月,受損電纜仍未能全面修復。

另一個更令人擔心的問題,便是有關中美海底冷戰的發展。美國前國務卿 Mike Pompeo 於 2020 年時曾提出「Clean Network」(淨網行動),其目的是為了保護美國本土公民隱私,以及防止美國公司敏感訊息外洩,近年中美關係緊張持續升溫,中國因而被納入不信任對象。除此之外,不少大型公司和國家亦緊隨其後加入「淨網計劃」,此舉動除了影響中國與國際交流的機會外,亦影響到海底電纜的發展。

儘管「淨網行動」在美國前總統 Donald Trump 卸任後,好像較少提及,但中美暗中角力仍是常態。淨網行動背後對本港最明顯的影響,莫過於海底電纜的興建量明顯減少,不少預計鋪設的海底電纜都決定繞過中國。當中 Google 和 Facebook 雖曾計劃與於香港興建海底電纜並連接到美國,但最後因國家安全問題而取消計劃,地點轉移到台灣與菲律賓。

新加坡急起直追 香港何去何從?

被喻為香港最大競爭對手的新加坡,更成為「大贏家」。截至目前為止,新加坡連接 1000 公里或以上的電纜數目,足足比香港高出一倍,未來更有不少計劃預計會坐落於新加坡。

在講求數碼化的世代下,擁有越多網絡,無疑有更多優勢。

HGC 環電行政總裁郭詠邦表示:「現時 AI 發展很快,對公司而言是好事,皆因使用寬頻的機會上升了。」

但是面對以上局面,香港又能夠把握機會嗎?HGC 環電就透露,早在 2 年前便已經到菲律賓發展電纜基建項目。目前 P1、P2 階段已經完工,P3 預計今年內完成,未來亦會與當地數據中心進行連接。敦對於使用東南亞電纜基建利好本港電訊行業有一定信心。

中小企安全問題

本港另外需要關注的問題便是中小企,網絡發展迅速,網絡攻擊同樣也是。而 HGC 環電就考慮到中小企的需要,推出了價格較為實惠的網絡保護服務。

郭詠邦表示:「我們不能夠只關注大公司的表現,若中小企倒下,我們同樣也會受到影響。」

由去年 4 月至本年 4 月為止,該網絡保護服務已經一共為中小企攔截,超過 100 萬網絡攻擊。

read more
中小企專題人工智能低碳綠色初創企業業界消息

《施政報告》創科及銀行業界回應逐一看

550104-Policy_Address_2.jpg

施政報告提出多項鞏固提升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地位的措施,同時亦由政府牽頭鼓勵創新投資。就上述《施政報告》內容,我們找來業界人士與專家,和 Unwire Pro 讀者分享他們的見解。

香港貿發局主席林建岳博士歡迎特區政府再推「還息不還本」、向「BUD 專項基金」注資 10 億元、增撥 5 億元推出「定期展覽獎勵計劃 2.0」等措施,認為有助支援中小企持續發展,及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會展和盛事之都的角色。

除於明年 8 月再度舉辦「香港好物節」,助港商旗下品牌利用電商平台和社交電商開拓商機,林博士亦透露貿發局每年均在港舉辦約 40 個國際展覽和會議,亦會在更多內地及海外的重要展覽設立香港館,並且加強商貿配對安排,全方位推動香港中小企及品牌發展。

數碼港全力支援加快中小企數碼轉型 

數碼港創業學會聯合會長麥騫譽博士認為,在科技浪潮下,施政報告在增加創科產業投資、提升初創生態圈建設、支持策略性新興和未來產業、人才培育等各方面提出 一系列新舉措,將有助科創企業壯大發展。

特區政府重視人工智能技術及應用,例如「數字政策辦公室」將生成式人工智能文書輔助應用程式,整合到政府行政流程中,學會認為,此舉將有助加速政府不同資金審批程序,惠及數碼港的初創企業。

數碼港主席陳細明則表示:「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擴大對創科產業的資源投入,強化本地創科生態圈,並加強發展新質生產力。數碼港亦將繼續配合特區政府策略,積極發揮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重要角色。數碼港將繼續培育創新創業人才,推動科技產業化發展,加速創科成果轉化及普及應用。」

他又透露,特區政府去年撥款 5 億港元通過數碼港推行先導計劃,提供以 5 萬元為上限的配對資助,協助中小企應用現成數碼科技方案。至今,數碼港收到超過 3,400 宗中小企申請。而目前,通過數碼港投資創業基金(CMF),投資初創企業並為其引資,連同共同投資的融資總額達到 19.4 億港元;數碼港投資者網絡(CIN)則促成融資達 25.9 億港元。

數碼港將一如既往配合特區政府相關措施,透過各項培育、加速器及支援計劃,為初創企業在不同階段的發展需要提供全面支援。 

▲港深創科園首批大樓將於今年年底開始陸續落成。

港深創科園回應生命健康科技產業發展

政長官昨日透露將於年底前公布《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發展綱要》,提出促進兩地園區互通的創新政策。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共佔地 87.7 公頃,與對岸的深圳科創園區以「一河兩岸」、「一區兩園」的理念組成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

據悉,港深創科園首批大樓將於今年年底開始陸續落成,當中包括兩座濕實驗室大樓,各樓高八層,總面積約 32,000 平方米,料將提供 87 個研發用途的單位。每座濕實驗室大樓均配備三級生物安全等級或 P3 實驗室配套,中和化學廢物中央處理系統等,能夠滿足本港在生命健康科技產業的發展步伐,以應對濕實驗室的龐大需求。

港深創新及科技園行政總裁馬惟善表示:「行政長官宣佈成立『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督導委員會』,親自帶領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的發展規劃,充分體現香港為國家培育新質生產力重要策源地的決心。」

馬惟善相信,在特區政府大力支持下,港深創科園將充分發揮科研橋頭堡的優勢,匯聚本地、國際和内地的人才、資金和資源,協助提升香港科研產業的經濟價值。

阿里巴巴看好 100 億「創科產業引導基金」

至於同樣大力支持初創發展的阿里巴巴香港創業者基金,其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周駱美琪深信,是次政府計劃設立的 100 億元「創科產業引導基金」,將可進一步帶動一些關鍵領域的發展。 

 「自 2015 年創科局成立以來,整體初創生態系統不斷演變,本地初創企業對資金的需求日益增加。雖然優化「創科創投基金」的具體細節尚未公布,但相信重新調撥的 15 億元,將幫助填補目前的資金缺口。 」周駱美琪表示將繼續利用阿里巴巴生態系統,推動科技和創新的環境。

戴德梁行倡持續提升「互聯互通」機制

今年的《施政報告》增加了不少針對銀行金融業的發展政策,就此,戴德梁行大中華區副總裁及大中華區策略發展顧問部主管陶汝鴻有以下回應。 

戴德梁行樂見政府考慮加入產業發展方面,以創新科技產業、教育醫研作為經濟引擎的都會區。此外,本行建議政府同時考慮將低空經濟產業引入北部都會區。

陶汝鴻亦盛讚政府持續提升「互聯互通」機制,強化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是次主要措施能夠有效響應國家發展改革委,於 2023 年年尾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

除持續右強基礎建設,升級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以便利國際投資者以不同幣種結算各類資產;亦提升固定收益市場的基建,例如為人民幣計價的回購交易,建立中央清算系統,使在港發行的國債,於離岸市場成為更受歡迎的抵押品;及繼續研究提升「跨境理財通」。

他相信,政府能夠配合三年行動計劃,以吸引外來企業和資金,營造合作共藏的開放環境,加強互通以及加快推動灣區通工程。 

銀行學會關注人才短缺問題

《施政報告》提出一系列新措施,以進一步發揮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香港銀行學會行政總裁梁嘉麗表示,樂見施政報告再一次以「國際金融中心」,和「培育人才」為重點,正視人才短缺問題。

梁嘉麗同意正如報告所述,各行業未來五年人力短缺估算約 18 萬人,銀行及金融服務業亦不能獨善其身。政府成立「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將有助聚集及培訓多元人才,銀行及金融服務業亦會隨之受惠。

在鞏固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方面,學會也十分關注有關推動本地銀行及金融市場發展的措施,包括持續優化「互聯互通」機制、促進人民幣國際化、提升綠色金融生態系統,和強化國際資產及財富管理中心地位等。

學會將因應相關的發展方向和焦點,為業界提供和加強相關的培訓課程和專業資歷認證,並會持續審視目前「銀行專業會士」(Certified Banker),及「銀行專業資歷架構」(Enhanced Competency Framework)的專業資格課程內容。

此外,學會將配合政府整體人才發展策略,並與業界及監管機構合作,強化相關專業資歷培訓工作,確保香港在全球金融市場中的領先地位。

read more
業界消息

《施政報告》:IT 懶人包

CEO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發表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聚焦改革、民生及發展關鍵措施。至於 IT 方面,則繼續重點推動科技創新,同時支持新質生產力;而四個新成立,由司長及副司長領導的跨政策統籌機制當中,就有「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

新一份《施政報告》重點發展新質生產力,而新質生產力重視人的創造性與機器的效能結合,與工業 5.0 的理念不謀而合。行政長官表示,香港正發展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推動傳統產業升級轉型,同時將因地制宜,致力發展新質生產力。重點 IT 政策包括:

一)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 制訂香港新型工業中長期發展方案,推動成立「香港新型工業發展聯盟」,促進「政、產、學、研、投」協作,構建香港新型工業合作平台、提供融資機會、促進新來港上市企業與本地大學開展創科合作等。
  • 推進第三個「InnoHK 創新香港研發平台」,聚焦先進製造、材料、能源及可持續發展。
  • 推出新一輪 15 億元的「研究配對補助金計劃」,鼓勵更多機構資助院校研究。

二)加大創科產業投資

革新政府投資創科產業的思路,包括擴大研究和創科產業投資:

  • 設立 100 億元「創科產業引導基金」,成立母基金,加強引導市場資金投資策略性新興和未來產業,包括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機械人、半導體與智能設備、先進材料和新能源等,系統性建設創科產業生態圈。
  • 提升「創科創投基金」,調撥 15 億元成立聯合基金,投資策略性產業的初創企業。
  • 推出 15 億元「研究配對補助金計劃」,擴大研究資助。

三)吸引國際初創加速器落戶香港

政府將推出「創科加速器先導計劃」,並撥款 1.8 億元以 1(政府):2(機構)的配對比例,資助上限為 3,000 萬元,吸引海內外具豐富經驗的專業初創企業服務機構,在香港建立加速器基地,促成初創企業壯大。

四)推動數碼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碼經濟融合制度,是新質生產力的重點之一。政府會加速發展數碼經濟,包括加快產業數碼轉型、加強數碼基礎建設、研究促進數據交易生態,並以大灣區作試點,探討便利數據跨境流動安排。

五)發展數碼貿易

港府將積極推動企業貿易數碼化改革,促進數碼貿易和跨境電商發展。目前,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正提供一站式電子平台,方便業界提交進出口貿易文件報關及清關。金管局亦已成立工作小組,對未來供應鏈的趨勢變化作深入研究,包括如何從人才、金融基建及科技、法例等方面促進貿易電子化,減低貿易成本及提升貿易生態圈。

檢視現行跨境電商物流配送流程,提升跨境貨物配送的效率。

此外,律政司會設立「推動法律科技發展諮詢小組」制訂政策措施,並推動業界應用法律科技。

六)低空經濟發展策略

今年首次於《施政報告》內提及低空經濟,到底甚麼是低空經濟?低空經濟是指一般於 1,000 米以下空域進行的低空經濟活動,主要針對開拓無人機應用,包括無人機配送、測量、建築保養、航拍、匯演和搜救等。

「發展低空經濟工作組」將由財政司副司長任組長,制訂發展策略和跨部門行動計劃,包括:

  • 開拓低空飛行應用場景;
  • 修訂相關法規,如放寬「超視距飛行」和無人機重量和載貨限制,推動市場加大研發投入,促進技術試驗,發展空中遊覽;
  • 與內地商討共同建設低空跨境航線、出入境及清關安排和基礎設施配套等;及
  • 研究部署高效智能化和數碼化的低空基礎建設,就建設低空活動配套設施、通信網絡、航路網絡和管理等方面展開技術研究及規劃。

支援中小企

經濟低迷,市民消費意欲疲弱,相信本地中小企最關心的,是政府將會推出甚麼支援措施助本地中小企迎接挑戰。

《施政報告》提出了以下多項支援措施:

  • 再推「還息不還本」,容許「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的借款企業(包括就現有在八成、九成和百分百特別擔保產品下已批出的貸款,以及在八成和九成信貸擔保產品下新造貸款)申請最多 12 個月「還息不還本」,並將八成和九成信貸擔保產品的最長貸款擔保期分別延長至十年和八年,同時向兩種擔保產品下新造貸款提供「部分本金還款」選項。金管局亦正積極考慮就銀行資本要求提供彈性,促進銀行為中小企提供融資;
  • 向「BUD 專項基金」注資 10 億元,協助中小企升級轉型和拓展新市場,包括擴大「電商易」的地域資助範圍至東盟十國,並針對性資助企業推行綠色轉型項目;
  • 擴大「數碼轉型支援先導計劃」至旅遊及個人服務界,一對一形式資助中小企數碼轉型。未來兩年繼續舉辦「香港好物節」,並適時在東盟市場舉行「香港好物節」;
  • 於內地和海外展覽會設立更多香港館,加強推廣香港品牌。工業貿易署和貿發局亦會加強支援中小企,發展品牌和拓展電商銷售網絡;
  • 重組香港設計中心架構和職能,加強與初創企業和在港內地企業合作對接;
  • 增撥 5 億元推出「定期展覽獎勵計劃 2.0」,支持新設及國際性大型展覽;
  • 「香港建築科技研究院」將促進建築科技研發與應用,對接國際與本港標準。

此外,行政長官亦透露將於年底前公布《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發展綱要》,提出促進兩地園區互通的創新政策,業界人士不妨拭目以待。

read more
業界消息雲端服務

Deel 收購設備及器材供應商 Hofy 助企業跨區域招聘擴展

image006

隨著遙距辦公和數碼遊牧(Digital Nomad)愈趨普及,部分面對人才短缺問題的企業開始招攬海外專才。聘用海外員工除了在物流、財務和安全方面都有挑戰,各地稅制和法規亦有別,若缺乏當地會計師及人力資源管理,往往難以確保能合規地讓外地僱員順利上任、準時支薪和享用各項福利。

一站式全球團隊管理及支薪平台 Deel 的團隊遍佈 107 個國家,非常了解這些挑戰,因此於數月前成功收購設備及器材供應商 Hofy,並將其內部基礎設施,和 24/7 的 IT 服務整合到自家平台,創建了 Deel IT。此舉讓客戶可以在 Deel 平台上存取端到端的 IT 服務,與薪金、人力資源、移民和人員發展工具合併使用。

Deel IT 綜合解決方案可確保全球設備交付,IT 流程標準化,並統一 IT 與人力資源及支薪系統,讓企業能夠輕鬆地在全球各地僱用和支援外地員工。

無痛跨區域擴展

由於各國的法規和物流不同,如哥倫比亞的關稅與菲律賓的物流合作夥伴就與香港截然不同,管理多國設備可說甚具挑戰性。Deel 可處理從本地合規到 130 個國家的運輸供應,對有意跨區域擴展分公司的企業無疑有一定吸引力。

企業若採用 Deel 處理海外的繁瑣事務,無須自行聯絡供應商處理物流運輸,亦可安心在十天內簽收員工所需設備,成功率達 99.5%。

簡化端到端設備管理

通過完整管控針對不同團隊或個人的許可權、審核和政策執行,Deel IT 可有效簡化企業的全球設備管理。只需簡單的數次點擊,即可為企業的支援和工程團隊設置自定義的津貼,並通過個性化的商店存取所有必要的設備,讓他們從數百種設備和顯示器中選擇所需。

假如企業已擁有一批設備,或團隊成員在遠程或辦公室工作,則可將全球 IT 服務集中於單一平台上,並提供 24/7 的支援。

Deel IT 不僅負責交付設備,同時亦涵蓋從採購、設置到持續維護的整個流程,讓企業無須擔心物流或停機時間。假如團隊成員遇到問題,Deel 會為任何設備提供 24/7 全球支援,負責管理維修、更換和退貨,簡化操作並減少人力資源和 IT 的工作量。

通過整合內部系統並自動化配置、監控和維護等任務,Deel IT 可為 IT 和人力資源團隊的策略舉措騰出更多時間,減少手動入職需時,並允許團隊在整個員工生命周期中有效管理庫存。例如,當有新員工準備入職,系統會從 Deel HR 或其他 HRIS 同步他們的開始日期,並且不論何時何地,均會在他們第一天上任之前自動將設備運送至新員工手上,並提供所有預設配置的應用程式和訪問權限,令整個上任過程得以順暢完成。

read more
人工智能初創企業業界消息

生產力局「新質生產力展館」揭幕倡智能微工廠

HKPC

(左起)生產力局總裁畢堅文、香港特別行政區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生產力局主席陳祖恒主持全新「新質生產力展館」開幕典禮。

香港生產力局為響應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今日在全港首個「新質生產力展館」(Future Manufacturing Hall)正式開幕。展館展示了革命性的「智能微工廠」概念、先進製造技術及新質生產力的形成過程,並通過成功案例突顯香港在創新技術,和新型工業化方面的優勢。

香港特別行政區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生產力局主席陳祖恒及總裁畢堅文等,於出席開幕典禮上共同探索,並展示香港如何在「新質生產力」發展戰略下注入新動能。

「智能微工廠」創新理念

新展館展示了國際領先的智能生產線成功案例,融合了「智能微工廠」的創新理念,通過高端智能生產技術實現高度靈活的生產模式,提升生產彈性和空間使用效率。展館匯聚了眾多成功案例,突顯香港工業發展的獨特優勢,成為推動香港、內地與國際各界加強合作的展示平台。

特區政府於今年 1 月推出「新型工業化資助計劃」優化措施,提供高達 4,500 萬港元資助企業在港開設智能生產線,利用創新科技令業務升級轉型。生產力局主席陳祖恒表示,新展館開幕為生產力局慶祝香港回歸 27 周年活動之一,展示了生產力局配合政府協助企業設立智能生產綫,特別是「新型工業化資助計劃」的成果。

孫東教授於致辭中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是國家的重要政策方向,推動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香港須充分發揮自身獨特優勢,推動「新型工業化」,支撐新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局長同時指出,新質生產力已經成為推動香港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詞,「新質生產力」展館的成立,突顯香港發展創科及「新型工業化」的優勢和潛力,提供平台促進香港與海內外政、產、學、研、投的跨領域交流合作,亦將起到很好的推廣和教育作用。 

藉 AI 助新型工業化發展

人工智能(AI) 是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及實現新型工業化的關鍵。生產力局在「新質生產力展館」的基礎上,推出「人工智能應用展館」(AI Applications Hall),旨在展示 AI 技術 如何協助智能製造,提升產業價值鏈及生產效率。展館内包含 AI 在不同行業的工業應用,中小企、初創企業可在展館内展示其自主研發的尖端 AI 創科產品。這將有助於加強與產、學、 研各界交流合作,促進更多 AI 科研成果落地應用。

促進與國際間合作

生產力局持續深化與本地、內地及國際科研機構及院校的合作,引進頂尖創科資源,包括香港科技大學、中科院、北京清華大學等。生產力局亦積極探索與國際科技公司合作,例如與 HP 達成合作協議,在港建立「生產力局 – HP 3D 打印技術中心」,推動高增值戰略產業鏈的發展,加速香港智能微工廠和新型工業化的發展。

而開幕典禮當日,生產力局與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浦東)、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簽署合作協議,並舉辦「香港—長三角聯合創新中心」揭牌儀式,加強長三角區域與香港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合作。聯合創新中心將通過合作開展聯合研發、引入國內外先進技術成果,促進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協助企業技術源頭創新,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助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read more
人工智能業界消息資訊及通訊科技

NTT 成立創新科技發展聯盟 為夥伴及初創提供支援

pic.png

NTT Com Asia Limited (NTT) 近日宣布成立「NTT 創新科技發展聯盟計劃」,並將會與數碼港、科技園公司、研發中心以及學術研究機構(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及香港科技大學)合作。計劃將透過 NTT 流動網絡優先(mobile-first)的技術及解決方案,支持其他計劃夥伴及初創公司。同時,亦為科技生態圈予以營運支援,並會一同研發及推出能推動業界發展的技術,促進本地數碼化的共同願景。

NTT 創新科技發展聯盟計劃

參與計劃的機構可借助 NTT 的數碼能力(Digital Capabilities)及於香港和日本所取得的成功經驗,以及來自於計劃夥伴及大學的專業知識和見解,加快其發展步伐。

預計今年將陸續舉辦多項活動,包括:工作坊、培訓及不同市場計劃,並促成參與計劃的機構之間相互合作,攜手締造互利優勢並探索可一同發展的領域,共同辨識及建立切合市場需求的解決方案。而計劃亦有望於今年年底展示最為創新並準備推出市場的技術。

設立「 docomo 5G DX Square」

另外,NTT 將於香港設立「 docomo 5G DX Square」,提供準私有 5G(Private 5G)網絡規格的環境與先進設備,以及各項嶄新及領先技術,包括:人工智能(AI)、物聯網(IoT)和邊緣運算等,藉此協助計劃夥伴、企業及初創公司測試、研發及展示其解決方案。 

NTT Com Asia 香港行政總裁平松太一表示:「在 AI 技術加速發展的同時,企業亦正積極探索可持續的創新技術,當中科技生態圈的相關需求及市場潛力龐大,因此,我們希望擔當開創先河的角色,透過成立『NTT 創新科技發展聯盟計劃』與不同企業、合作夥伴、大學及初創企業攜手合作,集合各界優勢,一同研發可持續發展的技術,致力推出市場適用的創新科技,以此進一步支持業界及科技生態圈發展,並惠及香港及其他市場。」

read more
IT 基建人工智能低碳綠色業界消息

《財政預算案》業界反響支持綠色科研

pexels-tara-winstead-8386440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在納稅人之間反應平平,不過企業方面則反響較大。由於近年企業紛紛推動 ESG 項目,故《財政預算案》中針對綠色政策的措施,亦廣受業界歡迎。

其中,煤氣公司表示已於內蒙古展開一個環保甲醇項目,利用廢舊輪胎及生物質生產綠色甲醇,為本港航運業界提供綠色能源,望可支持《財政預算案》中的綠色航運及航空政策。至於可持續航空燃料(SAF)方面,煤氣公司認為《財政預算案》提出研究簡化運送,及儲存 SAF 的審批程序,有利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航運樞紐的角色。

煤氣公司亦樂見《財政預算案》投入資源,推展不同新能源公共交通工具的試驗,表示將會全力配合政府落實及推行有關試驗,包括氫能試驗項目。煤氣公司商務總監香港公用業務鄭曉光表示,煤氣公司生產的人工煤氣,當中一半的成份為氫氣,透過貫通全港的煤氣管網輸送氫氣,僅需在用戶端裝設氫氣提取設施,便可抽取高純度氫氣,避免路面運輸氫氣的潛在風險,節省運輸成本,可以為氫能巴士、重型車、垃圾車、船隻等提供安全高效的氫能供應方案。

煤氣公司認為,政府致力發展綠色甲醇、SAF 和氫能應用,將有效推動香港邁向綠色未來,實現零碳願景。

邁向綠色金融中心

《財政預算案》強調香港正邁向綠色未來,而綠色金融科技也會繼續是重點發展項目之一。對此,香港銀行學會表示將全力支持一切有助推動綠色金融的配套和措施,並會著力加強相關的專業培訓工作,以配合國際綠色金融中心的發展方針。

 香港銀行學會行政總裁梁嘉麗表示:「香港銀行學會將繼續協助本地銀行業,擴大和深化綠色金融人才庫的發展,透過提供相關培訓課程及專業資歷認證,加深銀行從業員對環球綠色金融發展趨勢、國際間信息披露準則,和氣候風險管理等方面的知識,提升本港綠色金融人才的整體水平,與國際接軌。」

《財政預算案》中提出了多項推動人工智能生態圈發展,加快創新及科技應用的措施。其中,預算案將撥款 30 億元資助大學、研發機構及企業等,運用數碼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算力,加強超算中心的網絡安全和數據保護,及進行推廣和教育活動等。

香港數碼港主席陳細明表示︰「今年的《財政預算案》具前瞻性佈局,推出多項措施繼續聚 焦創新科技發展。其中,人工智能對推動香港發展前沿科技及相關產業發展至關重要。數碼 港將全力建設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強化本港的創科基礎設施的競爭優勢,吸引更多海外及內 地科技龍頭企業落戶香港。數碼港與社群企業將繼續發揮所長,配合特區政府發展策略,專注發展包括人工智能、綠色科技及金融等科技的研發及轉化應用,並繼續引進不同科技領域的重點企業,及推動社會及企業數碼化升級。」 

建設人工智能超算中心 

為配合特區政府施政,數碼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首階段設施,最快於今年內投入服務。預計中心最快可於2026 年初,提供每秒浮點運算 3,000 千萬億次的算力,相當於一小時可完成近 100 億張圖像處理。有關設施將提升香港在不同科研及應用領域,包括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等的研發能力。 

建設國際綠色科技及金融中心

綠色科技及金融產業發展蘊含龐大機遇,數碼港將於上半年推出「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科技概念 驗證測試資助計劃」,為具有潛力的綠色金融科技提供前期資助,促進他們的商業化發展; 另撥款推動和促進金融服務持續發展,包括綠色和可持續金融。

促進綠色科研

香港科技園公司則回應指,科學園目前有超過 100 間從事綠色科技的公司。科技園公司鼓勵研發及展示本地最新的可持續發展方案,包括參與「香港綠色周」(Hong Kong Green Week)、合辦香港綠色科技論壇,以及去年首度派出代表團,前往杜拜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COP 28),期望通過發展創新綠色科技,支持香港成為國際綠色科技和綠色金融中心。

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博士表示:「《財政預算案》加速社會高質量發展,全方位支援創新科技企業和人才,有助驅動多元經濟,我們感到十分鼓舞。」

多管齊下吸人才壯大生態圈

人才是創科發展的重要元素,作為本地科創搖籃,科技園公司一直積極配合政府「搶企業、搶人才」的策略,去年便有約 10 家從事新能源汽車、微電子、網絡安全,及生物科技等業務的重點企業宣布落戶科學園,成立國際總部或研發中心。科技園並將於 3 月 8 日舉辦大型創科職業博覽,提供超過 3,000 個職位空缺。同時透過環球實習計劃以及一系列推廣活動,吸引人才投身創科行業。

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博士表示:「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加速社會高質量發展,全方位支援創新科技企業和人才,有助驅動多元經濟,我們感到十分鼓舞。國家及特區政府的支持,不但匯聚企業、資金和人才,對帶動整個創科產業鏈起著積極作用。創科是推動經濟的主要引擎,科技園會全力配合政府的政策方針,積極與各界緊密合作,壯大香港的創科生態圈和人才庫,讓香港的創科優勢持續擴大。」

預算案推出「新型工業加速計劃」,以配對形式協助指定行業實現高增值製造。為支持新型工業化的願景,科技園於將軍澳「創新園」,設立由概念到打造產品的專用設施 ProShop,以協助租戶進行小批量生產,預計於今年第三季投入服務,實現由研發到創新製造。

推動創科投資加速成長 

預算案亦提及科技園公司將推出「共同企業加速計劃」,旨在結合業界力量,為創科企業提供更深更廣的增值支援服務,協助更多創業家在全球取得成功。現時,科技企業投資基金的資金額達 10 億港元,至今已投資於 31 間科技公司;科技園公司每投資 1 元可帶動私人資金投資 19 元,支持不同融資階段的本地創科初創企業。

此外,科技園正在元朗「創新園」興建微電子中心,配合政府將於今年成立的「香港微電子研發院」,為業界提供基礎設施,在量產前作中試,加速科研成果商品化及產業化。

read more
業界消息

《財政預算案》IT 懶人包

0228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早在立法會發表《財政預算案》,以「堅定信心、抓緊機遇、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

陳茂波表示,近年政府大力推動創科及成果轉化,以及加速推動數碼化轉型以迎合市場轉變,惟今年的外圍環境仍然較為複雜。為實現搶人才、搶企業方針,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針對創科界方面有以下政策及重點內容:

搶企業

吸引企業方面,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引進辦)、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創科局)、投資推廣署及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港投公司)將主動接觸海內外企業,積極吸引和幫助高增值科技及其他企業落戶香港。

下月會有十多家重點企業與引進辦簽署意向書,連同首批三十家,預計未來數年合共會為香港帶來超過四百億元的投資,和創造約一萬三千個職位,推動香港創新科技生態圈蓬勃發展。

初創生態圈協同合作

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將發揮資本引導作用及槓桿市場資源,吸引更多創新科技公司在港落戶。今年上半年將落實首批直接投資和共同投資項目,涵蓋生命科技、綠色科技和金融、半導體、芯片、製造業升級轉型等領域。港投公司並將籌辦「國際主權基金圓桌會議」,亦會舉辦「香港初創投資和發展高峰論壇」,邀請初創生態圈的重要成員參與,推動「投」、「產」、「學」、「研」的協同合作。

遷冊機制

此外,已率先為開放式基金型公司和有限合夥基金,設立簡便的基金遷冊機制,以吸引現有的外地基金來港註冊和營運。

「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

「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下八成及九成擔保產品的申請期,將延長兩年至二零二六年三月底。計劃下的總信貸保證承擔額將額外增加一百億元,以協助中小企應付資金流問題。

數碼轉型支援計劃

「數碼轉型支援先導計劃」:今年初會陸續邀請餐飲業及零售業的中小企,在現成基礎數碼方案中,挑選合適方案及申請配對資助。這些方案將集中在電子支付及店面銷售、線上推廣及客戶管理系統三方面,預計最少八千家合資格中小企受惠。

「BUD 專項基金」:將增加每家企業的累計資助上限及簡化申請手續。建議向基金進一步注資五億元,協助中小企業提升競爭力和開拓內地及海外市場,包括在基金下增設「電商易」,讓每家企業可獲資助最多一百萬元,用於在內地推行電商項目。

「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資助計劃」:資助計劃將於今年年中屆滿,建議延長該計劃三年至二零二七年,並擴大資助範圍至轉型債券及貸款,以進一步鼓勵區內相關行業利用香港的轉型融資平台逐步減碳。

「低碳綠色科研基金」:為香港減碳和加強保護環境的科研項目提供資助,並鼓勵後續實際應用。至今向基金注資四億元,已批出三十個來自本地大學、公營科研機構和企業的項目,涉及總金額約一億三千萬元。

「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科技概念驗證測試資助計劃」:將於今年上半年推出,為具有潛力的綠色金融科技提供前期資助,促進他們的商業化發展,從而推動開發新的綠色金融科技。

《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預期於今年內促成於農業園二期部分土地(佔地約十一公頃)設立現代化科技農業園,並於馬鞍山展開現代化都市農業試驗項目。

數碼金融

金管局去年十月完成「數碼港元」先導計劃的第一階段試驗,研究多個範疇的本地零售用例,例如可編程支付、離線支付、代幣化存款等。第二階段試驗即將啓動,另一重點計劃「多種央行數碼貨幣跨境網絡」(mBridge)亦取得進展,第一階段服務預計可在今年推出,以多種央行數碼貨幣為企業跨境交易進行結算的項目。

此外,「數字人民幣」會在香港擴大試點範圍,市民將可便捷開立和使用數字人民幣錢包,並通過「轉數快」進行增值,進一步提升跨境支付效率和用戶體驗。

第三代互聯網(Web3.0)

財政司司長表示 Web3.0 生態圈的發展過去一年進度良好,證監會去年六月起實施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的發牌制度,既符合有關國際標準並對投資者提供保障。為加強對投資者和消費者的保障,政府正就監管虛擬資產的場外交易服務展開諮詢。

繼去年二月成功發行首批代幣化綠色債券,今年二月初以港元、人民幣、美元及歐元發行第二批總額達六十億元的代幣化綠債,這是全球首次發行多幣種代幣化債券。

此外,去年底就訂立穩定幣發行人監管制度的立法建議,諮詢公眾意見,目標是建立一套既保障金融穩定,又不會窒礙創新的監管制度。金管局亦將會在短期內推出「沙盒」,讓有意發行穩定幣的機構在可控範圍內測試穩定幣的發行流程、業務模式、投資者保障和風險管理制度,以及就日後的監管要求進行溝通。

企業版「智方便」

政府將建立「數碼企業身分」平台,即企業版「智方便」,讓企業在使用電子政府服務或進行網上交易時可以安全、便捷地認證企業身分及核對企業簽署,免卻繁瑣流程及人為錯誤。有關預算約三億元,目標是於二零二六年年底起逐步推出。

利得稅下的開支扣除和免稅額

至於企業最關心的稅項減免,政府建議推出兩項優化利得稅扣減開支的措施,包括容許利得稅納稅人就還原租用物業,至租用前狀況所招致的開支獲得稅務扣減。至於工業、商業建築物及構築物的免稅額,申索期限將會取消。在有關物業易手時,視乎物業的建造成本和上一任業主的結餘課稅等因素,新業主仍可就物業申索免稅額。兩項優化措施由二零二四/二五課稅年度起生效。

寬減二零二三/二四課稅年度百分之百的利得稅,上限三千元,預計全港十六萬家企業受惠。有關扣減會在二零二三/二四課稅年度的最終應繳稅款反映。

read more
人工智能業界消息

Jobsdb:企業採用 AI 後對人力需求不減反增

SEEK

過去一年,美國企業不斷大規模裁員,加上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迅速普及廣受企業採納推動業務自動化,難免令不少打工仔擔心工作不保。

展望來年勞工市場動向,SEEK 旗下網上求職招聘平台 Jobsdb 根據最近進行的本地調查指,30%僱主表示來年首季計劃增聘全職人手,較去年上升 4 個百分點;而計劃刪減全職人手的僱主則維持於 4%,反映僱主來年對全職人手仍然有一定需求。報告並指出,兩成僱主表示明年首季將會聘請全職零售銷售員,預計為全職職位需求最大的工種。

儘管疫情結束後曾一度復甦,但仍未回復到疫情前的水平。調查反映,本地公司在招聘人手方面比跨國公司更積極進取,其中有 34%的本地公司,計劃在 2024 年第一季度增聘人手;而跨國公司可能受到國際經濟疲弱的影響,採取更保守的策略,只有 19%考慮增加人手,更多(58%)是打算維持現有的員工數量。 

▲SEEK 資深產品經理梁懷宇(左)及 Jobsdb by SEEK 香港區總經理李政勳(右)發表委託獨立調查機構就本港商業機構 2024年對招聘、薪酬及福利的意向調查報告。

應用 AI 面臨三大挑戰

在過去一年,人們對於 AI 的討論熱度不減,甚至憂慮 AI 將取代人類工作。然而是次調查反映,僅 8%受訪企業認為 AI 的出現能使企業減少招聘需要。實際上,超過一半有採用 AI 的企業更表示,在引入 AI 後反而傾向於聘請更多員工,與過去的想法截然不同。

報告亦提到,企業在應用 AI 後面臨著三大挑戰,分別為:缺少操作 AI 的經驗(48%),數據安全和操作上的道德考量(37%),和採用 AI 的資金成本(35%)。

Jobsdb 香港區總經理李政勳表示:「隨著時間推移,企業對於 GenAI 的認知、了解和運用經驗都逐步增加,我們可以預期企業市場對於 AI 的應用將會逐漸擴大。然而,AI 依賴海量數據來實現運算,在理解情緒、決策、靈 活性、創新性等方面仍有一定的限制。所以我們預期 AI 並不會完全取代某一個工種,反而對員工的技能和工作要求有所轉變。員工的身份將由生產者變成 『把關者』,以更有效地應用 AI 技術。僱主可積極投資 AI 再培訓和相關的技能提升課程,讓員工能夠 更快地適應新時代,並建立 AI 使用指引和守則,以確保員工能夠安全正當地使用 AI。」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