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企業趨勢科技專欄

沒有智慧,那有智慧城市?

特區政府在《2015年施政報告》中,一句「我們會以九龍東為試點,研究發展『聰明城市』的可行性。」(第50段),引起了資訊科技人的關注:以整個地區作一個資訊科技的大實驗室,大家都想弄清楚政府的打算。

smart-city

 

「智慧城市」六大範籌

九月中,政府在「策略發展委員會」夾附了由「中央政策組」撰寫的《智慧城市研究報告》,傾向根據國際城市策略師布特高漢(Boyd Cohen)於2012年提出「智慧城市輪」(Smart City Wheel)所涵蓋的六大範疇,指導發展方向:

  1. 「智慧經濟」(Smart Economy):創新產品,加快流程,保城市活力;
  2. 「智慧流動」(Smart Mobility):分享數據,即時調動,倡環保運輸;
  3. 「智慧環境」(Smart Environment):節能減排,善用空間,保可續發展;
  4. 「智慧生活」(Smart Living):優化處所,善用網絡,過互動生活;
  5. 「智慧市民」(Smart Citizen):多元共融,終身學習,愛網絡參與;
  6. 「智慧政府」(Smart Government):整合資訊,與民聯繫,增透明運作。

 

香港:「亞太梗頸四」

學者按此指標,曾於2013年為全球智慧城市排名,香港在亞太區排第四。中策組指出,由於港人廣泛使用八達通,在「智慧流動」獲得最高評級。但事實上,香港排名在首爾、新加坡和東京之後,正正顯示香港在其他範籌落後於這三個城市。

在東京,只要駕車進入核心商業區,公路的電子顯示器會標示那裡尚有車位;在新加坡,政府分析了行人在炎熱天氣下的步行數據,大量興建綠蔭步道,優化行人設施,推廣環保交通;在首爾,利用本土出品的搜索器Naver,除能顯示尚餘車位外,遇上額滿更會顯示其他交通工具,如Uber等資料。

 

Smart City:「點止聰明咁簡單」

可見要建立「Smart City」,除硬件外,政府能否讓公眾分享所收集的大量數據,以便大家知悉和配合,十分重要。而有關業界,更可憑靈活的運作和創意,締造商機,提供服務促進市民多元互動的優質生活,實是雙贏。

要建立「智慧城市」,需要不同政府部門,以及公私營機構的緊密配合,這也是市民長期以來的期望。可惜現時特區政府,除了還未為這個將在九龍東試行的資訊科技大計劃,統一譯名為「聰明城市」還是「智慧城市」外,有關發展的具體內容更是欠奉。這不能不令人擔憂,政府是否有最基本的「聰明」和「智慧」,將香港䢖立成為不再是梗頸四的「Smart City」。

 

作者: 葉旭暉 Lento Yip

IT 呼聲成員,互聯網核心技術工程師

 

Tags : smart city
葉 旭暉

The author 葉 旭暉

IT 呼聲成員,互聯網核心技術工程師

Leave a Respo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