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企業趨勢業界消息

白宮豪華宴會廳造價達 21 億元 科技巨頭捐款引發利益衝突爭議


白宮豪華宴會廳造價達 21 億元 科技巨頭捐款引發利益衝突爭議

白宮確認特朗普總統斥資約 3 億美元(約港幣 23.4 億元) 興建一座全新「國宴級」豪華宴會廳,資金完全來自私人捐款,主要出資方包括 Apple、Google、Amazon、Microsoft、Meta、HP、Micron 及 Lockheed Martin 等多家科技巨頭。該廳將位於被拆除的白宮東翼原址,面積達 90,000 平方英呎,可容納 999 名賓客,預計於 2027 年前完工。

白宮改建陷入風波:歷史與透明度之爭

根據《CNN》與《BBC》報導,本週施工團隊已開始拆除東翼結構,引發歷史保護學者和白宮顧問的強烈反彈,認為此舉違反《國家歷史保存法》(NHPA),並破壞具百年歷史價值的建築。喬治華盛頓大學法學教授 Sarah C. Bronin 稱此舉是「歷史保護失敗的典型案例」,而《建築師協會》也公開批評該計劃「未遵守公開審核與環評程序」。 白宮建築主管 Clark Construction 與 AECOM 負責工程,總統幕僚長 Susie Wiles 表示,特朗普「作為一名建築商,擁有卓越的設計眼光,並希望為未來的總統留下可舉辦盛典的空間」。

科技巨頭捐款引發倫理與利益疑雲

從捐款名單可見,矽谷多家曾與特朗普競爭或衝突的企業,如 Google 與 Meta,如今均成主要贊助者。其中,Alphabet(Google 母公司)在一項與特朗普關於 YouTube 封鎖事件的法律和解中,額外捐出 2,200 萬美元(約港幣 1.716 億元) 作為對宴會廳建設的「公益補償金」。而 Microsoft、Amazon 與 Palantir 均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內獲得大額政府合約和 AI 雲端專案授標,引發「權錢互惠」質疑。 白宮強調所有捐贈均為自願,且捐款流向經由「全透明基金」監督,不涉納稅人資金。然而《BBC》前白宮倫理顧問認為,這是一場「道德噩夢」,因為企業可能以此換取政策或合約優惠。

歷史脈絡:白宮最大擴建工程

這項工程是自 1942 年羅斯福總統增加東翼二層以來,白宮外部結構最大規模改建。早於 7 月,特朗普首次宣布項目時,估計成本為 2 億美元(約港幣 15.6 億元),後提升至 3 億美元(約港幣 23.4 億元)。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國家首都規劃委員會(NCPC)尚未正式批准圖紙,白宮則聲稱可依據 1964 年行政令暫時繞過審批程序。目前拆除工作與地基施工同步推進,財政部已下令員工不得向外洩露現場照片,被批評為「黑箱施工」。

專家觀點與未來展望

白宮官員指出,新宴會廳將採用地中海古典風格,玻璃穹頂與懸吊式吊燈為設計重點,預計將成為未來國宴、簽約儀式與總統舞會的主要場地。哈佛大學政治學者 Nancy Haines 分析,此舉既鞏固特朗普「建造者形象」,亦可能被視為「權力與奢華的象徵」,在國際外交中強化美國禮儀象徵性。 不過《紐約時報》評論指出,如未依程序處理歷史建築審核,美國政府恐遭訴訟與跨黨派抨擊,進而延宕進度並增加成本。

未來影響與記者觀察

有媒體觀察指,多家媒體記者已被限制進入白宮施工區,但可見吊臂裝置夜間作業不斷,安全人員巡邏嚴密。此舉顯示特朗普政府企圖於明年大選前完成主要結構,以展示「不依靠國會、也能建成地標」的領導力形象。此舉或將改變白宮對企業捐贈的界線,也可能成為未來政治籌資機制的重要案例。

 

資料來源: BBC NewsCNN PoliticsBusiness InsiderNew York Times

Tags : applegoogleTrump利益衝突白宮
Pierce

The author Pierce

喜歡尋找本地潛力 Startups 與讀者分享, 對企業資訊安全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