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工智能企業趨勢

Grok 4 商務懶人包 : 一文看清新功能 6 大賣點 最強模式月費 300 美金

Grok 4 正式登場,不僅在速度與智能方面顯著提升,更專注實際生產力應用,讓用戶於金融分析、醫療研究、供應鏈優化或軟體開發等領域,輕鬆獲取超越人類水平的支援。本文將深入剖析 Grok 4 的核心升級、新功能、效能表現及收費模式,並探討其如何從眾多 AI 模型中脫穎而出。

研究生水平躍升至超越博士

Grok 4 標誌着 AI 訓練新里程碑,其計算量較 Grok 3 增加 10 倍,動用超過 200,000 顆 GPU 進行強化學習(Reinforcement Learning, RL),猶如由單一電腦升級至整個數據中心,令 AI「腦力」從研究生水平躍升至跨領域博士專家級。此突破建基於 xAI 的 Colossus 超級電腦系統,該系統配備 100,000 顆 H100 GPU,從 Grok 2 概念階段到現今僅耗時 12 個月,展現 AI 發展驚人速度。

此進化讓 Grok 4 不僅反應更快,更能對未遇過的問題展現卓越推理能力,例如同時精通數學、物理、化學及人文學科,在 SAT 或 GRE 等研究生入學考試中屢獲滿分。

在嚴苛的 Humanities Last Exam (HLE) 基準測試中,這項涵蓋 2,500 道博士級難題的挑戰,Grok 4 單一模式解決約 25% 問題,遠超大部分人專家。而採用多代理架構的 Grok 4 Heavy,更成功解出超過 50% 文字子集題目,是目前少數能在該測試中達到「過半」解答率的模型。

更進一步,在公認為最接近 AGI(通用人工智能)測試標準的 ArcAGI v2 私有版本測試中,Grok 4 創下 15.8% 成績,是三個月來唯一突破 10% 的模型,亦是第二名(Claude Opus)的兩倍,彰顯其在推理深度與廣度上均領先業界。

這些能力可直接協助專業人士處理複雜任務,例如金融分析師運用 Grok 4 從零推理未公開經濟變數,生成精準投資風險報告,避開潛在損失並節省數小時人手運算。相比前代,Grok 4 反應速度大幅提升,處理同類任務時間縮短 50% 以上,同時降低錯誤率,令決策更可靠。

更重要的是,Grok 4 強調「最大求真原則」(maximally truth-seeking),這是 AI 安全與商業應用可信度的根基。它能自我檢查推論過程,減少偏差與幻覺,特別適合法務、財務、醫療等需極高精確度的場景。

模擬多個 AI 協作:Grok 4 Heavy 多代理架構

Grok 4 Heavy 是今次最引人注目進化之一。它採用類似「腦內會議」的結構,透過同時啟動多個 AI 代理個體(agent),各自針對任務進行分析、演算、推理,再互相交換資訊、協同修正,輸出最佳的答案。這不僅是運算加速,更是 AI 團隊式問題求解能力。

現場 Grok 4 Heavy 示範,分析 Polymarket 上的公開數據,僅用 4.5 分鐘生成了一份 MLB 世界大賽賠率預測報告,指出道奇隊有 21.6% 的勝率。這份報告不僅精準,還詳細說明了數據來源與計算邏輯,幫助公司快速調整投資組合,實現更高的回報。

另外一個有趣的示範,叫 Grok 4 Heavy 找出最怪 Profile Picture 的員工。然後它搜尋網路,瀏覽 xAI 團隊,並挑選了一位(Greg Yang)。全場大笑,也展示了它如何處理主觀指示並採取行動。

在醫療研發場景中,Grok 4 Heavy 已被應用於如 ARC Institute 等頂尖生物醫學機構。它能於數百萬筆實驗日誌中,快速定位異常基因、預測副作用與整合可行假設,將傳統需數週的初步分析壓縮至幾分鐘內完成。

此架構另一特點是可應對「資料瓶頸」與「題目枯竭」問題──隨模型變聰明,真正具挑戰性測試題越來越少。xAI 團隊因此創新一套基於現實世界回饋的 RL 訓練法,讓 AI 從錯誤中獲取信號,持續升級。這確保 AI 能適應快速變化的商業與技術環境。

高階工具整合與 X 平台連結

與 GPT-4、Claude 相比,Grok 4 最大差異在於其工具使用能力已「內建」於訓練過程,而非事後接駁。這讓 Grok 4 能自然運用內部與外部資源,執行如資訊搜尋、資料計算、程式模擬等任務。

目前已整合基本工具如文件查詢、搜尋、語法處理等。未來版本將加入如有限元素分析(FEA)、流體動力模擬(CFD)等與 Tesla、SpaceX 同級的工程工具,實現近乎真實數值模擬能力,讓工程師能模擬車輛撞擊、航太結構變形等情境,大幅減少實體測試成本。

此外,Grok 與 X 平台(原 Twitter)的整合亦是另一亮點。它能從實時貼文中提取資料、生成對應報告,甚至根據時間軸建立事件關聯。例如行銷總監可輸入「競爭對手上月價格策略動態」,Grok 即能爬文、分析反應、建模對應消費行為,提供即時建議。

更快回應及更自然語音模式

語音模式方面,Grok 4 進行大幅優化,包括延遲減半與自然語調提升。更重要的是,它加入具個性化聲線的語音代理,如 Sal(具預告片風格的低沉嗓音)與 Eve(情感細膩的英式女聲)。

這些語音不僅適合客服、語音助理,更在現場展示中能流暢進行互動──包括模擬情境式對話、即時重複語句測試、低語安慰與即興唱歌,展現其在語氣控制、情感理解與語境掌握方面的成熟度。

這代表未來在會議助理、電話客服、語音錄入或輕量交互式內容生成中,Grok 已具備與真人媲美的實用性與流暢度。

 

效能領先:基準測試的壓倒性優勢

除了 HLE 與 ArcAGI 測試突破外,Grok 4 在其他指標亦表現優異:

在 AIME 25(數學測驗)中獲得滿分
在 VendingBench(商業模擬平台)中生成雙倍淨值,展現其在營運決策、庫存控制與供應鏈管理上的 AI 經營能力
在黑洞合併模擬中,透過簡化物理模型,迅速生成具參考價值的視覺化結果,並清楚標註所用近似方式
這些例子說明 Grok 4 並非只擅長答題,而是能與現實任務接軌,協助決策者處理高度不確定且跨領域問題。’

新增收費層級與 API 支援

Grok 4 提供多種使用方案以配合不同需求:

grok.com、X 平台與 App 上開放免費試用(有用量限制)
SuperGrok 訂閱(約 US$30/月)提供完整功能
SuperGrok Heavy(約 US$300/月)啟用多代理模式與高強度工作任務
API 支援:企業可接入自家應用,享用 256k token 上下文處理,適合研究、法律、財務與政府文件等長文自動處理
輸入 token 價格為 $3/百萬,輸出為 $15/百萬,屬業界中高等級精準模型標準。

加入影片生成 2026 可推出首部 AI 生成電影

xAI 創辦人 Elon Musk 在發佈會中指出:「當問題題庫已不具挑戰性,唯一驗證標準就只剩『現實世界』本身。」AI 的最終考卷,不是考卷,而是:你提出的藥物能否治病?你設計的車是否能上路?你設計的火箭是否能升空?

未來,xAI 將進一步讓 Grok 4 與人形機械人 Optimus 結合,AI 將可制定假設、交由機械人執行、從回饋中驗證或修正,形成現實中的強化學習閉環。這將開啟一個能創造新科技、實驗新理論的「實體智能時代」。

同時 Grok 4 的未來發展令人期待。xAI  計劃在  2025  年底前推出基礎模型  v7,大幅提升圖像、影片與音訊處理能力。這將使  Grok 4  能處理更複雜的視覺數據,例如分析工廠監控影片以優化生產線,或生成培訓用的模擬影片。此外 xAI 將以  100,000  顆 GB200 GPU 訓練影片生成模型,預計數週內啟動,2026 年可望推出首部  AI  電影。編碼專屬模型也即將發布,專為快速編碼設計,進一步提升開發者的工作效率。某軟體公司的 CTO 計劃使用這款編碼模型,自動化 60% 的程式碼審查與除錯流程,預計將產品上市時間縮短一半。

Kardashev 尺度與 AI 引爆的經濟重構

發佈會最後提出一個極具野心願景:若將文明發展依據 Kardashev 尺度分類(K1:星球級能源利用;K2:恆星級;K3:銀河級),目前人類大概僅在 K1 的 1~2%。

但若 AI 能協助文明解決物理限制、優化能源與產能、人機協作創造新價值,我們有可能在不久將來邁向 Kardashev 1 級的 80~90%。屆時今日的經濟體系將顯得如同「原始人圍繞篝火投擲木棒」一樣原始──AI 不只會工作,更可能重塑世界。

 

總結:Grok 4 是新時代的生產力催化劑

Grok 4 不再是文字機器,而是集智能、推理、整合、執行於一體的超級助手。它能處理繁重任務、提出創新策略、協助高難決策,適合幾乎所有知識密集型產業:從藥品研發到市場預測、從法規分析到財務風控。

在這場 AI 爭霸戰中,xAI 不只交出一份答卷,而是率先拉開下一階段序幕。Grok 4 不只是工具,它可能是你未來三年最重要的「虛擬拍檔」。

Tags : featuregrok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