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搜尋副總裁兼主管 Liz Reid 週三發表博客文章,聲稱該公司從搜尋引擎發送到網站的總有機點擊量同比保持「相對穩定」,平均點擊質素更略有提升。Liz Reid 表示 Google 現在向網站發送的優質點擊量比一年前略多,所謂優質點擊是指用戶不會快速點擊返回的情況。
Liz Reid 強調第三方報告錯誤地暗示流量大幅下降,因為這些報告往往基於有缺陷的方法、個別例子或 AI 功能推出前已發生的流量變化。Google 堅稱每天仍向網站發送數十億次點擊,認為搜尋與網絡的價值交換依然強勁。
然而業界數據呈現截然不同的景象,Similarweb 數據顯示,自 2024 年 5 月 Google 推出 AI Overviews 以來,新聞搜尋的零點擊率從 56% 上升至 2025 年 5 月的 69%。同期有機流量從 2024 年中期峰值的 23 億次存取下降至現在不足 17 億次。
Semrush 分析超過 1,000 萬個關鍵詞發現,2025 年 3 月有 13.14% 的搜尋查詢觸發 AI Overviews,高於 1 月的 6.49%。Advanced Web Ranking 研究顯示,截至 2025 年 5 月,49% 的搜尋結果現已包含 AI Overview,而 2024 年 8 月僅為 25%。
AI 搜尋革命加速零點擊時代來臨
零點擊搜尋現象正急速擴散,用戶直接在搜尋結果頁面獲得答案而無需點擊任何連結。《每日郵報》受 Google AI Overviews 影響最嚴重,在推動流量到 dailymail.co.uk 的前 100 個搜尋關鍵詞中,32 個觸發 AI Overviews,其中 68.8% 的搜尋沒有產生點擊。
Pew Research Center 研究發現,當用戶看到 AI Overview 時,點擊 Google 連結的可能性減少一半,而且更可能在看到 AI Overview 答案後結束瀏覽。部分專門出版商已經關閉,旅遊博客 The Planet D 在 Google 推出 AI Overviews 後流量下跌 90% 而結業。
Google 推出的 AI Mode 進一步加劇這趨勢。AI Mode 代表 Google 完整的生成式搜尋體驗,標誌著傳統搜尋的正式終結。該功能提供對話式深入答案,類似 ChatGPT 的體驗,完全取代傳統搜尋結果頁面。
業界將這現象稱為「Google Zero」,意指 Google 搜尋不再向發布商發送有意義流量的未來。自 Google 去年 5 月推出 AI 以來,新聞搜尋沒有產生點擊的比例從 56% 上升至 69%,網站存取量從 23 億下降至 17 億。
企業面臨 SEO 策略全面轉型挑戰
面對 AI 搜尋帶來的衝擊,企業需要徹底重新思考數碼營銷策略。47% 的營銷人員已經實施 AI SEO 工具來提高搜尋效率,另有 84% 使用這些工具識別和利用新興搜尋趨勢。
傳統 SEO 策略不再足夠,企業需要統一的內容和權威建立策略,推動品牌在目標市場所在的多個平台上的可見度,包括可索引的網絡內容、架構標記、E-A-A-T 信號和作者簡介、新鮮的數據驅動見解。
生成引擎最佳化(GEO)成為新焦點,GEO 基於與高級 SEO、內容營銷和數碼公關團隊已經擅長的相似價值體系,包括在受信任出版物中的媒體提及、具有結構化數據的架構豐富頁面、建立專業知識的第一方研究、專家引用和品牌引用。
架構標記亦變得更加重要,企業應該為資訊內容使用帶有適當歸屬、datePublished 和作者字段的 Article 架構,為操作指南使用帶有逐步分解的 HowTo 架構,為常見問題包含 FAQ 架構,並始終使用連結到真實、可驗證作者檔案的 Author 架構。
建立直接受眾關係成為生存關鍵
企業正加速建立與用戶的直接關係,減少對搜尋流量的依賴。《Wired》雜誌推出新的訂閱服務、與編輯的現場問答和獨家通訊,總編輯 Katie Drummond 稱這是對搜尋和社交媒體推薦下降造成的「流量末日」的回應。
內容策略需要根本改變,企業應該專注於提供針對高度特定用例和受眾的內容,而非僅追求在特定關鍵詞的有機排名前三位。創建針對特定垂直領域的產品指南或回答支援團隊收到的最細緻問題的博客文章變得更有價值。
社交證明轉化為搜尋證明,企業需要積極爭取評論和用戶生成內容,因為正面情緒會訓練 AI 推薦品牌。Quora 是 Google AI Overviews 中最常被引用的網站,Reddit 排第二,表明用戶生成內容平台在 AI 搜尋中的重要性。
跨平台策略也逐漸變得必要,內容營銷和個人品牌專家 Rebecca Leppard 建議企業回歸口碑營銷思維,強調品牌需要無處不在,即使預算有限,存在感比主導單一平台更重要。
把握 AI 搜尋機遇 重塑業務模式
雖然 AI 搜尋帶來挑戰,企業仍有機會從中獲益。來自 ChatGPT 等 AI 平台的推薦流量持續增長,2025 年 6 月全球 AI 平台向新聞和媒體網站發送 3,590 萬次存取,主要由 ChatGPT 驅動,其次是 Perplexity。
企業需要追蹤 AI 平台的品牌展示方式。Perplexity、ChatGPT、Bing Copilot 和 You.com 在沒有傳統歸屬或點擊追蹤的情況下展示內容,意味著企業的內容可能被展示並影響用戶而不自知。開始追蹤品牌在這些 AI 驅動平台上出現的位置和方式至關重要。
雖然流量受 AI 影響,但也可以利用 AI 分析頁面數據並識別改進範疇,例如網站載入速度、移動響應性和用戶體驗,幫助企業做出數據驅動的決策。企業可以實施 AI 工具提高抓取效率,通過優先處理某些頁面來加快頁面索引。隨著 AI 工具開始代表用戶執行任務,例如預訂演示或進行購買,企業也需要確保網站能夠適應這種變化。Google Marketing Live 2025 已宣布在 AI overviews 中推出付費廣告,預示著 AI 搜尋的商業化正在加速,因此企業必須立即行動,調整策略以適應這個 AI 驅動的新搜尋時代,否則將面臨被淘汰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