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天貓雙 11 將於 10 月 20 日晚 8 點正式開賣,這是首個全面落實 AI 技術的大型購物節,阿里巴巴同步推出六款 AI 導購應用程式,包括 AI 萬能搜、AI 幫我挑、拍立淘、品類清單、AI 試衣和 AI 清單,標誌電商行業正式進入智能購物新時代。這次技術革新除了改變數億消費者的購物方式,也為電商平台與商家帶來顯著的效率提升與成本改善,平台廣告 ROI 提升達 12%,流量配對效率實現雙位數增長。
技術突破推動消費體驗躍升
阿里巴巴中國電商事業群搜推智能總裁凱夫在天貓雙 11 發布會上強調,「好用的 AI」是淘寶 AI 應用程式的核心檢驗標準,平台期望透過 AI 技術解決消費痛點,同時為商家創造實質增長。為實現這目標,平台利用先進 AI 技術對 20 億件商品作精準理解與智能組織,令複雜語義環境下的搜尋相關性提升 20 個百分點,推薦資訊流點擊量亦增長 10%。這些數據充分證明 AI 技術在電商場景的實際價值。
六款 AI 導購應用程式各具特色功能,滿足消費者多元化購物需求。「AI 萬能搜」能夠精準理解用戶的複雜語義表述,並提供專業的購物攻略建議;「AI 幫我挑」透過智能對話引導,協助消費者精準篩選心儀商品;升級後的「拍立淘」已演變為多模態 AI 搜尋工具,除了能實現同款價優比對,更可推薦同類優質商品;淘寶主頁搜尋功能則基於全網用戶口碑自動生成「品類清單」,並提供實時購物問題解答;「AI 試衣」功能支援用戶一鍵虛擬試穿心儀穿搭;每位用戶還將獲得根據個人喜好特製的「AI 清單」。
商家端智能化經營全面升級
除了消費端的創新體驗,阿里巴巴更為商家組建專業 AI 經營團隊,協助企業實現降本增效的雙重目標。數據顯示,AI 美工工具每月平均生成 2 億張圖片和 500 萬條影片,使商品點擊率提升 10%,大幅降低商家的內容製作成本。AI 數據分析系統已累計生成超過 1,000 萬份專業報告,獲得 85% 商家的正面評價,幫助企業更精準掌握市場動態。最值得關注的是,升級後的 AI 客服店小蜜 5.0 每日為商家節省 2,000 萬元人民幣(約港幣 2,160 萬元)營運成本,同時帶來 1,912 萬元人民幣(約港幣 2,065 萬元)的 GMV 增量,充分展現 AI 技術的商業價值。
根據 DHL 發布的《2025 電子商務趨勢報告》,全球 70% 的消費者期望零售商提供由 AI 驅動的購物功能,其中虛擬試穿和 AI 購物助手最受歡迎。Accenture 的 2024 年零售研究則指出,超過 70% 的消費者希望獲得更個人化的購物體驗,而 McKinsey 報告顯示個人化推薦可將零售轉化率提升 10% 至 30%。這些權威數據印證阿里巴巴這次 AI 導購戰略的前瞻性,與市場需求高度契合。
電商 AI 競爭格局日趨激烈
阿里巴巴的 AI 佈局並非孤例,整個電商行業正掀起 AI 技術軍備競賽。京東推出 AI 購物助手「京言」,並將言犀大模型升級至 7.0 版本,緊密圍繞供應鏈與物流核心優勢發展。拼多多則密集招募大模型人才,重點佈局 AI 導購、選品對比和智能投廣等領域。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 Lazada 平台早在 2024 年 12.12 大促期間,其 AI 購物助手 Lazzie 就已與東南亞消費者互動數百萬次,透過精準推薦使消費者購買轉化率,相比市場平均高出 68%。
Goldman Sachs 研究機構預測,到 2025 年,人工智能將為零售業每年節省 540 億美元(約港幣 4,212 億元)成本,同時創造 410 億美元(約港幣 3,198 億元)的新增收入。在中國市場,AI 導購市場需求迅猛增長,零售、電商、汽車、家居、美妝等行業均積極佈局智能導購,推動客戶服務從被動響應向主動引導轉變。這趨勢顯示電商平台的 AI 競爭,已從技術儲備階段進入實戰應用階段,誰能更好將 AI 技術轉化為用戶體驗和商業價值,誰就能在未來競爭中佔據優勢。
技術體系支撐長期發展
阿里巴巴在 AI 領域的長期技術積累,為這次應用落實提供了堅實基礎。平台已搭建與商業場景緊密結合的 AIGX 技術體系,覆蓋 AIGI(索引)、AIGR(推薦)、AIGB(出價)、AIGA(拍賣)、AIGC(創意)、AIGD(數據)等電商經營所需的全場景應用。通義千問大模型作為阿里雲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已廣泛應用於電商智能推薦、智能客服、內容創作等多個環節。這套完整的技術體系除了支援當前的應用創新,更為未來持續改善奠定技術基礎。
智能購物時代的機遇與挑戰
這次 AI 導購的全面落實,對電商企業帶來深遠影響。首先企業能夠大幅提升營運效率,根據行業數據,AI 驅動的內容生產可降低 30% 至 50% 的成本,自動化工具能使獲客成本減半。其次個人化推薦能讓客戶滿意度提升 20%,轉化率提升 15%,商品推薦引擎可使客單價提升 11%。然而 AI 技術的普及也帶來新挑戰,包括私隱和資料安全問題、AI 導購準確性的持續改善,以及技術投入與回報平衡等問題。
展望未來,隨着 AI 技術不斷成熟和消費者接受度提升,智能導購將成為電商平台的標準配置。根據 QuestMobile 數據,2025 年 6 月 AI 搜尋及 AI 綜合助手用戶規模分別達到 6.9 億和 6.1 億。這龐大的用戶基礎為電商 AI 應用提供了廣闊發展空間。對企業而言,如何在激烈的 AI 競爭中保持技術領先,並將技術優勢轉化為用戶黏性和商業價值,將是決定未來市場格局的關鍵。
資料來源: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