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企業趨勢市場營銷支付系統電子商務

AI 未見利先見弊?調查指詐騙攻擊致港商年損達 600 萬 支付安全成最大挑戰

香港電子商務市場正經歷前所未有的技術轉型期,人工智能 (AI) 應用雖然帶來無限可能,但根據一項全球領先支付平台最新發布的零售報告顯示,35% 本地消費者對 AI 技術仍持保留態度,這為急於擁抱新科技的商戶敲響了警鐘。本文將從三個關鍵角度分析當前形勢:AI 應用的現實挑戰、支付風險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統一商務策略的實施要點。

核心事實:AI 應用現狀與消費者接受度落差

根據涵蓋全球 28 個市場、共 41,000 名消費者的最新零售調查顯示,香港 AI 應用仍處於起步階段,與亞太地區 38% 的平均應用率相比明顯滯後。 本地消費者的謹慎態度主要源於兩大憂慮:30% 擔心 AI 系統可能引發詐騙風險,19% 表示對 AI 運作方式不夠熟悉。商戶不應盲目跟風投資 AI 技術,而應先了解目標客群的接受程度和實際需求。

與此同時,40% 香港零售商戶已開始投資 AI 工具,主要用於提升個人化購物體驗和加強詐騙偵測。然而技術投入與消費者接受度之間的差距,可能導致投資回報不如預期。許多中小企業急於部署 AI,但缺乏充分的市場調研和風險評估,這種做法並不可取。

支付安全:不容忽視的營運風險

電子商務經營者面臨的另一個嚴峻挑戰是支付安全問題。調查數據揭示,28% 香港商戶表示過去一年詐騙攻擊個案有所增加,平均每年損失介乎 5百至6百萬港元。 更令人震驚的是,34% 商戶指出最高可達一成的收入損失源自退款爭議,這一數字遠超許多企業的利潤率。

退款爭議除了直接影響現金流,還會損害品牌聲譽和顧客關係。商戶必須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機制,包括交易監控、身份驗證和爭議處理流程。40% 商戶確認詐騙交易已對整體盈利能力造成重大影響,這促使愈來愈多零售商將反詐騙措施列為策略重點。

支付方式多元化也帶來新的挑戰。電子錢包使用率從去年的 15% 上升至 23%,雖然提升了便利性,但也增加了系統整合的複雜性。商戶需要確保各種支付渠道的安全性和一致性。

統一商務:零售轉型的核心策略

除了 AI 之外,統一商務 (Unified Commerce) 正迅速成為零售業的策略焦點。統一商務是指通過單一平台整合所有銷售渠道和後端系統,讓企業能夠為客戶提供網上與實體無縫連接的一致購物體驗。現時已有高達 83% 的香港零售商實施統一商務系統,有效整合網上與實體渠道,讓品牌能更全面掌握顧客在各個渠道的消費行為。這種整合模式讓商戶能提供即時庫存查詢、店舖取貨 (click-and-collect)、跨平台積分計劃及個人化推廣等服務,滿足現今消費者對靈活性和效率的高度期望。

調查指出,48% 港人期望能於不同平台(如社交媒體、網站及應用程式)之間自由切換購物,38% 期望品牌能簡化網上購買後的門市退換貨流程,並希望這些功能能於 2025 年內落實。

顧客忠誠度與品牌能提供的購物方式及服務體驗度密切相關。56% 消費者表示,若品牌提供網購後可於門市退貨的服務,將更可能再次購買;54% 表示,若品牌能將門市缺貨商品直接送貨上門,將提升其購買意欲。由此可見,統一商務不再只是提升顧客體驗的附加選項,而是企業提升顧客滿意度與鞏固市場競爭力的必要條件。

未來趨勢與經營建議

隨著數碼化過程加速,香港電子商務經營者需要在技術創新和風險控制之間找到平衡點。建議商戶採取漸進式 AI 部署策略,優先投資於客戶關係管理和庫存最佳化等低風險領域,同時加強員工培訓和系統安全防護。

支付體驗改善將持續影響消費者選擇,60% 顧客會因付款過程繁複而放棄購買,58% 會因缺乏慣用付款方式而轉向競爭對手。這提醒經營者在追求技術先進性的同時,不能忽視基礎服務質素的提升。

展望未來,成功的電子商務企業將是那些能夠在技術創新、風險管理和客戶體驗之間達到最佳平衡的企業。在 AI 和統一商務的浪潮中,保持理性和謹慎的態度,或許比盲目跟風更能帶來長期的競爭優勢。商戶們需要思考:在追求技術升級的同時,如何確保每一項投資都能為客戶和業務帶來真正的價值?

資料來源:《Adyen 零售報告 2025》

Tags : ai人工智能支付安全統一商務電子商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