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工業革命後,大量傳統人手工作被機械所取代。工匠的角色被機械取代,固然令不少人失去飯碗,亦令不少原本不具有工藝技術的人,以「操作機械」的形式投身生產行業,變相令「手藝」、「經驗」的價值下降。Big Data 作為數據化革命的代表技術,被視為第三次工業革命,而這一波革命淘汰的更可能包括你和我。
數據經濟成為第三次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之所以被稱作「革命」,是因為它令人類的生產模式有了翻天覆地改變,而生產者的角色也由傳承工藝的工匠,變成操作機械的工人。機械大規模生產,讓生產不再依賴專業的工匠,工人只需懂得操作機械就能製造出不同的產品,不斷傳承的工藝、累積的經驗都失去價值。
當然,並不是所有工作都因為機械生產而受到淘汰,經過兩次工業革命後,人類工作模式改變,除了技術型工人出現外,服務業或是商業管理人員都不受機械生產模式影響,亦即所謂「知識型經濟」逐漸抬頭,成為發達國家的主要模式。
服務業和商業高管難以被機械取代,是因為機械只能取代重覆性高的行為,而服務業必須擅長「觀人於微」,商業管理人員更需要累積行業經驗,用「邏輯」作出商業決策,思考、分析這些運用「左腦」的行為,都不是單純機械能夠做到的。
大數據正在消滅左腦型人才
而 Big Data 大數據的出現,就讓這些優勢都開始消失。透過從海量的數據中分析,消費者習慣、行為都能夠預測,再加上全通道(Omni Channel)等新興線上線下零售模式出現,不僅資深前線銷售人員不再吃香,甚至可能不再需要有實體商店。
而資深技工的角色也不再重要,以前可能需要「老師傅」的經驗做判斷,或是隨時應變維修任何「疑難雜症」,但今天透過大數據分析後已能掌握故障出現的機率和原因,毋須任何經驗判斷,派出具備維修該問題的技工就可以,「周身刀」的老師傅亦不再吃香。
而商業高管更是如此。透過大數據分析,已能掌握市場的真實趨勢,亦能相當準確地預測走勢,換言之作出商業決策不再需要依賴管理人員對市場的理解和經驗,任何管理決定都可用大數據分析來決策,對中層管理人員的影響可能很深遠。
大數據分析顧客口味提早發貨
利用 Big Data 分析顧客行為,最出名的案例當然是 Amazon。模擬一下進入一家時裝店的場景,你進入商店並到了衣架前拿起多條裙子來看,這時店長過來推銷,開場白大概會是:「看你拿起幾條白色裙子來看,會否想看一下其他裙子或白色套裝?」
如果把這變成網上商店,就是大數據收集和分析。消費者就算未購物,Amazon 已可以從你瀏覽過的產品來推測你的喜好、習慣、目標價錢等,從而在旁邊的推薦欄推送更符合你口味的商品。就像實體商店裡,店長會知悉熟客喜好一樣,網上商店同樣做得到,而且數據更多、推薦更準確。
而 Amazon 更誇張的是,可以預測得到「你將會購買」,就算你未下單訂購,就已經開始了物流送貨的流程。正如小店會為熟店「留貨」一樣,Amazon 預測你(或你身處地區的消費者)會購買的機會很高,就會預先出貨到隣近的物流倉,當你真的下單時就能直接出貨,從而加快送貨速度。
2012 年有一個經典案例是美國連鎖商店 Target。某天有一父親向 Target 抗議,為何寄送尿布以及其他嬰兒產品優惠券給他家未婚的高中女兒,後來卻發現原來女兒真的懷孕了,並曾到 Target 商店買一些與妊娠有關的物品。「Target 比父親更早知道女兒懷孕」的故事,亦成為家喻戶曉的大數據準確的真實案例。
大數據協助提高採購準確度
而剛剛在早前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 2015 裡,獲得最佳生活時尚銅獎及雲端計算特別嘉許的 Mydress.com,就是香港其中一個運用大數據和 Omni Channel 的網上商店。透過收集用戶瀏覽、購買貨品的紀錄,分析消費習慣和喜好,從而更針對性地發放推廣資訊。
Mydress 創辦人黃震宇表示,該網上商店亦有運用大數據協助掌握消費者口味,除能推薦商品外,亦有助判斷入貨準則。Mydress 主打的是 Fast Fashion 市場,每款時裝的入貨量未必很多,但由於流轉很快,因此很快就能知道哪些產品較受歡迎、去貨最快,再配合與 Amazon 類似的用戶口味數據,交叉分析就能在採購時更準確。
尤其現在網上商店開始推行 Omni Channel 策略,線上買貨、線下取貨,顧客可以選擇送貨到府或是親身到實體商店取貨,實體店的角色可能只是「體驗區」或「提貨點」,門市可能不再需要高薪聘用資深的店長和銷售員來促銷,零售服務業將出現更大變化。
尋找隱藏因果關係
RADICA 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郭正光表示,大數據的出現令商業決策變得更準確,而且有些思考方式可能根本是以前無思考過的:「你有想像過,北京的霧霾天氣可能增加澳門遊客人數嗎?結合一些外在的開放數據,交叉分析酒店入住率數據,可能得出從未有人留意過的趨勢,可能連經驗老到的酒店業高層都看不到。」
以前述澳門酒店為例,單靠酒店內部數據可能只知道季節性趨勢,但結合天氣數據可能就會發現,原來北京的有錢人會為了避開霧霾天氣而短暫出行,如果你及早發現,就能在天氣預告北京將出現霧霾天氣時,向北京的潛在客戶發送酒店的電郵推廣訊息,這樣就比胡亂推廣更加有效率。
15 年內電腦已能取代人腦
當然,這種尋找隱藏因果關係的做法未必準確,影響澳門旅客人數、酒店入住率的因素可能很多,參數之間互有影響之餘,亦可能有例外情況,因此大數據預測從來都是估計機率。郭正光認為大數據比人腦更少偏見,不會因為過往經驗而影響分析,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失誤、修正,能更快找出關鍵所在。
「未來市務營銷人員可能不用再分析,只需跟從大數據分析的結果去做決策便可以。人腦分析始終有界限,但雲端運算理論上是有無限的分析資源,幾秒已能得出準確的結果。我估計 15 年內電腦已能取代人腦,去做各種重要商業決策。」他說。
郭正光表示早已有網站開發 AI 協助客戶從不同航空公司自動尋找最便宜的機票,未來這種人工智能應用將會更多。那是否代表商業機構經理人員將受到影響?郭正光坦言「很有可能」,未來管理人員可能只需選擇相信大數據分析結果就可以,屆時行業經驗未必最重要,有否創意、能否有效管理員工,可能會更加重要。
股票分析也靠大數據
股票世界只要你比其他人早一分鐘已可以成為富翁。但事實上今天股市早已不是「人鬥人」,而是「電腦鬥電腦」的世界,很多基金公司早就利用電腦分析股票走勢,當參數達到某個指標就會自動買賣。過往財經界會聘請精算師去分析股票基本因素、市場情緒,保險公司也會分析投保客的風險,但今天已開始用電腦來做,精算師也未必繼續吃香。
透過大數據,直接從 Facebook、Twitter 等社交網站收集網民對股市的看法,已能大致掌握市場情緒,不再需要猜測估算,而是真實數得出來的數字。Tradepop、HedgeChatter 等公司便是專做情緒分析數據業務,分析師再交叉分析即時新聞及交易數據,已可以作出投資決策。
這些專業情緒分析數據公司每天都會即時掃描網路上的大量訊息,如社交網站、論壇等,直接分析 7,600 多項美國股票的實時交易,據說預測準確率高達 60%。配合分析相關股票在全球的交易紀錄,環球股票評論員對股票的專業分析,從而估計股票的波動和變化趨勢,協助專業投資者交易。
感冒小病不會找大國手
除了零售服務業前線銷售人員、商業決策者、股票投資者可能受到大數據衝擊,專業技術人員一樣有可能。當然,電腦是不能取代精益求精的專業人士,但卻可以令他們角色不再那麼重要。Optix Solution 是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 2015 最佳中小企資訊科技(應用)金獎得主,參賽的人工智能流動廣告平台管理系統,就利用大數據來協助維護巴士媒體系統。
巴士故障要回車廠維修,也需要定期回廠檢查,但巴士流動電視廣播系統並不影響巴士運行,而它的維修保養工作也是外判的。Optix 每晚必須把握只有三小時的時間,到全港 45 個巴士總站或停泊地點維修保養,因此必須善用大數據技術,預早找出可能快要故障的巴士來維護,以免拖延保養工作。
以前系統有故障,可能要找經驗豐富的師傅處理,先替系統做「全身檢查」,找出問題後再對症下藥。但這樣需要依賴老師傅坐陣做支援,當檢查後發現是大問題,當然是適才適任,立即解決問題,但如果只是小問題就很浪費人力。老師傅的薪酬高得多,如果感冒小病也找大國手來醫治,成本實在太貴。
經驗技術人員或失競爭優勢
Optix 就利用數據分析,估計出要檢查的巴士最可能出現問題的部分,再分配專擅該領域的維修人員處理,從而減少對老師傅的依賴。老師傅一晚的薪酬可能抵得上兩個普通技師,而且老師傅的數量一定比普通技師來得少,不可能每一個巴士站都有一個,人手分派錯誤的結果是可能派去的地點用不上,沒派去的卻拖延了維修。
而使用大數據分析後,Optix 事前已大概知道哪兒出問題,派出相應的技師便能解決,因此能減少對老師傅的依賴。另一方面,也能更準確知道哪一個點真的需要老師傅出手,能更有效率分配可用人員之餘,也不會拖延真正的急症,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也可減輕前線人員負擔。
這並非只是單一案例,甚至連飛機引擎維護也開始透過大數據做分析。航空航天製造商 Pratt & Whitney 現在就利用 IBM 提供的大數據技術,可以預測出飛機引擎何時需要進行維護,準確率高達 97%,提早維修或更換,從而減少真正故障出現的損失。
換言之,未來維修團隊可能不再需要大量的經驗老到的技師,反而專擅長於單一項目的技師會更受歡迎。結果是,每項技能皆擅長的專業人員,可能反而因為薪酬太高而不受歡迎,本來很有市場優勢的經驗技術人員,同樣可能受到大數據影響職業前景。
數據科學家有價有市
當然,上述的預測仍然有待驗證,而且人類懂得適應時代,若改變正在出現,相信不會有人選擇坐以待斃。但既然淘汰了馬伕自然產生了汽車司機的新職業,那會否有新的工種因為大數據而出現?當然有。大數據產業急速成長下,Gartner 預測到 2015 年全球將產生 4,400 萬個 IT 職位以應付大數據,各行各業都在搶奪大數據專家。
根據 EMC 報告,25% 企業已聘請了數據科學家,24% 企業正在使用大數據分析工具,57% 企業則在慎重考慮採用大數據分析工具。而據 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預測,到 2018 年美國將有 14 萬到 19 萬的大數據專業人才短缺,以及 150 萬個擁有洞察大數據的能力,可以做出更好的企業決策管理階層人才。
美國招聘網站 Glassdoor 報告顯示,一個數據科學家平均年薪是 118,709 美元,遠比程式員的 64,537 美元為多。美國另一專業獵頭公司 Robert Halt ,亦把數據工程師列為今年薪酬漲幅最多的六大行業之一,預計薪酬年成長率 9.3%,平均年薪 119,250 美元至 168,250 美元,由此可見這職位有多渴求專業人才。
結語
但撇開大數據會否影響就業不論,人類對機械、電腦的依賴愈來愈重,卻是事實。當然世界未必像《未來戰士》般,會有「天網」主宰人類,但科幻作品預言機械將完全取代人類工作,人類只需享樂的幻想未必不會成真。
據 Business Insider 報導,Google 工程總監 Ray Kurzweil 就預測, 2029 年前機械人可達到人類智慧的階段,Gartner 亦預期 2025 年世上會有三分一的工作,會被軟件、機械人、人工智慧所取代。
但這是否一件好事?實施機艙無紙化、完全仰賴 iPad 輔助機師的美國航空,早前就因為遇上應用程式故障、電子地圖出問題的意外,2 日內就有逾 50 班航機受影響而延誤。過份依賴電腦顯然有很大風險。
就像今天人人都只會在需要時到 Google 搜尋資料,不會再死記、強背、學習一樣,也許有一天人類已不需再思考分析,一切都交給大數據來決定。Amazon 推薦你買的裙子,會否反而局限你的選擇,錯失跟另一條可能更適合你的裙子的邂逅機會?也許這才是真正該留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