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企業趨勢初創企業專題特寫

【預算案】500 億預算催化創科發展 楊偉雄:科研開支佔比增加、推動創科漸見成果

政府昨日公佈 2018 – 2019 年度財政預算案,創新及科技局今日就預算案舉辦記者會交代有關創新科技方面的措施細節。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表示,新一份預算案政府為支援創科發展撥出 500 億元預算,不但催化創科發展,亦充分顯示現屆政府的決心和承擔。

科學園管理行之有效 撥款將用得其所

新出爐的財政預算案中支援本港創科發展的措施著墨甚多,當中就包括 200 億元支援港深創科園首期基建、100 億元注資創新及科技基金、100 億元設立醫療科技、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科技兩大創新平台,100 億元改善科學園設施與加強支援園內公司、2 億元加強支援數碼港初創企業及 1 億元發展電子競技,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亦指今次撥款之鉅是「史無前例」。

500 億預算龐大,不少業界人士均擔心是否能用得其所?又有何衡量指標?楊偉雄在記者會上回答傳媒時表示,每項投入均針對性很強且有其原因,例如注資 100 億元予創新及科技基金,就是為期 5 年的投資;而投入到落馬洲河套區港深創科園第一期的  200 億元,主要用於土地平整等基建工程。至於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發表預算案時提到,預計整個項目最終需要遠多於二百億元的資金,局方回應指目前已就前期工程和設計排程申請撥款,實際開支需待顧問公司作具體及詳細估算,預計需時 18 個月。

楊偉雄續稱,河套區的發展將交由香港科技園公司附屬公司負責管理,相信以現時科學園二十年來行之有效方式和經驗,能將款項用得其所,又指創科園將會是 10 年以上的長期項目,預計會造就 5 萬新職位,當中絕大部分是創科人才,不論對吸引海外、國內人才,還是培育本地人才均有正面作用。

推動創科漸見成果 局長:港產「獨角獸」誕生、科研開支佔比增加

被問到有何標準衡量創科局以至香港推動創科發展的成績。楊偉雄表示,特首在《施政報告》中提到的在 2022 年前,把本地研發總開支相對本地生產總值的比率,由 0.73% 增加至 1.5%(約每年 450 億元),就是最大的 KPI。他續稱,並非想邀功,但創科立局兩年來已漸見成果,包括目前本港的創業氛圍明顯更為濃厚,在科學園亦誕生了首間港產「獨角獸」公司(公司市場估值高於 10 億美元),還有多間「準獨角獸」公司也準備走出去,而經常提到本港科研開支與 GDP 的比率,也已經由 0.73% 提升至 0.79%。

▲ 被譽為港產「獨角獸」的商湯科技,去年十月就與知名晶片製造商 Qualcomm 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合作推動終端裝置的人工智能發展

此外,在政策上也有所突破。局方指過往香港以資訊流通、自由經濟體和完善法律制度來吸引投資,頗有「皇帝女唔憂嫁」的感覺,但有感現時單靠此已不足吸引人才和投資,而《施政報告》中提出的企業科研扣稅政策正是有所突破,企業可藉由科研開支獲取超級稅務優惠,這是過往未曾有過的,甚至可以說是「禁區」。

參考外國做法 創新平台吸引頂尖科研機構到港落戶

預留 100 億元支持建設「醫療科技」和「人工智能及機械人」兩大科技創新平台的措施,是希望吸引世界頂尖的科研機構和科技企業來港,與本地大學及科研機構合作進行更多中下游研發項目,為香港匯聚及培育更多優秀的科技人才。不過當中就設有條件,指兩個創新平台會為落戶的非牟利科研機構提供財政支援,被外界擔心會否忽略了初創企業,或難吸引同樣擁有頂尖科技的牟利機構。

局長解釋,相關措施其實有參考到以色列、新加坡等地的經驗,提供適當財政支援才能吸引到非牟利的頂尖科研機構來港落戶,而支援的金額亦會視乎落戶機構的計劃,落戶後亦會就研究計劃逐個審視支援的額度,並指目前已在商討階段,會適時公佈相關結果。

至於初創企業或其他牟利機構,除了注資給創新及科技基金的 100 億外、撥給科學園的 100 億中,除了當中約 30 億元用以興建科研基建和設施,其餘約 70 億元則用會作加強科學園對其租戶和培育公司的支援。而創新及科技基金預留的 5 億元,以及博士專才庫企劃,也會資助合資格機構聘用創科博士後專才,或是資助本地企業人員接受工業 4.0 的相關培訓。

短、中、長期投資同樣重要

不少業界人士指近半投資用於基建,質疑是否遠水不能救近火?楊偉雄指業界或許過分著眼於較大的撥款項目上,其實放寬科技券計劃申請資格,正正是聽取了業界意見作出改善。他舉例如因輪班制超出中小企業定義員工數量的餐廳,發展良好但未滿一年的初創企業這些過去都未必能符合資格,也是聽取並認同業界的意見就作出改善,因此現時本地企業不論規模大小及營運年期長短,均可申請,領到更多中型企業和初創公司受惠。此外,他又提到如數碼港培育計劃下對初創企業的財務資助,亦由 33 萬增加約五成提升至 50 萬元。另外博士專才庫企劃亦有充足的資助支援企業聘請 2 名博士生員工工作兩年,均是對中小企業的支援。

被問及為何特首林鄭月娥提到的智慧城市藍圖在今次預算案中未有提及。楊偉雄表示智慧藍圖方案在上年已預留了 100 億,目前無須再追加款項。而行政長官主持的創新及科技督導委員會,亦已取得 9 億款項開展智慧城市的發展工作,包括電子身份證、智能燈柱先導計劃及大數據平台三個項目已經在推進當中。整體而言,政府需兼顧短期、中期與長期的目標,而眾多方面的撥款和投資均是希望可為香港帶來多元產業做出經濟效益,讓未來年輕的一代有在大型科技公司工作的機會,「搵到好工」。

 

Tags : Budget 2018Sildeslide
Ken Li

The author Ken Li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