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低碳綠色

低碳綠色

AWS 料 2030 實現水資源正效益

ed01861e-758a-4727-a624-c0388ff19d3e

在全球各國正面對能源危機問題下,近年企業也更關注 ESG,惟大多數僅放眼碳排放。不過 AWS 近日便在 re:Invent 全球大會上宣布,目標在 2030 年實現水資源正效益(Water Positive/Water+),盼回饋社區的水資源可超過自身直接營運業務的用水量。

據 AWS 資料顯示,2021 年的全球水資源利用效率(WUE)為每千瓦時 0.25 升水,並正穩步邁向 Water+的目標。AWS 又承諾將每年公布水資源利用效率數據、回收和再利用水資源的成果,同時減少設施用水的新活動,以及新增和現有的水資源補給項目。

AWS 行政總裁 Adam Selipsky 表示:「水資源短缺是全球共同面對的主要問題,在數年內,全球一半人口將會生活在水資源匱乏的地區。為確保所有人都享用到水資源,我們必須積極創新用水方法,節約和再利用這項寶貴的資源。我們致力在雲端業務營運中推動水資源管理,讓更多水資源能回歸業務所在的社區,並深信此舉將有益於環境和客戶。」

四關鍵策略實現 Water+

為能趕在 2030 年前實現 Water+的目標,AWS 將推動四項關鍵策略,包括:提高用水效益、使用可持續水源、回饋水資源供社區再利用,以及支援水資源補給項目。

提高用水效益:降低水耗,並運用物聯網等雲端運算技術來分析實時用水量、辨識漏水點。AWS 全年大部分時間以室外冷空氣取代為眾多設施降溫的冷卻用水,進一步提升營運效率。例如在愛爾蘭和瑞典,AWS 一年中有 95%的時間都不需要用水來冷卻數據中心。此外,AWS 亦透過投資於能多次循環用水的處理系統,從而大幅減少冷卻用水量。

使用可持續水源:盡可能使用可持續水源,如將再生水和雨水用於灌溉和工業應用等少數用途,並把珍貴的飲用水留給社區。在美國弗吉尼亞州北部,AWS 與水務公司 Loudoun Water 合作,成為該州第一家獲准在直接蒸發式冷卻技術中使用再生水的數據中心營運商。AWS 至今已在全球共 20 個數據中心使用再生水進行冷卻,並計劃讓更多的設施改用再生水,以邁向 Water+的目標。

回饋水資源供社區再利用:在仍採用水冷方式的 AWS 數據中心,亦盡可能多次循環使用冷卻系統的水。需要換水時,數據中心使用過的水仍可以安全地用於其他用途。在美國俄勒岡州,AWS 免費向當地農戶提供高達 96%的數據中心冷卻水,用於灌溉玉米、大豆和小麥等農作物。

支援水資源補給項目:為實現 Water+ 的承諾,AWS 於其營運地區投資當地的水資源補給項目。這些項目旨在恢復集水區,並為水情緊張的社區提供潔淨水、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服務,從而為社區擴大用水來源、增加水資源供應並改善水質。至今已完成支援巴西、印度、印尼和南非的水資源補給項目,為當地社區每年提供 16 億升淡水。另 AWS 亦與潔淨水非牟利組織 Water.org 合作,為 25 萬人提供安全的水資源和衛生設施。AWS 並於會上宣布數個新項目,覆蓋印度、英國和美國,預計每年將為社區提供超過 8.23 億升水。

1,000 萬美元啟動水與氣候基金

Water.org 共同創辦人麥迪文(Matt Damon)表示:「我們與亞馬遜都擁有解決全球用水危機的共同信念,我們也肯定 AWS 宣布水資源正效益承諾,以及在 2030 年前回饋超過自身用水量的水資源予社區的目標。」

亞馬遜早前承諾為 Water.org 提供 1,000 萬美元,以啟動「水與氣候基金」(Water & Climate Fund),為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共 1 億人口提供能抵禦氣候變化的水資源和衛生方案。亞馬遜的這一捐贈亦將在 2025 年前,直接為 100 萬人提供用水,為缺水地區的人士提供每年 30 億升水。今日宣布的 Water+承諾,是建基於早前承諾基礎上的最新措施。

 

read more
低碳綠色專題特寫

香港做環保前景堪憂? 兩間環保科技公司各自表述

PXL_20221020_065509420.MP

早前喵坊搬遷爭議雖然告一段落,但卻喚起大眾對本地環保產業的關注,就連 10 月 22 日剛舉行的兩大(中大、港大)辯論賽,也以「香港環保產業發展前景堪憂」為辯題,結果正方港大隊勝出,連評判也笑說反方好難打,呢條辯題根本「(反方)無嘢好拗」,究竟香港做環保是否死路一條?今次訪問兩間本地環保科技公司,詢問他們的看法,結果陷入另一場辯論賽:一間表示香港環保有得搞,另一間就話香港做環保難搵食,那就不如按照辯論賽傳統,先由正方發言。

Made in HK 電動車充電站

劉偉恩說最初踏足環保產業,由身後的電動車充電站開始。

做環保科技做到能夠上市,很難想像他不是正方。說的是基石科技控股有限公司(8391.hk),2016 年由劉偉恩(Lawson)創辦,2018 年上市,目前工程師團隊超過 40 人,Lawson 也坦承要在本地搵另一間相若規模的環保科投公司,應該不太可能。

「我從事建築業,有一位朋友在生產力促進局工作,從事汽車電池的研究,我自小就喜愛駕車,對他的發明固然很有興趣,朋友笑說是否有興趣投資一筆小金額,將他的研究商品化;當時我有留意新聞,知道很多國家簽署了巴黎條約,定下了減碳目標,歐洲國家甚至有時間表,何時開始禁售燃油車,雖然香港那時候還普遍認為電動車只不過是時尚潮流,沒人會想到有朝一日會變得實用,但香港人不是揸歐洲車就是揸日本車,既然歐洲有這個方向,香港未來也必定跟隨,因此膽粗粗向公司辭職,走了出來創業。」

起初 Lawson 用自己錢創業,不過如他所料,電動車在香港的發展一日千里,他利用朋友的技術,開發出百分百香港團隊製作的電動車充電站,由於價錢具競爭力,很快進佔了不少屋苑停車場,「起初也有考慮過私人停車場,但不少舊式停車場電力不足,從電掣房攞電,未必能供應全個停車場所有車位安裝充電站的所需電力;而且私人停車場的業權分散,平均來說只有 3% 至 5% 的車主擁有電動車,要全部車位業主均答應安裝充電位,基本上是不可能,因此唯有向屋苑停車場埋手。」

結果這盤生意為他帶來了第一桶金,同時也讓他認識了很多環保界的朋友。「既然手頭上有資金,就想為環保多做一點事情。有人提議新界有很多荒廢農地,這些空地橫豎也在曬太陽,倒不如安裝太陽能板發電。」可惜這個項目卻沒有想像般順利,首先農地要改變土地用途,已經涉及不同政府部門,也需要很多文件工作;解決了申請程序,還要跟中電商討拉電纜的細節,部分農地附近沒有電塔,可能需要先搭建電塔才能拉纜,成本即時直線上升,就算沒有電塔的問題,拉電纜經過的所有土地,也要向土地擁有人取得許可,才能開展工程,這又是另一場很花時間的角力,努力了一年後,Lawson 決定放棄。

「透過科技解決源頭分類的問題」

這也反映了香港搞環保的一個問題,「如果政府及環保署沒有相關的政策支援,單靠企業或市民的努力,其實很難行下去。幸好近一、兩年多了政策推動環保,才令我們這些從事環保科技的企業,有更好的發展空間。」Lawson 所說的發展空間,是他花費百多萬,用了三至四年研發的膠樽回收機,現時市民只要將膠樽,放入他們在港九新界超過 150 部回收機,就可以賺取積分,甚至兌換成現金增值在八達通內,「我們希望透過科技解決源頭分類的問題,雖然香港多年來也有三色回收桶,但市民很難分辨清楚,什麼類型的塑膠產品可以回收,也未必會將膠樽清洗乾淨才回收,最差的情況甚至會將各種垃圾拋入回收箱,回收工人見到當中混雜了垃圾,很大機會放棄回收,而直接將之運到堆填區,完全失去了本意。」

十月初與 foodpanda 聯乘推出全港首個可重用餐具回收先導計劃「環保基金:走塑從『揀』開始」。

於是他決定用 IoT 技術,將回收箱變得智能化,卻沒想到這比開發充電站更為困難,「最初有想過從外國引入逆向回收機,這方面挪威做得比較出色,但卻發現要將它本地化並不容易,尤其是外國的膠樽類型跟香港完全不同,而且他們也沒有積分系統,研究一輪之後,結論也是由零開始研發最可行。」研究下去才發現,香港的膠樽種類千奇百趣,除了本地飲品生產商的出品外,還有很多從日本、韓國、泰國等不同國家進口的飲品,大小及形狀各異,加上回收膠樽的過程涉及回贈優惠,總有人想透過取巧的行為賺取積分,於是除了掃描飲品上的條形碼,還要加入光學組件自動辨識膠樽外形,當中涉及的 IoT 裝置遠比充電站多。

「雖然困難重重,但最後可以成功幫忙減廢,也是相當值得。明年環保署有機會立法禁用即棄餐具,特首剛公佈的施政報告中,也提及廚餘分類的問題,剛好我們的智能回收箱也加入了回收廚餘的功能,相信未來會有很好的發展。除了政策配合外,不少企業近年也重視社會責任,上市公司因應港交所的規定,需要對 ESG 有更詳細的披露,甚至定下具體減廢及減碳的目標,在這個趨勢之下,香港的環保產業有發展前景。」

不過 Lawson 覺得政府也並非沒有改善空間,「參考外國的例子,很多國家也推行生產者責任制,如果香港政府也實行這一套,由膠樽生產者負責整個回收重用的過程,相信會更有效率。」

做環保要睇天時地利人和

何志偉說選擇回收膠樽,是因為金屬及紙張有價有市,自然有人回收,反觀塑膠要 450 年才可以降解,沒人回收對環境的傷害很大。

聽完正方的發言,就輪到反方的碳世界首席執行官何志偉(Andy)。他跟 Lawson 一樣從事智能膠樽回收機的業務,而且早在 2000 年已投入開發,理論上搶先頭啖湯,應該更有市場,但他卻說並非這回事。「我很早已踏足環保產業,擔任環保顧問與政府一起研發氫能發電等環保項目。後來有機會去到加拿大,見到他們的超市門外有回收機,原理有點似我們小時候『按樽』,即是購買塑膠產品時,消費者已經支付了回收費用,然後用完後交到回收機,就會退回一張贈券,讓你在超級市場購物時使用,我當時以為這一套在香港也適用,於是貿然引入。」

可惜 Andy 當時沒有考慮到的,是欠缺天時地利人和,「加拿大可以行這套,首先是有政策配合,其次是當地人有此生活習慣。我想將此引入亞洲,是滿以為像香港人口密集,有點像『非洲人冇鞋穿』的故事,相信人多就會有市場,結果事與願違。」一直要等到 2018 年才有轉機,「內地收緊政策拒收塑膠廢物,香港差不多每人每日耗用一個膠樽,即是每天有 700 萬個膠樽需要處理,當中九成被運到堆填區,不設法回收的話,堆填區很快爆滿。」

三色回收桶發揮不到應有效用

不過這個轉機,贏得的只是支持,距離獲取盈利仍有一段距離,「三色回收桶沒有獲得廣泛支持,全因解決不了兩個痛點:一是難以令市民知道什麼類型的膠樽可以回收,二是能夠回收的與不能回收的混在一起,難以分類的情況下,最終也是運去堆填區。為回收箱加入 IoT 可以解決以上問題,並且簡單易用兼有趣有獎,當然會較易獲得支持,但要每部機也找到贊助商,才能締造盈利,難度十分之高;這大概是個雞與雞蛋的問題,你要先有回收機,才能去找商戶合作,但有了回收機是否就能促成合作,一切也要看時機。因此我一直以此為興趣來營運,根本談不上是生意!」

曾與飲品品牌合作,在販賣機旁放回收機,Andy 覺得這樣做最直接有效。

明年政府將推行固體垃圾徵費,對於 Andy 的回收機是否一個契機,他認為很難說得準,「我覺得最大問題是政府對創新科技的支持度,即使到今時今日,口裏說支持創新科技,但每次採購方案仍是採用傳統招標方式,得益的仍然是大公司,初創根本難以在價低者得的招標過程中勝出,制度不變從何鼓勵創新。又例如康文署轄下場地只懂得採購飲品販賣機,然後反智地禁售一公升以下的樽裝水,其實簡單地每部販賣機旁增設一部回收機,已可解決問題,是看政府是否有決心支持我們這些初創,才令我們得以走下去。」

當然能夠堅持了這麼久,Andy 對前景也不是百分百悲觀,「正如沒有人想像過,疫苗會突然間如此搶手,沒有疫情這個契機,很難想像資訊科技及物流行業會急速飆升,有時勢頭一到,你想不隨浪湧上也很難。做環保科技最重要是適應市場,而且要專注於你專長的項目,很多人說你回收膠樽後兌換 Carbon Coins,可以此發展成 NFT 或 ICO,但那不是我的強項。我就像是個養豬的人,養好豬後要做什麼樣的菜式,交給廚師來決定,我相信這是個過程,當然如果政府肯摒棄舊思維,提供有利環境讓初創萌芽成長,讓我們能專心做好擅長的事情,香港的環保產業就大有可為。」

撰文:張靜康

編輯:尹思哲

read more
低碳綠色區塊鏈科技業界消息雲端服務

Microsoft 香港淺談企業領袖推動數碼化首要任務

E62_5844-scaled

Microsoft 香港踏入30週年,展望將來 Microsoft 香港及澳門區總經理陳珊珊認為,企業行政總裁應著眼混合辦公模式可持續發展,以及雲端驅動的元宇宙這三個推動香港持續發展成為科技樞紐的重要條件。

混合辦公模式

疫情使遙距辦公成爲主流,員工亦逐漸傾向靈活辦公,而混合辦公模式已成爲企業文化的一部分。爲爭取最好的人才,僱主必須著力為員工提供靈活性,而懂得運用科技的企業已經讓員工實現遙距協作。例如,會計部員工現可在辦公室外管理發票引入新的内部溝通方式來吸引員工等企業需要接受混合辦公模式將繼續存在,而企業領袖需要引入能快速配置、易於使用和有效的科技,協助企業實現無縫和安全協作 

可持續發展

消費者日趨注意可持續營運的重要性,並尋求符合他們理念的產品和服務。監管機構也致力完善環境、社會和管治(ESG)監管在香港的數碼化進程中,穩健的 ESG 策略尤為重要,企業亦需要認真對待 ESG 數據。

有鑑於難以量化可持續發展的進度而僅有的ESG數據分散於不同的企業部門為企業在編製ESG 報告帶來巨大挑戰。然而,科技可以將獨立的數據整合到一個平台中,為 ESG 相關的決策提供依據。Microsoft致力與客戶和合作夥伴緊密合作,通過科技驅動的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減少碳足跡。其中,可持續雲(Microsoft Cloud for Sustainability)為企業提供一套全面、完整和自動化的見解,讓企業量度(Record)、報告他們的碳排放(Report)、制定可持續發展目標和採取可量度的減排行動(Reduce),同時根據數據和人工智能提出建議,協助減少排放和合規差距。

元宇宙

Microsoft 行政總裁 Satya Nadella 指出元宇宙代表著互聯網的下一波浪潮。它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法鼓勵員工、優化營運、改善產品和更好地吸引客戶。從社會角度來看,發展更沉浸式虛擬體驗將讓人們建立具備共同價值觀的社區更真實地表達自己。

元宇宙將讓人們能夠體驗 3D 數碼内容,邁向 Web 3.0。因此陳珊珊預計這將為新的媒體和應用程式創造機會。不過在開發元宇宙驅動的未來時,不要忘記構建一個以身份、個人私隱和信任為核心的開放平台的重要性。

雲端能力引領發展

展望數碼時代,陳珊珊認爲雲端技術的變革力量是香港作爲科技樞紐的成功關鍵。雲端在促進企業轉型和初創企業成長方面,發揮著明確和持久的作用。Microsoft 將繼續運用科技推動香港發展,長遠支援公私營部門的創新發展。

read more
低碳綠色專題特寫

虛火變實火? 拆解 ESG 前世今生

markus-spiske-JnT4Mjq5n_E-unsplash

「走先啦,係咁先啦!」本港金融人才持續流失,今次輪到 ESG 部門 —— 曾批評氣候風險被誇大、滙豐環球責任投資主管 Stuart Kirk,日前宣布劈炮唔撈,擬另起爐灶。與大機構反面的主管,還有貝萊德前 CIO Tariq Fancy,去年同樣批評完 ESG 投資後,與東家分道揚鑣。

近年 ESG 在金融圈內很紅。從字面解釋,就是指環境保護(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Social)及公司管治(Governance),被視為評估一間公司是否可持續經營的重要指標,相關分析員更加供不應求。

但嚴格來說,ESG 並非新概念,商界很早已經談 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即企業社會責任),近幾年亦出現 SRI(Socially Responsible Investment,即社會責任投資)及 II(Impact Investment,即影響力投資)—— 新鮮出爐的 ESG,金融界是一大推手,那是舊酒新瓶嗎?

有數字有管理

概念之所以熱門,與聯合國的全球契約(UN Global Compact)有關。「由約 20 年前的《京都議定書》,到 2016 年的《巴黎協定》,最大的分別就是,以前只講理念,今天是有實質數字及時間 —— 2050 年達到碳中和,同時地球升溫,不超過攝氏 1.5 度」,香港碳交易有限公司(Carbon Exchange)聯合創辦人何偉倫(Tony Ho)說:「因為有數字,大家就可以思考怎樣管理,有時間就可以作安排。」

何偉倫(中)認為現在碳中和從國家層面降落到企業層面,聰明企業家可以從中找尋龐大商機(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Carbon Exchange 座落於香港科學園,成立已經超過 10 年,Tony 見證着產業變遷 —— 舉例碳交易市場,基於《京都議定書》還是《巴黎協定》,運作已經不同,「從前是國與國之間的交易,以中國為例,就是輸出,歐洲就是買入,而聯合國就是『莊』;現在,不再將國家視為單位,超越國家利益計算,任何單位都可以參與,『碳中和』變成整個星球的終極目標」。

「碳中和」對企業有影響,「那是負面的影響,但也可能是正面影響」。微軟便串連 Nike、星巴克、聯合利華及 Mercedes-Benz 等行業龍頭,形成「Transform To Net Zero」聯盟。綠色以外,聯合國 17 項永續發展目標(SDG)中,還包括性別平等、永續消費與生產模式等,「大家都想在新賽道拿金牌。原本以為 ESG 是 cost(成本),但聰明人能扭轉為 profit(利潤),事關 ESG 令企業增值,生意反為更多!」Tony 補充,關鍵是將問題化為商機。

價值改變供求

以全球市值最高車企 Tesla 為例,最大收入是賣車,其次已經是「賣空氣」,即碳配額(Carbon Allowance),原因是「政府會給每間車廠配額,而 Tesla 是生產電動車,多出來的額度,便賣給傳統汽車製造商,Tesla 每季都有逾十億碳權營收」,馮健鏗(Ryan Fung)說,他是香港首批特許 ESG 分析員(CESGA),著有《投資救未來》及《ESG 簡單講》。

Ryan 表示,資本市場會留意兩類人,一個是監管機構,另一個就是 buy-side(買方),「有項數據叫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UNPRI),你會見到錢流入市場,尤其 2017/18 年升得很快!另外,『聰明錢』都押注資產,例如蓋茨、馬斯克及李嘉誠,甚或納入 M&A 考慮因素」。

以 Tesla 為例每季都有逾十億碳權營收,足證 ESG 含金量

如何界定 ESG 呢?簡單講,就是「非財務相關數據(non-financial data)」,「很多人誤以為 ESG 是新能源相關公司,但每間公司都有 ESG Rating,即使舊如製造業、工業股及能源 —— 2021 年上半年,油價就升幅驚人,不是放棄化石燃料(fossil fuels)嗎?原來疫情期間,許多油公司都進行『碳中和』,節省資本開支、降低產量,所以需求一回升,便供不應求,結果刺激價格上漲」。

人類改變行為模式會影響供求關係,油價僅為一例。實際上,ESG 涉獵廣泛,維港投資旗下生物科技公司中,就有一間用海藻提煉木棉花(cotton),「可以想像他日採集木棉花,就未必需要大量勞動力」;如此類推,人造蛋、奶及牛則減低畜牧業的碳排放成本。

建基於科研以外,從 S 層面切入同樣為數不少,東南亞便有許多公司關注平等(inequality)議題,舉例 FinTech,「以前 broker(經紀)可能只 serve(服侍)有錢人,自從能夠上網炒股,變相降低平民投資門檻,勉強都算是社會責任(Social)」,企業種類可包羅萬有,惟 Ryan 強調萬變不離宗,就是「ESG 最重要是思考供求怎樣改變」。

地緣政治誘因

如果全球氣溫上升失控,很多沿岸城市將有財務及人命損失,香港都不例外(Photo by Markus Spiske on Unsplash

價值鏈轉變與地緣政治有關。「現在全世界政府都很窮,大家為賺錢各出奇謀,ESG 可幫助國家吸收資金。」發達國家吸引工業回流,就用到 ESG 作招徠,舉例歐盟收取「碳關稅」就有如此算盤:「對廠佬而言,即使生產線設在落後國家,日後成本及門檻都增加,事關只要製成品會運往本國,他們同樣需要納稅,所以倒不如回流本國,一來可增加政治力量,二來工廠近較易管理。」

另一邊廂,其實在 COP26 氣候峰會上,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基金會(IFRS)已經宣布成立「國際可持續發展準則理事會」(ISSB)制定準則,目標是損盈表(P&L)及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能結合 ESG 元素——不難想像,ISSB 董事局如何構成,儼然是另一場政治角力,「不同國家都想搶一席位,無非為爭取話語權」。

從現實層面來看,糧食及飲用水危機迫在眉睫,「猶如電影《Don’t look up》,大家都知灰犀牛存在,若未能控制全球氣溫上升,很多沿岸城市都會有財務及人命損失,香港都不例外,海水上升連中環 IFC 都受影響」,Ryan 續道:「IFC 由財團 A 及 B 擁有,如果浸了怎麼辦?投資者現在要考慮這些問題。」

香港曾有好牌

「本港許多華人企業,本來對 ESG 真是無特別看法,純粹認為花錢,但當他們需要融資發債時,偏偏許多歐美基金都會問,問你幾次都不醒水就很落後了!現在,香港金融界無人不知 ESG,問題是有無真正行動?」十年前,Tony 走訪國內碳交易所,已經常被問及「香港有沒有碳交易」此一問題。

香港原本走得很前。「本地在 2012 年已經立法《建築物能源效益法》(簡稱 BEEO),不論新舊樓都限制耗電量,每三年檢討都是收緊,不用通過立法會,當年甚至還沒有『碳中和』概念,保守計香港有五萬棟樓的話,十年來都慳落許多電,從 ESG 角度是說得通,現在便有建築物標榜自己為『碳中和大廈』。」

後勁如何?原則上香港是有「地利」,事關中國 2013 年開始試行在岸碳交易,去年 7 月擴至全國市場,實行碳排「內循環」,香港可推動中國碳交易出海,形成離岸市場,這也是十年前 Tony 的想法:「開公司立足香港,就是為食中趨勢⋯⋯」

馮健鏗與時任證監會 CEO 歐達禮合影

只可惜沒有「天時」,其後 2012/13 年金融危機、量化寬鬆、次按危機等,經濟問題接踵而來,導致長遠氣候問題失焦,「足足十年後,今天再開始加息周期」—— 終於迎來春天嗎?

不得不提香港的「人和」。Ryan 指出,現任證監會 CEO 歐達禮(Ashley Ian Alder),同為國際證監會組織主席,便有份推動 ISSB 的框架,此前亦曾放風完成後,將引入香港加快國際接軌 —— 只是最新消息,歐達禮將提早離任,1 月轉職英國 FCA。

訪問內容

編採:尹思哲

read more
低碳綠色專題特寫

「碳中和」商機無限!香港有原創綠色科技嗎?

IMG-2389

政府上月公布《香港氣候行動藍圖 2050》,目標於 2050 年前達致「碳中和」,創新科技的開發及應用將有助實現目標。

「綠色氫能(簡稱「綠氫」)」近年發展迅速,由於燃燒過程中不涉及碳排放,被視為新一代燃料發展方向,李嘉誠旗下維港投資及長和系長江基建亦於今年先後宣布參與多家氫能科技企業融資。

香港科技大學團隊正研究新技術「液流無膜電解系統(AFME)」降低氫氣生產成本,科大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學系副教授 Francesco Ciucci 指,氫能市場龐大,他希望這項「Made in Hong Kong」的核心科技可以進入市場。

「碳中和」並非只是一個目標,更是一個長期行動,本地初創公司「科日發展」一方面開發方案減低建築物用電量,同時將知識帶入學校,讓下一代及早認知節能重要性,令碳中和可持續。

要達致「碳中和」主要有兩種做法:使用低碳或零碳排放技術,如使用再生能源(太陽能、風能),避免因燃燒化石燃料而排放二氧化碳;另外則可透過碳補償機制減少已排放的碳,例如植樹造林。根據《香港氣候行動藍圖 2050》,2019 年,發電為香港最大的碳排放源,佔整體約三分之二,其中用電量有九成來自建築物。

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

碳中和是指個別地方或機構等在一定時間內,通過取代傳統化石能源、節約減排、植樹造林等形式,以減緩或抵消自身活動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放,達至相對「零碳排放」,有助限制碳濃度和全球氣溫升幅,減低氣候變化造成的風險和破壞。

科大綠氫研究:望將生產成本減半

煤是本港燃料組合中碳排放最高的燃料,2015 年至 2020 年間,兩間電力公司已逐步以燃氣取代燃煤。「綠氫」,即以可再生能源生產氫氣,在燃燒過程中不涉及碳排放,是未來燃料發展方向之一,政府亦稱,正積極研究氫能的發展及應用。

「綠氫」現時未能普及應用的原因之一是其生產成本高昂,現時氫氣可從水以電解方法分離,但電解系統中所用到的「膜電極組件」設計複雜、維護成本高,而且不耐用。科大研究團隊已花約兩年時間開發「液流無膜電解系統(Active Flow Membraneless Electrolyzers, AFME)」,取代「膜電極組件」。

Ciucci 表示,AFME 設計簡單,以電解液氫氧化鉀(KOH)帶動分解水後的氫氣及氧氣,分離至兩個通道。「正因設計簡單,成本可以大幅降低」,Ciucci 估計,他們的研究可望將「綠氫」生產成平降低一半。團隊近日獲環保署低碳綠色科技基金資助 319 萬元,Ciucci 預料研究需要多 3 年時間改良,包括由現時實驗室規模擴大、與其他系統整合成一個可在實際場景應用的產品雛型等。

現時「綠氫」主要用於重工業及化工業,例如肥料、鋼鐵、電子元件製造等。Ciucci 說,綠氫市場龐大,本地方面,發電亦是應用場景之一。「香港現時正轉用天然氣作為主要燃料,如果在過程燃燒中加入氫氣,可提升發電效率,亦有望降低發電成本及減少碳排放」,Ciucci 指,他們亦有與政府接觸,研究於船隻採用氫燃料。

Ciucci 說,團隊開始研究的初心是想尋找新方法為世界帶來正面影響,更加想發展出具獨特性的香港科技,認為這項「Made in Hong Kong」的核心科技除可貢獻香港社會,亦可衝出香港,由鄰近的大灣區至國際都對此技術有需求。

科大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學系副教授 Francesco Ciucci 認為氫能市場龐大,期望港產科技可以進入市場

整合控制系統,助舊建築減能源損耗

「綠氫」尚且還需要一段時間研究及發展才可「落地」應用,「碳中和」行動不止於發展新技術,以創新方案改善現有用電效能亦可節能。本港有九成的用電量來自建築物,本地初創公司「科日發展」整合的「空氣質素檢測及調控系統」可透過連結室內不同電器達至節能。

「學校班房最常見的情況是開了冷氣,有些位置很涼,有些位置仍然很熱」,該公司行政總裁徐光海說,其智能系統以太陽能供電,可偵測不同位置的溫度,並連結起班房內的風扇、抽氣扇、鮮風機等,當系統偵測到氣溫不平均,可控制風扇打散冷氣,毋須進一步將冷氣開大。

其系統現時正透過創新科技署公營機構試用計劃於一中學內試行,徐光海說,系統尤其適用於舊校舍,因為當中的電器大多未有整合控制,使用系統後可見效益,他保守估計可減少 10 至 20%能源損耗,又指現時已有十多間學校對其系統感興趣。

「整套方案除了節能應用,我們都想灌輸綠色能源、減碳的知識,除了會設講座、壁布板,更希望學校實際應用,讓學生感受到科技應用及參與綠色生活,例如可讓學生見到用於實際為系統供電的太陽能板」,徐光海認為節能減排,不應犧牲生活品質及舒適度,「不一定要關燈、關冷氣才有效,創新科技應用就可以做到平衡」。他期望,藉着提升新一代對綠色減碳的認知,一方面實現碳中和,亦令相關行動持續。

科日發展行政總裁徐光海認為,應用創科技節能減排,不用犧牲生活品質及舒適度

採訪:特約記者

編輯:尹思哲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