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企業趨勢專題特寫

START Fintech Conference 2017(一):推動金融科技發展 新加坡金管局如何看私隱保障、投資者保護議題

香港和新加坡都是亞洲最大的國際金融中心,亦因此兩地均被視為亞洲發展金融科技 (FinTech) 的理想地方。日前 Unwire.hk 主辦的 START Fintech Conference 2017 就邀請到區內多名金融科技企業家來港演講,當中新加坡金管局的創新加速主管 Stanley Yong 就分享了新加坡推動金融科技發展的經驗,前財政司長曾俊華亦有出席,並在問答環節提到在任時推動金融科技的顧慮,對方又有何回應?

定位相近、同是亞洲國際金融中心的新、港兩地,很自然會經常互相比較。過去香港在金融服務領域上勝過新加坡,但觀乎近年兩地對創新科技的監管政策,新加坡似乎走得更快更前,大有拋離之勢,不少業界人士和學者均明言香港再不急起直追,將會錯失發展成金融科技中心的機會。

由 Unwire.hk 主辦的 START Fintech Conference 2017 以 Relearn, Rethink, Action 為主題,旨在聚集亞洲不同國家正參與金融科技變革的領袖和企業的經驗與洞見,讓與會者能發掘過往未曾探索過的角度,重新思考金融科技的可能性,從而獲得更全面、實際的金融科技啓動力量。為此邀請來自日本、新加坡、南韓等區內國家的多位金融科技領袖和企業家來港演講。

 

金融科技推動新加坡成智能金融中心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Head of Innovation Acceleration Stanley Yong 在論壇上就分享了新加坡的金融科技發展。他表示,新加坡作為金融中心,有強勁的創新研發能力,亦不缺乏科技人才和專家學者,而即使在沒有 Fintech 到來前,其實金融市場一直並未缺乏科技,為什麼我們仍需要 Fintech?

Stanley Yong 指 Fintech 的價值,在於為新加坡成為一個更智能的金融中心,而在這個新架構中,大型企業、中小企和個人業務均是受益者,而企業銀行服務、保險、金融市場以及零售和私人銀行亦是當中的主要業務。而透過雲端運算、區塊鏈及分佈式賬本技術、大數據及機器學習等創新技術,亦能進一步推動身份認證、政策及監管、創新加速等公共領域的發展,完善整個智能金融中心的架構。

他以新加坡金管局 (MAS) 的 Financial Sector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FSTI) Proof of Concept (POC) 計劃為例,指計劃批出了 2.25 億美元用於推動技術創新,使新加坡的主要銀行和近乎所有主要的保險機構均成立了創新實驗室,亦令行業合作推出了 PayNow 等惠及公眾的服務。此外 POC 試驗計劃的實行亦幫助初創企業和金融機構合作加快採用新技術時不用承受過高的風險。

而對於金融機構應用科技,例如雲儲存數據,他表示,MAS 對金融機構使用雲完全沒有異議,但要解決他們的顧慮,並非單純的「沒有異議」表態就足夠,基於合規的考慮,金融機構需要更清晰的指引才能讓他們安心,為此 MAS 亦提供一份完整的指引、Checklist 闡述主要的風險和可採取的措施。例如在數據保密性和完整性方面,可選擇適合儲存雲數據的安全級別服務商、加密冷數據和熱數據以及採用兩步驟驗證等。

此外,MAS 亦會積極使用不同方式為行業提供指導,包括發布委外風險管理指引、檢查制度、回應金融機構的專題查詢,與金融機構和雲服務供應商進行會議等。同時 MAS 亦會就金融機構將關鍵功能遷移到雲上的問題,審視會否有過度集中的風險。

Stanley Yong 亦分享了新加坡電子支付的發展,由新加坡銀行工會發起推出的付費轉賬系統 PayNow,該服務用戶只需在將電話號碼或身份證號碼和個人銀行賬戶連結,即可透過 PayNow 服務用手機接收付款,而付款者只需輸入對方的電話號碼即可完成支付,付費轉賬過程極為簡單,同時亦適用於 P2P, P2B 和 B2B 等不同層面的付費轉賬,現時已獲新加坡星展銀行、大華銀行、花旗銀行等七大主要銀行參與,覆蓋新加坡近九成個人銀行的轉賬交易。

 

私隱保障、投資者保護為上屆政府發展 Fintech 兩大顧慮

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亦有出席論壇,並在 Stanley Yong 演講後發問。曾俊華表示,很多人認為香港在和新加坡競爭,但他不認同。他認為新、港兩地有不少共通點,包括商務、法規和政府管治等方面均有相似之處,所以應說兩地是在不同領域上互相學習。他又提到,香港在過去數年積極跟進金融科技發展,金管局和證監會亦密切留意該領域,認為在創新和監管中找到平衡非常重要,若然監管者不認同,相關的創新就很難在市場上運作,亦因此有了「金融科技監管沙盒」一類的監管機制及政策。

曾俊華續稱,他在擔任財政司司長的工作時經常會考慮兩個問題,其一是如何解決保護投資者和消費者的問題。他表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政府不能將所有人均當作專業投資者而自由放任,這樣只會衍生出更多公眾相關的問題。

他笑言,像是「大媽」這類普通投資者,若因此投資失利難免會埋怨鼓譟,甚至引起相當大的政治影響,屆時就會有部分議員藉此大造文章,因此必須謹慎考慮對社會各界造成的影響。另一個問題則是私隱,曾俊華認為,在大型 IT 企業開始壟斷技術的大環境下,如何處理私隱保障,與保護投資者及消費者兩者同樣重要,希望 Stanley 能分享新加坡的經驗。

Stanley Yong 回應指,首先在私隱問題上,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MAS) 在過去六個月圍繞網絡安全有很大的推進,除了發表相關文章及方向指引外,事實上 MAS 亦重組自身架構,當中的技術風險和支付部門 (Technology Risk and Payments Department, TRPD) 就製定了金融部門的網絡安全戰略和政策,以及監督金融機構技術風險的管理方法。例如會與大部分新加坡的金融機構共享網絡攻擊資訊,協助修復網絡安全漏洞。

此外,TRPD 亦會監督支付系統、匯款和貨幣服務業務,提高其安全和效率,以及保護數據的機密性和消費者的利益, 該部門還負責促進金融部門的業務連續性。至於保障投資者和消費者方面,他認為,創新技術會不斷出現,沒有人可以預知所有事情,因此除非放棄或禁止那些未知的事物,否則不論是否作出改變,消費者依然有機會「受傷」。

另一個原因則是政府不應該因為有風險而剝奪人們冒險的權利和自由,Stanley Yong 表示,就像駕駛或做踩滑板這類運動,某程度上也有一定的危險,但不可能因此禁止作過度保護,又如投資總會有人賺錢,有人虧蝕。真正的問題在於,不論監管機構是否相信消費者知識評估和信息披露制度能提供到足夠的保障,但在預期消費者了解的資訊和消費者實際掌握的資訊之間,往往存在差距。

 

Tags : FinTechsingaporeslide流動置頂
Ken Li

The author Ken Li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