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初創企業業界專訪

本地初創利用手勢感應技術 開發病毒檢測應用

疫情肆虐期間,不少科技企業都將開發項目調整,透過手上的技術協助醫護和相關機構抗疫。香港一間科技初創就利用原先用於開發手勢感應的技術,轉而開發病毒檢測應用。

Gense Technologies 是開發能實時將手語翻譯成語言的腕帶和智能手錶的本地初創,透過生物成像重建及機器學習技術,為使用手語的聾啞人士帶來方便。只要戴上兩個腕帶,配合穿戴式揚聲器,即可輔助他們與其他不諳手法的人交流。而最近因應疫情變化,他們希望將這個技術應用在病毒檢測之上,開發相關方案。

透過分析肺部橫切面監察病情

Gense Technologies 創辦人陳柏衡表示,他們正在探索三個應用方向,首先是床邊監控,腕帶的每一個電極都會發出電流穿過皮膚,讓其他電極接收,接收後可以運用獨特的演算法計算橫切面,讓系統可以一秒分析肺部的橫切面,知道肺部在呼吸時哪一個位置是出現惡化。如此一來就可以把這個研究出的基準與之前一小時或者一天前的情況進行對比,了解惡化情況的快慢。這樣有兩種好處,首先是不用移動病人,第二就是減少主動檢測的次數,有助削減部分監測成本。而醫護亦可以在中央位置看到病人的狀況有否響起警號,監測相關數據。

用家可自行穿戴裝置,即時分析及紀錄用家的肺呼吸情況。(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更有效監測自我隔離和康復人士

第二個方向就是對自我隔離人士的監測。現時香港正面對醫院病床飽和的情況,有些已確診的病人因為病徵不太嚴重,兩三天都未能入院。衛生署曾表示不要浪費病床,應先在家休息,但並沒有對這些病人進行監測,其同住家人更加沒有被監測。他們可以做的就是利用這樣小巧的儀器,讓病人每天都可以在肺部附近位置戴上十五分鐘,拍下用家肺部幾千張圖片,比較十四天內的情況,得知哪一天的情況惡化得特別快,就可以把病者按情況定下優先次序,決定是否需要接到醫院,或者將病者轉移到其他地方,或者接受其他測試。

第三個應用情境,就是為患過武漢肺炎的康復者提供協助。他們肺容量有機會減少二至三成,但很明顯現時處理患者的情況如火如荼,沒有餘暇集中研究康復階段。如果要收集這些個別數據,就可以利用這個小巧的儀器,每天自我監測兩至三次,留意康復後兩至三星期的情況。未來這一兩年,很多康復者需要做不同的治療令到肺功能恢復的時候,就可以運用已儲存的數據了解情況,決定不同的診治方式,令到康復進度更好。

  Gense Technologies 創辦人陳柏衡(右)坦言技術應用層面廣泛,但不希望只製作一款只為市場化的產品。反之是一款能滿足特別人士需要的產品。

終極目標:手語工具開發

Gense Technologies 目前的開發重心轉移到疫情應用上,至於本身的手語工具開發則依然是他們的終極目標。陳柏衡指,手語本身相比生物成像,例如進行診斷,或者智能家居控制等,難度是高了兩個層次,不只是把手錶扣在手腕上利用動作控制燈光那麼簡單。首先是因為打手語的速度快很多,每人的姿態都有少許不同,如何去記錄後即時翻譯是技術上的難處。他們的技術將電流射到皮膚內,但電流不會直線穿過而是走最低電阻的路線,如何解決這個非線性問題去認清內裡的結構就是他們需要解決的難題。

陳柏衡分享指,這兩年他們主要是作深層的研發,與不同大學合作做臨床測試,希望可以達到生物成像的目標,把成像由非直線變回直線,從而可以令到手勢認得更準確,另外也要減低晶片成本,同時減少電力消耗,這就是技術層面上的主要難度。

創辦人表示有關技術早已出現,故公司一開始就決定向著更少更低成本方向研究。

手語地域異同成障礙

另一個難題就是手語翻譯本身也是很大的學問。現時有很多大學進行不同的研究,整合了亞洲甚至全球三千種手語,製作成一個圖像庫,好像字典一樣看到所有手勢的意思。理想一點的做法就是把所有的手勢儲存在裝置中 ,只要揀選語言就能做到手語即時翻譯。但手語本身屬於相當本地化的語言,不像打字般,全世界也在用同一組英文。現實裡就像屯門與太古城的手語也可以有些不同,要全面照顧到不同語境的手語,其實是下一層的問題。

陳柏衡指出,技術以往一直有應用在醫療儀器方面,所以由一開始就將研究方向放在縮細體積以及減低成本,希望能夠提供家用甚至可穿戴監測裝置,讓用家預早察覺到病徵。

手帶的終極目標是為手語用者帶來即時的文字或聲聲翻譯,讓他們能直接與健全人士溝通。(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Tags : COVID-19local startupmedical
Antony Shum

The author Antony Sh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