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部門將於近期向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發放北斗短訊服務經營許可,連同去年 11 月率先推出服務的中國移動,三大電訊營運商將全部獲得提供北斗衛星短訊服務的資格。中國移動去年聯合中國時空推出北斗短訊產品,用戶無需更換 SIM 卡或電話號碼就能直接收發北斗短訊,服務試驗期為一年,即將正式投入商業應用。
三大營運商全面支援雙星通訊
隨著中國電信及中國聯通加入,三大基礎電訊營運商將進入「天通+北斗」雙星衛星通訊商業化營運新階段,有助全面構建「天地一張網」智能通訊新格局。這項部署將充分複用既有基礎設施,進一步提升規模應用成效。
北斗短報文技術特點
北斗短訊又稱「北斗短報文」,是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獨有的雙向通訊技術,讓用戶在沒有地面網絡覆蓋的地區透過衛星發送和接收短訊息。這項技術融合定位與通訊能力,單次可傳輸最多 1,000 個漢字(北斗三號標準),廣泛應用於應急救援、遠洋漁業等領域。
北斗系統覆蓋全球並深入消費市場
根據近期發布的《北斗產業發展藍皮書(2025年)》,北斗服務已覆蓋全球 200 多個國家和地區,構建上中下游完整產業鏈。2024 年全年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 2.94 億部,同比增長 6.5%,其中約 2.88 億部支援北斗定位功能,北斗安裝率接近 98%。
可穿戴裝置成第二大應用市場
可穿戴裝置與北斗系統深度融合,已躍升為北斗應用的第二大市場。預計到 2028 年,全國支援北斗的可穿戴裝置年出貨量將增長到 4,795 萬台,北斗安裝率增至 74% 以上。華為與中時空合作的北斗語音訊息技術,首次應用到大眾消費級產品,即將推出的智能手錶將首次支援北斗衛星語音訊息,讓用戶在緊急情況下能快速以語音求救。預計未來三年,北斗應用的年均增量達約 4 億台規模,年增長率 3% 以上。
資料來源:it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