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企業趨勢業界消息

荷蘭斷供引爆全球晶片危機 Nexperia 安世半導體爭端威脅汽車業停產


荷蘭斷供引爆全球晶片危機 Nexperia 安世半導體爭端威脅汽車業停產

中國商務部 11 月 4 日對荷蘭政府在安世半導體爭端中的行為提出嚴厲指責,明確表示荷方應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動盪承擔全部責任。這場始於 9 月底的中荷半導體爭端,已演變為威脅全球汽車製造業的重大危機,Ford、Volkswagen、Mercedes-Benz 等國際車廠警告可能面臨生產停工。

斷供決定觸發供應鏈地震

荷蘭安世半導體於 10 月 26 日單方面宣布停止向位於東莞的封裝測試工廠 (ATGD) 供應晶圓,導致後者無法正常生產。安世中國在 11 月 2 日發布的公告函中強烈反駁荷蘭安世的指控,指出荷方聲稱的「當地管理層未能遵守付款條件」完全是無中生有,事實上荷蘭安世目前欠付東莞工廠的貨款高達 10 億元人民幣 (約港幣 10.8 億元)。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荷蘭政府在 9 月 30 日發布行政令不當干預企業內部事務,之後荷蘭企業法庭作出剝奪中國企業股權的錯誤裁決,嚴重侵害中國企業合法權益。雖然中方本著負責任態度於 11 月 1 日宣布對符合條件的出口予以豁免,但荷方繼續一意孤行且無解決問題實際行動。

全球車廠陷入生產危機

安世半導體在全球汽車晶片市場佔據關鍵地位,根據研究機構 TechInsights 數據,該公司在電晶體和二極體等基礎晶片領域控制著 40% 的市場佔有率。這些銥似不起眼的基礎晶片,卻是汽車電子控制單元電氣系統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元件。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 (ACEA) 總幹事 Sigrid de Vries 警告:「整個汽車行業突然陷入了這一令人震驚的局面,我們迫切需要所有相關國家迅速、務實地尋求解決方案」。該協會在 10 月 28 日的聲明中指出,目前業界正在消耗庫存,但供應正迅速減少,部分會員企業已預期即將出現生產線停工。

Volkswagen 一度表示如果安世供貨受限可能出現停產狀況,並在 10 月 24 日暫停沃爾夫斯堡工廠的 Golf 和 Tiguan 生產線一天。Stellantis 行政總裁 Antonio Filosa 透露公司已設立「作戰室」,每日評估安世晶片供應情況,實施行動和措施以確保生產不中斷。德國零部件供應商 ZF 已開始減少在德國的生產。

替代方案面臨長期挑戰

雖然市場上存在 Infineon、ON Semiconductor 和 STMicroelectronics 等替代供應商,但車規認證需要 1 至 2 年時間。ACEA 強調,雖然許多替代供應商存在,但建立滿足供應短缺所需的額外產能將需要數月時間,而汽車行業沒有那麼長的時間來應對這場短缺危機。

法國零部件供應商 Valeo 據報已成功為幾乎所有汽車產品系列找到安世的替代品,顯示這一策略具有可行性。然而 Bosch 宣布將在其薩爾茨吉特工廠的引擎控制單元生產主廠實施短時工作制,反映出替代方案的困難程度。安世中國表示已積極啟動多套預案,正在加緊驗證新的晶圓產能,對在短期內完成驗證並自明年起無縫銜接滿足所有客戶需求充滿信心。

中美博弈下的科技戰新戰場

這場爭端的根源可追溯至更深層的地緣政治角力。荷蘭政府於 9 月 30 日援引冷戰時期法律接管安世半導體,理由是存在「嚴重治理缺陷」,可能危及緊急情況下汽車生產所需晶片的供應。消息人士透露,荷蘭政府擔憂安世半導體前行政總裁張學政計劃裁減 40% 的歐洲人力、關閉慕尼黑研發設施,並將機密資料轉移至中國工廠。

中國在 2024 年 12 月將聞泰科技列入美國出口管制黑名單,指控其協助中國政府獲取敏感半導體製造能力,作為報復,北京對安世半導體在中國製造的特定產品實施出口限制。Morgan Stanley 報告指出,技術和資源議題正在成為中美博弈的新焦點,美國封鎖高階晶片出口、中國反向控管關鍵礦物,雙方貿易戰早已脫離供應鏈摩擦範疇。

對企業的啟示與未來走向

這場危機突顯了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脆弱性以及地緣政治對產業的深遠影響。對於依賴特定供應商的企業而言,建立多元化供應鏈和加速替代方案驗證流程已成為當務之急。汽車製造商需要重新評估其供應鏈策略,在成本效益與供應安全之間尋求新的平衡點。

中方希望荷方從維護中荷、中歐經貿關係大局和產供鏈穩定與安全的角度出發,以負責任的態度與中方相向而行,停止干涉企業內部事務。然而在中美科技競爭持續升溫的背景下,半導體供應鏈的「去中國化」與「自主可控」雙向趨勢恐將長期並存,這場安世半導體爭端或許只是序幕而非終章。

資料來源: cnBeta | ABC News | CNBC | ACEA | CNN

 

Tags : Nexperia供應鏈晶片汽車科技戰
Pierce

The author Pierce

喜歡尋找本地潛力 Startups 與讀者分享, 對企業資訊安全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