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鵬汽車董事長兼行政總裁何小鵬在鳳凰灣區財經論壇 2025 的一番言論,觸動了業界神經。他坦言「做行政總裁是很痛苦的,不要做公司一號位,每天都是痛苦」,這番率直的表態,反映出中國汽車行業激烈競爭下企業領導人面臨的巨大心理壓力。2025 年被業界視為汽車行業「淘汰賽」的關鍵年,何小鵬的坦言揭示了企業家心理健康這個長期被忽視的議題。此文將從何小鵬發言的行業背景、行政總裁壓力的深層原因以及此現象對企業管治的啟示三個維度進行分析。
汽車行業進入殘酷淘汰期
2025 年對中國汽車業而言是決定性的一年。根據行業分析,蔚來創始人李斌預言汽車行業將在 2025 至 2027 年進入淘汰賽階段,競爭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激烈。McKinsey 研究報告指出,這場淘汰賽即將進入倒數階段,無法在一兩年內推出合格智能電動汽車的車企,以及處於巨虧狀態的企業可能面臨出局。
市場數據顯示,2025 年上半年已有 20 家主要上市車企呈現明顯的盈利分化態勢。東風集團淨利潤大幅下滑 92%,廣汽集團更由盈轉虧,傳統「國家隊」車企普遍承壓。相比之下,小鵬汽車今年 1 至 8 月累計交付 271,615 台新車,同比增長 252%,月銷量已超過平均月銷 31,700 輛的年度目標要求。
行業專家奇瑞汽車執行副總裁李學用披露的數據更是觸目驚心:「過去一年中國上市了約 710 款新車,但上市後月銷量能過 5,000 輛的只有 10%」。這意味著超過 90% 的新車型都面臨市場失敗的風險,企業投入的研發成本難以回收。
企業領導人承受多重壓力
何小鵬的率真表態反映了行政總裁群體面臨的普遍困境。根據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等機構的研究顯示,72% 的企業家自我報告有心理健康問題,比例明顯高於一般員工。50% 的企業領袖表示有憂鬱症狀,比一般人高出 30%。
何小鵬在論壇上舉例說明行政總裁的心理負擔:「大家大部分人看到的是他的勝利、他的高光,你沒有看到他的痛苦,每天都是痛苦」。他進一步解釋,即使業績上的成功也會迅速被更高的期待所覆蓋:「你覺得什麼時候能到 500 萬一個月,你的快樂很快就會被一個更高的高度變成了不快樂」。
管理專家分析認為,汽車行業行政總裁面臨的壓力主要來自四個方面:技術轉型壓力(電動化、智能化)、市場競爭加劇、資本市場期待以及全球化佈局挑戰。
重新審視企業管治模式
何小鵬的坦言亦為企業管治模式帶來新思考。他建議「不要做一號位,可以做 2 號位到 100 號位、200 號位都沒問題,跟隨一家好公司成長」。這一觀點挑戰了傳統的英雄主義領導模式,倡導更加分散化的權力結構。
小鵬汽車本身也在實踐新的管治理念。除了汽車業務,何小鵬還佈局飛行汽車、AI 機械人等未來科技領域。公司計劃 2025 年 10 月發布第五代類人機械人,2026 年下半年實現量產,被視作「第三增長曲線」。這種多元化佈局實際上是在分散單一業務的壓力和風險。
行業變革下的新出路
雖然面臨壓力,何小鵬對小鵬汽車的未來依然充滿信心。公司 2025 年銷量目標是實現比 2024 年增倍以上的增長,即超過 380,000 輛。在全球化佈局方面,小鵬汽車已進入 46 個國家和地區,印尼工廠已實現本地化生產並交付首款 X9 車型。
技術創新方面,小鵬汽車在 AI 和自動駕駛領域持續投入。公司的 XNGP 智駕系統已在內地實現「有導航即可用」,月滲透率達 85% 以及具備兩天一迭代能力。搭載圖靈 AI 晶片的小鵬 G7 將於 2025 年底在中國內地實現全場景 L3 級自動駕駛。
何小鵬的坦率表態為行業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反思機會。在追求業績增長的同時,如何保護企業家的心理健康,建立更可持續的管治模式,將成為未來企業發展需要認真考慮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