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發展中國家對智慧城市趨之若鶩,希望透過發展智慧城市解決社會難題,改善市民生活質素。
菲律賓得到世界銀行、澳洲、日本等協助,於 2012 年推出橫跨 20 年的「大馬尼拉綠圖計劃 2030」(Metro Manila Greenprint 2030),這是「大馬尼拉」發展宏圖,要把 16 個城市連結成一個馬尼拉大都會,整個地區佔全國產值 33%。
這個計劃有幾個目標:把首都建成東亞地區具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城市,並打造舒服安全的生活、教育、休閒環境,令巿民安居樂業;創造優質的就業機會,特別期望資訊科技及外判工作創造的職位可大幅增長至 2020 年的 630 萬個;交通出行更便捷,同時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有穩妥可靠的基建,令人毋懼天然災害和氣候變化的挑戰;大馬尼拉的各個區域不分貧富連成一體,共同為這個大都會的建設努力。
可惜七年過後,菲律賓的舊問題依然存在,首都有不少居無定所的貧民,因為公帑有限,科學、技術和創新文化難以進一步發展,人才短缺,相關基建也不足,生態圈仍未形成。
其實要啟動智慧城市發展,便要抓緊問題重點,並要掌握強項。菲律賓擁有非常豐富的天然資源,只要它能夠清楚了解這些資源在全國海底和陸上的分佈,並善用地理資訊系統(GIS),盤點所有資產才部署發展計劃,相信成效將會更理想。
建構智慧城市就是以嶄新科技改善社會問題,促進經濟發展,讓市民的生活更舒適,這是持久的計劃,必需有周詳的部署。若能在計劃中,善用強項, 好好掌握問題核心,不但有助發展,更能夠找到智慧城市的核心價值。
作者: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及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客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