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 宣布與人工智能圖像生成初創公司 Midjourney 簽訂授權協議,獲得其「美學技術」使用權,為未來產品和模型開發提供支援。Meta 人工智能總監 Alexandr Wang 周五在 X 發文指,雙方研究團隊將進行技術合作,目標是為數十億用戶帶來更優質視覺體驗。此協議標誌着 Meta 策略改變,從完全自主開發轉向與第三方合作,應對其在人工智能方面落後競爭對手的困境。
超級智能實驗室面臨第四次重組
Meta 近月積極重組人工智能部門,期望加快開發超級智能系統。公司在 6 月成立 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 (MSL),由前 Scale AI 行政總裁 Alexandr Wang 擔任人工智能總監,前 GitHub 行政總裁 Nat Friedman 負責人工智能產品和應用研究。不過 MSL 成立不足 2 個月,在 8 月便再次重組,分拆成 4 個獨立團隊。
Alexandr Wang 在內部備忘錄表示,新架構期望能「加速」公司追求超級智能進程。4 個團隊分別負責基礎模型開發 (TBD Labs)、產品整合、基礎設施建設和基礎人工智能研究 (FAIR)。公司在 6 個月內進行第 4 次重組,反映 Meta 在確立組織架構方面遇到困難。
行政總裁 Mark Zuckerberg 在備忘錄中表示,開發超級智能已進入視野範圍。他相信這標誌着人類新時代開始,承諾會盡一切努力讓 Meta 引領發展方向。公司目標是為每個人提供個人超級智能服務,建立能超越人類認知能力的人工智能系統。
Midjourney 保持獨立營運拒絕風險投資
Midjourney 由 David Holz 於 2021 年創立,迅速成為最受歡迎的圖像生成公司之一。公司拒絕接受風險投資,選擇自行融資和依靠社區支持。2023 年公司收入預計達到 2 億美元。訂閱服務月費由 10 美元至 120 美元不等,提供不同數量圖像生成額度。
今年 6 月,Midjourney 推出首個影片生成模型 V1,用戶可以從現有圖像生成短片。David Holz 周五在 X 平台發文強調,為數十億人帶來崇高創作工具和美感,完全符合公司使命。他確認 Midjourney 保持獨立地位,仍然是社區支持的研究實驗室,沒有投資者參與。
消息人士透露 Meta 曾經考慮收購 Midjourney,但最終只達成授權和合作協議。合作條款和金額暫未公布。Midjourney 早前宣布計劃推出企業應用程式介面 (API),讓其他公司整合其技術。市場關注這項與 Meta 的協議會否影響原定計劃,特別是協議是否具獨家性質。
內部模型表現欠佳促使尋求外部合作
Meta 在 2024 年推出名為 Imagine 的圖像生成工具,讓用戶透過文字提示生成圖像。去年 10 月,公司發表關於電影生成模型 Movie Gen 的研究論文,承諾在 2025 年全面整合至 Instagram。但整合計劃至今未有實現,業界人士指出,該模型與 Google Veo 3 和 OpenAI Sora 相比已顯得過時。
消息人士透露 Meta 已放棄公開推出其旗艦大型語言模型 Behemoth 計劃,轉而專注開發新模型。公司內部開始使用第三方模型處理編程等任務,因為對自家 Llama 模型信心下降。這次與 Midjourney 合作標誌 Meta 策略轉變,不再堅持完全自主開發所有人工智能模型和產品。
Alexandr Wang 形容合作是採取「全方位」策略一部分。他表示要確保 Meta 能為用戶提供最佳產品,需要世界級人才、雄心勃勃的運算路線圖,以及與業界最優秀企業合作。他讚揚 Midjourney 在技術和美學方面取得真正成就,期待雙方更緊密合作。
人才爭奪戰白熱化薪酬待遇創新高
Meta 積極從競爭對手挖角頂尖人工智能研究人員。OpenAI 行政總裁 Sam Altman 在網播節目透露,Meta 向其公司研究人員提供高達 1 億美元簽約獎金。Meta 技術總監 Andrew Bosworth 承認 OpenAI 亦在反擊 Meta 挖角行動,市場正為頂尖人才設定前所未見的薪酬水平。
公司最近聘請多名重要人物,包括 Google DeepMind 首席研究員 Pei Sun 和其他未公開人員。消息指 Meta 準備聘請另一名 Apple 人工智能高層 Frank Chu,他曾領導 Apple 雲端基礎設施、訓練和搜尋團隊,將加入 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
Meta 早前以 143 億美元收購 Scale AI 49% 股權,同時邀請 Wang 加入領導人工智能部門。公司也收購語音人工智能公司 Play AI,並投資資料標籤公司 Scale AI,顯示其在人工智能領域追趕競爭對手的決心。
企業應用策略調整迎合市場需求
與 Midjourney 合作讓 Meta 能夠開發更精緻視覺內容,配合其在應用程式中增加人工智能生成內容計劃。Meta AI 應用程式已展示人工智能圖像和影片動態消息,Facebook 新增「創建 AI 圖像」按鈕,WhatsApp 和 Instagram 則讓用戶在聊天中生成圖像。
專家分析指,合作結合了 Meta 規模、分銷能力和強大運算能力,以及 Midjourney 經多年訓練模型所培養創意優勢。這種結合力量與設計天賦的聯盟,可令 Meta 人工智能系統減少功能色彩,增加靈感元素。
不過 Midjourney 正面臨版權訴訟挑戰,Disney 和 Universal 在 2 個月前起訴該公司,指控其使用受版權保護作品訓練人工智能圖像模型。包括 Meta 在內的多家人工智能模型開發商亦面對類似指控,但最近關於人工智能訓練資料的法庭案例傾向支持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