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技術專業組織 IEEE 一項涵蓋 400 名資訊總監、技術總監及 IT 總監的調查顯示,企業對 AI 相關職位中軟件開發技能的需求到 2026 年將會下降。
調查對象來自巴西、中國、日本、印度、英國及美國,結果顯示企業對 AI 職位軟件開發技能的需求比去年下跌 8 個百分點至 32%。同時僱主對 AI 倫理專業知識的需求則上升 9 個百分點至 44%,數據分析技能需求增加 4 個百分點至 38%,機器學習能力需求也上升 6 個百分點。
IEEE 指出,幾乎所有專業人士預期代理型 AI 創新將在 2026 年以「閃電速度」持續發展,已建立的企業和初創公司都加深對這項技術的投資及承諾。矛盾的是 39% 受訪者計劃使用代理型 AI 協助軟件開發工作本身,這顯示該技術可能正在取代其本身所需技能。只有實時網絡安全漏洞識別和攻擊防範的需求更高達 47%,但這數字已經下降。
Oracle 聯合創辦人兼技術總監 Larry Ellison 聲稱,該公司大部分新程式碼現在由 AI 協助編寫,Oracle 的 AI 模型正在生成生產程式碼、建立客戶洞察並自動化外聯工作。Ellison 表示「Oracle 正在編寫的許多程式碼,其實不是 Oracle 在編寫,而是我們的 AI 模型在編寫」。Salesforce 也推出 Agentforce Vibes,採用 AI 輔助方式而非鼓勵提示到生產的開發實踐。
Salesforce 針對軟件開發領導者的調查顯示,96% 開發人員對 AI 代理對開發者體驗的影響感到興奮。開發人員最渴望使用 AI 代理進行除錯和錯誤解決,然後是生成測試用例和構建重複性程式碼。92% 開發人員希望根據影響而非產出來衡量他們的生產力。
企業應用場景與商業價值
IEEE 報告指出,預計明年將受 AI 最顯著轉型影響的行業包括軟件業 (52% 受訪者提及)、銀行及金融服務業 (42%)、醫療保健業 (37%) 及汽車運輸業 (32%)。企業正在評估如何將生成式 AI 應用程式整合到工作流程中,並評估人才需求。
代理型 AI 為企業帶來的商業價值包括提高資源效率、自動化複雜任務及引入新的業務創新。不過研究機構 Gartner 在 6 月預測,由於成本上升、商業價值不明確或風險控制不足,超過 40% 的代理型 AI 項目將在 2027 年底前取消。Gartner 高級總監分析師 Anushree Verma 表示「目前大多數代理型 AI 項目都是早期階段實驗或概念驗證,主要由炒作驅動且經常被誤用。這可能會令組織對大規模部署 AI 代理的實際成本和複雜性視而不見,令項目無法投入生產」。
Gartner 在 2025 年 1 月對 3,412 名網絡研討會參與者進行的調查顯示,19% 表示他們的組織對代理型 AI 進行了重大投資,42% 進行了保守投資,8% 沒有投資,其餘 31% 採取觀望態度或不確定。Verma 指出「目前大多數代理型 AI 方案缺乏重大價值或投資回報,因為現有模型不具備足夠成熟度和自主性,無法自主實現複雜業務目標或長期遵循
細緻指令」。
企業採用代理型 AI 時應專注於能夠清楚帶來價值或可衡量投資回報的領域,將 AI 代理整合到現有系統可能會破壞工作流程並需要昂貴變更,從頭重新設計工作流程可能是更好策略。Verma 建議「要從代理型 AI 獲得真正價值,組織必須專注於企業生產力,而不僅僅是個人任務增強。他們可以在需要決策時使用 AI 代理,為例行工作流程使用自動化,為簡單檢索使用助手」。
AI 裁員潮後悄然重新招聘
市場研究機構 Forrester 的《2026 年預測:工作的未來》分析顯示,許多企業因 AI 效率而裁減員工,預計這些職位有一半將被悄然重新招聘。報告指出「許多公司聲稱因 AI 而裁員。一些努力導致壯觀失敗。其他時候 AI 實際上根本沒有取代人類員工。很多時候高層管理人員因 AI 的未來承諾而裁員」。
Forrester 的分析發現,使用 AI 進行財務驅動的裁員可能會適得其反,55% 僱主後悔因 AI 而裁員。負責 AI 投資的人中有更多人預期未來一年將增加員工人數 (57%) 而非減少 (15%)。報告補充「我們預測這些工作中的大部分將交給薪酬較低的人類員工,離岸外判或以較低薪酬聘用」。
這種趨勢顯示企業在推行 AI 轉型時面臨的實際挑戰,雖然技術承諾帶來效率提升,但實際執行時往往發現人類判斷、創造力和關係管理仍然不可或缺。企業需要在採用新技術與保持人力資本之間取得平衡。
未來趨勢與展望
代理型 AI 市場正處於關鍵發展階段,雖然面臨初期挑戰,這趨勢代表 AI 能力的重大飛躍和市場機會。Gartner 預測到 2028 年,至少 15% 日常工作決策將通過代理型 AI 自主做出,而 2024 年這比例為 0%。同時到 2028 年將有 33% 企業軟件應用程式包含代理型 AI,而 2024 年這比例不到 1%。
技術領導者對人形機械人也表現出興趣,77% 受訪者同意「人形機械人的新穎性可以為工作場所注入樂趣」,但隨著時間推移,它們將「變得像帶有電路的普通同事」。這顯示企業正在探索多種自動化技術來提升營運效率。
對於科技從業人員而言,掌握 AI 倫理、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等技能變得越來越重要。預測到 2027 年,代理型 AI 工具將顯著影響軟件工程職業,需要工作流程和技能組合的演變。這種轉變意味著 80% 軟件工程師需要重新培訓以適應新角色,因為生成式 AI 承擔更多編程功能。
企業在這波轉型中應採取審慎策略,成功的組織將是那些能夠在創新與安全之間取得平衡、建立適當治理框架並專注於可衡量業務成果的企業。技術本身並非萬能,關鍵在於如何將其有效整合到現有業務流程中,同時保持對員工技能發展的投資。
來源:The Regis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