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enAI 於 10 月 23 日推出 ChatGPT Business、Enterprise 及 Edu 版本的「企業知識」(company knowledge) 新功能。這項功能整合 Slack、SharePoint、Google Drive 及 GitHub 等工作應用程式,將公司內部工具所有背景資料匯集至 ChatGPT,提供針對企業業務的具體答案。企業知識採用經訓練 GPT-5 版本,能跨越多個來源尋找資料,提供更全面準確答案。每個回應均包含引用來源及原始檔案的直接連結,讓團隊能驗證具體細節來源。
支援平台與資料私隱
企業知識功能目前支援 Google Drive、OneDrive、SharePoint、Box、Slack、Confluence、GitHub 等平台。值得注意的是 OneDrive 未列於連接器清單中,這對部分組織可能構成問題。用戶需為每個連接器個別進行身份驗證,代表 ChatGPT 只能存取經授權查看的資料。OpenAI 表示所有資料經加密處理,不會用於訓練模型。管理員可透過企業合規 API 審查對話記錄,用於報告及監管目的。
OpenAI 高層評價與設計目標
OpenAI 營運總監 Brad Lightcap 表示,企業知識改變他在工作中使用 ChatGPT 的方式,效果勝過公司迄今建立的任何功能。OpenAI 表示企業知識最終將打破孤島,讓員工結合公司各部門的多個知識庫,創造更明智結果。這工具主要為報告、規劃、研究及客戶準備工作而設計,免除員工目前需要執行的耗時手動程序。企業知識功能基於經修改 GPT-5 版本,OpenAI 表示特製模型擅長詮釋簡短提示。
GPT-5 能偵測不同團隊商業檔案出現矛盾,並在提示回應中指出不一致之處,透過跨用戶連接服務執行多次搜尋找出不同版本數據。特製模型在審查數據來源時可考慮檔案創建日期,當提示要求取得「最近財務業績」會引導系統總結上季度而非去年的收益。OpenAI 持續擴展支援工具網絡,最近更新新增 Asana、GitLab Issues 及 ClickUp 連接器,公司計劃支援未來 MCP 連接器以實現由開發者建立的特製整合。
現有功能限制與操作流程
目前用戶必須為每個新對話手動啟用企業知識,功能啟用時無法同時搜尋公共網絡或生成圖像。用戶啟用功能時,ChatGPT 會查看所有應用程式以將相關背景資料納入答案,用戶可在側邊欄追蹤進度,查看系統正在檢視的內容及如何使用該資訊。完成後用戶可看到用於回應的確切來源及抽取的具體片段,然後可點擊任何引用來開啟原始來源以獲取更多細節。OpenAI 表示正努力在未來數月將這些體驗整合。

市場競爭與企業採用挑戰
企業知識功能直接挑戰 Microsoft 365 Copilot,將 OpenAI 定位為與 Microsoft 365 中的 Microsoft Copilot 及 Google Workspace 搜尋競爭,提供跨平台覆蓋而非單一套件。McKinsey 數據顯示,雖然 48% 企業承認生成式 AI 培訓對採用成功至關重要,但只有三分之一組織提供結構化培訓。企業領袖將安全風險、數據治理及 AI 準確性列為主要障礙。Forrester 分析顯示,配備 Teams 及 Copilot 的 Microsoft 365 E3 在三年內提供 197% 投資回報率及 1.016 億美元(約港幣 7.9248 億元)淨現值。
價格方面,ChatGPT Business 年度計劃每用戶每月收費 25 美元,月度計劃收費 30 美元。Microsoft 365 Copilot 每月收費 30 美元。ChatGPT Enterprise 版本沒有固定價格,基於訂閱的定價需要查詢,估計每用戶每月收費 60 至 100 美元。OpenAI 及競爭對手的定價均為每用戶每月 30 美元。結合更強品牌認知度,ChatGPT 可能成為探索 AI 助理企業的吸引選擇。
企業應用與部署方式
這項功能讓企業將專有數據轉化為智能引用見解,從廣泛資訊協助發展至深度整合可操作情報。功能可執行複雜任務如綜合客戶反饋、分析營銷活動結果或起草高管更新,全部基於公司實際績效指標及溝通。企業部署方面,管理員必須在 ChatGPT 工作空間啟用企業知識及其連接器,連接器啟用後用戶可為需要存取的每個工作應用程式驗證自己帳戶。
Enterprise 及 Edu 計劃中連接器預設關閉,員工使用前需要管理員明確批准,管理員可選擇性啟用連接器、按角色管理存取權限及要求基於 SSO 的身份驗證以加強控制。相比之下 Business 計劃用戶,如連接器在工作空間可用則自動啟用。內置存取控制讓管理員調節哪些員工可使用哪些數據,他們也可管理用戶新增至 ChatGPT 帳戶的應用程式連接器。OpenAI 建議企業採用分階段部署,首先啟用核心連接器如 Google Drive 及 Slack,配置 RBAC 及 SSO,然後在驗證數據存取政策後擴展至專業系統。
技術挑戰與對手優勢
技術挑戰方面,從多個來源同時提取引用在技術上具挑戰性,往往導致不清晰或錯誤答案。研究指出 AI 系統經常出現不準確情況,特別是引用多個來源時。OpenAI 在執行方面仍落後企業工具開發,Microsoft 已有數月時間在其龐大 Microsoft 365 用戶基礎上完善 Copilot 搜尋。Google Gemini Enterprise 作為完整平台推出,配備預建代理程式、無程式碼工具及統一治理,而非僅提供搜尋。
Microsoft 將 2025 年發布波次 1 定位為從選擇性生產力提升轉向 AI 作為基線基礎設施的轉變。新 AI 採用分數專為 AI 管理員及採用經理設計,以衡量及推動 Microsoft 365 Copilot 採用。報告提供同儕基準測試以將分數與類似組織比較,包括使用頻率分佈圖、功能級使用見解及啟用資源。OpenAI 可能最終將企業知識連接器引入 ChatGPT 消費者版本,也可能新增使用特製連接器擴展企業知識功能的能力。企業應密切關注數據治理、AI 生成內部答案的信任度及整合多種工具的摩擦。
來源:Open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