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T 基建企業趨勢業界消息

美國 FCC 擬禁 HKT 香港電訊國際營運:地緣政治下電信業的生存戰


美國 FCC 擬禁 HKT 香港電訊國際營運:地緣政治下電信業的生存戰

根據路透社報導,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於 2025 年 10 月 15 日宣布,正式啟動撤銷香港電訊國際(HKT International)在美營運權的程序,標誌著中美科技角力再添新戰線。這項決定除了衝擊香港首富李澤楷旗下 PCCW 集團的電信版圖,更突顯全球電信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地緣政治風險。事件起因於 FCC 認定 HKT 與已被列入「涵蓋清單」的中國聯通美洲公司存在關聯,構成國家安全威脅。若撤銷程序最終確定,HKT 及其子公司將無法在美國境內提供國際及國內電信服務,這將是 FCC 繼 2022 年撤銷中國聯通美洲營運授權後,對香港電信業者採取的最嚴厲制裁。

監管機構鐵腕出擊背後的戰略考量

FCC 主席布蘭登·卡爾(Brendan Carr)在聲明中明確表示,此次行動是確保「中國共產黨控制的實體無法連接美國電信網絡」的延續性工作。根據 FCC 發布的「陳述理由令」,HKT 需在 30 天內說明委員會為何不應啟動撤銷程序,這一強制性要求反映出美國監管部門對國家安全問題零容忍的態度。值得注意的是 FCC 在文件中特別指出 HKT 是中國聯通(香港)的關聯企業,而中國聯通持有 PCCW 約 18.4% 股權,形成了複雜的股權關係鏈。喬治城大學國家安全專家在今年 1 月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中國透過數據、軟件和聯網技術取得美國敏感資訊的能力,已成為華盛頓最關切的戰略風險之一。

香港電信巨擘的商業困境與回應策略

由李澤楷創立並擔任執行主席的 HKT,是香港最大的固網及流動通訊服務供應商。根據 PCCW 於 2025 年 7 月發布的中期報告,HKT 在香港的光纖到戶(FTTH)連接數已達 105.5 萬,5G 用戶達 189.4 萬,企業業務更錄得 11% 的收入增長,上半年新合約總值超過 22 億港元。然而 PCCW 在 2024 年年報中僅披露約 13.7% 的收入來自大中華區及新加坡以外地區,並未具體說明美國市場佔比。截至本文發稿 HKT 尚未就 FCC 的行動發表官方回應,但參考中國聯通 2022 年被撤銷授權時的反應,該公司曾批評 FCC「沒有任何正當理由,亦沒有提供必要的正當程序」。電信業分析師普遍認為 HKT 可能需要重新評估其全球客戶基礎及營運策略,尤其在跨境數據傳輸和國際專線服務方面面臨重大調整壓力。

中美科技脫鉤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此次針對 HKT 的行動,實際上是美國自 2019 年以來系統性排除中國電信企業的最新章節。FCC 早在 2019 年便以國家安全風險為由,拒絕中國移動在美提供電信服務的申請。隨後在 2021 年撤銷中國電信美洲的營運授權,2022 年進一步取消中國聯通美洲、Pacific Networks 及 ComNet 的授權。除了電信營運商,FCC 在 2022 年 11 月更全面禁止華為、中興通訊、海康威視、大華科技和海能達等五家中國企業的新裝置在美銷售和進口,創下 FCC 歷史上首次因國家安全理由禁止通訊裝置授權的紀錄。今年 10 月 FCC 計劃於 10 月 28 日投票通過更嚴格的限制措施,進一步收緊對中國企業電信裝置的管控,並賦予 FCC 在特定情況下禁止已授權裝置銷售的權力。美國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主席約翰·穆倫納(John Moolenaar)在今年 4 月向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發出傳票,要求提供其在美業務資訊,更顯示出國會兩黨對此議題的高度共識。

跨國電信企業的合規挑戰與產業重整

Syniverse 網絡安全首席分析師亞倫·斯特朗(Aaron Strong)指出,即使這些企業不再持有美國電信牌照,它們仍可能透過雲端服務、網絡路由或關聯企業維持營運,「最敏感的數據流動(如個人識別資訊、企業檔案、通訊元數據)現在主要經由雲端服務而非傳統電信線路」。這一觀察點出了監管難題的複雜性:在數碼化時代電信服務的邊界日益模糊,單純撤銷營運牌照可能無法完全切斷數據流通管道。對於跨國電信企業而言,地緣政治風險已從過去的例外情況轉變為常態性挑戰。根據國際電信聯盟的統計,全球電信裝置市場中中國企業佔比超過 40%,美國的排除政策正迫使全球供應鏈重組。歐洲多國也在評估類似措施,英國在 2020 年決定於 2027 年前完全移除華為 5G 裝置,瑞典和羅馬尼亞等國亦跟進相關政策,形成「科技陣營化」的趨勢。

香港電信業的未來挑戰與轉型契機

美國的監管行動對香港電信產業的影響,除了 HKT 這家企業,更可能改變整個產業的國際化策略。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與通訊樞紐,其電信業者長期扮演連接中國大陸與全球市場的橋樑角色。HKT 在 2025 年中期報告中特別強調其在大灣區跨境醫療諮詢平台 DrGo 的發展,以及協助企業客戶進行 AI 部署和供應鏈管理的數碼轉型服務。這顯示該公司正將戰略重心轉向區域市場深耕。然而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研究指出,美國對中國科技企業的限制政策具有高度一致性和持續性,跨越不同政黨執政時期。這意味著香港電信業者即使調整業務布局,仍需面對長期性的地緣政治風險。產業專家建議企業應建立更透明的治理結構、加強數據安全合規措施,並在國際市場多元化布局,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

地緣政治下的產業變革與啟示

這場橫跨美國監管機構、香港企業與中國大陸的電信角力,揭示了全球化時代國家安全與商業利益的深層矛盾。對企業決策者而言,此事件提出三個關鍵問題:首先,如何在日益分裂的科技陣營中維持業務連續性?其次,數據主權與跨境服務的平衡點在哪裡?最後,電信產業是否需要建立新的國際治理框架以應對政治化趨勢?隨著 FCC 預計在未來數月內完成對 HKT 的審查程序,業界將密切關注這一案例對亞太地區電信合作模式的影響。

資料來源:
路透社
南華早報
彭博社

 

Tags : FCChktpccw中美關係電信
Pierce

The author Pierce

喜歡尋找本地潛力 Startups 與讀者分享, 對企業資訊安全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