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工智能企業趨勢電子商務

Vodafone 測試 AI 虛擬代言人:電訊業數碼營銷新里程碑引發產業震盪


Vodafone 測試 AI 虛擬代言人:電訊業數碼營銷新里程碑引發產業震盪

英國電訊巨頭 Vodafone 於 2025 年 9 月正式推出首支 AI 虛擬女演員廣告,成為全球首家大規模測試 AI 代言人的主要電訊商。這項創新實驗標誌著廣告產業進入全新紀元,也預告傳統營銷模式即將面臨根本性變革。

Vodafone 德國分公司率先突破:AI 廣告技術正式商業化

Vodafone 德國分公司於 TikTok 平台發布這支革命性廣告,採用生成式 AI 技術創造一位年輕女性虛擬代言人,向觀眾推廣高速寬頻服務與 120 歐元(約港幣 HK$1,018)現金回饋優惠。雖然技術上仍存在明顯瑕疵,包括頭髮細節不自然、臉部痣會隨場景位移、肢體動作略顯僵硬等問題,但該廣告已累積超過 200 萬次觀看,顯示市場對 AI 廣告內容高度關注。

面對外界質疑 Vodafone 回應指出這僅為「測試不同廣告風格」的實驗性嘗試。該公司德語社群媒體團隊表示:「AI 已深度融入日常生活,因此我們也在廣告領域進行相關實驗」。據業內專家分析,相較於傳統廣告製作,AI 虛擬代言人可為企業節省高達 80% 製作成本,同時大幅縮短內容產製時程,從數星期縮減至數天內完成。

專家觀點分歧:創新機會與信任風險並存的雙刃劍效應

東北大學人機互動學院副教授 Sian Joel-Edgar 最新研究發現,相較於真人網紅,AI 虛擬代言人在產品問題發生時,可能對品牌信任造成更嚴重的負面衝擊。該研究透過元宇宙環境實驗證實,消費者對 AI 代言人失敗案例的容忍度明顯較低,品牌聲譽修復難度也相對提高。

牛津大學法學院專家團隊則從監管角度提出警告,認為高度擬人化的 AI 虛擬代言人若未充分揭露其非真人身份,可能違反歐盟消費者保護法規中的「誤導性商業行為」條款。該研究建議所有 AI 虛擬代言人都應標示「#IAmARobot」標籤,並透過「#FromTrader[品牌名稱]」清楚標示商業控制關係。

然而數位身份認證公司 Ping Identity 首席產品架構師 Patrick Harding 持較樂觀態度,認為只要企業建立完善的透明度機制與問責制度,AI 代言人技術仍具備龐大商業潛力。他建議品牌方應確保 AI 內容符合企業核心價值,並建立完整的風險管控機制。

產業變革加速:全球廣告生態鏈重組的必然趨勢

這並非 Vodafone 首次涉足 AI 廣告領域。早在 2024 年該公司已推出完全由生成式 AI 製作的短片廣告,雖然因視覺品質問題引發爭議,但也反映出大型電訊商對 AI 營銷技術的前瞻性投資。與 Microsoft 的長期合作協議顯示 Vodafone 計劃在十年內投資 14 億歐元(約港幣 118.72 億元)發展 AI 技術,涵蓋客戶服務、內部營運及營銷推廣等全面性數碼轉型。

市場研究機構預測到 2025 年底,AI 技術將主導 80% 的網上廣告內容。這項數據背後反映的是廣告產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結構性變革:從內容創作、人才需求到成本結構,每個環節都面臨重新定義。社群平台上 AI 虛擬網紅帳號激增,從 TikTok 到 Instagram,大量由演算法驅動的「虛擬形象」正逐步取代傳統真人網紅的市場地位。

對於亞太市場而言這項技術突破具有特殊意義。台灣近年已有多家企業在客服系統、電商直播及企業簡報中導入 AI 虛擬主播技術,與 Vodafone 的實驗方向不謀而合。然而亞洲消費者對「品牌誠信」與「廣告真實性」要求相對敏感,未來台灣電訊商若跟進相關技術,必須在創新應用與消費者信任間取得微妙平衡。

AI 虛擬代言人的興起,除了是技術進步的自然結果,更是企業追求成本效益與市場競爭優勢的必然選擇。然而如何在技術創新與社會倫理間建立可持續的發展模式,將成為決定這項技術能否真正普及的關鍵因素。對於正考慮導入 AI 廣告技術的企業而言,Vodafone 的實驗既提供了寶貴參考案例,也揭示了未來數碼營銷領域可能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資料來源:Engadget,The Verge,Fortune

Tags : aiVodafone數位行銷虛擬代言人電信業
Pierce

The author Pierce

喜歡尋找本地潛力 Startups 與讀者分享, 對企業資訊安全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