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工智能資訊及通訊科技

整合政府 App 的重要性 從「智方便」到「智未來」的戰略機遇


整合政府 App 的重要性 從「智方便」到「智未來」的戰略機遇

 

近日,立法會議員 黃俊碩 Edmund Wong 就政府部門開發及維護應用程式(App)的事宜提出質詢,指出部分 App 使用率偏低、開發及維護成本高昂,甚至出現功能重疊、操作不便等問題。他期望政府能整合分散的 App 至「智方便」平台,實現「一 App 通用」。黃議員的提議切中時弊,筆者對此深表贊同。整合政府 App 不只對提升市民便利性的技術作出優化,更是一次重大的戰略機遇,其核心在於整合原本分散在各部門的數據,為香港發展人工智能(AI)應用和開放數據生態奠定堅實基礎。

 

全球趨勢:從單一功能 App 到一站式服務平台

縱觀全球,各國政府早已意識到分散式 App 帶來的弊端,並積極轉向建設一站式、綜合性的「超級 App」(Super App)或數字服務平台(編按:即數碼服務平台,下依筆者個人意願寫為「數字」)。不只是簡單的應用程式整合,更是政府服務理念的根本轉變——從「部門為本」轉向「市民為本」。以下幾個國際及內地案例,為香港提供了寶貴的借鑒。

中國廣東省的「粵省事」平台展現了移動政務服務整合的強大潛力。該平台於 2018 年 5 月正式上線,整合了微信小程序、支付寶小程序和獨立 App 三端,成為全國首個集成民生服務的移動政務平台。「粵省事」的核心創新在於「一碼通辦」——通過「粵省事碼」,市民可以完成住店、乘車、疫情防控查驗、政務大廳辦事等多種場景的身份認證和服務獲取。截至目前,該平台已累積近 2 億實名註冊用戶,上線服務事項超過 2500 項,成為全國用戶最多、活躍度最高的省級移動政務服務平台。

新加坡的 Singpass 平台則代表了另一種整合模式——通過 API 驅動架構實現公私營機構的深度連接。Singpass 不只是一個身份認證平台,更是一個數據共享基礎設施。其核心功能 Myinfo 實現了「一次性原則」(once-only principle),即公民只需向政府提供數據一次,系統會在用戶授權後自動在不同服務中重複使用這些數據。此外,Singpass還提供數字簽名、生物識別等高階功能,確保交易的安全性和便捷性。目前,該平台擁有超過 500 萬用戶,每月處理約 4100 萬次交易,已成為新加坡公私營數字服務的關鍵基礎設施。

愛沙尼亞的 X-Road 平台則展示了數據整合的最高境界。X-Road 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安全數據交換層,自 2001 年推出以來,已連接了所有政府部門及部分私營機構的數據庫。通過X-Road,警察可以閱覽醫療系統、稅務機關或商業登記處的數據,反之亦然,實現了完全互操作的數字政府。這一平台每年為愛沙尼亞節省超過 1300 年的工作時間,使該國成為全球首個實現100%政府服務數字化的國家。X-Road的開源技術方案已被超過 20 個國家採用,成為全球數字政府的標杆。

這些成功案例的共同點,在於它們都超越了簡單的應用程式聚合,而是建立了一個統一的底層數據基礎設施。廣東「粵省事」的便捷,源於其背後龐大的數據庫整合;新加坡「Singpass」的強大,在於其標準化的 API 接口打通了公私營機構的數據壁壘;愛沙尼亞之所以能成為全球首個 100% 數字化服務的國家,其「X-Road」數據交換平台居功至偉。

 

數據整合:釋放 AI 潛能、催化開放數據

將政府 App 整合至「智方便」平台,其最深遠的意義在於打破「數據孤島」。當原本分散在運輸署、稅務局、食環署等不同部門的數據能夠在一個統一、安全的平台上互聯互通時,其價值將呈指數級增長。這為政府發展AI應用和推動開放數據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賦能政府 AI 應用

人工智能的發展離不開海量、高質量的數據。數據整合恰恰為政府 AI 應用提供了最寶貴的「燃料」。波士頓諮詢公司(BCG)的研究指出,政府機構若能充分利用AI,可在案件處理等領域節省高達 35% 的預算成本。例如,AI 可以自動審閱大量申請文件,利用跨部門數據驗證資訊,將以往需時數天甚至數周的審批流程縮短至幾分鐘,大幅提升行政效率。

整合的數據還能勾勒出更完整的市民畫像和城市運行狀況。AI 可以基於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和預測,例如,通過分析交通、天氣和人口流動數據,智能調控交通燈信號;又或者根據市民的個人情況(如家庭狀況、收入水平、健康記錄),主動推送其可能符合資格的福利或服務,實現從「人找服務」到「服務找人」的轉變。

 

催化開放數據生態

數據整合也為「開放數據」(Open Data)政策的實施鋪平了道路。當政府內部數據實現了標準化和互聯互通,對外開放的技術門檻和成本將大大降低。一個統一的平台可以作為官方的數據開放門戶,通過標準化的 API 接口,向公眾和企業安全、有序地開放脫敏後的政府數據。

開放數據將極大激發社會創新。初創企業可以利用開放的交通數據開發創新的出行應用;金融機構可以結合經濟統計數據開發更精準的風險評估模型;學術機構可以利用公共衛生數據進行流行病學研究;非政府組織可以利用環境監測數據推動環保政策的完善。美國聯邦政府的《開放政府數據法》要求聯邦機構使用標準化的機器可讀數據格式發布信息,這一要求的實現,需要政府首先在內部實現數據的標準化和整合。

數據整合、AI 應用和開放數據三者將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數據整合為 AI 和開放數據提供基礎,AI 應用提升了數據處理能力和服務效率,而開放數據則引入社會力量,反過來推動政府服務的持續創新。

 

對香港的啟示:從「智方便」邁向「智未來」

黃俊碩議員的提議為香港數字政府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特區政府應抓住此次整合 App 的契機,將「智方便」的定位從一個「應用程式入口」提升為一個「數據與服務的基礎設施平台」。
首先,香港需要借鑒愛沙尼亞 X-Road 的經驗,建立一個類似的底層數據交換平台。這個平台應制定統一的數據標準和安全協議,在保障數據主權和隱私的前提下,打通各政府部門之間的數據脈絡。這不僅能提升政府內部的協同效率,更能為未來的智能化服務奠定基礎。

其次,在平台設計之初,就應為 AI 應用預留空間。政府應主導開發一批具有示範效應的AI應用,如智能客服、自動化審批、個性化服務推薦等,並通過 API 接口,賦能業界開發更多創新的智能化公共服務。新加坡的 Singpass API 就是這種模式的體現,政府機構和私營部門都可以通過標準化接口,取得身份認證和數據服務。

第三,政府應盡快制定清晰的開放數據路線圖,明確開放的數據範圍、格式和時間表,並建立一個統一的數據開放平台。通過開放數據,香港可以激發社會創新,培育數據經濟,提升城市競爭力。同時,必須建立健全的數據治理框架,明確數據所有權、使用權和共享規則,制定數據質量標準,建立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機制,確保數據在整合、應用和開放過程中的合規性和安全性。

 

結語

將政府 App 整合至單一平台,絕非僅僅是為了減少手機屏幕上的圖標數量。這是一場深刻的數字化變革,其核心是數據的整合與流通。這一步棋走好了,將極大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務水平,為香港在AI時代的競爭力打下堅實基礎。我們期待政府能高瞻遠矚,採納黃俊碩議員的建議,不只要做到「一 App 通用」的「智方便」,更要通過數據賦能,邁向一個真正萬物互聯、智能驅動的「智未來」。

 

 

 

作者:Emil Chan 陳家豪
Unwire Pro 特約編輯

以「還俗IT人」自居。香港金融科技革命「吹哨人」。主要工作除了擔任金融科技初創企業顧問外,也在香港多家知名商學院擔任特約教授及客席講師,積極透過教育推動本地及大灣區金融科技及智慧城市發展。 放下幾十年編寫電腦程式的鍵盤後近年重新以此寫作。以「但憑愚公志,復我獅山茂」為工作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