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專題特寫

疫市彈起 + 國家任務 拆解生科產業吸金之謎!

三年前,國家主席習近平指示,要「促進香港同內地加強科技合作,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在新冠疫情衝擊創新格局下,香港加快執行「任務」。

廣義上,生物科技涵蓋水產、畜牧、林業、環境,甚至礦產等領域,但是生物醫藥是生物科技中,最有影響力的部分,也是香港最能夠與國家「優勢互補」的部分。

所以踏入 2021 年,由年初諾輝健康(國內癌症早篩「獨角獸」)來港上市,超額認購 4133 倍;到近月,本港基因檢測公司 Prenetics,市傳將赴美上市。一時間,香港掀起一股生物科技熱潮。

按道理,生物科技相較傳統行業,屬於「三高」即高投入、高產出、高風險,而且回報期長,簡單來說就是很易「揩嘢」,所以從前投資者都敬而遠之;惟在國策加持下,生物科技則是香港重點產業。

東方納斯達克

數字說明一切。自 2018 年,港交所作出 25 年來最大上市改革,推出全新的第 18A 章後,允許未有收入、未有利潤的生物科技公司提交上市申請,截至 2021 年 6 月,33 家 18A 公司,集資規模即達 870 億港元。

圖一

第 18A 章徹底改寫香港市場基因 —— 首先,自上市新規實施後,累計逾 250 間在港上市的生物科企,已經將香港推上繼美國納斯達克後,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融資樞紐;其次,且看看恒生生物科技指數(HSHKBIO),2020 年全年飆升 49.5%,在疫市大幅跑贏恒生指數。

這說明什麼?如同港交所主席史美倫形容,生物科技是「增長最快的行業」。從上市科的人員編制可見,三年前懂生物科技行業,只有兩三個人;現在專門負責審批第 18A 章公司,已經增至 14 人,日後科技園將協助檢視申請。

「那只是起步,新條例僅兩年。」科技園生物醫藥群組高級總監高為元教授表示。起步意味什麼?自 2018 年港交所改制,的確吸引不少內地生物科技企業,包括百濟神州、信達生物等來港上市,只有兩間來自香港本地〔圖一〕,惟熱潮原來蔓延至初創——在科技園內,生物科技初創就同樣經歷「大躍進」,「 5 年前僅約 30 間,現時已超過 160 間,本地佔 70 %至 80 %」。

科技園生物醫藥群組高級總監高為元教授

疫情改寫格局

如雨後春筍的畫面,部分原因出自新冠疫情。「生物科技都是近年才興起,從前研究幾乎沒有商業化,比較多是醫療應用。」艾草蜂有限公司創辦人區恩庭,曾創辦多間本地醫療及健康科企,其中就包括醫護通系統;此前,他則任職於 IBM 中國/香港,為醫療解決方案專家,稱得上見證本地生態圈的變遷。

舉例有傳將赴美上市的 Prenetics,區恩庭指其業務主要為基因檢測,惟目前最大收入相信就是「新冠疫情檢測」,該公司為本港承辦商之一。「對生物科技來說,香港 800 萬人口,市場始終很小;再說,公營醫院數量約 40 至 50 間,醫管局傾向從外國購買解決方案,私營醫院呢?五年先有一間,初創很難等到生意。」

艾草蜂有限公司創辦人區恩庭

一場世紀疫症,多少改變投資生態。以 Prenetics 為例,七年前,基因檢測機器成本仍高,回報期相當遙遠,如何找到起動資金?就是靠阿里巴巴創業基金;七年過去,在最新一輪融資中,就有傳統四大地產商身形,有傳該公司計劃與新世界鄭志剛旗下,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合併。

從宏觀角度來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每年都會公布「全球創新指數(GII)」,2020 年香港的排名就突飛猛進,升至第 11 位,為四年來最高;前 100 科技集群中,「深圳—香港—廣州」更蟬聯全球第二,並且與「東京—橫濱」差距進一步收窄;報告明確表示「新冠疫情對創新格局產生衝擊」。

莫說世界格局,香港本身都出現變動——由大灣區到「十四五」,國家重視香港金融角色之餘,近年愈發強調本港科研。無他,皆因深圳儘管擁有完善產業鏈,但基礎研究能力薄弱,這樣亦解釋了為何中港兩地官員,為何反複提出「協同效應」的說法——因為要數世界排名前 50 的大學,香港已經獨攬四間,並擁有 13 間國家重點實驗室〔圖二〕。

用生物科技「報國」

世界級的前沿科研水平,由近至遠說起 —— 在新冠疫情期間,港大袁國勇教授團隊就自主研發全球首款噴鼻式疫苗,較一般疫苗副作用少;另外,中大盧煜明教授發明無創性產前診斷,則能夠在懷孕早期,安全及準確地診斷出胎兒,會否患有唐氏綜合症;還有科大葉玉如教授,研究阿茲海默症藥物研發。

從科研人員角度,香港其實是理想土壤。「一、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有充足資金;二、法律制度,能保護知識產權;三、鄰近多個市場,中國內地以外,還有東盟國家(ASEAN);四、臨床醫療成熟;五、政府政策支持,並有相應基建。」高為元教授親身剖白,六年前移居香港發展,正因受香港「東西滙聚」此優勢所吸引。

珠玉在前,一場疫情令生物科技升級為關乎「國家安全」的戰略產業,中央政府投放的資源及重視程度更多。在此關鍵時刻,智庫「團結香港基金會」就發表研究報告,建議河套區以生物科技為切入點;實際上,香港及深圳政府均以此為發展重點。

回到報告,團結香港基金會還提出「再工業化」方案——其理據是有別於傳統產品,前沿產品所需廠房面積較少,比較適合香港發展。舉例輝瑞的 mRNA 疫苗,製作周期需時 9-13 天,相比科興生物的滅活疫苗要 40 天,前者更能容許在有限空間,進行大規模生產;同樣地,高端醫療儀器,例如手術機器人,由於所需生產數量較少,也可小型廠房進行。

美時醫療研發全球首台嬰幼兒專用磁力共振儀

實際上,在大埔工業邨內,科技園轄下 MARS 醫療用品製造中心,本地科企美時醫療已經開設生產線;該公司威水在於研發出,全球首台嬰幼兒專用磁力共振儀。值得一提是,業務正正食中內地近年先後開放的「二胎」及「三孩」政策,所以創辦人透露,已經跟超過 30 間內地醫院,簽訂意向書;補充一點,美時亦以 IPO 為目標。

如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三孩政策僅屬一例,在人口加速老齡化下,醫療製藥等已成內地風口產業,香港能夠用生物科技為國解難。團結香港基金會便建議,河套區要把握的前沿醫學市場,就包括罕見病(估計中國規模達到 600-900 億元人民幣)及地區性醫學難題(舉例全球 80%鼻咽癌患者,就集中在中國及東南亞地區)。

退一步說,區恩庭表示,疫情爆發前,許多內地人實際已來港接受醫療服務,「一來,他們對香港醫生比較有信心;二來,部分藥物未必能夠在國內註冊,例如標靶藥,所以必須來港服用」。

撰文:特約記者

編輯:尹思哲

Tags : 流動置頂生物科技置頂
尹思哲

The author 尹思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