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企業趨勢

數碼港元競賽:香港銀行業如何重塑企業支付與投資遊戲規則


數碼港元競賽:香港銀行業如何重塑企業支付與投資遊戲規則

恒生銀行於 2025 年 10 月 28 日宣布,成功完成香港金融管理局第二階段「數碼港元+」的兩項試點項目,成為唯一同時在獎賞系統及投資結算兩大領域完成測試的銀行。對企業管理層而言,這除了是一場技術競賽,更預示未來 3 至 5 年內,企業現金流管理、客戶獎賞計劃及跨境投資方式將迎來根本性變革。

恒生突破:讓中小企即時收錢成為現實

恒生銀行的測試聚焦於兩個與企業營運直接相關的場景。第一個項目由四方精創提供技術支援,在獎賞平台上發行由數碼港元支援的電子優惠券。最關鍵的發現是:大部分參與測試的中小企商戶認同即時結算功能有助改善現金流。這意味著傳統上需要等待 3 至 5 個工作天的款項,未來可能在交易完成瞬間到賬,徹底改變中小企的資金周转效率。第二個項目與波士頓顧問公司及 Aptos Labs 合作,測試用數碼貨幣購買代幣化基金的可行性。調查顯示香港及內地投資者對這種新型投資方式表現出濃厚興趣,為企業財資管理部門提供全新的資產配置選項。恒生銀行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林慧虹表示,這些測試展示出提升營運效率及縮短結算周期的實質優勢。

滙豐聚焦安全與民意:70% 市民關注私隱問題

作為香港最大銀行,滙豐於 2025 年 7 月完成測試,並對逾 700 名香港市民進行深度調查。調查揭示兩個關鍵洞察:首先,42% 至 65% 市民已熟悉數碼港元概念,年輕及富裕人士的認知度明顯較高。更重要的是,約 70% 受訪者擔心數碼港元的安全性,71% 將私隱視為重要考慮因素。這對企業管理層意味著:採用數碼貨幣支付時,必須向客戶清晰說明安全保障機制,否則可能影響客戶接受度。滙豐的測試驗證數碼港元能實現「原子化結算」,即款項與資產同步交收,最大程度降低交易風險。但同時發現,增強私隱保護的技術會導致交易成本增加,企業需要在安全性與成本之間取得平衡。滙豐的研究亦指出,公共與私有區塊鏈在處理大量交易時各有優劣,企業選擇平台時需考慮容量限制。

中銀香港創新「統一錢包」:一個賬戶管理多家銀行

中國銀行(香港)於 2025 年 8 月完成測試,推出創新的「統一錢包」概念。通过身份驗證的客戶可獲得一個專屬錢包,並連接至不同銀行的應用程式,集中管理名下的數碼港元。中銀香港邀請近 500 名員工在 Pacific Coffee 使用數碼港元預付套票,累計完成逾 1,500 筆交易。測試揭示一個重要商業痛點:近 70% 參與者曾使用預付消費,但超過 40% 擔憂商戶無法兌現服務,超過 20% 表示缺乏退款機制。中銀香港利用智能合約技術,讓預付款項按預定條件自動執行,若商戶未能履行合約,餘額可自動退還消費者。這對提供預付服務的企業(如健身中心、美容院、教育機構)意義重大,能大幅提升客戶信任度。中銀香港創新優化中心副總經理陳光表示,智能合約可保障及平衡各持份者權益,並將於 2025 年內發布相關研究成果。

星展與渣打深耕特定場景:從代用券到離線支付

星展香港於 2025 年 9 月完成測試,探索如何提升數碼代用券的實用性。星展對逾百間中小企的調查顯示,近半(45%)受访企業有意採用數碼平台,簡化員工參與環保活動的追蹤和獎勵流程。這反映市場對可編程獎賞系統的實際需求,企業可利用數碼港元設定特定消費條件,例如只能用於環保產品或特定供應商。渣打銀行則早於 2023 年便與技術供應商合作,測試離線支付功能。測試覆蓋公共交通、餐廳、小商戶及大學校園等場景,重点研究在無網絡或斷電環境下的應用。近 80% 參與消費者認同離線支付功能有價值。对經營實體店舖的企業而言,這意味著即使網絡中斷,仍可維持正常收款,大幅提升業務韌性。

金管局政策轉向:批發應用優先於零售推廣

金管局於 2025 年 10 月 28 日發布第二階段報告,透露重要戰略調整。金管局副總裁李達志明確表示,數碼港元現階段需求集中於批發層面,未來將優先發展金融機構間的數碼港元支付,零售應用的政策、法律及技術準備工作預計於 2026 年上半年完成。這對企業管理層意味著:短期內(未來 12 至 18 個月),數碼港元主要應用於大額企業間交易、跨境貿易結算及供應鏈金融,而非日常消費支付。金管局將公布一套共用代幣化标准,為不同形式的數碼貨幣建立互通基礎。這些標準確立後,企業財資部門可更有信心地規劃數碼貨幣整合策略,避免因標準不一致而導致的重複投資。業界預期這些標準將促進數碼貨幣在企業獎勵計劃、財務管理及供應鏈支付等領域的廣泛應用。

代幣化基金開啟新投資紀元:24 小時全天候交易

與數碼港元試點同步發展的是香港代幣化基金市場。華夏基金(香港)於 2025 年 2 月推出亞太地區首支面向零售投資者的代幣化基金,7 月再推出美元及人民幣數碼貨幣基金。這些基金既可通过傳統券商及銀行渠道,也可通过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申贖。對企業而言,代幣化基金帶來三大優勢:首先,可實現全天候交易,不受傳統交易時段限制;其次,結算時間从數週縮短至近乎即時,大幅提升資金使用效率;第三,透過分割成小單位,降低投資門檻,讓中小企也能參與過往只有大型機構才能接觸的投資產品。摩根大通的 Onyx 平台已成功部署基於區塊鏈的代幣化金融工具,實現近乎即時結算。這種 24/7 全天候交易及即時結算能力,讓企業可更靈活地管理短期現金流及進行跨時區投資。

企業行動指南:三大策略把握數碼貨幣轉型機遇

香港銀行業在數碼港元領域的競爭格局已經明朗:恒生銀行以雙主題策略領先,滙豐專注技術與市場研究,中銀香港創新統一錢包,星展和渣打深耕特定場景。對企業管理層而言,現在應採取三大行動:首先,評估現有獎賞計劃及預付服務模式,考慮引入即時結算及智能合約機制,提升客戶信任度並改善現金流;其次,財資部門應開始研究代幣化資產配置,把握 24 小時交易及即時結算帶來的資金效率提升;第三,密切關注金管局將於 2026 年上半年公布的共用代幣化標準,及早與主要往來銀行討論批發層面數碼港元的應用,為跨境貿易結算做好準備。中小企更應關注政府的數碼轉型支援計劃,例如數碼港提供最高 500,000 港元資助,協助採用數碼科技方案。隨著數碼港元生態系統於未來兩年逐步成熟,率先適應的企業將在營運效率、客戶體驗及資金管理方面建立顯著競爭優勢。

Tags : 代幣化企業支付數碼港元金管局金融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