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初創企業金融科技

疫情帶動散戶入場 受規管智能投資漸次崛起

金融科技發展最近在創科界又再帶起話題,而香港也有智能投資顧問初創在 2017 年已得到香港證監會發牌,對未來在香港發展金融科技非常樂觀。

AQUMON 創辦於 2015 年,在 2017 年獲得證監會發牌,其主要業務為提供智能投資引擎,結合演算法和人工智能技術,協助金融機構和其客戶自動配置全球資產,應對市場上的波動。今次我們邀請到 AQUMON 銷售及市場總監 Kenneth Shih 分享對發展及前景的看法。

2020 年的經驗令接受程度提高

Kenneth 指,他們看到不同的金融體制在採用或適應不同的新技術的動力非常強,特別是大家在 2020 年體驗的挑戰,顯示沒有數碼策略所帶來的問題。他們留意到很多銀行都在跟公司商討在 2021 年如何推出新的金融科技產品給客戶,另外個人投資者或消費者的接受程度都有提高。

他認爲,疫情之下其實帶來了很正面的衝擊,他們之前做過一些分析,顯示在疫情第二、第三、第四波爆發時,其實香港明顯不只是他們的平台 ,其他投資平台也有開戶或投入資金呈現爆發性增長。

▲ 客戶在參與投資計劃前都需要填寫風險問卷,經系統評估風險接受能力後再推薦合適的產品。

智能投資不只是神祕黑盒

在智能投資方面, Kenneth 分享指大家提及智能投資,通常會聯想到人工智能投資,往往變成猶如黑盒般非常神祕,但他們的機械人投資顧問則是按照規律投資,透明度清晰。

他解釋,演算法為客人投資會考慮三種不同數據:其一是市場上的數據,會跟 Bloomberg、Wind、FactSet 等拿一些宏觀市場數據作分析;另一就是客戶數據,也就是客戶的個人資料,通常客戶需要先填寫風險評測,以了解其對風險的接受能力。第三就是產品數據,其實細看一隻追蹤指數或基金,可以分開成十多個不同的因子,分析哪些產品真正適合不同客戶。

▲ AQUMON 銷售及市場總監 Kenneth Shih (右)表示現時的客戶平均投資金額因新產品門檻下降,由當初的平均港幣 14 萬元降至最近的港幣 10 萬元。

市場潛力大香港僅起步階段

目前,他們的客戶有一成是大學生或者剛進入社會工作的年輕人。30-35 歲的用戶約佔六成,高於 65 歲的就少於百分之五。而現時客戶投資金額由最低的八千港元至八百萬港元。Kenneth 認為,客戶數字有很大的增長空間。他指出,其實香港的市場非常龐大,而真正應用智能投資顧問的人,在香港可能只佔百分之一左右。

參考美國或歐洲,現時的應用層面接近百分之七至八,但在國內因為手機先行,使用度達至一成。他覺得在香港來說,如果能接近百分之七至八的應用率是非常好。以美國第一家推出智能投資顧問,成立於 2008 年的 Betterment 為例,合共花上十二年的時間才走到這一步;對比現在的發展步伐,香港仍屬初期。

▲ Kenneth 指不同產品都有各自的數據分析及各項比例調整,如此一來可讓產品配合投資者的風險預期。

仍有需要向消費者推廣

目前市場仍然有阻力,令香港在應用智能投資顧問或者機械人投資的普及程度不足。Kenneth 認為其一就是不同的金融體制,例如銀行和保險界到底有否普遍應用技術。此刻應用仍未普及,但有幾家銀行已經推出此類產品,踏入 2021 年預計會有愈來愈多銀行推出此類產品。

其二就是香港人的投資文化,香港人每每最先想到房地產投資,而美國人的投資則多數以股票、債券或基金優先。他相信市場也需要灌輸多些資訊給客戶,讓他們理解不只是追逐回報,而是要管理投資風險。最後,他認為大多數客戶也不太留意費用的蠶食,因為市場好的時候,大家都不太留意服務費用多少;但市況不好時,每一項服務費用都會影響到回報。

公司現時大約六成收入來自為金融機構研發產品,另四成來自終端消費者。相信隨著日後發展中國、甚至東南亞個人投資市場,比例亦會日漸拉近。

Tags : FinTechinvestmentlocal startup
Antony Shum

The author Antony Sh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