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低碳綠色科技專欄

大專生應對氣候變化的策略 從城市熱島到山泥傾瀉的創新研究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計算與數據科學學院及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客席教授

 

一年一度的「Esri青年學人大獎」鼓勵大專生全方位應用GIS去分析社會問題,並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今年,學生的研究多聚焦氣候變化等相關議題,以協助城市可持續發展。

 

獲得個人組季軍的香港大學城市規劃及設計系黃德耀同學有感香港在高温和潮濕的天氣下,熱島效應加劇,市民在酷熱的氣温下外出活動,容易中暑,便為香港不同地區的感知熱量和建築環境變數的關連作數據分析。研究發現綠化設施令植被覆蓋率增加,可有效降低感知熱量,而此方案在元朗及北區地方實施特別有效。黃同學這個以《導航酷暑:乘浪熱潮》為題的研究,同時顯示了城市綠化有助提升宜居度,跟政府發展北部都會區計劃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一致。

 

同樣來自港大城市規劃及設計系的陳其言、劉欣然、劉雲松和謝金豐同學則關注極端降雨下引發的山泥傾瀉風險,團隊整合分析過去15年的山泥傾瀉記錄、地形數據、氣象資料及植被指數進行研究。研究題為《氣候韌性視角下的香港滑坡風險分析與預測——基於2030+發展規劃的多情景類比》,構建了動態預測模型,揭示降雨量跟山泥傾瀉風險的密切關連,而植被護坡可大大降低風險。研究提出的智慧災難應對策略,包括建立數據災害預警系統、擴大植被護坡等,對建設更具韌性和安全的智慧香港,起著參考作用,因而得到團體組別季軍奬。

 

這些獲獎的研究盡展年青人對氣候變化的關注,實在值得加許。事實上,要提升城市的韌性,年青人的創意和參與度都是關鍵,希望他們能夠進一步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可行方案,為社會解決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