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工智能企業趨勢

Sony 遊戲 AI 佈局 引發行業震盪 五萬員工已啟用企業級大語言模型

Sony 在最新發佈的 2025 年企業報告中,詳述在遊戲開發領域的 AI 應用策略,明確表示 AI 技術應支援創意工作而非取代創作者。這家日本科技巨企已在《蜘蛛俠 2》等作品中運用 AI 技術,並曾使用《地平線:零之曙光》角色 Aloy 進行 AI 模型測試。

企業內部 AI 系統獲廣泛應用

Sony 自 2023 年 8 月開始推出名為「Enterprise LLM」的內部大型語言模型系統,該系統現已被超過 50,000 名員工在 210 個不同團隊中使用。員工除了將此系統用於聊天或寫作輔助,也將其直接整合到日常工作工具中。

報告指出,Sony 目前已測試超過 300 個 AI 專案,其中超過 50 個已成為例行工作程序的一部分。這些 AI 工具被用於提升 PlayStation 5 舊電影的音質和畫質,以及改良 PS5 Pro 的影像升頻技術。

行業內對 AI 應用態度分歧

遊戲業界對 AI 技術的應用態度並不一致。知名遊戲開發者櫻井政博認為,大型遊戲製作耗時費力,目前開發模式難以持續,AI 能幫助團隊更快速智能地工作,特別是在大型遊戲工作室中。他表示,只有適應 AI 的工作室才能在未來保持競爭力。

然而業界也存在不少憂慮聲音。去年 SAG-AFTRA 演員工會與 AI 語音公司 Replica Studios 達成的協議引發爭議。該工會在 2024 年 7 月發起針對電子遊戲公司的罷工行動,要求就 AI 技術的使用提供更強保護措施,直到 2025 年 6 月才達成暫定協議。

創意人員表達強烈反對

《博德之門 3》Karlach 角色配音員 Samantha Beart 批評娛樂業為短期利益使用 AI 技術,警告此舉可能造成長期損害。她強調演員不會在對抗 AI 的鬥爭中退縮,因為接受 AI 可能意味著放棄自己的職業生涯。

Sony 在推行 AI 技術的同時,也與法律、私隱及倫理團隊密切合作,制定更清晰的 AI 使用規則,特別是避免未經許可複製音樂或其他內容等問題。公司同時使用 AI 技術保護創作者作品,建立可偵測內容被盜用的系統。

Microsoft 等競爭對手同樣大力投資 AI 領域,其 Project Muse 使用生成式 AI 創造遊戲序列和視覺效果,但該公司澄清人工參與仍是遊戲製作的必要環節。Microsoft 更公開承認,其 800 億美元(約港幣 6,240 億元)的 AI 投資將導致職位流失,這是某些行業長期預期的結果。

資料來源:GameSpot

Tags : aiEnterprise LLMPlayStationSony遊戲開發