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企業趨勢

比特幣保險商Meanwhile獲8,200萬美元融資,企業抗通膨策略進入新紀元


比特幣保險商Meanwhile獲8,200萬美元融資,企業抗通膨策略進入新紀元

全球首家受監管的比特幣計價壽險公司 Meanwhile 於 2025 年 10 月 7 日宣布完成 8,200 萬美元(約港幣 6.396 億元)融資,由 Bain Capital 加密貨幣基金與 Haun Ventures 共同領投,標誌著傳統金融機構對數碼資產保險產品的認可達到新高度。這輪融資將加速該公司透過機構合作夥伴,推廣以比特幣計價的人壽保險、年金及儲蓄產品,為全球企業與個人提供對抗通膨與貨幣貶值的創新工具。連同今年 4 月由 Framework Ventures 與 Fulgur Ventures 領投的 4,000 萬美元(約港幣 3.12 億元)A 輪融資,Meanwhile 在 2025 年的總募資金額已達 1.22 億美元(約港幣 9.516 億元),其比特幣資產管理規模增長超過 200%,反映市場對此類產品的強勁需求。

華爾街巨頭押注:傳統金融與加密資本的歷史性結盟

此輪融資陣容展現傳統金融與加密原生資本的罕見共識,Pantera Capital、Apollo、Northwestern Mutual Future Ventures 及 Stillmark 等機構共同參與。領投方之一的 Bain Capital 加密貨幣基金認為,Meanwhile 正在創建的產品簡單合規,能提升比特幣對個人及機構的實用價值。另一領投方 Haun Ventures 亦指出,比特幣經濟如同傳統經濟一樣,需要保險等長期金融產品作為基礎,而 Meanwhile 正好填補了此核心缺口。OpenAI 行政總裁 Sam Altman 作為該公司早期投資者,其對人工智能與數碼身份驗證的前瞻佈局,進一步突顯 Meanwhile 在技術金融交匯領域的戰略地位。

全球機構對比特幣財務策略的採納正呈爆炸性增長,2025 年前 8 個月企業比特幣購入量達 125 億美元(約港幣 975 億元),已超越 2024 年全年總額,企業目前持有比特幣總供應量的 6.2%。根據 Bernstein Private Wealth Management 分析,未來 5 年全球上市公司可能向比特幣配置高達 3,300 億美元(約港幣 25,740 億元),相較目前的 800 億美元(約港幣 624 億元)將增長 4 倍。這股趨勢促使專業財務公司每日購買 1,400 枚比特幣,佔企業購買量的 76%,顯示比特幣已從投機資產轉型為企業資產負債表的戰略儲備。

監管護城河:百慕達金融管理局創建的合規標準

Meanwhile 在百慕達獲得全球首張比特幣計價的長期保險執照,受百慕達金融管理局(BMA)嚴格監管,這使其在數碼資產保險領域建立難以複製的先發優勢。百慕達的數碼資產商業法(DABA)與數碼資產發行法(DAIA)構成全球最完善的加密監管框架之一,採用分級許可結構,為不同成熟度的企業提供靈活但嚴謹的監管標準。該監管體系要求持牌實體維持穩健的反洗錢/反恐融資措施及網絡安全防護,同時允許企業在全球範圍內營運。

Meanwhile 行政總裁 Zac Townsend 預期,隨著監管環境改善,保險公司和再保險公司將把比特幣視為主權固定收益的補充資產,反映傳統保險業正逐步接納數碼資產作為資產配置工具。該公司已完成全球首份經審計的比特幣財務報表,建立市場信任與透明度標準。相較之下,全球加密貨幣保險市場滲透率僅 11%,雖然數碼資產市場規模達 3.31 兆美元(約港幣 25.818 兆元),但 42% 的未投保持有者表達購買意願,突顯巨大的市場缺口。傳統保險商因缺乏精算數據、網絡安全風險及監管不確定性而躊躇不前,Meanwhile 透過合規許可與保守的承保紀律,為這個佔全球 GDP 約 3% 的產業帶來變革性解決方案。

產品創新邏輯:傳統保險與稀缺性資產的完美結合

Meanwhile 的核心產品模式結合傳統壽險與年金的安全性與可預測收益,並融入比特幣這個供應量固定在 2,100 萬枚的抗通膨資產。所有保費、保單價值及理賠均以比特幣進行管理與結算,保戶持有 2 年以上的保單可借貸高達其比特幣價值的 90%,且借入的比特幣將採用新的成本基礎,讓保戶在出售時無需觸發資本利得稅。該公司透過穩健的貸款與私人信貸業務賺取比特幣,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長期(期限超過 6 個月)比特幣貸方之一,為其履行理賠義務與維持償付能力標準提供收益來源。

2025 年 9 月,該公司將旗艦產品 Ten-Pay Whole Life 保單的最低購買門檻從 1.0 枚比特幣降至 0.25 枚比特幣,反映比特幣價格從 2023 年推出時的約 3 萬美元(約港幣 HK$234,000)飆升至目前超過 10 萬美元(約港幣 HK$780,000)的市場現實。公司行政總裁 Zac Townsend 解釋,這項調整主要基於三大驅動力:龐大的客戶與顧問需求、平台與資產負債表的穩定性,以及市場價格反映出的明確機構需求。學術研究對比特幣抗通膨特性存在爭議,2014-2024 年長期分析未發現顯著相關性,但 2019-2022 年高通膨時期則呈現強烈負相關。然而比特幣的固定供應與去中心化特性,使其在貨幣貶值環境中仍被視為價值儲存工具,尤其是在阿根廷等高通膨國家。

企業財務策略轉型:數碼資產成為資產負債表新支柱

Meanwhile 的成功反映企業財務策略的典範轉移,比特幣財務策略(Bitcoin Treasury Strategy)已成為 2025 年最重要的金融創新趨勢。這種策略通常涉及公司透過股權發行、可轉債、私募增資或 SPAC 合併等方式籌集資金,專門用於購買比特幣作為儲備資產。投資者透過購買這些在傳統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股票,獲得比特幣價格敞口,同時享有受監管的進入渠道。MicroStrategy(現改名 Strategy)是此策略的先驅,截至 2025 年 6 月已累積超過 582,000 枚比特幣,成為全球最大的企業比特幣持有者。

中小企業正引領這波採納浪潮,75% 的企業比特幣用戶員工數少於 50 人,中位數配置其淨收入的 10%。僅 7.6% 企業採用完全自主保管,大多數使用第三方與自主保管的混合模式以平衡安全性與營運效率。雖然比特幣的高波動性構成主要風險,在熊市中企業可能需要出售部分資產以支應營運費用或償債,但美國監管清晰度的改善與波動性的下降,為戰略採納創造了窗口期。區塊鏈保險市場預計從 2025 年的 29.6 億美元(約港幣 230.88 億元)增長至 2032 年的 599 億美元(約港幣 4,672.2 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 53.7%,進一步驗證這個領域的爆發潛力。

產業變革序幕:從金融創新到主流金融基礎設施

Meanwhile 的融資成功標誌著比特幣從邊緣資產邁向主流金融基礎設施的關鍵轉折點。公司行政總裁 Zac Townsend 總結,其願景是將傳統人壽保險為金融市場提供長期穩定資本的角色,帶入比特幣生態系。隨著 Apollo 與 Northwestern Mutual 等傳統金融巨頭參與投資,比特幣作為企業資產配置基礎的接受度正日益提升。企業決策者應評估如何將資本市場工具戰略性部署於財務資產累積策略,以應對通膨、貨幣貶值及世代財富轉移的挑戰。未來數年,比特幣計價金融產品能否複製傳統保險業在全球經濟中的支柱地位,將取決於監管持續改善、市場教育深化,以及類似 Meanwhile 這樣的先行者能否持續證明其商業模式的穩健性與可擴展性。

資料來源:
BloombergBusiness WireCointelegraphCoinDeskRisk & Insu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