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物專訪

人工智能人物專訪專題特寫

1→10:擁抱科技創新 從絕絕望中創造希望

P1070432

「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 2023」今年以「命運的統計學」為題,探討科學與信仰之間的碰撞與互動。而其中的城市館京都館,便邀得上野裕二郎與 1→10(one to ten)創意科技公司攜手,透過運用數碼技術展示探索生物內在能量表現的藝術品。而 1→10 創辦人兼 CEO 澤邊芳明亦順道首訪香港,分享他傳奇的人生經歷與創業故事,同時暢談他對人工智能等科技的見解與願景。

澤邊芳明於東京都出生,笑稱年輕時屬不羈少年,愛騎乘電單車。就在他十八歲正準備升讀大學前夕,澤邊先生因交通意外致四肢癱瘓。

遭逢巨變體會網絡世界自由

「如同大家所見,我的雙腳雙手皆無法自由活動,情況就跟初代超人 Christopher Reeve 墮馬時所受的創傷一樣。醫生告訴我,假如當時受創的是頸椎第三節的話恐怕已返魂乏術;幸運地,我傷的是第四節。」澤邊芳明直言最初無法接受現實,認為這種事情不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因此努力接受治療。

經歷兩年的物理治療,澤邊芳明終意識到四肢仍無法動彈。治療期間,他坦言玩麻雀 H 遊戲是他的最佳娛樂。雖然很費勁才能適應用口叼著特製觸桿操控電腦,但卻是受傷後初次感到自己能擺脫重力,在遊戲世界內自由活動。

最後,澤邊芳明決定放棄物理治療,回到大學繼續課業,透過創造去實現自己的理想。這個決定亦種下他日後撰寫《ポジティブスイッチ 絶望からの思考革命》(Positive Switch 從絕望變積極的思維革命)一書的契機。

日本駐香港總領事岡田健一於分享會上介紹「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 2023」的京都館。

Positive Switch:在絕望中創造希望

人生遭遇巨變,可是亦因遊戲讓他窺見網絡能為人們帶來希望。自此,澤邊芳明展開人生新一章,並於 1997 年在學期間創立名為 One to Ten Design 的公司,後於 2012 年創 One to Ten Holdings,將業務由廣告創意擴展至物聯網、機器人技術及空間設計等。

目前,由澤邊芳明帶領 1→10 擁有超過 100 名員工,主力近未來創意,當中更涉獵 XR 和 AI 等技術範疇。由他牽頭推動的「CYBER SPORTS 計劃」和「日本文化更新計劃(Japanesek Project)」,通過結合運動和技術,在歌舞伎座以イマーシブ投影,將市川海老藏之七月大歌舞伎投影到舞台上;並透過開發結合 XR、投影和表演的設施,在舊芝離宮恩賜庭園及二條城舉辦燈光表演,以娛樂帶動地方振興。

澤邊芳明希望通過設計和技術的創新,實現社會變革的信念。他強調在追求設計美感之餘也不不能忘記初衷 ──「設計」是為了解決問題與創造價值。因此,設計必須切實考慮到不同使用者的體驗與需求,並注重細節及其可持續性。

▲1→10 創辦人兼 CEO 澤邊芳明來港舉辦分享他的創業故事與心路歷程,同時暢談對人工智能等科技的見解與願景。

從失去中締造機遇

與許多年輕創業者一樣,澤邊芳明的創業路並非一凡風順。在交出今日的亮眼成績表之前,1→10 還經歷過網站泡沫爆破潮和疫情兩大打擊。

澤邊芳明憶述,公司在網站泡沫時期曾經歷全體員工總辭,同時也曾陷入資金用盡的困境,對公司而言無疑是災難性的。尤其是疫情期間,因 1→10 有份參與東京 2020 奧運的設計項目,奧運延期亦意味著公司手頭上的工作化為烏有。

疫情那一波打擊對 1→10 無疑是重創,不過澤邊芳明仍然貫徹他的 Positive Switch 理念。

「疫情期間,日本的空室率(空置店舖及商廈)非常高。1→10 也有八成員工在家工作,僅兩成員工會回辦公室。由於失去了奧運的工作,公司也就空出大量人手,於是我們便利用生成式 AI 協助員工開發自家應用程式,為公司創造新機會。」澤邊芳明非常鼓勵企業擁抱新技術,尤其像 ChatGTP 一類的生成式 AI,可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擅用 AI 創造價值    教育、旅遊業前景可期

不過他亦提醒企業要謹慎使用新技術,因眾所周知 ChatGTP 擅長說謊,故企業必須負責任地使用 AI。澤邊芳明強調 1→10 已採用 AI 很多年,並且成功研發出「不能說謊的 ChatGTP」,秘訣就是在 AI 內再植入另一個 AI,至於技術詳情他則笑指屬商業機密不便透露。

前瞻未來,澤邊芳明相信疫後會為企業帶來許多新機遇,而技術創新往往就是能否把握這些機遇的關鍵。

「不妨利用現時空置的店舖,提供教學體驗班。而疫情後,許多外國遊客湧入日本,對溫泉旅館需求甚殷。能夠結合創新科技和設計,將溫泉旅館最佳的一面展示給旅客,相信那一批設計師將會取得成功。」澤邊芳明另建議推動振興鄉村地方的旅遊業,可透過 AI 解決對外資訊與溝通障礙等問題。

至於未來的科技創新,澤邊芳明最期待出現可分割肉體與靈魂的技術,讓人們可自由馳騁於虛擬世界,擺脫現實重力的束縛。

read more
人物專訪專題特寫

《施政報告》IT 人語(下)

egg

本地主要初創搖籃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乃今次《施政報告》的既得受益者之一,會表示支持《施政報告》內提出的多項措施自然不意外。

科技園方面持別贊同《施政報告》針對推動創科,提供土地以擴大本地創科園區、鼓勵「再工業化」植根香港,加強與大灣區人流、資金及科研資源互通的配套與支援,以配合深、港兩地的創科生態發展。

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博士表示:「科技園公司深信創新科技發展機遇處處,我們將從基建、人才、資金、技術及科研方面繼續發展,把握大灣區機遇,支援企業『引進來、走出去』,建立更龐大的跨境創科網絡。」

科學園擴容應對創科成長需要

 科學園內的科創企業年年遞增,第二期擴建正已按計劃逐步進行,自然樂見《施政報告》就園區提出擴容計劃。科學園相信,透過不同途徑提供創科用地,將進一步帶動科學園全面擴展,有助提供更多科研及協作空間,而建議興建新的東鐵線科學園/白石角車站,將便利區內交通,應對日益增長的園區工作人口及作好準備。

北部都會區發展藍圖 

政府提出《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建立「新田科技城」,將河套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港深創科園),與落馬州/新田一帶土地整合發展,聯同深圳科創園區進一步推動兩地的創科合作。科技園就此表示會把握「十四五」規劃的發展機遇,配合政府「雙城三圈」的發展。

 而為加強兩地合作的協同效應,科技園會在其深圳分園開設「大灣區創科飛躍學院」(InnoAcademy),為兩地人才提供資源、培訓及交流平台,及設立「大灣區創科快線」(InnoExpress),全方位培育初創,提供業務發展、投資配對等企業支援服務,以及支援企業「引進來、走出去」,鼓勵更多企業和基金投資者支持香港的創科發展。

 科技園更透露會積極與各大專院校合作,在院校的大灣區分校建立孵化中心網絡。

 「再工業化」為創科產業鋪路

 至於政府在《施政報告》內提倡的再工業化項目,科技園表示:「我們管理本港位於大埔、將軍澳及元朗的三個工業邨,經已訂定八大原則,以創新科技驅動再工業化發展,包括:帶動本地工業生產、積極投資香港產業、增加就業機會、生產科技含量產品、加入先進工藝流程、結合創科研發元素、配合本地需要生產、發展具可持續業務。」

 位於將軍澳工業邨的先進製造業中心預計於明年年中啟用,故科技園對政府建議構思第二個先進製造業中心表示歡迎,相信可讓更多高附加值和高技術含量的製造工序和生產線落戶香港。科技園另補充指,元朗工業邨的微電子中心預計於 2023 年落成,而大埔工業邨的醫療用品製造中心,則將於年底完成改建工程。

 數據推動科研

《施政報告》又建議在港深創科園設立「InnoLife Healthtech Hub 生命健康創新科研中心」,而生物醫藥科技及金融科技,一直是科技園的重點策略領域,因此科技園表態歡迎政府探討醫管局與科技園合作使用臨床數據作研發用途,推動生命健康科技發展;同時支持政府與內地建立一站式沙盒聯網,加快粵港澳的金融機構及科技公司測試跨境金融科技應用項目。

科技園方面亦正積極構建可覆蓋全港的虛擬實驗室,運用大數據在特定的行業環境下,進行全面的技術測試及研發,讓創新方案得以在現實場景下獲驗證。

數碼港放眼體育及藝術科技

數碼港主席林家禮博士表示:「對於《施政報告》提出在流浮山建立規模媲美數碼港的地標性創科設施,數碼港將全力支持及配合有關發展。數碼港早已積極與前海確立合作關係,與深圳前海管理局簽署合作備忘錄。我們確信有關發展項目會為香港創造更多機會。」 

此外,因數碼港社群本身有不少與藝術科技相關的初創企業,因此樂見《施政報告》提及將發展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善用科技亦為大方向之一。數碼港早前便聯同本地藝術家舉辦數碼藝術展,推動藝術界及創科界的合作及文化藝術產業發展。

香港運動員於今屆奧運大放異彩,數碼港就提出運動科技與運動員表現息息相關,而數碼港有不少初創糅合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技術,配合智能裝備及儀器等,可廣泛應用於提升運動員訓練水平,推動體育專業化,與《施政報告》的倡議不謀而合。

推動跨境交流合作

數碼港創業學會亦表態支持《施政報告》,尤其在加强創科基建、推動研發及吸引人才等措施,致力加強香港整體創科生態的發展。

數碼港創業學會聯合會長及教育科技初創公司 Find Solution AI 創辦人林苑莉表示:「政府將有更多措施及創科基建推動跨境交流合作,促進人才、訊息及技術流通,相信能為本港初創提供有利條件,投入大灣區市場,開創更大發展空間。我亦期待數碼港第五期擴建完工後,匯聚更多優質初創落戶發展,持續拓展本地創科生態圈。」

read more
IT 基建人物專訪企業趨勢業界專訪

全球爭相投資數碼體驗 Lenovo 淺談數碼轉型實例

Fan Ho_profile pic2020_FH_08Oct2020

疫情之下不少技術方案突然跑出,例如存在多年卻一直因成本和技術門檻高等問題而不被重視的視像會議,在疫情期間便成為企業遙距協作不可或缺的工具。本地企業紛紛加快數碼轉型的腳步,不過 Lenovo 香港及澳門區總經理何一凡則強調,Lenovo 早於兩、三年前便已擬訂覆及整個機構層面的數碼轉型政策,並非因疫情才投入數碼轉型。

IDC 針對全球數碼轉型進行預測,揭示 2022 年前,全球 65%  GDP 將已實現數碼化;而在 2020 年至 2023 年間,此趨勢將吸引超過 6.8 兆美元與數碼體驗直接相關的投資。而據 Equinix 最新發佈的《全球科技趨勢調查》結果顯示,66%香港企業已重新構建其 IT 基礎設施,以滿足遙距和混合式工作的新需求,另科技方面的預算亦相應增加, 以進一步加速數碼化轉型;而 49%數碼領袖認為,其員工的工作方式和地點將出現長期轉變。

數碼轉型疫下現優勢

事實上,那些早年便已著手推行數碼轉型的企業,在疫情爆發之初展現出明顯的優勢。以 Lenovo 為例,較早前便為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信義中學提供 EdVision 計劃,透過智能科技創新及轉型,為學校實現混合教學模式,讓選擇遙距上課的學生亦能得享面授課程的學習體驗。

何一凡承認疫情為各行各業帶來極大轉變:「人們迫於無奈 WFH(在家工作),因此無論企業機構或個人用家對新產品服務都有更多新嘗試。從前的商業世界,會基於成本考量採用 desktop(桌面電腦),但 desktop 不符合 WFH 這個使用場景,因此我們會見到 endpoint device(終端設備)轉型。」

轉型企業容易按場景所需而變陣

她又舉例指從前部署新設備,大部分企業會派同事專門負責簽收和處理各項相關的行政工作,往往要花上半天至一日時間去處理升級遷移。公司服務轉型後,因可提供不同類型工具軟件、設備出廠時已做妥操作系統的預設配置,甚至將客戶的企業儲存快照預先載入到系統,令整個數據遷移過程簡單快捷得多。而疫情之下,亦會為企業提供遙距支援,確保數碼轉型不受疫情阻礙。

科技是為了讓工作變得更簡便,同時亦會按場景所需而轉變。例如ThinkSmart Hub 除了可充當一站式會議室自助kiosk,疫情下亦可善用其內置智能社交距離偵測功能,更可加入熱感探測,為疫後工作環境作出全面的應變措施。何一凡指出,逆市求存不單是縮減成本,亦要顧及疫後的發展,籲企業不宜收慢數碼轉型的腳步,而是審慎計劃部署逐步升級,認清業務上的痛點,同時也切記不要忽略網絡保安政策。

read more
人物專訪企業趨勢初創企業專題特寫

海闊天空創投無懼疫情 投資項目料增三至六家獨角獸

P1030041-001

疫情嚴重影響全球經濟發展步伐,不過有危便有機,正當大家以為 2020 年初創難覓投資,海闊天空創投基金聯合創辦人及管理合夥人文立卻認為,疫情有助摸清初創實力,是投資的好時機。

海闊天空創投基金自 2017 年成立,至今合共投資了 28 個項目,其中 24 個與香港相關;預計總投資金額為 6000 萬美元,當中已包括「創科創投基金」可能配對的投資金額。而 2020 年間,基金合共投資了 9 個項目,預計總投資金額約 1500 萬美元,被投公司於 2020 年融資數目及佔比分別為 8 個及 29%。文立更透露,28 家投資初創內,目前有 2 家已成為獨角獸,預計未來三至五年內,晉升為獨角獸的投資初創將增至 5 至 8 家。

Prenetics 藉快速測試上位

能夠如此有信心,是否因為部分投資項目受惠疫情盈利暴升?例如投資項目 Prenetics 研發的快速 Covid-19 測試被本地政府指定為認可檢測,同時在全球六個機場包括希斯路、曼徹斯特和香港機場設立 Covid-19 檢測中心,備受注目,更於去年完成了約 1500 萬美元的融資。

文立不諱言:「疫情之下 Prenetics 沒錯在非常利好,但沒有人預計過會爆發疫情,而且疫情過後,公司生意能否持續增長亦是未知數。我們一向也有投資生物科技初創,並不會因為 Prenetics 去年表現出色而突然考慮增加生物科技類的初創項目。」

友和受惠疫情有望成本地獨角獸

至於另一受惠疫情錄得明顯增長的投資項目友和,現時每月活躍用戶與 HKTVmall 相若,按流量和收入計算為本地第二大電子商務網站,過去兩年銷售額每年均上升一倍。文立相信,友和有潛力成為一家只專注於香港本地市場的獨角獸。

「當然也有不適合打中國市場的初創。例如教育科技,每個國家都有自己一套,很難一個方案售遍全球。教編程相對限制會比較少,EXLskills 的 Coding Rooms 就很適合美國和澳洲市場,不過必適合 VC 投資。因在中國要進入教育領域,渠道比較重要,這類初創就未必入到中國學校。」

EXLskills 推出全球首個線上教授電腦程式的虛擬編碼課室 Coding Rooms,把類似 Zoom 會議與即時編碼環境結合,讓教師與學生可即時互動。據悉,EXLskills 目前已與十多家頂級大學、補習中心簽訂了合約。

首重團隊管理及應變能力

文立表示,疫情和貿易戰最大的影響,是很多初創要重整團隊甚至進行業務轉型;初創是否具備這方面的能力,關係到公司能否生存下去並持續增長,這視乎初創團隊的管理和應變能力。案例之一是芯片公司,因為貿易戰關係,供應和出口都突然出現重大限制,能否轉移至內銷市場就得看團隊的策略。至於後續投資 Fund 2,文立預計偏向聚焦中國和香港市場,畢竟供應鏈已打磨得相當成熟,加上疫情提升網上銷售,而中國在網購這方面絕對佔優。

read more
人物專訪

方保僑: 施政報告僅值 30 分 科技界措施著墨少

francis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接受 Unwire.Pro 訪問時表示,今年《施政報告》對科技業的著墨不多,甚至形容為:「幾乎無咩實際政綱,只是不斷提及大灣區」。他給予《施政報告》的分數為 30 分,主要期望下月公布《香港智慧城市藍圖 2.0》的 130 項智慧城市措施可以帶來驚喜。

政府表示計劃將兩家衞星營辦商,商討將其位於大埔的衞星測控站遷往舂坎角電訊港,預計四年內可完成搬遷重置有關設施。方保僑回應:「四年時間太久,到時候可能已經推出 6G 服務」。而政府打算明年供應更多不同頻帶的 5G 頻譜,他認為「無人嫌頻譜少嘅」,相信電訊商按供求投標,但他預料屆時投標情緒將不及過去幾年般熱熾。

至於政府計劃推動藝術科技(Art Tech)項目,方保僑回應香港一直是「藝術沙漠」,如果要有效融合藝術及科技,首要條件是為香港建立藝術及文化的底子和市場。但他留意到過往政府缺乏支援藝術業界發展,因此認為港府不應人云亦云,「今天認為電競業發展潛力大,就鼓勵發展電競;明天認為藝術科技有商機,就鼓勵發展藝術科技」。

另外,方保僑認為今次《施政報告》主力提及大灣區,他直指:「有部分人更認為香港與大灣區看齊是自貶身價,因為以前香港科技人才到大灣區主要從事管理人員職級,但現在港府鼓勵香港年青人於區內尋找就業機會。香港是否沒有資源發展科技,所以要背靠大灣區?」此外,對於科技園承租及管理深圳福田科創園區的部分地方,讓有興趣開展大灣區業務的機構和企業先落戶深圳科創園區。方保僑指出,目前港府未有提及資助措施協助到福田落戶的港企,他質疑:「香港是否幫助福田科創園區招租?究竟港企能否融合當地環境?一切未知之數」。

read more
人物專訪企業趨勢

Red Hat 創新實驗室 專業顧問指導助企業轉型提升競爭力

redhat_kv

 

 

環球經濟受到新冠肺炎的重擊之下,各地企業都在奮力求存,而資訊科技的運用是實現業務創新、轉型和提升競爭力的不二法門。

不過企業在面對眾多業務目標和琳琅滿目的科技方案時,除了眼花繚亂以外,也可能對跟從並掌握不同科技的部署策略和實施方法感到吃力。開放科技方案商 Red Hat 旗下諮詢部門的 Open Innovation Labs 服務,就能派出專家與企業的科技團隊集中進行腦力激盪、研討和規劃,在短時間內把意念和創意轉化為可執行的項目,引入新文化、流程以及科技,加速助企業實現創新轉型。

Open Innovation Labs 是一項專注於科技運用的企業顧問服務,大致可分為五個環節:校準(Align)、建立(Build)、轉向(Pivot)、展示(Demo)、調節(Scale)。顧名思義,該服務的功能是協助企業進行業務創新;一家企業的各個科技團隊包括基建營運、應用軟件開發、保安以至高級管理層都可參與其中。他們會在既定的時間和地點內,分享具體目標並達成協作共識、建立特定系統、實現創新效益、向持份者展示成果、按照回饋調節各項功能和參數。

實現具體目標並鼓勵舉一反三

Red Hat 香港及台灣區諮詢服務部經理韓志輝(Anthony)表示,近年很多企業都在採購新型科技後發現欠缺妥善的部署和應用方法,結果往往出現效益不理想,甚至要撇賬的情況。因此,Red Hat 這項服務便應運而生。他指出,Open Innovation Labs 的名字雖有實驗室的涵義,但其內容絕非試驗性質,而是以創新嘗試產生實質成果為目標。

採用該服務的企業,通常都已有較具體的商業策略,例如「開展網上購物平台」、「實現營運自動化」、「加快應用開發」等,只是在應如何運用最新科技達到目標方面遇到各種困難。來自世界各地的 Red Hat 專家,會以研討會和工作坊等形式,引導企業人員鎖定具體產品或成果(Viable Product),逐步透過創新邁向成功。他強調,所謂的具體產品可以是一個網站功能或流動程式,讓企業能初嚐甜頭;至於其它的長期和宏大目標,Open Innovation Labs 的精髓是為它們提供指引,最重要的是企業團隊能學以致用和舉一反三,自行完成工作並在長遠的業務營運中得益。

 

同步引進新科技、流程及文化

更具體而言,企業團隊在過程中會學到的內容包括雲端原生科技、敏捷開發(Agile Development)、DevOps 營運管理、Kubernetes 容器和微服務(Microservices)的運用等。Anthony 指出,Red Hat 會根據項目所需要的敏捷管理 (Agile/Scrum Master) 、基建(Infrastructure)、系統架構(Architecture)、應用開發(Development)等範疇分派專家,並提供各種已獲授權的工具軟件,讓企業把各項科技和概念與本身的業務結合,在度身訂造的嶄新營運流程、模式和文化之下,逐步完成既定目標。

▲Open Innovation Labs 藉著指引企業團隊引入突破固有框架的思維和方法來運用新科技,達成業務的創新目標。

 

度身訂造並由企業親身進行

Anthony 表示,和 Red Hat 以前的售前諮詢服務相比,Open Innovation Labs 是按照企業的需要由專家提供指引,再由企業的營運團隊親力親為進行各種項目,效果更加顯著並能持續很長時間。而該服務的專家團隊中,更有不少是曾任職跨國企業並曾推行各種業務創新項目,由他們來現身說法,可謂說服力十足。

一般而言,該服務的每次為期約 6 至 12 個星期,Red Hat 會和企業事先商議,除了基建、架構、保安等核心團隊會參與外,還鼓勵管理層以及相關的持份者加入。該公司更會要求參加者全心投入服務的各項活動,包括避免在研討期間處理日常工作,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Anthony 透露,有的企業管理層在參加後不久就認識到該服務的價值,之後全程參與,並將所認識到的概念如 DevOps 等應用到其他業務中。

 

各大行業藉服務加速業務創新

Red Hat 於美國總部率先推出 Open Innovation Labs,至今已有兩年多,客戶包括多間跨國巨企業美國飛機製造商 Lockheed Martin、紐西蘭銀行 ANZ 、巴西零售商 Via Varejo、西班牙科技服務供應商 Santander Tecnologia 等。Anthony 表示,金融業是比較積極採用該服務的行業,因為多種創新的金融服務如虛擬銀行、流動支付、區塊鏈交易催生了行業的競爭積極性。而不論是傳統銀行還是新成立的金融行業,要在短期內推出創新服務都要有高效率開發方式、部署和管理,因此 Open Innovation Labs 就成為了該行業的一個上佳知識和經驗的傳授平台。

疫情之下,藉著遙距營運和電子商貿似乎可以勉強維持下去;但整個商業市場都已經面目全非,企業只有徹底改革才可以逆境求存。而事實上,很多企業都趁這個時機把核心基礎建設以及營運模式全面革新,以迎接市場新常態。而 Red Hat 的 Open Innovation Labs 就能提供企業所需的助力,藉著創新開闢新市場和提升生產力,盡快重上增長軌道。

在 Open Innovation Labs 所涵蓋的工具中,開放源碼科技是重要的組成部份,而 Red Hat 將於 2020 年十月 21-22 日舉行虛擬化的年度會議 Red Hat Forum。企業將可從中吸收最新的開放源碼科技和基於開放科技的商業創新知識,更有客戶分享真實的創新個案經驗,有關詳情和登記請瀏覽其網站

 

read more
人物專訪專題特寫

莫乃光卸任前剖析 推動政策何難+關注私隱數據

109185442_2752669841634970_2525896176278324093_n

緊接上一篇報道,立法會科技界議員莫乃光剖析美國制裁及實施國安法對本港 IT 業界的影響,今次報道將會集中討論香港社會面對的問題。莫乃光在八年任期內推動多項措施,包括:科技券、開放數據、政府採購改革等項目,究竟在制定及推行政策有何困難呢?政府推動智慧城市項目多年,但進度緩慢,究竟市民最關心甚麼?莫乃光在卸任前接受 Unwire.Pro 專訪,逐一剖析。

撥款千億  業界竟沒有「落袋」

政府每年公布的《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案》,一向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因為公布的政策措施都會關乎香港未來一年、三年,甚至更長遠的發展方向。當中,每年的《財政預算案》都對科技界有所著墨,包括提出扶持優惠政策及資助計劃,但往往行業發展未有受惠於政策支持而更進一步,反而是停滯不前。莫乃光回應:「每年財政預算案,我都目瞪口呆,又是數以百億、數以千億的金額,但問過業界有沒有見到款項,有沒有『落地』,有沒有在『你的口袋』呢?他們又說沒有,完全感受不到。」

莫乃光又舉例,在 2012 年至 2016 年首個任期期間,政府推出了科技券,但留意到因涉及公帑政府過於謹慎,以致申請審批得很慢。另外,最近疫情期間推出的 D-Biz (遙距營商計劃),雖然是百分百補貼項目,但同樣地,由於政府在程序上拖延,撥款久久未到業界手上,令業界怨聲載道。總括以上多個例子,雖然政府有為科技界推出多項利好政策,但他認為受累於政府在執行能力出現問題,加上政府對行業情況不熟悉,甚至有點「離地」,所以未能將措施帶來的好處發揮至極。他又說:「我覺得不是只推諉於政府,但如果讓熟識的業界去做,結果一定會更好。」

 

▲莫乃光指政府執行力有大問題,當中 D-Biz 更因拖延發補貼令業界怨聲載道

私隱條例未能與時並進   下一步應監管數據

IT 項目當中,近年最受社會爭議的,一定是智慧城市項目,例如去年揭發智慧燈柱設置鏡頭,更加惹起市民對監控私隱的憂慮,以至喚醒對私隱條例及數據監管等的關注。政府難以在巿民私隱及科技監控之間取得平衡,而市民對政府亦投下不信任票,只會令政府未來推行智慧城巿時更加寸步難行,一次又一次引發政府與市民之間的拉鋸戰。

莫乃光認為,一切源於由去年至今,政府在社會及政治上的議題上完全沒有回應市民的訴求,因此令市民對政府失去信心。雖然在智慧燈柱鏡頭事件上,政府有回應市民訴求,最終決定移除鏡頭,以雷達或其他方案取代,但他認為此事「不足以令市民對政府重拾信心」。

莫乃光又指,市民日漸關注私隱的問題,但過去八年政府沒有修改私隱條例,未能為市民提供充夠的保障。他舉例:政府遺失數百萬選民資料,只需要道歉就沒有下文;另外,國泰航空客戶資料外洩事件,近 940 萬客戶受影響,但國泰未有受到任何責罰。以上例子,莫乃光直斥政府是「無牙老虎」,多年來拖延修訂法例,令市民受直接影響,因此他認為「私隱條例」是任期內最遺憾的事。

除了私隱條例,綜觀全球趨勢,部分歐美國家,以至亞洲國家(例如:新加坡)已經開始不止留意個人資料私隱問題,同時亦會對數據作出監管,甚至在使用人工智能時監管人工智能的運算方式。莫乃光說:「這樣做是 GDPR (歐盟一般資料保護規範)的精神,香港還在說個人私隱資料的問題,其實這件事已經很落後了。」

在大數據當道的世界,每一個數字都可能揭露事實的真相。莫乃光勉勵下任議員除了推動立法之外,亦應經常向政府提出問題,向市民揭露更多數據及資訊,增加社會透明度。

read more
人物專訪專題特寫

莫乃光卸任前剖析制裁影響  國安法令 IT 業罩陰霾

KAN01534

立法會科技界議員莫乃光擔任職位八年,近日宣布不再競選下任議席,改為推薦軟件工程師黃浩華參選。莫乃光在卸任前接受 Unwire.Pro 專訪,分析一下在現時香港社會及經濟環境下,如何看未來科技界發展前景。

過去一年香港處於多事之秋,社會事件、肺炎大爆發、實施《港區國安法》、美國制裁及取消本港最優惠待遇地位等等,所帶來的政治及經濟損容一波接一波,而本港的科技業界更加是首當其衝。首先在《港區國安法》的議題上,政府有權要求電訊服務供應商、網絡平台服務商等移除本地有害國家安全的資訊,限制或禁止任何人接達該訊息或整個平台,更可以要求終止為平台提供伺服器的條文。 而在緊急情況下,警方可以自行批准警員進入任何電子設備搜證。新法實施不久,美國隨即宣布制裁本港,而部分外資科技公司,例如:Facebook、Twitter、Google、LinkedIn 均表態,暫停批准香港政府機關索取用戶資料的要求,同時亦有消息指,有外資科企考慮撤出香港業務。

香港與防火長城距離越來越近

對於新條例的規定,莫乃光認為香港在亞洲及中國區內最大的優勢是資訊流通自由,而資訊流通自由可以帶動資金、人才、金錢,生意到香港,甚至促進與外國合作的研發項目進度。但他留意到現時香港的最大憂慮是「網絡自由」,更直言:「香港與防火長城的距離越來越接近」。他指出,將來香港政府會否要求互聯網供應商做過濾,建立防火長城,令我們更難進入網絡?一定要使用 VPN 翻牆才可以去呢?甚至可能連 VPN 都禁止呢?以上的種種可能性會否出現?他只能說:「今時今日沒有人會敢說甚麼是可能,甚麼是不可能的」。

莫乃光補充,雖然內地都未完全禁止 VPN,因為 VPN 問題太複雜,不是在技術上這麼容易做到,所以外資公司不是簡單地說要撤出香港業務就可以,反而限制網絡自由的問題,將會令香港的營商環境越來越差,更大的風險是生意逐步收縮。他舉例:假設外資科企的公司不在香港區內,香港的用戶想使用這些服務會變得更困難及更昂貴;又或者如果跨國公司決定將數據搬離香港,令本港數據中心生意減少。

▲莫乃光指香港最大憂慮是「網絡自由」,直言:「香港與防火長城的距離越來越接近」

美制裁令港科企生意後患無窮

除了實施港區國安法令香港網絡自由及營商環境構成憂慮,美國制裁香港及取消最優惠待遇地位,對本港的科技公司的生意影響也是後患無窮。莫乃光認為一旦香港出現執行命令,以及隨著中美磨擦持續升溫,兩國之間出現越來越多的互相制裁,都會令香港的營商環境及研發項目受到影響。

其實在香港研發的項目,近日已經流出「第一滴血」,美國宣布終止與中文大學太空與地球信息科學研究所的合作,以及終止美國與中港之間的富布賴特交流計劃。莫乃光認為受到制裁之下,本港部分的研發難以進行,而產品亦難以送達香港,他舉例:售賣保安產品及網絡器材資訊產品的公司,可能會擔心代理的產品不容許入口,甚至不能出售;另外,系統集成公司、售賣硬件及軟件的公司、網絡供應商、訊息平台及數據中心等,全部都會直接受到影響。因此,他認為在這個嚴峻的環境下,將會很難吸引新投資金到香港發展

轉陣「東方矽谷」或得不償失

外圍環境晴不定,本港科技前景又未如樂觀,近年港府大力推廣大灣區,甚至說未來將會成為「東方矽谷」,大灣區會否是香港 IT 界另一出路?

莫乃光認為美國矽谷與大灣區有所不同,美國矽谷是一個對外型的灣區,大灣區是一個對內型的灣區,加上在現時世界環境之下更令人擔心。他又說,雖然發展大灣區有機會為部分香港科企擴大鄰近市場,但如果為了這個目的而失去全球市場就會得不償失。莫乃光解釋,香港的經濟體系較小,難以像中國及美國般發展出跨國大型科企。相反以色列與香港的人口及 GDP 相若,加上以色列的 IT 業發展模式、研發技術、創投供應鏈及產業鏈成熟,因此以色列才是香港的學習對象。

下一集莫乃光會分析在香港推行政策有何困難,而政府推動智慧城市項目多年,但進度緩慢,究竟市民最關心甚麼?請留意 Unwire.Pro 的報道。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