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企業趨勢專題特寫金融科技

港產 InsurTech 保險自動化 東南亞發展潛力更大

全球第三大保險公司 Willis Towers Watson 最近一份報告指出,保險科技在 2021 年的融資達 74 億美元創下新高,尤其疫情下社交距離的限制,令大眾對保險科技的需求更有增無減,同時亦加快香港保險業的數碼轉型步伐。

不過要在香港推動保險科技,是否真的有很大商機?與一般科技項目相比,開發 InsurTech 保險科技項目的排戰又是什麼。今期特別邀請兩位本地保險科技初創負責人,他們異口同聲表示,在香港做保險科技較難,不過一旦成功將此複製到東南亞市場卻潛力無限。

透過科技自動投保

YAS 微保險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安宇昭認為傳統保險只提供人壽及醫療保障已不合時宜,應根據客戶需求開發更多新產品。

外國車廠努力研發無人駕駛的自動汽車(autonomous car),希望有朝一日再不需要人類掌控駕駛,那到底無人全自動保險(autonomous insurance)又是怎麼一回事?YAS 微保險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安宇昭(Andy)解釋,「這是我們公司在努力達成的願景,舉例說,你買了一對 Nike 運動鞋,已經內置 1000km 的保險,穿上鞋跑的首 1000km,發生任何意外受傷,甚至跑步時有隨身裝備遺失或損毀,也會有人承保,整個過程全自動,滲進生活細節入面。我們亦向物聯網(IoT)埋手,寫了應用程式介面(API),可以嵌入智能手錶等裝置,測試到用家心跳超過每秒 140 次,即時自動幫他買一份保險,雖然仍在實驗階段,但相信這是新一代保險要走的方向。」

主打微保險(micro insurance)的 YAS 在開發相關產品時,慢慢衍生自動保險的想法,「外國早有微保險的概念,不過主力將現有保單拆細。我們則由用戶開始,今時今日無論聽歌、煲劇定叫車,都在手機內撳幾下辦妥,買保險也應如此,我們免除保險代理及經紀等中間人角色,透過科技以最快速度批核保單及處理理賠,有別於傳統不以受保人為單位,改以時間或距離來計算,買幾多保幾多,因此可以將價錢降至最低。

「我們最初主要針對 B2C 市場,後來進一步開拓 B2B2C 的玩法,例如跟九巴及友和 YOHO 合作,前者用戶在購買九巴月票時,已內置 YAS 保障,任何意外扭親或在巴士遺失物品均受保;後者則在網購時出現任何交易問題或損失時受保,這些已是自動保險的雛型。」

NFT 都有得保

疫情期間見到行山、跑步及踩單車的人漸多,意外率也隨之上升,於是趁機推出專為此三項運動而設的微保險,「去年總計有 1980 單行山意外,單車銷售數量也比前年上升了幾倍,既然我們以滿足用戶需求為出發點,所以因而推出相應的微保險。慢慢發覺這已不能滿足新世代的需求,在這個 Web3 的年代,很多人跑步也會靠 STEPN 來邊跑邊賺,為了保障他們的數碼資產,去年推出全球首個 NFT 微保險,由傳統保險單純保障實體東西,過渡到虛擬世界也受保,正是保險科技能夠帶來變革的地方。」

去年 YAS 進軍馬來西亞,有當地人挑戰全亞洲最高的 Mount Kinabalu 時,購買了他們的微保險,Andy 說那一刻見到香港產品成功落戶其他地方,感到十分驕傲。

由 2019 年成立至今,Andy 坦承在港推動保險科技並非易事,「香港保險市場營業額每年高達 5000 億港元,專業程度亦在亞洲甚至全球均佔很高的席位,作為嚴格監管的行業,入門門檻很高,因此在港從事保險科技,最大的優勢是競爭對手相對很少。但正因為香港保險業發展相當蓬勃,逾九成市民擁有一份或以上的保單,要他們再買一份微保險的動力很細。

「情況有點像虛擬銀行,要送大量優惠吸引市民開戶,於是每人可能都有幾間虛擬銀行的戶口,但真正使用的人卻寥寥無幾,變相虛擬銀行的出現,與有無著數掛勾,而非解決用家的痛點;保險科技也相類似,對於像我們有心改革保險市場的,而沒有大筆資金去燒錢壯大用戶規模的,就要花很多心力來教育用戶。」

有見及此,YAS 轉變策略聚焦東南亞市場,今年成功登陸馬來西亞,未來還打算進軍印尼及越南等地,「以馬來西亞為例,只有三成人口有購買保險,對於收入也沒有保障的他們來說,要長時間綑綁及續供保險,幾近不可能;反而往返公司途中或做運動時有任何閃失,可能令當天收入歸零,用很低的價錢購買微保險作為保障,更貼近他們的實際需要。」Andy 認為,在香港先建立及開發產品,然後複製至東南亞市場,看來是本地保險科技初創的出路,「始終發展中國家的保險市場未飽和,有更多空間接受新科技。」

用 AI 計整車費用

Alpha AI Technology Limited 參加了城大的 HK Tech 300 計劃,創辦人何進一表示目前正使用由大學提供的共享工作間,並採用城大的區塊鏈技術,保障汽車意外數據的完整性和不可纂改。

Alpha AI Technology Limited 創辦人何進一(Desmond)的想法也與 Andy 一致,認為香港最適合作為試點,「香港算是創業的好地方,各類支援及資金也很足夠,尤其是保險科技方面,香港保險業在亞洲有一定地位,如果方案在本地測試並驗證成功,再應用到東南亞其他市場會更有說服力。因此我們也視香港為起點,最終希望能將方案複製到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

Desmond 口中的方案,是一套汽車意外的維修及理賠方案,最初是聽到朋友發生的交通意外而獲得靈感,「不少人遭遇交通意外後,因賠償和車輛維修費爭持不下,中間既要搵車房,又要聯絡保險公司,過程相當繁複,我們希望用科技簡化當中的步驟。外國不少保險公司已接受上載照片索償,我們就進一步用人工智能深度學習過萬張汽車意外相片,然後訓練它可以一分鐘內估算出維修費用,直接以此結果與車房及保險公司交涉,令車主毋須煩惱。」

Alpha AI 已是 Desmond 第三間創立的初創,第一間初創 EAT+ 用微信一站式解決食客下單至結帳過程,獲 DBS BusinessClass 比賽季軍;2017 年轉戰社會企業,成立 MM Community 以眾籌方式為緬甸的地方項目集資,因此已有在東南亞創業的經驗,「可惜 2020 年緬甸當地政局問題,最後無奈要結束上一間公司。當時因工作關係,到劍橋大學讀城市規劃碩士,有位同學與我特別投契,知道舊公司結束,去年問我有什麼想再搞,結果促成了今次創業。」曾經在香港及緬甸兩地創業,他認為在每個地方創業時,遇到的均有不同,「但講到交通意外,每個地方的文化及流程分別很大,所以還是選擇在香港開始會好一點,始終對這個市場較為熟悉。」

「香港在保險科技方面較為傳統」

以手機拍下汽車損毀程度,人工智能即時可以報價。

目前公司已成功與約十間車房傾好合作,可以直接根據人工智能報告來收取維修費用,但與保險公司傾談合作卻仍處於膠着狀態,「部分也表示正面,因為只要想辦法與他們原有系統對接,就可以將原本十多個步驟的理賠過程,減少至四、五個,對於他們來說能將效率提升是好事。但他們卻對人工智能的準確程度有所質疑,到底它所生成的損毀報告準確度有多高,當中如果有錯的話又怎辦,這方面保險公司要求很嚴格,因此現時想法就是先將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盡快推出,並吸引更多用戶使用,有了一定數量的用戶案例,才能估算到報告的準確度,用以說服保險公司合作。」

這亦是 Desmond 說香港作為試點的原因,「香港在保險科技方面較為傳統,大概是因為有一系列的監管程序,不過近年也見到陸續有新方案出現,尤其是如何透過科技,拉近與顧客的距離。但亦因規管等各方面的限制,保險科技發展的速度未及其他地方,所以我們也沒有再等,已參加了新加坡的加速器,同步在當地推出我們的方案,也正了解馬來西亞及泰國兩個市場,前者車輛數目較多,後者則看中他們的交通意外率高,以及很多車廠在亞洲設廠,不少也會選擇泰國生產零部件,是一個頗值得開發的市場。東南亞很多地方仍在發展中,當地甚至有人對保險是零認識,可以發展的空間,必定比香港大很多。」

撰文:張康靜

編輯:尹思哲

Tags : Alpha AI TechnologyYAS流動置頂置頂
尹思哲

The author 尹思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