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區塊鏈科技

區塊鏈科技科技專欄

《施政報告》著墨區塊鏈應用 外國經驗可借鑒

blocks_Policy

特首李家超公佈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及加快本港的「數字政府」建設,包括應用區塊鏈和人工智能技術於公共服務。在全球推動智慧城市發展的當下, 港府加快相應發展步伐,當然值得支持,而外國一些政府在區塊鏈技術的應用經驗也值得借鑒。

《施政報告》提及:

「政府今年內發布促進數據流通及保障數據安全的管理辦法,以數據驅動發展。明年起推出數字政府及智慧城市「百項方案」,包括利用區塊鏈技術發出及驗證多種電子牌照和證書;利用人工智能提升公眾貨物裝卸區的保安;在新建政府停車場和短期租約停車場提供自動泊車系統;所有政府收費服務於一年內全面落實電子支付選項;開發智慧搜救手機應用程式;以及在 1823 查詢服務中擴展人工智能聊天機械人服務等。」

區塊鏈(blockchain)是一種去中心化技術、具有不可篡改、加密及可追溯的特性,可謂一種進階版的資料庫機制。有別於傳統中心化系統, 區塊鏈的數據是儲存在分散式的節點中(Node),各節點負責儲存資料區塊,區塊之間以網狀的方式相互連結,形成區塊鏈。

區塊鏈上的資料在時間順序上具有一致性,在無網路共識的情況下,單一個體是不能刪除或修改此鏈,使區塊鏈技術具有不可篡改及可追溯的特性。

外國已有不少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公共服務的經驗,當中,愛沙尼亞政府可謂先驅之一, 積極應用區塊鏈在電子稅務、電子投票、健康紀錄等公共服務。

杜拜政府更是大刀闊斧地發展區塊鏈政府,早於 2017 年,杜拜地政總署已推出一個基於區塊鏈的地政數據庫,記錄所有的房產交易,並連結到杜拜電力暨水力局、電訊系統、以及相關帳單系統。

杜拜當局更推出一套政府專用的區塊鏈支付系統「DubaiPay」,以改善部門之間的交易效率。昔日,杜拜財政部以人手處理各政府部門的款項結算,平均要 45 個工作天始可完成交易;現在,DubaiPay 只需幾秒鐘便可自動完成對帳與結算交易。

回到香港,筆者樂見《施政報告》中提出的「利用區塊鏈技術發出及驗證多種電子牌照和證書」,相信這措施無論在文件防偽和可查閱性都是一大進步, 應用場景相當廣泛。

例如數碼身份驗証,當局可以研究,使用區塊鏈來創建數碼身份系統,市民可以透過區塊鏈,安全地管理和驗證其身份。在證書和牌照的發放上,區塊鏈技術可以如實記錄文件的發放時間,發放機構等資料,並以電子簽署保證其真實性。應用場景如駕駛執照和商業登記等,申請人並可在鏈上查閱所有紀錄。更多的文件例如學歷資料等, 也可透過區塊鏈,連結學術機構, 提供鏈上查閱等服務。

港府近期積極推動 Web3.0 的相關發展,這值得肯定,例如早前就成立了 Web3.0 發展專責小組。期待港府於末來繼續與業界緊密溝通,讓香港的創科成果繼續在國際舞台上大放異彩。

梁永熹

區塊鏈科研創辦人及行政總裁

read more
區塊鏈科技科技專欄

元宇宙遇上電影業 實現 Marvel 的多元宇宙?

multiverse3

元宇宙這個名詞現已不陌生,但對於多個行業而言,其實際應用仍普遍處於探索期, 元宇宙的無限可能仍有待更多的嘗試。

要說元宇宙這概念,長久以來早已經常於多部電影中被提及。早於 1999 年上映的《廿二世紀殺人網絡》,就向觀眾展示了一個元宇宙世界。這電影大收旺場, 而在當年,莫說 Web3, Web2 也頂多只能說是處於試驗階段。

近年的 Marvel 電影,更是多次提及元宇宙、多元宇宙等概念,記得去年的《Doctor Strange 2》就以多元宇宙為題材, 講述 Doctor Strange 在多個平行時空裡有完全不一樣的經歷。

返回現實,今天的元宇宙科技並不是要建立虛幻的世界,反之是要讓虛擬與現實結合,創造更多可能。

電影業建立元宇宙空間,影迷從此不再只限於屏幕前觀影,而是跳入電影裡,與角色、場景真實互動!

通過 VR/AR 技術,影迷可以置身其中,與劇情、場景、角色等進行互動,甚至可改變故事發展方向,令觀眾不再只是被動地觀看故事。

例如製片商可以在元宇宙場景中進行一些設定,只要觸及某些裝置,便會觸發一些隱藏劇情,甚至改變故事發展,仿如 Doctor Strange 裡面的多個平行時空 !這樣的多元體驗可使觀眾更融入電影世界,提升其參與程度和情感共鳴。

有別於單純線上遊戲,元宇宙更是一個基於現實互動以上的擴展空間!

在元宇宙裡,參與者可以舉辦會議,可以辦公,辦理線上服務。韓國首爾市政府就已經設立了元宇宙城市,市民可以在裡面辦理公共服務。

在電影業,製片商可以在元宇宙舉辦不同的活動,包括首映禮、導演或影星與觀眾交流會、各種工作坊等。觀眾可以通過 VR 參與活動、進行互動、溝通,如同親臨。

參加者無分地域,時區,只要安坐家中,便可參與到各種活動中,場地的可容納人數也是自由定制,不受物理局限。

更多的商業元素也可應用於其中,包括線上商店、積分獎賞等。觀眾由屏幕觀映,進而體驗元宇宙互動設施,並參與元宇宙交流會、工作坊,還可以在元宇宙購買實體產品,而這些全部都可以賺取積分獎賞,成為忠誠客戶,延伸參與製片商日後的更多體驗活動,整個客戶體驗旅程全面延伸。

互聯網的發展由 Web1.0 至 Web2.0 已經為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顛覆性的改變,相信在 Web3.0 時代,我們的生活將會有更革命性的改變。

筆者與公司團隊也在研究元宇宙於更多層面上的應用,包括商業及生活層面,與大家一起期盼著元宇宙科技為我們帶來更便利、更美好的生活!

梁永熹

區塊鏈科研創辦人及行政總裁

read more
區塊鏈科技科技專欄

永久保存人類歷史文化,永遠有多遠?

IMG_7913
Image Generated with PicCraft App

試想像,一群狂蜂浪蝶向你展開熱烈追求,你讓他們想辦法表達其永恆的愛意,於是 Alex 把「I love you」刻在石頭上,Bob 把「我愛你」寫在區塊鏈,Carlos 則說「永遠」只是騙人的把戲,沒可能做到,你會選誰?

Alex 的石頭

2015 年,劉慈欣憑《三體》英譯本獲科幻小說的最高榮譽「雨果獎」,其第三部曲有這樣的一幕(劇透出沒注意):眼見人類行將滅絕,聯邦政府成立地球文明博物館,保存人類的文化遺產和訊息,目標十億年後宇宙間的文明路經此地,至少能知道人類這個物種曾經存在。

全球多個科學家參與研究,發現特殊訂製的光碟能保存訊息十萬年,特殊紙張和油墨的印刷品反而好一點,能保存二十萬年,但依然跟目標相距非常遠。後來,研究終於找到一個能保存訊息一億年的方法,科學家幾乎不好意思說出口,就是把字刻在石頭上。於是,存有《星夜》、《蒙羅麗莎》等名作,牆上刻有人類歷史文化的地球文明博物館就在冥王星的地底成立。最後,冥王星躲不過外星攻擊,博物館遭到毀滅,倒是僥倖在外太空存活下來的少數人類同樣利用石刻,成功傳達訊息予近二千萬年後到達現場的主角。

當然,《三體》再精彩都只是小說而並非嚴謹科學;儘管如此,我相信在眾多儲存媒介中,石頭的確最為持久。從某種意義上,近代人類也透過類似的方法接收到來自一億多年前的訊息:恐龍的化石。

把訊息刻在石頭流傳千古看似落伍又不切實際(刻在鑽石另當別論),事實上卻隱含大智慧,「low tech 撈嘢」。

古代的「區塊鏈節點」: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CC-BY-SA 4.0 Hans Hillewaert

Bob 的區塊鏈

不過,石頭要怎麼保存,才不會像《鐵達尼號》的海洋之心,被扔到海裡再也找不回來?為免丟失而製作備份,額外的石頭還算不算同一份愛意?若有其他人找來相似的石頭,刻上相同的字樣,要怎麼分辨?真偽由誰說了算?一連串問號,正是區塊鏈試圖解決的難題。

有趣的是,我曾多次以石頭為比喻,向沒有技術背景的受眾解釋區塊鏈的特性。假設原始人的部落有一面大石牆,每個人都看到,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在上面寫字句,一旦寫上永不磨滅,因此其他人沒法刪除已有的紀錄,只能刻上更多的訊息接龍,所有訊息一直流傳下去;這就是原始人的「區塊鏈」。

引喻失義,區塊鏈這塊「數碼大石」當然不可能在所有層面跟物理石頭一模一樣,除了不可竄改,區塊鏈最常被提及的特性是一般石頭不可能具備的去中心化。事實上,「不可竄改」和「去中心化」這兩大特性必須相提並論才有意義,「不可竄改」指的並非是內容上了鎖無法修改,正好相反,任何人不但可以自由讀取數據,也可以複製並修改;問題是一旦未經社群共識而私下刪改數據,會與分散地由多個節點儲存的數據不吻合,繼而被群眾發現。

去中心化和不可竄改唇齒相依,前者帶來後者,後者讓前者變得有共識、有意義,任何群體都可以去中心化,但如果連共識都被「去中心化」,那不過一盤散沙,並無意義。

Carlos 的永遠

區塊鏈相當脆弱,只要全球斷電就沒法讀取,刻在石頭可望延續一億年,但一旦地球毀滅也將付諸一炬,即使是刻在冥王星,同樣會有消失的一天。Carlos 說對了。

犬儒主義者都很清楚一點,徒勞無功論能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不敗,卻不代表勝,甚至不代表活得有意義。不可能達到永遠所以不去嘗試,這個說法不但不解溫柔、毫不浪漫,最大問題是忽略了人與人之間交往的語境。

情侶說的永恆,意義得放回一段關係去理解,去感受,去付出,這並非數學,一下子拉到絕對的度量衡去討論,唯一的效果是顯得貌似見多識廣。這種人,問他今天幾度,他會說三百多度,相對的是絕對零度;問他吃午飯了沒有,他總說吃過了,相對的是出生以來。

再說,即便是數學,物理世界中沒法達到的概念往往非常有用,比如虛數單位 i,即√-1,就是不存在於物理世界但有助解決很多難題的數學概念。無限,♾️,跟永遠就更加可比。假設無限是 x,任你說出一個數字 y,x 都會比 y 大;問題來了,如果我說 x+1 呢?無論你說的數字有多大,我總能找到一個更大的數字,可見無限也是不存在的。永遠也一樣,無論說的是一百年、一萬年還是宇宙大爆炸之初至今的一百多億年,總能找到一個更長的時間,因此永遠也是不存在的,尤其是相對於小小的地球、渺小的人類而言。

然而,「永遠」這個概念卻確實存在。作為一個概念,「永遠」可以用於表達想像中的遙遠未來,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更可以用作「永遠」都在追求的目標。比如,永久保存人類藝術、文化與歷史。

丟失、竄改與磨損

現在,讓我們試著想像,假設有一位記者拍下了 1989 年柏林圍牆倒下的照片和寫下了詳盡報導,並把兩者都數碼化發表,我們要如何確保 2089、2189 年甚至更遠的後世讀到這筆資料。

讓資料流傳後世,要面對丟失、竄改及磨損三種挑戰。丟失可再分自然流失和歷史清洗,前者大概不會發生在柏林圍牆倒下這種國際大事,但每天的事件和資料恆河沙數,就說你居住的小村莊被滅好了,殘酷的是即使那對你來說是一切,也不見得就會引起國際關注。在注意力極度稀缺的分眾年代,每個個體都需要抱有「自己歷史自己救」的覺悟。

雖然現在看來柏林圍牆的歷史保存得很好,但沒人說得準再一百年後的德國由誰執政,如果這段歷史令屆時的政權難堪,銷毀歷史文獻和屏蔽民間報導屢見不鮮,不論是獨裁政權還是民主政體。

如果你認為歷史清洗是邪惡的極致,那麼你還是天真了;相對於刪,更具破壞性的是改。紀錄被刪除,至少你知道自己不知道;但當紀錄被竄改,受眾將連自己不知道都懵然不知,被誤導了還以為自己清楚實況。

過往,篡改歷史是獨裁政權的「專利」,來到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媒體的年代,發佈假訊息成為大眾的武器甚至玩具,而且隨著 AI 普及,門檻愈來愈低。現在生成式 AI 才剛起步,ChatGPT 已經出口成文,Midjourney 製作的圖片連專業評審都能騙過,贏取藝術獎項,「有圖有真相」的年代一去不復返,2089 年的後世讀到柏林圍牆倒下的報導,憑甚麼肯定照片確實於 1989 年拍攝,而不是後來憑空生成的,或者基於事實篡改 1% 的史料?

相對於丟失與竄改,電子檔案的「磨損」很容易被忽略。以「Universal Access to All Knowledge」(普及所有知識)為使命的「互聯網檔案館」(Internet Archive),其創辦人 Brewster Kahle 去年發表題為〈Digital Books wear out faster than Physical Books〉[1] 的文章,提出有趣的觀點:百年前的書現在仍能閱讀並不稀奇,但十年前的電子書卻往往已經沒法閱讀。

紙本書的潛在磨損不用多解釋,Kahle 舉出多種原因使電子書不能再被閱讀,除了數據儲存媒介的物理損耗,還有諸如硬體的更新、格式的改朝換代等。比如說,如果前人留下一片 5-¼ 寸軟碟的資料,就算數據還在,今時今日要閱讀也不是一件易事;何況那之前還有 8 寸磁碟、磁帶、打孔卡,之後還有 3.5 寸軟碟、硬盤、CD、MD、Zip Drive、固態硬盤、SD 卡、U 盤、Blu-ray 等等,短短三十年,儲存媒介已經出現多番革新,在 2089、2189 年讀取 1989 年的檔案,顯然不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

文件格式亦不遑多讓,Kahle 文中只列出書籍常用的 djvu、daisy、epub1、epub2、epub3、pdf-a 等,還沒有提到聲音、圖片、影片、壓縮檔在過去幾十年的變化。假設你成功找到帶 5-¼ 寸磁盤的個人電腦去讀取前人留下的數據好了,假如裡面存了一個 arj 壓縮檔,你還要有本事找到解壓的軟體。讀取昔日數位資料需要過的五關斬的六將,就是電子書的「wear out」。

Brewster Kahle 與「互聯網檔案館」伺服器(攝影:Rudy Rucker,照片來源:The Long Now Foundation)

與遺忘鬥爭的必要條件

分散式出版正是在這個脈絡下誕生,嘗試應對保存人類歷史文化的阻力。

相對於尋找一種永久保存資料的媒介,分散式出版乾脆反過來,前設任何儲存媒介和節點都有可能因為天災、人禍、政治、經濟等各種因素被破壞,因此不依賴任何單一組織中心化儲存,而讓出版物分散由不同的單位與個人儲存在世界各地。

分散式出版強調的不是單點的強度,而是總體的韌性,追求在沒有中心的前提下「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同時透過數學去取得共識,確保資料完整、一致及可延續。透過分散式出版,任何人都能夠發表作品,一經發表後所有人都能讀取,但沒有人可以刪除或竄改,因此,資料得以原汁原味地永久保存。

技術上,分散式出版利用區塊鏈及分散式存儲系統,分別儲存元資料(metadata)和內容主體。區塊鏈讓人只要付出相應的成本,就能借助整個區塊鏈網絡永久儲存資料,但由於儲存成本很高,只適宜用作儲存元資料,至於圖片等內容需要另行使用分散式存儲系統,其中最通行的為 IPFS(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這個系統讓網絡上任何人都能參與備份,並以數學確保資料完整而且一致。

為綁定元資料跟內容主體,相當於內容指紋的雜湊值(hash)會存於區塊鏈作為其中一項元資料;當日後遇上內容更新或者格式維護,元資料也會更新以記錄新檔案的雜湊值,以標註檔案為原檔案的新版本,達到溯源的效果。

說回柏林圍牆的例子,傳統出版方式依賴中心化機構記錄,即使你願意協力長久儲存照片和報導,也不一定能找到源頭;即使找到源頭也保存好,需要資料的人也不知道往哪裡找儲存了資料的你;最後,就算有幸能找到你,也難以證明報導就是當年的「真跡」。一連串協作的難題,正是分散式出版的核心關注。

不過,分散式出版畢竟剛起步,實作上有很多瑕疵。最為人詬病的是使用困難,不過隨著研發和設計,操作介面正逐步獲改善。其次,IPFS 雖然提供了協作儲存的基礎,但如果全世界都沒有一個人儲存某檔案,它始終還是會丟失,它滿足了群體記憶的必要條件,讓記憶得以跟遺忘鬥爭,但當整個社會都不在乎,事情終將被遺忘。

最後也是最難解決的是用戶使用習慣。分散式出版所使用的區塊鏈及 IPFS 等技術,就像跨國界的「人類文明博物館」,即是技術真的能避免人類文化歷史被刪除或被竄改,但正如沒有人會天天逛博物館,一般人日常都是透過 TikTok、Twitter、Facebook、YouTube 等最為簡便的方式接收資訊,而這些方式即使不是由體制主導,至少必須接受體制的約束和審查。要是 2089 年的德意志政權不願讓人民讀到 1989 年柏林圍牆的報導,定能輕鬆地把相關資訊從主流平台下架;更甚者,捏造有利於政權的論述,透過只著重傳播率的演算法大量散佈。

分散式出版的目標是永久保存人類歷史文化,但無論技術發展得多成熟,都只是必要而非充分的條件;記憶要與遺忘鬥爭,還必須仰賴人民的科技新知、媒體素養和公民意識。

高重建

*原文發表於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

read more
區塊鏈科技專題特寫

數碼私有產權 香港與中小企在 Web3 AI 世界的生存關鍵

數碼化的香港
Photo: 以文章標題由 PicCraft 生成

香港曾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多年作為自由市場最佳的「示範單位」,從貿易自由、資金流通、簡單稅制、資訊自由與及法治保障私有產權等不同方面,受到國際推崇和肯定。

而很多人都知,香港最近非常主動發展 Web3,尤其是正當美國監管機構對一些密碼貨幣交易所窮追猛打,香港的積極和釋出善意,在幣圈人的眼裡,肯定是極其顯著及鮮明的對比、百般滋味在心頭。

其中就連幣圈「大佬」之一 Yat Siu,亦以顧問身份加入由港府牽頭的聯盟,積極向外國投資者說好「香港 Web3 故事」。如果有聽過他的分享,準會知道他論述的核心,並不在於什麼元宇宙或 NFT(雖然都是他旗下公司的主要產品沒錯)。Yat Siu 論述的重點在於「數碼私有產權」。

即使大學沒有上過「私有產權理論之父」張五常的課堂,亦很有可能聽過,只有當產權得到完善界定,資源才能夠最有效運用。

汽車:去中心化產業的例子

Yat Siu 的「數碼私有財產」主張亦同出一轍,只是加入了一些實例,令大家更容易體會,為什麼「擁有權」可以製造出日後無萬無千的商業價值和就業機會?以下我整理了一些他最近在 LinkedIn 分享的觀點:

「我們在想到平台時,我們會想到 Apple,我們會想到 Facebook,我們不會認為我們自己是平台,至少在數位環境中是如此。但在實體世界中,我們(消費者)就是平台。」

「例如汽車。我們擁有去中心化的汽車擁有權,於是你可以選擇揸 Uber、Lyft 賺錢,有人製造嬰兒座椅,有人製造輪胎等等。數千家公司和數百萬人為他人的汽車提供服務、在相關企業中受僱。這意味著,我們作為汽車的擁有者,我們就是平台,而不是 Tesla,也不是 Volkswagen。」

數碼私有產權與創新的關係

Yat Siu 相信的是,當任何產物有「去中心化擁有權」的時候,該產業就會變得愈開放,變得越可組合;變得越可組合,則在其之上的創新越多,創新越多,就有更多的網絡效應在疊加。

「然後實際上你開始認識到,你『擁有』這個事實為你帶來了數千種新的體驗,這些都是擁有者的權利。由於別人想跟你做生意,你就成了平台。這就是命題。這與我們如何更優雅地將其融入數碼私有產權沒有什麼不同。」

如果覺得 Yau Siu 對於數碼私有產權的論述太過宏觀,不如再聽聽另一位專家,有「網路行銷玩家」之稱的阿石,分享他對於「擁有」客戶數據的心得及其本身創業故事,從微觀的角度出發,看看「擁有權」如何改變小生意的命運⋯⋯

阿石的數碼營銷旅程

成為營銷作家之前,阿石本是設計師,最大熱情自然是創作。他曾基於「令人開心微笑嘅產品」設計理念,於 Facebook 開設專頁,出售自己嘅設計的精品。但某日,他收到銀行寄來的信用卡,撕開信套,他難以相信自己嘅眼睛,那是一張信貸額只得 5000 港幣的信用卡。

他一度深信,通過建立網店和在 Fb 專頁上不時舉辦免費送禮、遊戲就能獲得成功。但他發現,雖然贈品得到了不少「讚好」,但實際利潤卻沒有增加,反而需要花費更多時間來處理贈品的包裝和寄送。專頁粉絲當中,一半是親朋好友,另一半是尋求便宜商品的人,大多數都不會變成長期客戶,只有在他辦理特價活動時才會再次購買。

他感到很困惑,難以接受自己信貸額度僅 5000 港幣。致電銀行增大信用額,職員的回絕使他明白,他很需要改變經營方式 – 儘管他的 Facebook 專頁有六千名粉絲,但實際上只有約 10%的粉絲會看到他的貼文,而且隨著 Facebook 不斷修改演算法,專頁貼文的觸及人數逐年下降。公司的盈利僅夠支付租金,創辦人自己則幾乎無收入。

《營銷為王》作者阿石,專為中小企和初創企業教授數碼營銷和人工智能實戰技巧。

面對 Fb 觸及率下降的策略

從那刻開始,他開始轉型為數碼營銷專家。他刪除了手機上浪費時間的遊戲、利用搭車的時間學習數碼營銷、如何投放 Fb 廣告。他每天花十元投放廣告,一邊學習如何分析廣告數據。他逐漸積累了實戰經驗,開始使用懂得創造收入和利潤。他甚至曾經郵件 Facebook,要求他們開放 Instagram 的廣告平台。

時至今日,阿石已經搖身一變成為暢銷書《營銷為王》作者,透過線上課程,培訓超過數千名香港、澳門、台灣和馬來西亞的中小企,亦曾為不少大企業提供內部培訓及營銷顧問,又於大學任教數碼營銷課程。

他已經完全改變了對於 Facebook 觸及率下降的態度。他明白,他並不真正擁有中心化平台上的數據和用戶,所以他開始「策略性地」將 Facebook 廣告的觸及率,轉化成自己可以全盤管理、真正擁有和操作的數據庫 (也就是去中心化的客戶數據庫)。

阿石表示,今天 Facebook 觸及率持續下降,但傳統電郵通訊的方式,仍然可以保持約 20% 的開啟率,因而變得越來越重要。而他獲得潛在客戶聯絡資料(如電郵或 WhatsApp 號碼)的方法,包括自建網站和內容營銷、SEO(包括網站和 YouTube 頻道),也繼續使用 YouTube 和 Facebook 等社交工具。

AI 對網站 SEO 的影響

阿石不時在 YouTube 分享生成式 AI 使用技巧,他對於 AI 帶來長遠衝擊的看法,令我感到很意外 。阿石認為,生成式 AI 對網站 SEO 帶來負面的影響,因為當太多的 AI 代替人類來訪問網站、從中取得資料,網站的 SEO 及相關的潛在客戶獲取機制,都會逐漸受影響,因為 AI 不會訂閱你的電郵通訊、也不會留下什麼有意義的喜好或足跡。

他近期跟拍檔推出 AI 上字幕工具 YouTuber AI,只需輸入 YouTube 連結或上傳 MP3、MP4 檔,選取影片語言後,大概 20 分鐘就可以自動生成字幕檔。 他也特別提到,相比之下,YouTube 作為社交平台工具,普及度和用戶使用習慣更勝 Facebook,使用族群遍佈不同年齡層。他推薦中小企除了使用網站 SEO 吸引潛在客戶,也可以考慮做開設 YouTube 頻道和相應的 SEO,在那裡吸引潛在客戶留低聯絡資料。

本文引用了 Yat Siu 和阿石的觀點和故事,不論是文首探討的香港如何從全球最自由經濟體,轉型為 Web3 的重要樞紐,抑或像阿石及其客戶的中小企個體戶,設法應對數碼環境的變化、革新營運和營銷的方式,都揭示了數碼私有產權的重要角色。香港和香港中小企未來能否成功數碼化、在 Web3 和 AI 等創科領域中浴火重生,能否守住及保障去中心化私有產權將是一大關鍵。

編採:尹思哲

read more
區塊鏈科技科技專欄

AI 帶動電影業 5.0 — 搶飯碗的迷思

Business hand robot handshak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igital t

人工智能(AI)技術今年持續大熱, 同時引起不少爭議。美國電影業工會自上月起發動了大規模罷工並持續至今,原因除了要求提升薪酬外,觸發點正正就與人工智能「搶飯碗」的爭議有關。

誠然,人工智能技術的突破已為電影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創新與效率,協助製片人、導演和製作團隊更快更好地完成各項任務,但同時引起完全取代真人的爭議。

惟儘管人工智能在許多層面上表現出色,它仍然無法完全取代真人演員、編劇和導演。這不僅是因為明星效應、人類情感以及市場趨勢變化等因素,更在於人性魅力所擁有的無可取代性。

首先,電影中的明星效應對於電影的成功至關重要。眾所周知,有些演員的魅力和影響力足以吸引大量觀眾前往電影院觀看他們的電影。這種現象對於電影的票房極為關鍵,因為觀眾經常會看著自己喜愛的演員成為影片中的角色。

人工智能儘管在模仿和生成角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在表達情感、塑造獨特性和引起觀眾共鳴方面,它仍然遠遠落後於真人演員。這種特殊的魅力和號召力是人工智能難以複製的,這使得真人演員在電影中的地位無可取代。

其次,人類情感和情感共鳴在電影創作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電影是一門藝術,其目的之一是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人工智能可以學習情感,但它並沒有情感的真實體驗,這使得它在創作方面有所侷限。

真人演員和創作者通過他們的情感和心靈,能夠將角色和故事深入人心,引起觀眾的共鳴。這種情感共鳴使得電影更加真實、感人,並能夠讓觀眾長久地銘記在心。

每年的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女主角、男女配角等獎項都是亮點之一,當中所注重的就是演員的情感表達、魅力、演譯能力等,這些都完全不能被人工智能取代。

另外,知識產權及相關法律預料將限制人工智能於電影創作的應用。雖然人工智能可以創作出不少別具創意的劇本,但許多涉及知識產權的內容,必將受到一定的法律保障, 而不可隨意地被人工智能加以使用。

美國編劇工會近期的罷工浪潮裡,工會和製片商談判時提出的要求,就包括了不可以使用工會成員的劇本訓練 AI,因為這樣做會侵犯勞工權益 —— AI 生成的內容會直接移植並剽竊工會成員們的勞動成果,製片方也有了不給相關成員支付報酬的藉口。

事實上,人工智能在市場數據分析和客戶服務兩方面,協助推動電影業的市場發展。

當中,人工智能可以利用大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來預測電影市場的趨勢,包括不同類型的電影在特定時期的受歡迎程度、不同地區的觀眾口味以及電影票房預測等。這有助於電影業在市場競爭中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同時,人工智能更可以用於構建智能客服機器人,24 x 7 全天候在線,回答客戶常見問題、提供電影排片信息、解答觀眾疑問等,提供更便捷和即時的客戶服務。

總結而言,人工智能在電影業的應用確實帶來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創新和效率。它幫助製片人和導演更好地管理製作過程,而且在特效製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並可以讓業界更好地分析市場發展及優化客戶服務平台。

然而,人工智能卻無法取代真人演員、編劇和導演。因此,在未來的日子裡,預料人工智能與真人演員和創作者共同協作,將為電影業帶來更多的可能性和創新。就如工業 4.0 不能以機器完全代替人類一樣,我們今天正在走向工業 5.0 的「人機合一」!

區塊鏈科研創辦人及行政總裁

梁永熹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