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媒體巨頭 Penske Media Corporation (PMC) 於 2025 年 9 月 13 日向華盛頓特區聯邦法院提起訴訟,控告 Google 非法使用其新聞內容生成人工智能摘要,導致網站流量急劇下滑。這宗訴訟標誌著首宗美國大型出版商對 Google AI 搜尋功能的正式法律挑戰,可能為整個數碼媒體產業帶來深遠影響。PMC 旗下擁有《Rolling Stone》、《The Hollywood Reporter》和《Billboard》等知名媒體品牌,每月吸引超過 1.2 億網上訪客。
商業模式遭受重創:流量與收入雙重打擊
PMC 在訴訟中詳細披露了 Google AI 概覽功能對其商業營運造成的實質損害。根據法庭文件,約 20% 的 Google 搜尋結果現在包含 AI 概覽內容,而 PMC 預期這一比例將持續上升。更令人關注的是,PMC 的聯盟收入在 2024 年底較高峰期下降了超過三分之一,主要歸因於搜尋流量的大幅萎縮。
這種影響並非 PMC 獨有。根據 Digiday 的行業分析報告,AI 概覽功能已導致許多出版商的轉介流量下降高達 25%,零點擊搜尋變得更加普遍。教育科技公司 Chegg 早在 2025 年 2 月也因類似的流量下降問題對 Google 提起訴訟,顯示這已成為整個數碼內容產業面臨的系統性挑戰。
媒體分析師在社交媒體平台上廣泛討論這一現象,許多專家將其比作過去的內容抓取爭議,認為 Google 功能正在「蠶食」出版商的收入來源。Pew Research Center 研究也證實了出版商的擔憂,發現 AI 摘要確實導致網站點擊率顯著下降。
法律戰略與反壟斷考量:挑戰科技巨頭壟斷地位
PMC 訴訟策略直指 Google 的市場主導地位,指出該公司只有在可以同時將出版商網站用於 AI 摘要的前提下,才會將這些網站納入搜尋結果。訴訟文件強調,如果沒有這種槓桿優勢,Google 將需要為重新發布內容或用於訓練 AI 系統的權利向出版商付費。
這一論點建基於聯邦法院去年的裁決,該裁決認定 Google 在美國搜尋市場擁有近 90% 的市場佔有率,構成壟斷地位。PMC 董事長兼行政總裁 Jay Penske 在聲明中表示:「我們有責任主動為數碼媒體的未來而戰,維護其完整性——這一切都受到 Google 目前行為的威脅。」
D.A. Davidson 的資深軟件分析師 Gil Luria 指出:「司法部已經逆向分析了 Google 的成功公式,並意圖拆解它。」他認為提議的私隱和數據積累救濟措施將迫使 Google 選擇分享所收集的所有數據或停止收集數據,這可能加強競爭對手的地位。
Google 回應與產業前景:技術創新與內容保護的平衡
面對 PMC 的指控,Google 堅決否認訴訟的合理性,強調 AI 概覽功能包含指向來源網站的顯著連結,實際上帶來了更高品質的流量。Google 發言人引用內部數據顯示,用戶在連結頁面上停留的時間更長,反駁了流量侵蝕的指控。
然而這場法律戰發生在 Google 面臨日益加劇的反壟斷審查背景下。美國司法部最近的裁決雖然免除了 Google 的分拆要求,但突顯了對其在搜尋和 AI 領域市場主導地位的擔憂。分析師警告,與 AI 相關的救濟措施可能會在 Google 已經面臨 ChatGPT 製造商 OpenAI 和 AI 驅動搜尋引擎營運商 Perplexity 等初創公司壓力的情況下,進一步擾亂其業務。
研究機構 eMarketer 預測,Google 在美國搜尋廣告市場的佔有率預計將在 2025 年首次跌破 50%,這十多年來尚屬首次。這一趨勢表明即使沒有法律干預,Google 也面臨著來自新興 AI 技術的競爭壓力。
全球監管趨勢:香港與國際版權法制的演進
值得注意的是,AI 版權問題不僅是美國的關注重點。香港政府最近完成了為期兩個月的公眾諮詢,討論人工智能發展所引起的版權問題。知識產權署諮詢文件探討了 AI 生成作品的版權保護和侵權責任、潜在的版權例外情況,以及包括深度偽造和 AI 系統透明度在內的其他相關問題。
香港現行《版權條例》已能為 AI 生成作品提供保護,包括「電腦生成」的作品。在缺乏人類作者的情況下,原創電腦和/或 AI 生成作品「作者」通常被視為「為創作該作品進行必要安排的人」。這種法律框架為處理類似 PMC 與 Google 的爭議提供了參考。同時其他司法管轄區亦積極應對 AI 版權挑戰。AI 公司 Anthropic 最近同意向作者支付 15 億美元(約港幣 117 億元)以解決盜版訴訟,律師稱這將構成歷史上最大的公開版權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