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初創企業

本地音樂入門網站改革 提供統一渠道接觸本地獨立音樂

享受和發掘音樂的方式一直改變,串流音樂現在已經成為主流趨勢。除了外國的串流音樂平台,有本地初創亦開發音樂串流平台,讓更多人可以接觸本地音樂。

IndieCast.fm 在 2015 年成立,是個主力提供本地獨立音樂的串流平台,本地創作人無須額外付費就可以將作品放在平台上,而樂迷也可以透過這個入門網站更容易找到值得支持的本地音樂。unwire.pro 今次就邀請到 IndieCast.fm 的創辦人陳智峰和 UI/UX 設計師蕭韻芝,分享發展心得。

有別於其他音樂串流平台,音樂人在IndieCast.fm 上載作品無須支付上架費。

鼓勵樂迷擴闊音樂喜好

面對目前的串流音樂平台市場,其中一些平台可以根據用家過去聽過的音樂,推介相似的音樂。UI/UX 設計師蕭韻芝認爲,其實最重要的是令聽眾聽到更廣闊的音樂,而不是收窄口味令他們沒有機會找到更多不同音樂種類。她指出,現時的 Spotify、KKBOX 等平台會偵測用家在聽甚麼種類,然後推薦相應的種類,結果用家聽來聽去都是同一類型的音樂。

他們的方針則是把音樂分類成不同的階層,把較容易接受的放到最前,最難接受的放到最底,慢慢潛移默化推送給用戶。如果用戶不接受的話,就可以從記錄的喜好中,再派送較易接受的類型,循序漸進推薦不同的音樂類型。

▲ IndieCast.fm 的創辦人陳智峰(中)和 UI/UX 設計師蕭韻芝(右)期望疫情過後可以協助獨立音樂人透過平台推廣更多線下演出。

創辦人陳智峰則指,技術或者是功能上,他們會在主頁中加入不同的頻道讓用戶探索,同時間亦會把歌曲以情緒分組,用「開心」、「傷心」、「快歌」、「慢歌」這些比較容易理解的字詞,分類好放在主頁當中,用戶就可以多些渠道找到自己的音樂口味。

連結音樂人和樂迷

坊間目前也有讓獨立音樂人上載作品的平台,不過 IndieCast.fm 仍然尤其獨特優勢。陳智峰解釋指,坊間的音樂串流平台是很功能性,平台上有歌曲,用戶每月就可以付月費就可以很方便聽到歌曲。他們創立這個平台的目的,就是線上與線下的連結,連結本地演出的圈子。

IndieCast.fm 訪問過不少獨立樂隊,他們最關心是如何是聽眾互動,所謂的互動是想在現場演出時看到聽眾到場互相交流。首先線上聽眾在平台了解到演出者,關注演出者的最新消息,當演出者線下舉辦活動時,就真的可以在平台中為聽眾及樂隊配對,向聽眾推介出席線下活動。

兩人強調平台不希望阻礙音獨立音樂人的收入來源,故平台的定位是協助推廣。

充當「履歷表」助音樂人提升收入

建立平台的時候,通常都希望能聚集用戶,但 IndieCast.fm 容許音樂人把自己的社交平台頻道的連結放在平台中,變相將人流帶離平台。蕭韻芝分享表示,製作獨立音樂的人有種苦況就是很難賺錢,他們不可能抹殺音樂人賺錢的渠道,因此音樂人可以把 Bandcamp、Youtube、SoundCloud 等連結放在 IndieCast.fm 中,用戶想在金錢上支持可以透過直接連結。第二就是可以將這個平台想像成 LinkedIn 般的個人履歷表,讓一些公關公司了解他們相關的製作,從而找到合作機會賺取收入。

現時平台約有六千用戶,而暫時沒有任何收費,但創辦人期望日後會發展成有如 Patreon 的模式,音樂人可以上載一些特別版本的音樂,只供自己的付費支持者下載收聽;而平台就從中收取一定百分比作營運經費。

現時只接受捐獻以維持後台所需的技術費用。

Tags : local startupMusic streaming
Antony Shum

The author Antony Sh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